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怎么计算?

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怎么计算?,第1张

月平均:
(2分之1一月初的库存额+2月初库存额+3月月初库存额+2分之1四月初平均额)=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
或者1,2,3月三个月的月末库存额,除以3求平均;
日平均:
第一季度每日的库存额,除以本季度的天数。
或者本季每月的每天库存额,除以该月的天数,得出,每月日平均数,再将本季三个月的日均数,除以3,得出本季平均值


什么是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average inventory)通常是由物流设施中储备的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构成。
存货周转率它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平均存货的基本分类:
1、周期存货
又称基本储备,是补给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存货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周期之初,存货储备处于最高水平,日常的顾客需求不断地“抽取”存货,直至该储备水平降低为零。在存货储备还没有降低为零之前,一项补给订货就会启动,于是,在还没有发生缺货之前将会完成储备。在完成周期的时间之内,当可得存货大于或等于顾客需求时,就必须启动该项补给订货。补给订货总计称作订货批量。在订货过程中必须持有的平均存货被称作基本储备。另一个常用的术语被用来标识这方面存货的是批量储备(lot size stock)。如果仅考虑订货批量,那么,平均周期存货或基本储备就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
2、安全储备存货
平均存货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存货储备,以防止不确定因素对每个物流设施的影响。这部分存货被称作安全储备(safety stock)。安全储备存货仅被用于在补给周期末,当不确定因素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的预期时间的时候。作为安全储备的基本前提,这部分的平均存货应致力于弥补存货需求和存货补给中的短期变量。在给定安全储备的条件下,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加上安全储备的一半。
3、中转存货
中转存货是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它代表着正在转移或等待转移的、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存货。这部分的存货总计被称作中转存货或供应线存货。中转存货是实现补给订货所必需的。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中转存货给供给链增添了两种复杂性:第一,中转存货代表了真正的资产,必须予以偿还,即使它并不存取或使用;第二,存在着与中转存货相关联的高度不确定因素,因为托运人无法确定运输工具位于何处,或者它何时有可能到达。虽然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多少降低了这种不确定性,但是托运人会依然受到存取这类信息的限制。目前,在中转存货中已经愈来愈重视更小的订货批量、更频繁的订货周期,一基准时化战略等,它们逐渐在存货总资产中占有更大的百分比。结果,存货战略把更大的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减少中转存货的数量以及与此相关的不确定因素上。

期初库存+本期收入-本期发出=期末库存
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库价格,加权平均价格=(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进或入库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进或入库数量)
如为大件商品,则采用个别计价法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是指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用什么价格来记账,以及在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上是否反映商品的实物数量。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来划分,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数量金额核算法和金额核算法。

数量金额核算法是同时采用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两种量度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核算方法,它既可以提供库存商品的数量指标,又可提供库存商品的金额指标,数量金额核算法又可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两种。

扩展资料

企业购入商品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核算。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价额,可以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月末应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将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毛 利 率 = (销售毛利 / 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 = 商品销售收入 - 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 = 销售净额 - 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业,尤其是商品批发企业常用的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库存商品核算

问题一: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怎么计算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项目应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生产成本等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问题二: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计算公式是什么 “存货”项目应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处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生产成本等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问题三:存货平均余额怎么算??? 资产利润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占有额)×100%
这一指标可进一步扩展为:
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利润总额/本期销售收入净额本期销售收入净额/本期资产总额平均余额
资产周转率 = 本期销售收入净额 / 本期资产总额平均余额
本期资产总额平均余额 = (资产总额期初余额 + 资产总额期末余额)/2
综上,平均资产占用额是期初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

问题四: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年末数如何计算? 年末存货余额=存货年初余额25800000+凭证1、1500000+凭证2、1000000+凭证3、998000-
凭证4、7000000-500000-凭证5、35000-25000+凭证6、12824000-凭证7、 7500000

问题五:存货计算方法是什么??? 1一般企业对存货成本的计算,多是采用加权平均成本单价本月出库销售数量结算商品销售成本的,
商品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期初成本+本月入库成本)/(期初数量+本月入库数量)
本月转出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加权平均单价本期商品出库销售数量;
2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量发出材料的成本,本月月初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和月末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是一样的。都是月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不会发生用“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的方法计算材料成本;
3企业材料核算是按实际成本核算,还是按计划成本核算,应根据企业管理情况来决定,
两者实际算下来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结算,只是劳动强度、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多少有些不同。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问题六:期末存货计算公式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问题七:存货的核算方法 存货领用、发出的计量企业对于各项存货的日常收、发,必须根据有关收、发凭证,在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明细账内,逐项逐笔进行登记。企业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一种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一)实际成本法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的,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主要指未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日常核算业务的企业,下同)。由于各种存货是分次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的,所以同一项目的存货,其单价或单位成本往往不同。要核算领用、发出存货的价值,就要选择一定的计量方法,只有正确地计算领用、发出存货的价值,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进而正确地确定企业的净利润。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领用或发出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这五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存货的日常核算,对批发商品来说,一般应采用进价计算。各批进价不同时,售出或发出的商品进价,也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等方法中选用一种进行核算。(二)计划成本法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大中型企业中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企业,其基本方法简介如下:1企业应先制定各种原材料的计划成本目录。规定原材料的分类、各种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2平时收到原材料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出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内,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3平时领用、发出的原材料,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当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当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将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异率计算外,都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异率与当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当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当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对存货日常核算采用何种方法,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但要遵守前后一致的原则。在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对于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在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对于成本差异手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之后一般不应变更。期末存货的计价(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长期以来,存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所谓历史成本是指存货按取得的实际成本登记入账。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我国是计划经济,商品的价格是稳定的,一般不会出现跌价现象;二是历史成本计价提供的数据是客观的,可查实的,且易于确定。但市场经济,存货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再是一成不变。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许多存货面临跌价。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不符合会计谨慎原则。因为谨慎原则要求估计可能>>

问题八:存货的计算公式 存货=原材料+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抚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

问题九:怎么算存货啊 存货等于什么 1、存货定义
存货等于 材料(包括原材料和周转材料)相关科目、成品(商品)相关科目,生产成本相关科目(在产品)

2、存货计算
外购存货以实际成本入账
自制存货以成本计算分配归纳后的实际成本入账,未结转的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代表期末在产品成本。
存货一般采取加权平均计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即期初存货金额加上入库存货金额的和除以对应数量的和计算平均单价,再乘以发出存货数量得出发出存货成本,再用期初加入库减出库的金额计算出期末的存货金额。

1、先进先出法:对应商品的成本单价
2、个别计价法:对应商品的成本单价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存货总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总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4、移动加权平均法 :
存货移动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5、毛利率法
①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②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③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④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⑤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⑥期末成本单价=期末存货成本/库存数量
6、零售价法
①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总成本/总售价
②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③期末成本单价=期末存货成本/库存数量
7、售价金额核算法
①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②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③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④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⑤期末成本单价=期末存货成本/库存数量
8、计划成本法
①本期存货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存货成本差异总额)/(月初结存存货计划成本+本月收入存货计划成本总额)=总差异/总计划成本
②存货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③期末结存商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异率
④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期末结存商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1、期初库存就是在一个库存会计时期开始时,可供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如:货品、物资或原料)的账面价值。

对于企业其他已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的数额,待国家有明文规定可以抵扣时,再将按规定计算可以抵扣的部分,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

2、期末库存是指在一个库存会计时期结束时可供使用或出售的货品、物资或原料的账面价值。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

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

扩展资料:

库存存在的问题:

(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根据对物品需求的重复次数可将物品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需求。所谓单周期需求即偶尔发生的对某种物品的需求,仅仅发生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以及经常发生的对某种生命周期短的物品的不定量需求。

多周期需求则指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求不断地补充。

(2)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它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相关需求是指与其它需求有内在关联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的需求。

(3)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

所谓确定型是指物品的需求量是已知和确定的,补充供应链的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并与订货量无关,这两个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确定型就不再适用。所谓随机型是指物品的需求量和补充供应链的前置时间至少有一个是随机变量。

另外,按照库存的通途,企业持有的库存还可以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作业用品库存,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库存及成品库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末库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初库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718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