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刷屏之后的低潮期,微信小程序真的死了吗?

微信小程序刷屏之后的低潮期,微信小程序真的死了吗?,第1张

一个月前,朋友圈对于小程序的讨论热火朝天,一个月后,小程序在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微信小程序的高起低落,让大部分的互联网人费思不解。但从张小龙对于小程序那么高调的的前期铺垫,事情的发展袭饥肯定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当然小程序肯定不能算是死了,从我自身的思想反而觉得,微信小程序将要爆发,所有的低潮期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我认为小程序的“高起”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初期做准备,而是为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埋下对于小程序这产品方向的“认知”,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什么最重要?认知最重要,例如支付宝去年过年集齐五福平分两亿,集不齐五福你看着是被互联网用户骂了,但是它无疑给所有用户种了一个认知,所有人都知道支付宝的产品有过年集齐五福的活动,所以今年五福活动继续上演,其他软件就算有这类活动,也没有人认可,因为支付宝已经交了这笔认知税,别的产品想要改变认知,要么就是交更大的认知税,要么就只能是做一个无敌的产品。同样的例子例如双十一光棍节的活动,因为阿里给了所有互联网用户一个认知,所以它每年的销量越来越好,别的产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增加认知。所以微信小程序的高起只是为用户先种下一个认知,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爆发的时候做铺垫。

(我个人常用的小程序页面)

张小龙在发布小程序的时候提出了产品的三个特性:“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安装”现在大多数用户只看到了第三个特征就是无需卸载安装,其他两个特征也是在等蓄势待发,至于蓄势有可能也是线下的铺垫没有做好,也可能是其他技术层面的原因,这个当然也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列,自然也有现在已拍搏返然蓄势好的产品,自然就是O2O的生态。

因为O2O的生态一直都比较混乱,各家也都在做在为O2O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小程序可能是对于O2O的整合爆发最有效的治理,例如各类路边单车的使用,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为了骑个车而去下载一个新的APP,下载一个新的APP占用内存不说,对于用车的便捷性还更加了一个阻碍。而运用了小程序之后,使用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页面,然后绑定手机接受短信验证码,交押金,很方便快捷的就可以把车轻松骑走了。这样的小程序,很容易的从微信获得用户,降低了用户初次使用的路径长度与难度,提高率初次使用的体银渗验,并为以后的体验埋下伏笔。同时公司也节约了获客成本。

当然,最后的最后,我举的O2O的例子可能知识小程序的冰山一角,并不代表小程序只能适用于O2O,小程序的扫码不单单是去关注了一个公众号,而是直接面对想要的东西,让服务直接与用户进行连接。

更多的小程序的革命,我们期待看它的蓄势待发

1.不存在

2.不会有茄洞册危险的小程序前端上传,是需要经过微信审核的,有违规的内容或代码是审核不通过的。进入小程序当中,提示信息授权,手机号授权,如果你两个都点确定了,颤腔小程序后台是可以获取到你的微信名字,地区手机号等信息的。其他的获颤宏取不到,不用担心。

3.小程序上线之前,微信官方是要审核小程序背后公司的相关资质的。所以出现了什么情况,可以到微信安全中进行投诉。

2017年,“枝槐掘微信之父”张小龙曾放下狠话:“两年之后,微信小程序将取代80%的APP市场!”

其实从如今的情况看来,张小龙的预想并没有实现。要知道,如今距离2017年已经过去了整整5个年头,虽然各种小程序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其实APP的市场从来就没有被取代过,更没有达到所谓的80%的市场被小程序取代。

可这也不由地让人感到好猛核奇,这些年来,微信这么火,为什么张小龙预想的局面没能出现呢?在个人看来,或许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小程序始终是少数人的爱好。从使用角度来看,小程序的确比较轻便,但其实主要用户都是年轻人,对于中年人和老年人来说,他们使用微信的目的仅仅只是熟人社交,不愿意去体验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而这,也是当初他们放弃QQ使用微信的原因。如此一来,即使小程序搞得再好,用户群也是固定的。

其二,小程序固然轻便,但其实并没有取代APP的市场,大家不妨去观察一下,小程序里有的东西明碰,基本上都能搜到同样功能的APP,也就是说,小程序就像是简化版的APP,故而小程序无法取代APP。

所以,在你看来,张小龙的预想没有实现,还因为哪些原因呢?

被证明不成功为何为什么要做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是腾讯推出的一个战略级企业生态底层框架,每次新型企业生态底层框架的推出都将引起用户使用场景的变化,用户场景的变化必将引起互联网行业重新洗牌。

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将充分利用微信9个多亿的用户群体,为企业带来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量红利。

电商#, 8.89亿月活用户大的流量入口,有了小程序,总会有用户找到你!

公众号, 2000万个公众号每一个有公众号的企业或商家都有小程序的需求。

4亿微信支付用户,每一个微信支付用户都可以直接通过小程序完成购买和支付流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4859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