使用ccs烧程序时如何判断成功与否

使用ccs烧程序时如何判断成功与否,第1张

环境:Win7 + CCS v5 + XDS100v2仿真器 + TMS320CF2812芯片

烧写方法:将SRAM.cmd替换成FLASH.cmd。一个通用的用于F2812的 FLASH.cmd  例子为

MEMORY

{

PAGE 0 :

OTP : origin = 0x3D7800, length = 0x000800

FLASHJ : origin = 0x3D8000, length = 0x002000

FLASHI : origin = 0x3DA000, length = 0x002000

FLASHH : origin = 0x3DC000, length = 0x004000

FLASHG : origin = 0x3E0000, length = 0x004000

FLASHF : origin = 0x3E4000, length = 0x004000

FLASHE : origin = 0x3E8000, length = 0x004000

FLASHD : origin = 0x3EC000, length = 0x004000

FLASHC : origin = 0x3F0000, length = 0x004000

FLASHB : origin = 0x3F4000, length = 0x002000

FLASHA : origin = 0x3F6000, length = 0x001FF6

BEGIN : origin = 0x3F7FF6, length = 0x000002

PASSWDS : origin = 0x3F7FF8, length = 0x000008

ROM : origin = 0x3FF000, length = 0x000FC0

VECTORS : origin = 0x3FFFC2, length = 0x00003E

PAGE 1 :

/* SARAM */

很多同学使用笔记本作为自己的ARM开发和学习的行颤灶平台,绝大多数笔记本都没有并口,也就是无法使用JTag调试和烧写程序到Nand Flash中,幸好我们还有JLINK,用JLINK烧写U-boot到Nor Flash中很简单,大部分NOR Flash都已经被JLink的软件SEGGER所支持,而新手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实验各种各样的命令,最悲剧的莫过于将NAND Flash中原有的bootloader给删除了,这时候开发板上电后由于没有bootloader,硬件没有被初始化,在NAND Flash中的 *** 作系统也就无法被加载,开发板成“砖”了,这时候笔记本又无法利用JTag烧写程序进Nand Flash。起始这些可以利用JLink通过两种方法解决:

一、方法一,利用NOR Flash。

这种方法是利用JLink能够烧写程序到NOR Flash来完成的,首先利用J-FLASH ARM将u-boot.bin烧写进NOR Flash(记得烧写到NOR Flash的0x0起始地址处),然后设置开发板从NOR Flash启动,这时候系统进入U-boot命令行模式,这时候打开J-Link commander,输入命令:r 看JLink是否能识别开发板的信息(也就是判断JLink是否连接正常)。

以下是在J-Link commander里的命令,先假设u-boot.bin在你电脑的D盘根目录下。

1. speed 12000 //设置TCK为12M,下载程序时会很快

2. loadbin d:\u-boot.bin 0x30000000

注意:0x30000000是你想要下载u-boot.bin到开发板的内存地址,内存地址根据不同的开发板设定不同,因为本文中使用的是FL2440,片上系统是S3C2440,内存挂载的地址区域是0x30000000~0x33ffffff,我们只需要把u-boot.bin下载到这片区域即可,

然后我们在U-boot命令行模式输入NAND Flash擦除和写入命令即可:

nand erase 0 40000

// 擦除从0地址开始的大小为0x40000的Nnad Flash扇区,0x40000是待写入的U-boot.bin的大致长度,长度必须为NAND Flash页大小的整数倍,通常会需要比u-boot.bin实际长度长。

nand write 30000000 0 40000 // 把前面下载到0x30000000的u-boot.bin烧写到Nand去

然后我们再设置开发板从NAND Flash启动即可。

二、方法二,直接通过JLink

假如你的开发板没有NOR Flash或者是你使用的NOR Flash还未被J-FLASH ARM所支持,这时上面的方法你就无法使用了,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初始化内存SDRAM的程序,这个程序完成的功能也就是配置好SDRAM的寄存器,使它能档扮正常工作,fl2440的内存初始化程序下载地址:“2440init.bin”。你还需要准备一个特殊的u-boot_SDRAM.bin,它与你要烧写到NAND Flash的u-boot.bin有区别,u-boot_SDRAM.bin编译时需要在include/configs/开发板配置文件.h文件中添加:

#define CONFIG_SKIP_LOWLEVEL_INIT 1 //用来支持uboot在内存中直接运行

添加这个宏定义之后,U-boot就跳过了内存初始化的部分,因为此时我们的内存已经先由“2440init.bin“初始化好了,再次初始化会出现内存数据的丢失。

做好上面的准备工作之后,首先将开发板设为从NAND Flash启动,启动J-Link commander,先假设“u-boot.bin”和“2440init.bin”在电脑的D盘根目录下。

loadbin d:\2440init.bin 0

setpc 0

g

为什么需要把"2440init.bin"复制到0x0地址是因为S3C2440有洞数4K的SRAM,它不需要初始化就可以直接执行程序,从NAND Flash启动时,这个SRAM的地址会挂载到0x0~0x1000的地址空间,我们先把"2440init.bin"复制到SRAM中运行,执行这部分后S3C2440的SDRAM内存就初始化好了(地址空间0x30000000~0x33ffffff)。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u-boot_SDRAM.bin放在SRAM中运行啊?SRAM只有4K的大小,而U-boot通常在100~300K,SRAM的空间显然不够,而"2440init.bin"的大小只有不到2K,它可以在SRAM中运行。

内存初始化成功后,下载特制的u-boot_SDRAM.bin:

h

loadbin e:\u-boot_SDRAM.bin 0x33f80000

setpc 0x33f80000

g

产品化时候一定是烧录到FLASH。

调试蚂尺时可以把程序载入SDRAM执行,对于SDRAM一般不叫烧录;SDRAM掉电或者控制电路罢工,里面的程序全没了,而且不工作也挺耗电。

还有一种产品比较特殊岩物扮,怕被人破解,会把程序下载到SRAM中(不是DRAM),平时SRAM就靠一小片电池保持数据(只给SRAM供电),破解时粗灶一掉电程序就蒸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485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