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固态硬盘是否损坏?

如何检测固态硬盘是否损坏?,第1张

要想知道固态硬盘是否有损坏,您可以使用以下两款软件进行检测:

1、硬盘性能测试工具——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小巧但十分可靠的SSD性能测试软件。它可以通过执行多项特定测试来确定SSD驱动器的性能。在不使用缓存的情况下测试顺序或随机读/写性能。

2、硬盘健康监测工具——CrystalDiskInfo

使用CrystalDiskInfo 检测工具,即可检查到硬盘的硬件信息和健康状况,该软件还会根据SMART的评分做出评估,当硬盘快要损坏时会发出警报。

下图为使用CrystalDiskInfo软件检查到某Intel固态硬盘的剩余寿命只有93%。

最后,当固态硬盘出现损坏时,那么硬盘中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丢失。当文件出现丢失时,您可使用都叫兽™数据恢复软件将其完整恢复。

扩展资料:

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俗称固态硬盘。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与普通硬盘一致(新兴的U2,M2等形式的固态硬盘尺寸和外形与SATA机械硬盘完全不同)。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主控芯片、NAND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接口,亦有PCIe 30接口的SSD问世。

参考资料:

固态硬盘-百度百科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判断是电脑硬盘坏了:
1、硬盘发出"咔咔咔"异响。这是磁头损坏后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正常硬盘工作时也会发出微弱的响声,但需在极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分辨,这是正常现象,用户无需担心。但硬盘磁头损坏时发出的声响即便在嘈杂环境下也能听到。
2、硬盘开机不转或旋转几秒后停转。硬盘开机不转多由于电机或电路板故障造成;硬盘自动停转多由于磁头损坏后,为保护碟片而自动停转,常见于希捷、三星硬盘。
3、系统蓝屏,提示相关错误代码。这三类代码均表明硬盘出现物理损坏,例如坏道、固件损坏或磁头损坏等故障。
4、BIOS无法识别硬盘。造成硬盘无法识别的原因很多,常见故障有坏道、固件损坏、磁头/电机故障、电路板烧毁等。

 (一)观:细细查看硬盘的外观是否存在外部损伤,也要仔细看下一下硬盘有无修理过和更改了元件的痕迹没有。
(二)听:听硬盘是否还会转动,自我检测是否还正常。
(三)切:这时候一定要亲手触摸芯片,这样是最直观地能感觉到芯片有没有升温以及有没有过热。
(四)测:最后一定要上机检测,将硬盘装在电脑中,通过电脑看硬盘出现的具体故障。大多都是通过声音,就可以检测硬盘的硬件问题。
怎么修
(一)引导出错,无法正常启动的: 这种只需要清楚MBR,再次重新分区,基本上能好。
(二)“出坏道”: 这种就是可以正常分区,也能够格式化,但是扫描会出现“B”标。只要“B”标少于100,就属于可以修复的硬盘,用普通的维修软件就可以解决。
(三)不可正常分区,无法格式化: 这种情况需要用到专业的维修软件,不同的品牌,效果也不一样,修好的几率在一半左右。
(四)通电了不转: 这种情况可以定为 电路板 故障,所以换掉电路板或者修好就可以了。如果不行,就可能是别的故障。
(五)噪音大: 需要校正主轴,不需要大修。

几种可能性如下:
1、接触不良。重新插拔一下硬盘,包括数据线和电源插头试试;换根内存试试,或者先只插一根或换插槽试试。
2、开机能否进BIOS?如果进不了,硬盘故障的可能性很大。如能进BIOS,则可能是BIOS设置错误。如键盘和鼠标设置为出现故障就自动停止自检等;可以用主板上的跳线短路法清空BIOS,也可进入BIOS重新针对性的设置,也可以设置为Load Fail-Safe Defaults(装载最安全的缺省值)或Load Optimized Defaults(装载优化的缺省值)(Y/N)?询问是否载入优化值,请按Y或Enter,即可载入优化值。这两项一般为出厂设置。
3、用排除法确定故障。先换根肯定是在用的好的数据线,试试能否进系统;再把其他正常使用的硬盘装到这台机上,如果问题依旧,那么是主板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电脑的硬盘由于其主板和硬件配置不一样,可能一进系统就会死机或蓝屏,这是正常的,主要看能否闯过硬件检测这一关而进入windows系统)。
4、电源不稳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你可以把电脑死机时的提示告诉我,我帮你分析究竟是硬盘故障还是系统启动文件损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7577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