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出纳对账怎么对

会计和出纳对账怎么对,第1张

实务中,出纳负责现金与银行帐,所以,你只需与会计确定你的现金和银行账的数据一致和原始凭证由谁保管。定期与会计交接时:

1、填写一式两份现金银行结存表(上期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余额),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各持一份。

2、编制一式两份原始凭证交接表(自编号、单据名称、凭证号、金额),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各持一份。

3、每月与银行对账,并编制一份银行帐与出纳帐的调节表,次月初交给会计核对。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在中国古代出纳也指家庭等方面的收支管理情况,例如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十七来归,即传家政。按亲族,御臧获,美肴酒,综出纳,无事不井井。”

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属于出纳。它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收付业务处理,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各项工作,也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的货币资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狭义的出纳则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

出纳是随着货币及货币兑换业的出现而产生的,所谓“出”即支出,付出;而“纳”即收入。具体地讲,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纳

问题一:出纳和会计如何对账 财务管理中,出纳负责现金与银行帐,所以,你只需锭会计确定你的现金和银行账的数据一致和原始凭证由谁保管。定期与会计交接时:1、填写一式两份现金银行结存表(上期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余额),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各持一份;2、编制一式两份原始凭证交接表(自编号、单据名称、凭证号、金额),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各持一份。3、每月与银行对账,并编制一份银行帐与出纳帐的调节表,次月初交给会计。

问题二:会计和出纳怎么对账的步骤是什么? 会计依据科目余额汇总表上的数据登记总账,然后出纳就现金、银行存款等分别与总账科目核对。出那还要与银行存款对账单及时核对,若有不符,应作未达账项调节表。

问题三:出纳与银行如何对账 银行有对账单,去银行拿回对账单逐笔对,银行支出方和企业的支出方对,银行收入方与企业的收入方一笔一笔的对,

问题四:出纳要注意些什么?和银行对账怎么对 凡违反规定的开支有权拒绝受理,如果明知单位领导、会计主管人员的签证不合法、不真实还执行的,将负连带责任。2、自觉做到工作程序化,即每笔经济业务都要经过验收,制单、复核,审批,才干据实开票或点钞;3,坚持原则,当收即收,当付即付;熟练细致,增高效率,杜绝差错;建立备忘录,对收付款对象的特征,经济业务内容,金额至少有一个短期记忆;4,保持心态平衡。出纳的工作: 一、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二、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三、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四、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一定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五、员工工资的发放。 出纳工作细则: 工作事项及审验等程序 失误防范及纠正程序 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留意票面的真伪。 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 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 不得“坐支”。 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 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通常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 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 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 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 每日下班后账务章交总经理处。 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 若无,应补。 2、附在支付证明单后的原始票据是否有涂改。 若有,问明原因或不予报销。 3、正规发票是否与收据混贴。 若有,应分开贴。 4、支付证明单上填写的项目是否超过3项。 若超过,应重填。 5、大、小金额是否相符。 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 6、报销内容是否属合理的报销。 若不属,应拒绝报销,有特殊原因,应经审批。 7、支付证明单上是否有总经理签字。 若无,不予报销。出纳报告的填制一、出纳报告的基本格式出纳人员记账后,应根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账、银行对账单等核算材料,定期编制“出纳报告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报告本单位一定时期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的收、支、存情况,并与总账会计核对期末余额。 二、出纳报告的填制 1、出纳报告单的编制 (1)出纳报告单的报告期可与本单位总账会计汇总记账的周期相一致,如果本单位总账10天汇总一次,则出细报告单10天编制一次。 (2)上期结存数,是指报告期前一期期末结存数,即本期报告期前一天的账面结存金额,也是上一期出细报告单的“本期结存”数字。 (3)本期收入按账面本期合计借方数字填列。 (4)合计是上期结存与本期收入的合计数字。 (5)本期支出按账面本期合计贷方数字镇列。 (6)本期结存是指本期期末账面结存数字。它等于“合计数字”减去“本期支出”数字。本期结存一定与账面实际结存数一致。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同银行的对账单逐笔核对。银行账上>>

问题五:会计和出纳对账怎么对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为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
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1)账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账账核对,是指对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互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材物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材物实存数额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问题六:会计与出纳对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谢谢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就出纳工作而言,对账的主要内容是: (1)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问题七:会计和出纳都对什么账啊?怎么对账?具体点,最好举个例子什么的 15分 同学你好!
会计与出纳账?
1、出纳在会计业务日常 *** 作中---负责将经过审核批准的现金、银行存款收付凭证进行结算---简而言之出纳就是负责日常经济业务的现金、银行存款的收入和支出。
当天(或第二天早上)将资金收入支付结算凭证和资金收支明细表(一式两联)交与会计---双方验收确认,出纳现金、银行存款明细账---做到账款相符。完成对账,就这么简单。
2、会计按照公司内部会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出纳对账,检查会计现金、银行存款账户与出纳的现金、银行存款明细账是否相符?现金明细账与库存现金是否相符。

问题八:出纳和会计怎么对账?出纳每个月的银行账单和现金账单怎么交割给会计? 出纳和会计怎么对账?
1)出纳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会计的现金总账与银行存款总账核对;
2)出纳日记账与库存现金核对。

出纳每个月的银行账单和现金账单怎么交割给会计?
出纳付款或收款都有会计凭证,把支票存根、进账单等作为原始凭证粘贴在记账凭证后面。一般是出纳粘贴。
银行对账单不用给会计,那不是入账凭据,而是对账用的。出纳可以做一份银行存款对账单调节表,把未达账项调出或调入(银行出账企业未登记的调入;银行未出企业已经登记的调入),主要目的是看看是否与银行账有什么差异,若有问题,及时找银行查明原因。如果是手工账,也可不做调节表,直接用铅笔在银行日记账后面划勾或叉就行了,总之,是个记号,对账是目的。

问题九:我是出纳,会计一直不肯和我对账怎么办 你作的很好。
现在企业里同事之间互相防备,关系极不正常,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原因主要是,一是就业难,担心自己的工作随时被别人顶了,二是掩盖自己的无能,怕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
所以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把工作做细作好。
一是可以防止别人做手脚,陷害与你。二是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水平,因为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锻炼人的适应能力,越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问题十:出纳和会计的关系? 每个单位,会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都设有若干工作岗位,例如出纳、费用核算、原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往来帐款核算、总账核算等岗位,如果单位小,工作量不大,一般就设出纳岗位、后面的:费用核算、原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往来帐款核算、总账核算等岗位就由一个人做,统称会计。这是基本分工。出纳是会计部门工作的头道工序,凡现金、银行往来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经过出纳,它与会计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如果出纳出了差错,那么会计核算也就不会正确了。

对账的方法企业可在月末报表完成之后对账,根据科目性质的不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资产负债表类科目

如应收账款科目可以将总账与明细账进行金额核对,同时应对其进行账龄分析,对超过规定时间的应收款应提出解决方法并跟踪落实。银行存款科目是与银行对账单等外部单据核对。

如果个别资产负债表科目没有明细账或其他内外部单据进行核对,则可分析该科目下的交易来验证其准确性及合法性,通过分析可以保证录入的凭证符合该科目的适用范围,也就是保证没有放错科目或遗漏、重复每月应固定录入的凭证。

2、损益表类科目

对于销售收入的核对可以与实际开出发票总金额及发出成品数量与销售单价之积来核对,其他无内外部单据相核对的科目可采取逐笔审核交易的方法,以审计的眼光来核对会计凭证,并根据科目的性质,考虑有无漏记或重复事项。

3、对账单的格式及对账依据

标准化的对账单是保证对账工作规范化,程式化的基础,科目对账单一般包括以下项目:会计科目,期出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差异及原因,挂账时间,拟采取的措施,编制人及批准人签字等,损益表类科目的对账单还应包括趋势表,与预算、前期历史数据的差异,历史最大值等项。对账依据应附在对账单后作为备查。

会计每月做帐步骤:

从做账的过程说,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电算化的要录入凭证,手工的话,就是登记明细账。

把当月的记账凭证都登记完成,然后分摊费用,计提折旧,计提税费,生产企业要做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成本的计算。结转损益科目到本年利润。

再把当月的记账凭证汇总,依据汇总表登记总账。并与明细账核对一致。依据账务数据,编制会计报表,再做税务申报,缴纳税款。

总账:

总分类账的登记依据和方法,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

它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先把记账凭证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然后,据以登记。

总分类账一般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登记方法取决于单位企业采用账务处理程序

明细账:

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明细账;二是根据汇总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三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明细账登记频率:

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明细账逐日逐笔登记;库存商品、原材料、产成品收发明细账以及收入、费用明细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定期汇总登记。

扩展资料

总账:

1、依据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选择总账格式。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总账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多栏式(日记总账)、棋盘式和科目汇总表总账等。

企业可依据本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自行选择总账的格式。

2、总账的外表形式一般应采用订本式账簿。为保护总账记录的安全完整,总账一般应采用订本式。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用计算机打印的总账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盖章,以防失散。但科目汇总表总账可以是活页式。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一般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式,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借方”、“贷方”两栏内增设 “对方科目”栏。

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格式,如把序时记录和总分类记录结合在一起联合账簿,即日记总账。

明细账:

建立明细账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1、明细账中的科目名字需要依照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设立,如果会计制度对某一明细科目的名字有明确的限定,我们在建立明细账时就应该按照县官的制度规定来进行设立。

如果没有明确固定科目名字,我们也需要在依照会计制定规定的原则基础上,参考企业现有的管理需求设立科目名字。

2、明细账的主要格式有三种,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我们在建立明细账时就需要根据财产物资管理的需求设立明细账的相应样式。

3、为了便于使用和对账页的重新排序,明细账大多采用的是活页式账簿形式。由于活页账汇总的账页经常出现散落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明细账及时装订成册。

总分类帐就是对于明细分类帐进行综合分析,是对其明细分类帐进行统驭作用的帐户。我们对于明细分类帐来说是对总分类帐的必要的补充作用,换句话讲就是总分类帐起到了详细说明的目的。

对于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来说有很多的共同点,由于登记的原始凭证相同,核算的内容也相同,所以两者结合起来来看是起到了总括与详细的反映目的。

因此在进行总分类帐与明细分类在登记时,必须要采取平行登记的方法来进行记录。就是对于同一笔经济业务来说,即是要对总分类帐进行总括登记,还要对与总分类帐相关的明细分类帐进行明细登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总分类账

百度百科-明细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63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