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第一,何德何能?

微软第一,何德何能?,第1张

2010年,苹果市值首次超过微软,《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这是新时代的开始,也是旧时代的结束。”

现在,微软的市值再次反超苹果,是否可以认为这又是一个时代交替的转折点?

我想是的。

倒下的巨人

除非经由记忆,人不能抵达纵深。

要想知道微软是怎么爬起来的,先要知道它是怎么倒下的。

1989年,微软发布了第一版Office,奠定了其北美主要商业软件公司的地位。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95,时至今日,这也是微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产品之一。

凭借Office套件和Windows *** 作系统,微软构建了一条足够宽阔的商业护城河,其与英特尔结成的wintel联盟为冉冉升起的PC市场打造了一个“技术封闭+标准开放”的框架,控制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技术迭代节奏,在全球范围内变相“收税”。

早在2000年,微软的市值就冲到6000亿美元之上,而当时仅比微软晚成立一年的苹果的市值还不足200亿美元。也就在这一年,功成名就的比尔盖茨选择急流勇退,将这个庞大的 科技 帝国交给了他的大学好友鲍尔默。

看似平常的一次接棒,却成了微软的第一个转折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微软在计算机 *** 作系统领域依然独孤求败,不过产业革命的车轮跑的实在太快了,当鲍尔默还沉浸在PC端无法自拔时,乔布斯已经在酝酿改变这个世界了。

科技 产业的残酷在于,时代从来不会放过反应迟钝的人。

2007年,安卓与iOS的相继问世拉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智能手机开始取代计算机成为新的技术平台,并由此衍生出一个巨大的移动互联生态,苹果、谷歌、Facebook(现改名Meta)、亚马逊等一众 科技 新贵纷纷走上 历史 的舞台。

作为对比,微软却愈发跟不上时代的节拍。

2008年,微软的营收为6042亿美元,到2013年鲍尔默卸任时,公司的营收仅增长到了7785亿美元,期间增幅只有288%。而同期苹果的营收从2008年的3248亿美元直接飙升到2013年的17091亿美元,增长了4倍还多;亚马逊的营收从19961亿美元增长到74452亿美元,谷歌从21796亿美元增长到59825亿美元,Facebook更是翻了不止十倍。

2010年,当苹果的营收超越微软时,两家公司的市值完成同步换位。到2013年,微软的市值缩水到3000亿美元左右,而苹果则在反超微软后继续高歌猛进。

领头人是一家企业兴衰的晴雨表。

微软的迟暮不能全怪鲍尔默,但他有逃不掉责任。对于智能手机,鲍尔默曾坚定的认为iPhone没有机会在市场中获得很多市场份额。一念之间,微软偏离了时代的主航向。

一个产业和一项技术的黄金成长期就那么几年,能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被甩开了,当微软想要掉转船头的时候,一切都晚了。2013年对诺基亚的收购是鲍尔默在微软的绝唱,而在他卸任当天,微软的股价大涨7%,华尔街用真金白银为鲍尔默的执政写下了结语。

2017年,微软的市值重新回到6000亿美元大关,距离公司首次达成这一目标已过去十八年。以此为标志,微软的股价坐上了高铁。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9日,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微软以249万亿美元的市值反超苹果(市值246万亿美元),夺回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宝座,而这一切的根本是一份超预期财报。

财报显示,微软第一财季(2021年7月-9月)总收入为4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大单季增幅。净利润为205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这也是公司单季利润首次超过200亿美元。

强人的能量

微软能够重生,一个印度人居功至伟。

2014年,纳德拉接棒鲍尔默,成为微软第三代掌门人。

作为硅谷的第一代印度移民,纳德拉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求学,毕业后于1992年加入微软。作为老兵,他见证了微软的荣辱兴衰,外界给予他的评价是: 一个具有局外人眼光的局内人。

纳德拉上任后,微软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从里到外的大刀阔斧的革新,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思想路线的调整。

鲍尔默时代,微软继承了比尔盖茨“让每一台电脑上都运行微软的软件”的理念,而纳德拉把信条改成了“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

相较于之前将自己锁死在一个有限的生态藩篱中,纳德拉麾下的微软开始重新拥抱这个世界。

上任仅8周,纳德拉就推出了为苹果iPad专门打造的第一版Office套件,随后又出人意料的允许Office进入Windows以外的移动平台,而且还首次以免费的方式推出Windows 10。

鲍尔默将开源技术视为技术产权的癌症,而纳德拉则选择了兼容并包,不仅重新在开源社区GitHub上开立微软账号,而且在2018年完成对GitHub的收购。

曾经对手,现在朋友。

在纳德拉的理念中,微软的终局不应该是一家围绕Windows构建产品线的垂直发展公司,而是一家提供生产力的横向拓展的企业。投射到产品线的调整上就是 逐步扬弃对Windows *** 作系统的依赖,确立“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核心战略。

之所以为微软确立了转云的思路,和纳德拉的经历也有直接的关系。

2010年,纳德拉被任命为STB部门的负责人,当时这个部门就已经开始研发云服务项目了,团队代号为“赤犬(Red Dog)”,这便是目前微软最为倚重的Azure的前身。

为了配合整体的战略转型,微软砍掉了“鸡肋”的诺基亚手机部门,并通过大面积裁员的方式缩减成本开支。2015年,微软将原先的五个部门合并整合为3个部门,2018年又宣布裁撤Windows事业部,成立“体验和设备”部门和“云与人工智能”平台。

2016年-2020年,微软的智能云业务从2504亿美元增长到4837亿美元,其中云计算核心产品Azure更是展现了极强的业绩爆发力。 今年第一财季,Azure和其他云计算服务增长了50%,远超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纳德拉唤醒了沉睡在PC时代美梦中的微软,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郭士纳拯救IBM之后, 科技 产业中的又一次自我救赎。

时钟可以回到原点,却已不是昨天。

微软王者归来,但已经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那个靠 *** 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赚钱的微软。

根据最新的财报,2022财年Q1,公司智能云板块的营业收入达到170亿美元,成为业绩的最大支柱,而囊括了Windows系统、搜索和 游戏 的个人计算板块的营业收入只有133亿美元。

2016年,智能云和个人计算板块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7%和44%,而现在,这一数据变成了33%和29%。

纳德拉执掌下的微软,没有推倒,但已重来。

历史 的镜子

谁是未来的全球市值一哥?

微软市值超越苹果后,外界关于这一结果的分析众多,但有一条逻辑被普遍接受,即: 苹果供应链承压,而微软的线上业务受益于疫情。

短期来看,这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但放在更长远的视角,却并非主要矛盾。

苹果和微软的境遇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代宗师》中的一句台词:“人活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两家 科技 巨头,它们都在各自领域内做到了极致,两家公司最后的比拼结果并非取决于自身,而是所在产业的命运。

历史 是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如果做一个类比,今天的苹果非常像是二十年前的微软,而微软则与十年前的苹果相似。

苹果像二十年前的微软,首先体现在极强的产业话语权和统治力。

凭借市场份额优势主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方向,通过严苛的要求倒逼上游进行技术升级。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既能重金“包养”供应商,也可以随时“劈腿”新欢抛弃旧爱。

而在上世纪90年代,微软和英特尔也曾一度占据了PC市场90%以上的份额,二者联手控制了整个PC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迭代节奏,包括芯片供应商在内的上游企业必须根据两大巨头的节奏规划自己的发展路线。

如此统治力,何其相似,但更大的相似点体现在所面临的产业环境。

当下苹果主导的智能手机已进入尾段创新阶段,并随时面临VR/AR等新计算终端平台的迭代和挑战。

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2017年达到巅峰后单边滑落,至今尚未止跌,另一方面,VR即将迎来1000万台的出货量奇点。未来的某一天,下一代计算机终端平台或许会以超预期的速度完成更新迭代,而苹果很可能面临当年微软的尴尬,就像当时智能手机接棒PC后发生的一切一样。

相比之下,微软卡位的云计算却方兴未艾,像极了十几年前的智能手机。

根据IDC的数据,云计算是目前 科技 领域中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7066亿美元扩大到2025年的13万亿美元。

Gartner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IaaS市场规模达64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07%,亚马逊、微软、阿里排名前三,且市场还在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在与亚马逊的云计算角逐中,微软的感觉也越来越好,目前36%的增长率远高于云行业28%的整体增长率,这说明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

苹果股价近期萎靡,和公司遭受的反垄断调查分不开,如此境遇,二十年前的微软也有相同的感受。

上世纪90年代,微软在做大之后就被反垄断机构盯上了。1998年5月,美国联邦司法部和20个州的总检察长对微软发起了反垄断诉讼,后者一度遭遇被分拆的命运。

而现在,苹果也被反垄断机构盯上了。9月10日,Epic诉苹果垄断案一审判决出炉,苹果App store被要求放开对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限制。此外,全球各国也都开始组织对苹果的围猎。

过去几十年,随着 科技 产业的潮起潮落,多方势力轮番登台、各领风骚,但终究无法逾越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规律。

2010年,苹果市值首次超过微软,《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称:“这是新时代的开始,也是旧时代的结束。”

现在无疑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不是微软造就了时代,而是时代选择了微软。

2018年后,微软的市值曾先后三次向苹果发起挑战,前两次皆昙花一现,微软高估值造成的安全边际低是重要的因素。

而过去两年,微软业绩的高速释放将二者的估值差不断拉近,为这一次的反扑奠定了基础。

微软第一,这次应该稳了吧。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微软能够东山再起,联想可以么?

上周我们讲到三只松鼠的时候,提到了几个概念。一个叫方便法门,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企业的任何产品和服务都只是为消费者、用户创造价值的一个方便法门,是众多可能路径当中的一个。不要把方便法门看作是唯一的路径,更不能看作是终极的路径,并不是入了门,而且登了堂,就能入室。
还有两个相关的概念,一个叫过河舍筏,不要一直携带着你的产品和服务所使用的方式,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得月忘指,不要把最初的指引看作是你永恒的指南,否则你就会不知不觉踏上一条不归路。
这说到底就是一个业力和业障的问题。所谓业力就是,你之前所有的行为,包括你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仅是手段、过程,而且是结果。也就是说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不管是你经营企业还是经营个人,所有以前的行为都同时在塑造你自己,界定你自己。任何的努力,哪怕这种努力获得了实质性的巨大成果,它也在同时给你挖坑,给你设障。任何的自我界定都是自我锁定,都是划地为牢,任何的福音都是一种潜在的诅咒。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刷新自己是非常难的,因为你每时每刻都是在固化自己。有一句话叫“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同时,一切过往皆是障碍。你在进一步往前行走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那种在感受上好像不存在,但是在效果上却一直存在的障碍。
这有点类似于民间说的鬼打墙,就是那堵墙一直在拦截你,但是你又看不见。有些事情对你来说,从常理、逻辑上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可是,你就是做不成。看上去这个目标离你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你付出了巨大努力之后,才发现你要达到这个目的,比登天还难。即使你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常常是劳而无功。
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在产业史、商业史上屡见不鲜。有一个说法是科技企业都会有一个三十年诅咒,就是当这个公司从创立到成长已经有三十年时,就会遭遇到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天门阵,你用各种方法,好像都破不了它。你甚至都不知道它在哪儿,长什么样子。
有些企业就会直接消亡,这种例子有很多。有些企业虽然没有消失,但是早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人们都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存在,或者是否已经死去。还有一些企业,在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经历了巨大的挫折之后,终于走出来了。在这方面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
1保持延迟判断的习惯
微软在1975年成立,实际上它在2005年的时候已经遭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但那个时候微软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障碍在哪儿。它越努力,它就越意识到这种障碍的存在。
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它和英特尔结成的这个Wintel联盟长时间地主宰它所在的行业。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已经悄悄地来了,但是很多的企业并没有深切地意识到,后PC时代已经来临。
应该说,那个时候的微软已经感受到了后PC时代对它的威胁。它试图从一个为PC提供 *** 作系统和核心应用软件的公司,转变成在移动终端,也就是在手机上提供 *** 作系统和核心应用软件的供应商。
它由此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后来收购诺基亚,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了所谓的再造辉煌。但是正如我们前面说的,那种巨大的障碍,你是不容易感受到的。只有在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多的资源,证明自己永远不能成功之后,你才知道这个障碍是真正存在的,而且很可能是致命的。
一个在PC时代的霸主通过一系列努力,逐渐地向自己,也向别人证明自己是不能够再造辉煌的。在2005年之后,长达9年的时间里,微软从信心满满到屡战屡败。
在2014年的时候,微软上上下下几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愿意公开承认的共识,那就是这家靠PC时代的余威在市场上存在的公司,如果不进行巨大的变革,等待它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个结局就是逐渐地出局。
微软启动变革的直接标志就是鲍威尔退休,启用了一个形象黯淡,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叫萨提亚·纳德拉的印度裔职业经理人。很多人认为微软要想起死回生,必须要彻底地改变基因,从外面引入一个对微软的产品、制度、文化没有任何留恋之情,能够以霹雳手段改变微软的空降CEO。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经过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微软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早已经过气,与移动互联网格格不入,甚至迟早要被移动互联网淘汰的公司东山再起。
它的市值低谷的时候,只有2000多亿美金,在2200亿美金的时候,被苹果超过。当时苹果一路高歌猛进,市值突破万亿,而微软的市值一直滞留在二三千亿美元的位置上。但是,在2017年的时候,微软的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重新成为了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今天,微软的市值虽然仍低于苹果,但是它已经是一家市值16000亿美元的公司。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微软的发展过程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从霸主的位置不知不觉地滑向了被淘汰的边缘,然后又出人意料地起死回生、东山再起。
微软的故事在提醒我们这些从事商业研究、商业观察的人,不要轻易地对一个公司下结论,哪怕它遭遇了显而易见的困境,哪怕它看上去已经日薄西山了。在一个企业、行业的内部可能隐藏着一种我们不知道的逻辑,这种逻辑能够让它起死回生、东山再起。
我们对一家公司进行评判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最好是一方面形成某种结论,另一方面在心里保持延迟判断的习惯。
回想一下一两年前,我们怎么看蔚来汽车,而今天我们又怎么看蔚来汽车。回想一下京东当时在不断地巨额亏损,又在不断地巨额融资,几乎随时都有可能倒闭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看它的。还有两年前发生的那个重大事件对它的影响,以及今天它的业绩表现,我们就能意识到延迟判断的重要性。
今天之所以重提微软起死回生、东山再起的故事,是因为我刚刚看到了一条新闻,以及人们对这条新闻的反应。
据报道,2021年1月12日,联想集团董事会已经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CDR上市及买卖的初步建议。也就是说联想这家已经有36年历史的公司,要在科创板上市。
有个朋友跟我说,这有点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去参加B站的聚会,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协调?我说,你为什么这么看?他说,联想不就是卖PC的吗?PC早已经是旧话了,怎么还好意思拿着PC到科创板去上市?
由于我们对一个公司的刻板印象,以及我们观察角度的局限,使得我们可能忽视了一家公司已经形成,但我们一直视而不见的新的面相。
我们说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并且想把自己在PC时代的辉煌复制到后PC时代而惨遭失败,尤其是在手机领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但都徒劳无功,折戟而返,你可能就想到了联想这家公司。
联想跟微软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若干年前,当联想宣布它在整个PC市场上的占有率处在了全球第一位置的时候,有人说联想是打败了对手,输掉了时代,赢得的是一场早已经结束的战争。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联想在手机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好几次推出了自己的手机产品。一些业界的行家认为,联想可以凭这款产品打翻身仗,但最后这款产品业绩平平,始终没有在手机领域大有作为。
直到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时不时看到“联想老矣,尚能饭否”这样的文章。有人断言,联想已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
有人说联想在手机领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联想是在它的PC业务的鼎盛期进入手机这个领域的。这一点跟微软还不一样。
在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从一家销售额只有200多亿人民币的公司,通过这种蛇吞象的方式,逐渐地成为PC领域的老大。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联想已经进入手机领域了。当雷军开始做小米的时候,联想做手机已经接近10年了。最后的结果的确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但联想的内容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互联网的重心的改变
古人有这样的表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日出的时候,你错失了,结果在日落的时候赶上了。事实上,不管是微软的故事,还是联想的故事,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起大早,赶晚集。
这个早集就是我们说的端时代。但我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当端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手机也会像PC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渐地从几乎是唯一的终端变成众多的终端之一。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来看,它都会逐渐地变成一个非主要的终端。
在人与人的连接上,手机几乎扮演了唯一的角色。从2007年苹果推出了iPhone,到2017年这10年的时间,手机也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繁荣,到鼎盛,又逐渐地显现出危机的过程。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导致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的隐形玩家,就是互联网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的重心逐渐地从人与人的连接,转变为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很重要,但是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让人与人的连接更加有效率,而且效果更好,从2017年以后,这些特征逐渐地显现出来。
首先,当端越来越多的时候,管变得非常重要,也就是带宽变得越来越重要。否则,人与人的连接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所以,首先表现为5G出现了。
但是,当端越来越多,带宽越来越大的时候,更后面的东西又显得重要了,那就是云。所有数据的产生、存储、计算,都通过巨大的带宽连接到云端。
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说管比端重要,云又比管重要,而是关于互联网的真相逐渐显现出来了。在我们已经经历过的,现在仍然在经历的移动互联网的初期,拥有什么样的端显得格外地重要。
以自来水为例,刚开始我们会关注自来水的水龙头,你发现如果水龙头越来越多,自来水管显得更重要了。然后,提供自来水的水源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正如我们以前讲到的那个互联之舞(DANCE),以前被我们忽略的一些要素逐渐地显现出来了。
比如说端越来越多的时候,数据量就会越来越大,算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后,管显得越来越重要,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再后来,我们又发现还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就是Edge,边缘计算。
最初我们关注端,后来意识到云的重要了。但再后来就发现,在云和端之间必须要有那种派出性的设备,或者叫钦差型的设备,大量的计算并不需要发生在端和云之间,而且由于带宽以及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把所有的计算、存储都推给云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它并不能真正地实现高速率、广覆盖和低时延。
这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把眼前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夸大,但越往后走,你会发现重要的东西越多。
小孩出生以后会给你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什么时候才算是省心呢?有人说等他18岁上了大学以后更省心。在刚刚出生的时候,你 *** 心的是各种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后来又想着怎么给他找幼儿园,找小学、中学等等。但到了18岁,马上又会有一系列的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也是这样,越往前发展的时候,那些你事先完全没有意识到的要素的重要性会逐渐地显现出来。
我们对互联网的感知、认知的动态性还表现在,物的连接比人的连接更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你发现终端只是一个万能遥控器,你所需要的服务是建立在你跟你的生活世界的深度连接。而这种深度连接是这个世界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深度连接。
比如说你可以用手机来购物,你会关注商品的源头在哪里,它的物流进展如何。但是,你的购物体验好不好是取决于这个产品好不好。而这个产品好不好,也就是它的使用体验、价格能不能够让你满意,是否真正地做到极致的性价比,那就必须要求生产端的高效率。而生产端的高效率就要求整个供应链的高效率,整个供应链的高效率建立在物与物的充分连接之上。
也就是说要想整体地提高你的生活品质、工作效率,就不仅仅是你跟网和云的连接,你用的电饭锅、窗户、门、汽车,所有这些都要跟互联网有充分的连接。
万物互联的最终目的不是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但是如果你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想要不断地优化,就必须建立在物与物的充分连接之上。这个时候,物联网、车联网,一系列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那些网就出现了。用一句古诗来概括今天的互联网的状况,叫做“润物细无声”。而且,这种连接你是意识不到的。
我们在讲5G的时候曾经提到过,5G更多的是一种后台性技术,你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的优化是需要有高带宽的,而管的背后是云。所有这些在云、管发生的事情并不能直接感受到,所以,我们说它是润物细无声。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从有形计算到无形计算的过程,其实你的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与你相关的计算都在发生,但是过去你关注的只是端而已。而今天,大量的计算都是在你的视野之外。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桌面上有一部电脑,我们就觉得很满足了。但互联网一旦出现,PC的重要性就会降低,网的重要性就会提高。而当手机成为移动终端的时候,PC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地下降了。
在过去,计算机(computer)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今天,真正重要的是计算(computing),而且它是无所不在的。
在这样一个互联之舞中,用联想的话说是“端边云网智”,构成了整体的网络,每一个终端、设备在这个整体的网络中的功能的份额在下降。与此同时,我们作为一个终端的使用者,能看到终端的重要性也在下降。
还记得三个石匠的比喻吧,你是做石匠,还是建大教堂?对过去这个行业的公司来说,无论是联想也好,还是微软也好,都是从事某个工种的石匠。
而在今天,对所有IT领域的公司来说,它们现在面临的工作是建一座大教堂。你是把石头做成砖、柱子、神龛,还是做成教堂的尖角,或者做一个像米开朗基罗那样的雕塑家?
你原来生产的产品,哪怕它曾经是很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它在整个大教堂当中只是其中的一个零部件。换一个角度来看,过去你只是做一个石匠的时候,你的业务内容是简单明确的,而在今天,面对大教堂你必须问自己,我现在能够做什么?
以联想为例,过去它的业务内容很明确,就是生产PC。但是,在端边云网智这样一个整体形成的大网络当中,它做PC、服务器的能力就可以在具体的场景下转化为新的产品,比如说大量边缘计算所需要的设备。
这在过去是不存在的。而联想在做PC、服务器的时候,已经具备的能力能够让它制造出过去不存在的大量边缘技术的设备和产品。
还有,当端的数量越来越多,网络的覆盖面和传输的速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对于云端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之上,借助于巨大的算力和优化的算法来产生智能,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由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对IT的新的定义。首先是计算比计算机重要,其次是B端比C端重要,第三是智能(intelligence)比信息(information)重要。它在本质上是依托于以高带宽、广覆盖和低时延为前提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加上大量的数据而生成智能的技术。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从information technology到intelligence technology,这就是导致2017年以后产业变局的真正的技术背景。
事实上,微软的重新崛起就是跟这个背景的到来直接相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联想可以将它在终端的制造优势、在高效能计算领域的优势,转化为它在新的IT时代的优势。这个背景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晚集。
如果说移动终端是早集的话,微软、联想都没有赶上这个集,而它们赶上了新IT时代的这个晚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像微软、联想这样曾经在某一个时期独领风骚的企业,在没有赶上移动终端早集的时候,还有可能东山再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 联想的刷新
你也许会说,这不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吗?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会

产生一个误解,你没赶上一个时代,就坐等在这个地方,等下一波风口出现的时候,好像你就能自然而然地重新成为霸主。
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在失去了互联网的上半场之后,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它又重新得势?在2C的时代,它失去了机会,在2B的时代,它又重新获得机会?产业发展、产业变化的周期固然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你自身是否具有跟新的产业周期相适配的能力,以及当新的产业趋势逐渐来临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真正刷新自己的勇气和能力。
同样,联想在接下来的产业周期能够有所作为,是因为在此之前它已经具备了跟这个产业周期相适配的能力。
举个例子,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算力、算法、数据是智能时代的三大要素,尤其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算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很多人不知道,在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联想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的。去年我看到一个统计数据,在全球100台高性能计算机当中,有36台是出自于联想,这一点让我很吃惊。联想在PC和服务器制造领域长期以来积累的能力,能够让它很自然地在端和云之间的边缘计算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联想在接下来的十年,有可能实现实质性的刷新,是因为它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正好与新IT时代,也就是智能时代的三个最重要的变化相契合。
第一个转变就是从有形的计算机到无形的计算的转变。第二个转变是以2C为特征的互联网的上半场转向了以2B为特征的互联网的下半场。第三个转变就是从信息技术向智能技术的转变。
资源和能力,与产业逻辑的适配性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崛起和重新崛起的重要前提。在这一点上,联想是有机会的。
与此同时,联想能否实质性地刷新自己,能否让自己这样一个有三四十年历史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大显风采,也同样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详述这种挑战。但我们可以从萨提亚·纳德拉的那本《刷新》的自传中找到部分的答案。
4微软的三个实质性刷新
微软的刷新是三个层面的刷新。
首先是产品的刷新。这做起来相当难,相比于其它两个层面是最重要的。从提供有形的PC,到提供基础设施层面的计算服务,联想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比产品的刷新更难的是制度和管理的刷新。纳德拉在微软卓有成效的变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他在制度和管理上再造了微软。当然,比制度和管理的刷新更难的是文化的刷新。可以说微软变革的成功与纳德拉这个人本身有直接的关联。
盖茨说,纳德拉的优势就在于他是一个在微软工作了22年,最了解微软的人。在微软工龄超过22年的人大有人在,纳德拉最大的特点不是他了解微软,而是他自身具有一种微软的文化当中极其缺乏,而对于微软的转型又极其需要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是一种在弱势,甚至在苦难当中培养起来的气质。
纳德拉与盖茨、鲍尔默这样的天之骄子完全不同。他在一种弱势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当中长大,而他个人独特的经历又使他这种在弱势当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加显性化。
纳德拉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患有脑瘫,另外一个孩子有学习障碍症。他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深切地感受到有一种东西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同理心,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与人相处。对于如何改善一个已经相当困难的局面,他不是用他的语言,而是用他的行为强调同理心的重要性。
在产品层面上,他要让这种傲慢的工程师文化所主宰的微软产品,具备一种对于客户的同理心。在此之前,由盖茨和鲍尔默塑造的微软的产品理念、管理制度和竞争方式都具备一种明显的傲慢和强硬。
纳德拉不仅把同理心注入到产品层面,而且注入到如何与竞争对手相处,以及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如何相处。这样,他形成了一种从与竞争对手对立,到与竞争对手合作,甚至是以一种看似很弱势的方式,在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平台上提供微软的产品和服务。
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在员工面前掏出了一个iPhone手机,让员工哗然。他的解释是,要承认对手的强大,同时如何在苹果的平台上低调地大有作为,在公司内部如何让处于强势竞争状态的部门与部门之间放弃傲慢与偏见,实现合作与协同。所有这一切,背后就是三个字,同理心。
如果我们对同理心给出一个高清晰度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同理心是以一种弱势的姿态,用合作、协同、建设性的态度作为底色的同理心。
纳德拉本身的性格特点使得微软完成了从霸主心态到仆人心态的转变,从而让微软真正地完成了从产品到服务,从行业霸主到产业服务平台的业务和产品的转换,实质性地实现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
没有这种从产品到管理制度,再到文化上的实质性刷新,哪怕微软的能力和资源与新的产业趋势是适配的,也很难实现真正的刷新,实现令人惊叹的东山再起。

印度不是软件很厉害,是软件外包很厉害,印度没有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不过大家所熟知的WINDOS确实主要是印度人写的,只不过微软拿下之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家对这些不了解而已。

一分为三看待中美印IT互联网行业

总体来说,美国是软件行业厉害、互联网行业也厉害,美国人不论是做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或者我们换个话说,就是不管是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用生态搭建,美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水准最高的。这得益于美国强大的教育和人才引进计划,全世界的顶尖人才都愿意前往美国学习、生活、工作。

我国是传统软件一般,互联网网厉害,这跟我们不善于创新但善于模仿有很大的关系,加上我们国家是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时我们在互联网行业采用相对封闭的政策,这就让很多国外的互联网巨头比如Google、Facebook就不能很好的进入中国市场发展,反过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很好的模式创新,所以我国互联网发展好。传统软件创新难度比较高,因此我们也很难发展起来。

印度是传统软件很强,但互联网一般。印度传统软件很强的原因是印度的外包很厉害,反过来印度采用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策略,国际巨头进入印度市场之后不受政策的限制,巨头扎根之后,创业公司就很难从这些领域杀出来。因此印度传统软件行业不错,但是互联网行业一般。

印度是软件“富士康”,准确地说是外包厉害

印度的软件行业就跟我们国家的代工厂一样,在性质上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从产业结构来说,软件产业更像是智力密集型企业,而代工领域更像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的软件外包厂商,比如大名鼎鼎的TCS、Infosys、Wipro、HCL等等,都是行业里非常著名的,可以说就是软件领域的富士康。

经过40年的发展,印度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的第二大传统软件生产基地,全世界最大的外包软件生产基地,行业收入规模在2014年就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金,占到了当年印度GDP的75%,这些收入占比中,海外收入占到了691亿美元。

在美国微软、甲骨文、IBM等众多传统软件巨头的影响下,美国软件行业基本上很难诞生太多原创软件巨头,只能尽可能寻求做巨头的外包,做行业的补充,这一点跟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同样由于印度采用的是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策略,导致了印度很难发展起来自己太多的互联网企业,这一点印度跟除我国之外的国家也类似,Google、Facebook、Amazon等巨头已经在印度很好的扎根,很难杀出一个竞争者。

印度有个大名鼎鼎的IIT、印度擅长培养职业经理人

不是说印度理工真的比美国名校强,但是印度理工的教学体系和美国无缝连接,同时印度理工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师文化,这让印度人在美国硅谷如鱼得水。

印度之所以擅长培养软件和互联网人才,主要还是因为印度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IIT,印度理工是全世界录取率最低的学校之一,在印度有个谣言说,只有没办法被IIT录取的学生,才会去美国的MIT、Stanford、CMU、UCB等著名的IT名校。即使是谣言,这也侧面反映了印度理工在印度人民眼里的地位。

IIT之所以强,主要还是两个因素,印度是全英文授课,甭管人家读音多么怪异,他们的学生都是直接使用英文教材,缩小了跟英美教育的差距。同时IIT有着强大的工程师文化,几乎就是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印度的工程师文化是要远远超过国内的,甚至很多方面比美国还要疯狂,要知道工程师文化在MIT、Stanford已经很强了,但是这一点在印度更为明显。在印度人眼里做工程师,就意味着可以去美国硅谷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不少的印度人眼里,在印度IIT、班加罗尔大学为代表的学校读完本科,接着去美国Stanford、MIT为首的名校读个硕士,最后在去一些商学院拿个MBA的学位,基本上就是沿着工程师向职业经理人转变的过程。微软CEO纳德拉、Google CEO皮扎伊都是印度人。

生活在中国的吃瓜群众其实很多时候看不上印度的,但是不得不说在软件领域,甚至IT领域,印度挺厉害的。且不说微软、谷歌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CEO都是印度裔人(这点上就已经领先中国,目前没有华人或者华裔担任全球市值前十的互联网 科技 公司CEO),更重要的是据说美国的软件50%交给了印度外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印度人,美国软件公司会停业。

但是网络上却有另外一种声音,说印度的软件业发达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缺乏巨头公司和顶尖人才

不管是微软还是谷歌,或者阿里巴巴等,都不是印度的公司,而是中国和美国的。而且在顶尖人才这块,不管是谷歌的CEO,微软的CEO,其实都只是印度裔,并不是印度人,说到底已经算是人家美国的了,不是印度的。

印度虽然号称“世界的办公室”,软件业确实非常的发达,服务于世界。但也不要过于拔高,毕竟从事的基本都是一些低端的软件外包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2 要称霸软件业,不仅是外包,更要看产业链资源

简单讲,想要再软件业领跑全球,必须吸引真正掌握软件核心技术的人才,以及培养或者孵化出像微软和谷歌这样的软件公司。同时对软件业的产业链掌控能力也要够强,比如软件业息息相关的半导体等产业。但实际上,而要完成这些对中国来说都困难重重,更何况印度呢,简直就是难于登天了。

3 人才外流到美国非常严重

印度确实能够年产数十万软件行业人才,尤其是码农,但是可惜的是,印度并不具备匹配的软硬件欢迎吸纳人才,往往顶尖的人被吸引到美国去了,甚至未来还可能被吸引到中国来。

培养人才和能用到人才是两码事,前些年不也在讨论中国人才外流到美国去,但实际上对着中国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有回流了,甚至还将研究院建到美国。但目前印度还做不到,还需要时间。

4 但并不意味着印度没有优势

尤其是在美国,印度人和印度裔更团结,喜欢抱团作战,这其实是一大优点。

简而言之,一个国家的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只有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才能培养和留住人才,毕竟教育交通和医疗的配套,甚至是居住环境都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软件业不能形成气候的根本原因。

上初中那会,地理老师给我说,你们千万不要小瞧印度。实际上,我们中国就硬件厉害,反而没有印度在软件方面的优势。 确实,印度的软件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颇有地位的存在。甚至于,你会发现,微软,谷歌等等CEO都是印度人,并且还毕业于很出名的一所印度学府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

实际上,印度软件虽然在很早之前表现出色,然而现在的印度软件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优势已经渐渐的消失。

虽然,在1999年印度成立了IT产业部,也就在那几年,印度造就了各种软件奇迹。

然而,你必须要看到,印度看似软件出色,实际,印度只是软件外包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有无数个软件产业园,全球各大软件巨头遍布于此,主要承包软件开发业务,这并不是他们软件厉害,只是形成了产业规模。

可是,我可以给你说:

实际上,印度的fosys、萨迪亚姆计算机服务公司和HCL技术公司,基本都是印度的外包软件公司,确实他们很强,可惜就像富士康一样,天天在给外国品牌打工而已。 我实在找不到,我熟知的印度软件。

前段时间印度封杀上百款中国的APP沸沸扬扬,很多印度人那时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那么多的常用软件背后居然都是中国血统,印度本土企业居然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过不得不承认印度的软件产业还是相当具有实力的,但是也只局限于项目外包,至于其他方面则是烂的一塌糊涂。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本土经济依旧非常落后

如果大家对互联网行业关注比较多就会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科技 的进步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比如我们最有优势的移动支付,如果不是4G网络以及手机走进千家万户,那么我们很多人依旧只能使用现金,移动支付也很难发展的起来。

印度国内目前是什么情况呢?从整体上看经济建设依旧十分落后,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还处于没电的地区;不少人还在贫困线附近挣扎,每天只能维持温饱;截止到2019年,印度的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也不足30%,买不起智能机的更是占据绝大多数。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那么这也就意味绝大部分的印度人都无法成为印度互联网公司的有效用户,

这个因素严重的制约了印度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如果本土企业不能在国内站稳脚跟,并且积累到足够的用户资源以及资金,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向国外发展,这也是其他国家很少有印度软件的重要原因。

印度的人才大量流失

这也算是印度本土网络企业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人才大量的流向国外。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是全球人才外流最多的国家,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才流向了国外,并且大部分都不再回来了。人才的流向主要是美国,许多行业巨头内部都有印度高管的身影。

其实这也比较好理解,一个人才如果留在国内,本土的企业基本上没几个像样的,最多也就是把一个外包公司做大做强。如果去国外呢?不止意味着更高的薪酬,并且还有更大的舞台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两者取其一的话,肯定是出国更加让人心动。

不过这也算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摆在印度面前的就两条路,选择快速发展本国经济或者是给人才提供足够多的福利政策。不过从目前的形势上印度并没有对人才流失表现出足够高的重视,自然也就对这两条路兴致缺缺。印度的互联网人才如果不想在国内做外包,那就只能出走国外,那么人才流失的现象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印度本土企业缺乏创新

其实从大局上看印度的软件外包虽然每年从国外赚取了足够多的利润,但是也对印度互联网行业造成极大的伤害。

软件外包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缺乏创新性。只需要拿到客户的需求,全部按照要求来就完事了,完全没有什么需要创新的地方。印度互联网企业参与外包的数量越多,能够自主研发的企业自然越少,空白的国内市场自然给过其他国外的企业可乘之机。

在印度封禁我国数百款APP后,印度出现了大量的山寨APP,不止在功能上完全相同,甚至连产品的logo都大体一致。比如我中展示的就是我们熟悉的茄子快传的山寨版,基本上十多个APP在logo上都没明显变化。能这么没脸没皮的完全复制,也就是没创新性的印度企业能干的出来了。

总的来说印度能出现互联网巨头的概率远小于中国,除非未来印度国内的互联网环境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企业也能更加注意国内市场,否则他们的互联网企业永远都是被外包的打工仔。

印度软件外包业务很多,在美国很多 科技 签证给了印度的IT工程师,微软和谷歌有不少印度的IT工作者。印度软件主要于出口销售。由于大力发展外包软件,本土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

常用的软件,windows有印度编程人员参与开发。

印度的软件并不厉害啊,软件设计流程中比较重要的架构和函数库印度都不行,软件相当于盖房子,中国的高级程序员做的是设计、规划、架构方面的工作,但这些工作做完了,还需要和水泥、需要搬砖、需要垒砖、需要抹灰……这些工作谁来做呢?当然就交给印度的程序员来做。

为什么印度人搬砖会发达呢?全靠欧美给印度定向做的产业转移,把软件搬砖业外包给印度来做,而且是给印度的班加罗尔做,其它地区的人民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即便如此印度人干得也并不怎么样。从产品角度来说,苹果的iOS和Mac OS外包给印度人开发之后bug满天飞,被用户戏称为咖喱味系统。从答主本人的生活经验来说,印度码农简直就是灾难,代码写得一点都不标准,维护难度直接上天,沟通又十分困难, *** 着奇怪的口音,态度又十分懒散,发他们邮件,从来没有当天回的,拖个二三天不是个事,即便联系上了也是各种扯皮,说真的,印度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没有契约精神的种族。

至于在硅谷的地位,例如在微软,写程序的不是代码写得好就行了,同时还需要处理好和团队成员沟通并且向上级主观解释自己工作价值的任务。阿三哥程序员代码写的虽然不怎么样,但人家阿三哥能够在职业上一心往上爬,会表达会展现自己,而且非常抱团和排外,只要有一个阿三混到了高层,马上手下就会全部变成阿三。阿三的IT工程师编程能力不强没关系呀,人家只要会和上面的高层领导做好沟通,然后按照理解把这些任务具体分配给底层的码农去完成就OK。

很多人对印度的印象就是脏乱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极其出色。

据相关数据统计:硅谷的工程师中三分之一的都是印度裔,美国的高 科技 公司中有7% 的总裁就是印度人。

全球500强的企业中,印度籍的CEO是外籍CEO中数量最多的。包括谷歌、微软的CEO。而印度人在硅谷创建的公司占硅谷公司的比例是155%。

印度的大学;印度理工大学,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之一,只是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美国硅谷深造。

印度的软件公司,大多都是外包,从事着软件外包的工作。比如微软Windows *** 作系统中很多部分都是印度人开发完成的。也就造成了印度软件的落后。

印度比较大一点的软件公司有Infosys、萨迪亚姆计算机服务公司和HCL技术公司等。但是其软件产品却是不怎么出名。

正好对你这一行比较了解。

印度的IT行业比较发达,而且例如新加坡、美国很多IT企业的高管、部门的Leader也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一个特点是无论英语说的怎么样,非常敢说,而且比较抱团。

再说说印度的IT,他们贫富差距比较大,这个行业也是比较赚钱,而且能往外走的行业,所以有些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会参加IT的培训。学习努力刻苦。但他们开发软件的效率不如中国,一个很小的需求要很多天才能完成。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速度是远远快于他们的,无论是从电商还是从社交等方面的软件来看。

那常用的软件中国人用的比较少,他们的软件开发的交互体验,不一定适合中国本土的用户。

印度是软件服务业发达。

windows等美国软件或许就有印度程序员编写的代码,但windows并不属于印度软件。以程序员身份进入软件公司编写软件代码,和作为公司老板经营一个软件品牌,完全是两码事。

中国国内确实没有见过印度品牌软件。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本身有很强的it需求,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些都是由中国本土it企业完成,没印度什么事。

印度所谓的软件业其实就是欧美软件公司的苦力,干最脏最重最没技术含量的活。

历时7个月,英特尔选出了第七任CEO。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偏好从内部选拔具有数十年技术背景的工程师担任CEO。因此,司睿博(Bob Swan)的上任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这位CFO出身的CEO,将带领英特尔这家具有51年 历史 的 科技 巨头走向何方?

近日,一身蓝色西服的司睿博来到英特尔北京办公室,接受了第一 财经 独家专访,这也是他担任英特尔CEO后首次接受中文媒体专访。

最大挑战:充分激发英特尔内部的潜力

第一 财经 :得知自己出任CEO后,您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Bob Swan 我当时的感想颇多,兴奋、荣幸、激动、受宠若惊。我给英特尔十万七千名员工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我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之一的公司的掌门人,我非常荣幸,同时我也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来实现我们为英特尔设定的远大目标。

第一 财经 :担任英特尔CEO前,您职业生涯中主要的工作经历都是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实际上也打破了英特尔的传统。您的管理方式会对英特尔上带来何种变化?

Bob Swan 我个人的职业背景还是比较丰富的,加入英特尔,毫无疑问是让我非常兴奋和珍视的一个机会。我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本质上就是在英特尔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重新定义和塑造英特尔的角色。过去,英特尔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窄的市场中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因为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工程师资源。而我现在的挑战,就是要让这些优秀工程师,能够着眼于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我们需要在四个核心领域继续努力。第一,我们开展的所有工作都要秉承“与客户交融”的理念。第二,我们要始终贯彻“一个英特尔”的战略。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十万员工,如果数十万员工可以形成一个集体共同努力的话,我们就能够实现一些难以置信的目标。第三,我们要确保公司上下能开放、透明地沟通,确保信息能够自由地流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让一家大公司像小公司那样开展工作,无论是在创新还是在技术迭代方面。第四,我们拥有非常出色的企业文化,在继续秉承企业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冒险。英特尔拥有雄心壮志,而要实现这些梦想,我们就需要去尝试一些风险,并且要从那些未能实现的梦想中快速地汲取经验教训,让我们在面临下一个风险的时候能够做得更好。因此,作为这样一家杰出企业的CEO,我的职责就是要充分激发大家的雄心壮志,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第一 财经 :您希望英特尔像小企业一样灵活地开展工作,具体要如何重塑英特尔?

Bob Swan 英特尔是一家700亿美元的公司,我们正在经历着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创新越来越多、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我们的挑战是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规模来获得独特的优势,同时要敏锐地抓住和利用市场机遇。

第一 财经 :执掌英特尔您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Bob Swan 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充分激发英特尔内部的潜力。我们公司集结了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十万七千名员工。当他们在过去50年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充分地激发英特尔员工和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士气,在他们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情况下,让他们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

第一 财经 :您数次提到执行力,为什么现在执行力如此重要?

Bob Swan 对我们来说,执行力前所未有的重要。我们希望能够在客户成功的路上发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市场,我们要去开发除了PC和数据中心所用的CPU之外更加广泛的技术。

要在客户的成功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意味着客户要非常依赖我们的能力,依赖我们能够完美无瑕的执行的能力。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在客户成功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我们希望确保我们能够执行、我们能够兑现对客户的承诺。

世界正在以数据为中心

第一 财经 : 您在成为CEO的公开信里提到,“英特尔正处于 历史 上最为成功的转型阶段”,如何定义“成功”?在继续推动英特尔迈向新高度方面,你有何计划?

Bob Swan 的确,我谈到了英特尔正处于公司 历史 上最为成功的转型阶段。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我们是认为英特尔公司 历史 上主要是一家为PC提供技术的公司。展望未来的转型,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英特尔技术的发展,为所有一切提供支持。因为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设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计算机,不仅仅是PC、数据中心、 汽车 、工厂或是零售商店,与日俱增的所有设备都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计算机。在一个日益“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转型实现雄心壮志,就是通过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全球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支持。

第一 财经 : 作为CEO,您当前工作的优先级或目标是什么?

Bob Swan 让所有一切成为现实。我们会持续加快创新技术的部署,让这些技术在越来越丰富的设备上普及,目前遍布全球的互联设备已高达数十亿之多。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日益“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通过英特尔的技术,为这些设备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第一 财经 : 过去三年时间里,英特尔都取得了不俗的财务表现。在这三年里,你正好担任公司CFO。然而,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字令人略感失望,尤其是与数据中心业务相关的财务数据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否意味着英特尔未来的增长速度会放缓?

Bob Swan 去年是英特尔公司成立的第50年。在过去的三年中,即公司创立以来的第48年、第49年和第50年,英特尔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表现。这使得我们对于英特尔的未来发展前景感到非常兴奋。关于2019年,我们在上周刚刚向投资者披露了最新信息,介绍了英特尔2019年的预期目标。我们的数据显示,2019年将成为英特尔公司51年 历史 上业绩排名第二的年份。因此,我们在2019年的重点和目标,就是实践我们对于客户的承诺。

第一 财经 : 所以您并不认为第一季度的表现会持续?

Bob Swan 在最终用户市场,我们看到对于强大的计算能力的需求正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均是如此,需求极其强劲。想想你的日常活动,背后都蕴藏着对于数据的需求,无论是你手里的设备,还是你所使用的电脑,或是你开的车,都存在大量对数据的需求,这种需求远超以往。英特尔技术实现了更加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这与整个市场的需求是日益相关的。因此,在最终用户市场上,我们看到需求前所未有的强劲,而我们拥有非常广泛的技术覆盖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所有这一切都令我们对于英特尔在最终用户市场上的表现异常期待和兴奋。

如何确保成功转型?

第一 财经 : 2019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您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英特尔成功转型,实现发展目标?

第一 财经 :Wintel联盟定义了PC时代,两家公司在移动时代都落后了。自从萨提亚·纳德拉就任微软CEO以后,微软的表现相当不俗。您如何看?董事会是否也对您有类似的期望?

Bob Swan 的确,微软和纳德拉实现了公司非常棒的转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习微软是如何从一个以PC为中心或者以Wintel联盟关系中不断实现自身发展,微软的经历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借鉴。我们也会从其他的合作伙伴那里来学习,作为一家企业如何不断地扩大我们的视野。我相信英特尔董事会对我也有很高的期望。

第一 财经 : 您具体学到了什么?

Bob Swan 我学到了大企业应该如何不断地向前发展。当PC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巨大机遇,使得企业发展非常成功的时候,如何来实现一个成功的转型,如何能够不断地推进企业文化的演进来抓住更多更广泛的机遇。

第一 财经 :您将如何应对转型过程中的失败和风险?

Bob Swan 说到失败和风险,我们需要能够从失败当中迅速地学习,我们要敢于拥抱失败,并且了解为什么我们会失败,然后,我们要去尝试更多的风险。我们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特之处。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成为一个具有敏捷反应、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企业。

三大转折性技术:AI 、5G 和自动驾驶

第一 财经 : 英特尔预期新的市场机会将达3000亿美元,英特尔在其中将占据多大份额?

Bob Swan (比原来)更多。在过去,英特尔在技术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在PC和数据中心CPU市场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我们看到的是对终端市场计算能力的更大需求,人们需要能够及时地获得相关性更高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英特尔能够服务或者满足的市场机遇达到了3000亿美元,这个市场不仅包括CPU,而是指宽泛的技术市场,涵盖了CPU、GPU、FPGA、人工智能、5G和自动驾驶等各种可以部署的技术。而在这样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中,英特尔目前只有20%-25%的份额。从长远来看,我们有雄心进一步发挥英特尔的价值,让英特尔技术持续为整个世界带来更加强大的动力。

第一 财经 : 有具体的目标吗?

第一 财经 : 人工智能和5G正在创造巨大的机遇,同时又是高度竞争化的市场。英特尔的优势在哪里?

Bob Swan 如今,整个半导体行业处于一个令人振奋的时间节点,我们看到一些非常关键性的技术转折点(Tech Inflections)正不断涌现,正在创造大量新的机遇。其中,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是三大核心的转折性技术,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推动计算、分析、存储和检索方面的需求。因此,英特尔要与我们的伙伴一起合作,通过这些转折性技术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5G领域,我们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来推动5G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在英特尔生产的每颗芯片中部署AI的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收购了Mobileye公司,借此让自己在业界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并通过Mobileye的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让城市交通更加安全的目标。

第一 财经 : 说到5G就要谈到智能手机的调制解调器业务。自您就任CEO以后,英特尔决定退出智能手机的调制解调器业务。业界对于英特尔如何处理这些业务有很多传闻,其中包括出售给苹果,甚至有传言出售给中国的紫光展锐,这是否属实?

Bob Swan 当英特尔在谈及进一步扩展潜在市场机会,考虑一个市场重要性的时候,我们有三个关键标准:第一,这是否是一个确保我们拥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技术;第二,是否能够让英特尔在帮助客户取得成功方面发挥更大、更关键的作用;第三,英特尔是否可以实现赢利。

在5G的大市场中,如果我们问自己这三个问题,答案都是“是的”,尤其在网络基础设施和边缘计算上。面向智能手机这一特定领域,我们已经宣布退出5G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原因是在这个市场当中我们看不到英特尔可以赢利的机会。

因此,我们决定在网络基础设施、自动驾驶及其它一些技术领域加大我们的工作力度。

第一 财经 : 确实是有潜在买家,对吗?

Bob Swan 英特尔投入了数年的时间开发出了与5G相关的、功能强大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组合。我们也在评估这些技术可以给我们带来的选择和机会,其中包括如何在非智能手机应用中应用5G调制解调器,以及在边缘的物联网设备中使用,我们正在评估各种可能性,找到能够最有效利用我们的工程团队开发出来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的方法。

第一 财经 : 近年来,英特尔收购了很多企业以实现自身能力的扩展,使得产品和技术的覆盖领域更广泛。您对这些收购的结果感到满意吗?

第一 财经 : 您是否有计划要调整英特尔的投资战略?

Bob Swan 我应该不会做太大的调整。英特尔一直以来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研发投入高达135亿美元。同时,我们投入了150亿美元用于工厂建设来生产高性能的产品。我们投入资金快速填补我们能力上的不足或者空白之处,或者进一步扩大我们在既有市场的作为。同时,为我们的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这是我们过去做的,日后也将继续如此。

和中国市场协同发展

第一 财经 :您如何评价中国以及中国的产业生态?

Bob Swan 去年是英特尔公司成立50周年,我们根植中国接近35年。因此英特尔作为一家企业所获得的许多成功都是与我们在中国所获得的成功密切相关的。对英特尔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在不断增长,它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提升。我们有很多中国客户,长久以来和他们建立和保持了很好的关系,我们在中国有晶圆制造工厂、有封装测试工厂、有工程技术人员,还有英特尔投资,一直以来投资于在中国的技术创新,所以英特尔和中国的关系是协同发展的关系。中国在英特尔过去35年成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中国会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第一 财经 :您就任CEO后是否会考虑在中国做出比较大的战略调整呢?

Bob Swan 我不觉得会做出战略调整。我前面已经说到过,中国对于英特尔以及英特尔过去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会让中国继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 财经 :如何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展开进一步合作?

Bob Swan 我们和中国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经持续了很久。在中国,我们与OEM厂商、与客户之间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关系,这些客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华为和中兴等。很多客户和英特尔一起合作,推动着技术部署不断演进。所以,我们要继续加强和扩大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让英特尔未来在支持中国产业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在几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微软正在逐渐衰落,这家公司错过了本世纪头十年几乎所有重要的趋势,比如移动电话、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主要收入来源 Windows *** 作系统也停滞不前。

纳德拉是怎么带领微软完成这种转变的呢?《彭博商业周刊》采访了四十多位微软董事会成员、客户和他们的竞争对手,详细探讨了纳德拉带领下的微软的复兴之路。

文章指出,在过去,个人电脑的重要性让微软高管们为了控制各种与Windows相关的领地和 每一个有前途的业务而激烈竞争 ,最终在Windows这款产品上止步不前。微软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都被贴上了“Windows”的标签,比如Windows Phone。

为了把重心完全放在云上,纳德拉发起了一系列重大重组,最终在去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调整: 拆分Windows部门。他将这个部门拆分为Azure团队和Office团队

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系列,以前是一次性购买的软件,现在是一项基于云计算的服务, 每年每个用户要支付约99美元 ,Office现在拥有214亿用户,比Spotify和亚马逊Prime的用户加起来还多。

与此同时, 微软的云平台赢得了埃克森美孚、星巴克和沃尔玛等大客户 。微软云计算业务过去一年的收入约为340亿美元。这一业务使微软领先谷歌,和占云计算市场主导地位的亚马逊网络服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形成对抗。据研究人员Canalys称,微软在云计算市场上的份额从 2017年底的14%升至2018年底的17% ,而同期 亚马逊的份额持平于32%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们越来越多地用iPhone和Android设备来取代个人电脑,但Windows的年营业额仍高达200亿美元,这源于微软对几乎所有销售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收取授权费。

此外,纳德拉的另一重大举措是, 和各大公司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一点和亚马逊AWS的战略非常不同。纳德拉表示, 微软希望客户基于微软的云服务建立自己的平台,而不仅仅是在微软的云平台上构建一个应用程序。 例如,亚马逊和谷歌一直在研发自动驾驶硬件,但微软主动放弃这一业务,而是专注于向宝马、日产和大众等公司销售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所需的人工智能和分析工具。例如,宝马公司正在使用微软技术开发一款车载语音助理,它能够对 “嘿,宝马” 进行响应,而不是亚马逊的 “嘿,Alexa” 。微软 汽车 行业总经理桑杰·拉维(Sanjay Ravi)表示,微软不会在 汽车 上推销微软品牌,而是会给这些品牌提供创造自己产品的所有元素。

尽管微软目前取得了成功,但一些批评人士仍然指出,微软的很多产品和服务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比如技术开源平台GitHub、职场社交网络LinkedIn和电子 游戏 品牌Xbox。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7566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