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机的工作原理

舵机的工作原理,第1张

1、概述
舵机最早出现在航模运动中。在航空模型中,飞行机的飞行姿态是通过调节发动机和各个控制舵面来实现的。举个简单的四通飞机来说,飞机上有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控制:
1发动机进气量,来控制发动机的拉力(或推力);
2副翼舵面(安装在飞机机翼后缘),用来控制飞机的横滚运动;
3水平尾舵面,用来控制飞机的俯仰角;
4垂直尾舵面,用来控制飞机的偏航角;
遥控器有四个通道,分别对应四个舵机,而舵机又通过连杆等传动元件带动舵面的转动,从而改变飞机的运动状态。舵机因此得名:控制舵面的伺服电机
不仅在航模飞机中,在其他的模型运动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应用:船模上用来控制尾舵,车模中用来转向等等。由此可见,凡是需要 *** 作性动作时都可以用舵机来实现。
2、结构和控制
一般来讲,舵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舵盘、减速齿轮组、位置反馈电位计5k、直流电机、控制电路板等。
工作原理:控制电路板接受来自信号线的控制信号(具体信号待会再讲),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一系列齿轮组,减速后传动至输出舵盘。舵机的输出轴和位置反馈电位计是相连的,舵盘转动的同时,带动位置反馈电位计,电位计将输出一个电压信号到控制电路板,进行反馈,然后控制电路板根据所在位置决定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从而达到目标停止。
舵机的基本结构是这样,但实现起来有很多种。例如电机就有有刷和无刷之分,齿轮有塑料和金属之分,输出轴有滑动和滚动之分,壳体有塑料和铝合金之分,速度有快速和慢速之分,体积有大中小三种之分等等,组合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例如,其中小舵机一般称作微舵,同种材料的条件下是中型的一倍多,金属齿轮是塑料齿轮的一倍多。需要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
舵机的输入线共有三条,红色中间,是电源线,一边黑色的是地线,这辆根线给舵机提供最基本的能源保证,主要是电机的转动消耗。电源有两种规格,一是48V,一是60V,分别对应不同的转矩标准,即输出力矩不同,60V对应的要大一些,具体看应用条件;另外一根线是控制信号线,Futaba的一般为白色,JR的一般为桔。另外要注意一点,SANWA的某些型号的舵机引线电源线在边上而不是中间,需要辨认。但记住红色为电源,黑色为地线,一般不会搞错。
舵机的控制信号为周期是20ms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其中脉冲宽度从05ms-25ms,相对应舵盘的位置为0-180度,呈线性变化。也就是说,给它提供一定的脉宽,它的输出轴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应的角度上,无论外界转矩怎样改变,直到给它提供一个另外宽度的脉冲信号,它才会改变输出角度到新的对应的位置上。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20ms,宽度15ms的基准信号,有一个比较器,将外加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判断出方向和大小,从而产生电机的转动信号。由此可见,舵机是一种位置伺服的驱动器,转动范围不能超过180度,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驱动当中。比方说机器人的关节、飞机的舵面等。
常见的舵机厂家有:日本的Futaba、JR、SANWA等,国产的有北京的新幻想、吉林的振华等。现举Futaba S3003来介绍相关参数,以供大家设计时选用。之所以用3003是因为这个型号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也是价格相对较便宜的一种(以下数据摘自Futaba产品手册)。
尺 寸(Dimensions): 404×198×360 mm
重 量(Weight): 372 g
工作速度(Operating speed):023 sec/60°(48V)
019 sec/60°(60V)
输出力矩(Output torque): 32 kgcm (48V)
41 kgcm (60V)
由此可见,舵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体积紧凑,便于安装;
>输出力矩大,稳定性好;
>控制简单,便于和数字系统接口;
正是因为舵机有很多优点,所以,现在不仅仅应用在航模运动中,已经扩展到各种机电产品中来,在机器人控制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用单片机来控制
正是舵机的控制信号是一个脉宽调制信号,所以很方便和数字系统进行接口。只要能产生标准的控制信号的数字设备都可以用来控制舵机,比方PLC、单片机等。这里介绍利用51系列单片机产生舵机的控制信号来进行控制的方法,编程语言为C51。之所以介绍这种方法只是因为笔者用2051实现过,本着负责的态度,所以敢在这里写出来。程序用的是我的四足步行机器人,有删改。单片机并不是控制舵机的最好的方法,希望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51有两个16位的内部计数器,我们就用它来产生周期20 ms的脉冲信号,根据需要,改变输出脉宽。基本思路如下(请对照下面的程序):
我用的晶振频率为12M,2051一个时钟周期为12个晶振周期,正好是1/1000 ms,计数器每隔1/1000 ms计一次数。以计数器1为例,先设定脉宽的初始值,程序中初始为15ms,在for循环中可以随时通过改变a值来改变,然后设定计数器计数初始值为a,并置输出p12为高位。当计数结束时,触发计数器溢出中断函数,就是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1 ,在子函数中,改变输出p12为反相(此时跳为低位),在用20000(代表20ms周期)减去高位用的时间a,就是本周期中低位的时间,c=20000-a,并设定此时的计数器初值为c,直到定时器再次产生溢出中断,重复上一过程。

不行。直接 链接 电池,电动机不可能转动,反而容易烧了电动机的绕组。
无刷电动机是需要在三根引线上不断变换电源极性才能转起来的。与生活中的交流电动机原理基本相同。
电调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遥控器,可以用廉价的舵机测试仪等替代遥控器,只要能产生一个合格的驱动信号即可。

方法是:将四个舵机连接到扩展板上,通电,使用摇杆测试四个舵机,测试正常以后再安装亚克力机械臂
注意:一定要先连接所有电路板,插上舵机,测试舵机可以动,再安装亚克力部件。不然后期机械臂不会动,不容易排查问题。

无刷电子调速器都有无信号保护功能。你说的bb声是电调连接电源以后的自检声音和无信号提示音。

只有经遥控器、接收机连接后,根据接收机发出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后,根据信号调整功率输出。才能正常运转。

当然,有办法代替遥控,比如,一个简单便宜的舵机测试器(一个盒子,带一个旋钮)。本来是用来测试舵机的,他利用旋钮调整信号宽度,发出和接收机一样的信号来驱动电调工作。这样就可以实现不用遥控接收,直接接舵机测试仪来实现控制电调输出的功能。

下图就是一个简单的舵机测试仪,舵机测试仪也有高级的和普通的各种型号选择,最简单便宜的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复杂昂贵的也没多大必要。看你需要的功能了。

结合以上说明,可以得到完整的舵机测试过程。按要求将舵机与计算机通过调试器连接打开Robot Servo Terminal软件,设置好端口号,查找舵机。 选择需要测试的舵机ID,如果需要修改ID,在Primary Set组合框的ID框中输入修改后的ID,按相应的“Set”按钮完成修改。电动机模式测试:选中Motor Mode单选框,在Speed栏中拖动滑块,查看电动机转速是否正常。此时可以通过Position位置仪表盘大致判断舵机模式是否正常。舵机模式测试:选中Servo Mode单选框,在Pos栏中拖动滑块,将舵机转到相对应的位置(角度),按Mid按钮可以将舵机置于中间位置(512)。通Position位置仪表盘可以确定是否转动到设定位置 在机器人机电控制系统中,舵机控制效果是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舵机可以在微机电系统和航模中作为基本的输出执行机构,其简单的控制和输出使得单片机系统非常容易与之接口。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目前在高档遥控玩具,如航模,包括飞机模型,潜艇模型;遥控机器人中已经使用得比较普遍。舵机是一种俗称,其实是一种伺服马达。

不能接舵机。只能接专门的电机。
现在有人开始研究无刷舵机,但是也不是直接用电调驱动舵机。舵机的驱动是规定的。
所谓的无刷舵机就是接收舵机信号线上的PWM信号,解析后,通过电调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实现舵机整个机械的运行。也就是说,舵机的驱动是行内固定,而电机的驱动各有千秋。这也是为了兼容遥控设备和规定的舵机驱动信号PWM。
希望能帮助你哦。

当舵机与接收机连接后,一个代表着有方向角度的PWM信号就被送到舵机内部处理芯片,从而得出一个较准偏置电压,该电压与舵机中的电位器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因为舵机电位器是与输出轴同步转动的,其输出电压能实时反映转动角度,根据压差的大小,其内部电路会自动判断并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直至压差为零。这个转动角度就是我们所期望的角度了。通常,一些小型舵机会用Ø5或Ø6空心杯电机来作为驱动源,而一些中型舵机会用130或更大电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691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