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中的吸管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PS 中的吸管工具是干什么用的,第1张

PS 中的吸管工具是用来吸取图像的颜色的,只能吸取一种,吸取面积33:即吸取该点周围三个像素的平均色。
吸管工具可以吸取Photoshop中任意文档的颜色,除了以上用途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吸取不同位置的颜色,然后在“信息”面板中查看颜色的数值,并进行比较。

吸管工具是PS处理图像色彩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小工具,大朋友都认为吸管工具是用来获取颜色的,其实“吸管”工具还可以用来精确的获得颜色值,并使用这些数值来校对图像的颜色!利用它我们可以采集到各种各样的颜色,从而丰富我们的图像色彩画面。
吸管工具属于信息工具,信息工具还包括颜色取样器工具和度量工具。这三个工具从不同的方面显示了光标所在点的信息 ,这个工具的快捷键是字母I。
吸管工具
可以选定图像中的颜色,在信息面版中将显示光标所滑过的点的信息。
吸管工具的任务栏如图3所示,其取样大小选项用来设定吸管工具的取色范围(如图所示),包括;取样点,3X3平均,5X5平均。
photoshop cs6吸管工具的使用方法。
1 快速准确地取样颜色
使用“吸管”工具,可以从图像中吸取某一点的颜色,
或者以拾取点周围的平均色进行颜色取样,从而改变前景色或背景色。
(1)执行“文件”→“打开”命令,将素材“服饰广告tif”文件打开。
(2)在工具箱中选择“吸管”工具,单击视图中任意位置,
即可吸取单击处的颜色,默认状态下吸取的颜色会替换工具箱中的前景色。
(3)确认“吸管”工具为选择状态,单击选项栏中的“取样大小”选项的下三角按钮,
可d出下拉菜单,在其中可选择要在怎样的范围内吸取颜色。
(3)选择“51×51平均”选项,然后在与步骤1相同的位置单击,吸取颜色,
其吸取的颜色是在所单击点的51×51个像素范内的平均颜色值,
此时前景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
(3)我们还可以将吸取色替换背景色,在“颜色”调板中单击背景色块边缘,
然后继续使用“吸管”工具在视图中单击,即可将吸取的颜色替换背景色。
2 将目标色准确运用于绘制对象
还可以使用“吸管”工具快速取色,用绘图工具(如画笔工具、铅笔工具)来绘制图形。
(1)首先执行“文件”→“打开”命令,将素材“人物线稿tif”文件打开。
提示: 为了使设计师能够把精力全部放在绘图上,Photoshop为用户提供了快捷键来切换“画笔”和“吸管”工具。在选择了“画笔”的状态下,按下键盘上的 Alt键,会切换到“吸管”工具,吸取颜色后,松开Alt键将自动转换回“画笔”工具,这时可以在图稿中继续绘图。
(2)在工具箱中选择“画笔”工具,并设置其选项栏,然后<Alt>键,
即可将鼠标变为“吸管”工具,在左侧的颜色条上单击,吸取颜色。
(3)松开<Alt>键,鼠标将再变回“画笔”工具,
这时我们便可以使用前景色在线稿图像上绘制图像。
吸管工具是PS处理图像色彩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小工具,大朋友都认为吸管工具是用来获取颜色的,其实“吸管”工具还可以用来精确的获得颜色值,并使用这些数值来校对图像的颜色!利用它我们可以采集到各种各样的颜色,从而丰富我们的图像色彩画面
(4)使用同样的方法,多次吸取颜色然后绘制图像,完成人物图像的绘制。
3 使用目标色校正图像颜色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吸取不同位置的颜色,然后在“信息”面板中查看颜色的数值,采用优质颜色的数值,来校正图像的颜色。
(1)执行“文件”→“打开”命令,将素材“人物 1tif”和“人物 2tif”文件打开。
(2)确定“人物 2tif”文件为激活状态,在工具箱中选择“吸管”工具,
并对其选项栏进行设置。
(3)在人物面部高光区域设置取样点,此时会自动d出“信息”调板,
在信息调板中显示取样点处的RGB颜色值。
提示:吸取该图像的高光区域所得到的颜色值是为了与“人物 1”文档中的图像匹配。
(4)再激活“人物 1tif”文件,配合按下<Shift>键,
在“人物 1”的面部亮部区域单击,再次设置取样点。
下面将“人物 2”文档中吸取的RGB颜色值替换“人物 1”文档中吸取的颜色值。
(5)执行“图像”→“调整”→“色阶”命令,打开“色阶”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依次选择“红”、“绿”、“蓝”通道,
并通过拖动中间色调的滑块来调整RGB值。
提示:在拖动滑块时要观察信息调板中RGB值的变化。
(6)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观察“信息”调板,
在“人物 2”中的吸取的颜色替换了“人物 1”中的颜色值。
(7)参照以上方法,配合按下<Shift>键,
依次在“人物 1”和“人物 2”中的暗部区域设置取样点。
(8)按下<Ctrl+L>键,打开“色阶”对话框,参照以上方法分别设置“红”、“绿”、“蓝”通道的选项参数,
将“人物 2”中吸取的RGB颜色值替换“人物 1”中的吸取的RGB颜色值,
使两个人物图像的暗部区域相匹配。
(9)下面来学习如何编辑取样点,确认“吸管”工具为选择状态,
按下<Ctrl>键当鼠标变为时,单击并拖动即可移动取样点。
(10)按下<Alt>键,将鼠标放置在取样点上,
当鼠标变为时,单击即可删除取样点。
(11)最后将剩余的取样点删除,至此完成本实例的制作。

*** 作步骤/方法
1打开电脑上的PS在文件中选择打开一张。
2找到并选择吸管工具,鼠标移动到画布上会变成一个吸管的形状。
3点击画布上想要吸取颜色的地方点击鼠标左键,前景色更换颜色即是吸取颜色成功。
4根据以上步骤就可以在PS中使用吸管工具。
注意事项/总结
1点击吸管工具吸取颜色。2吸取颜色后前景色改变即可成功。

进行色彩校正时,可以使用“信息”调板和“颜色”调板查看像素的颜色值。在进行色彩调整时,此反馈非常有用。例如,如果参考颜色值,则有助于中和色痕,或者可提示您颜色是否饱和。
当您使用色彩调整对话框时,“信息”调板显示指针下像素的两组颜色值,左栏中的值是像素原来的颜色值,右栏中的值是调整后的颜色值。
使用“色阶”和“信息”调板来中和图像的色调
您可以使用吸管工具 查看单个位置的颜色,或者使用最多四个颜色取样器 显示图像中一个或多个位置的颜色信息。这些取样器存储在图像中,因此在工作时您可以随时参考,即使关闭后又重新打开图像。
颜色取样器和“信息”调板
使用“信息”调板和吸管工具或颜色取样器工具查看颜色值:
选取“窗口”>“信息”打开“信息”调板。
选择吸管工具 或颜色取样器工具 ,并根据需要在选项栏中选取样本大小:
“取样点”读取单个像素的值。
“3 3 平均”读取 3 3 像素区域的平均值。
“5 5 平均”读取 5 5 像素区域的平均值。
如果选择了颜色取样器工具 ,则最多可在图像上放置四个颜色取样器。点按要放置取样器的位置。
打开调整对话框。(请参阅进行色彩调整。)
在对话框中进行调整,并在应用前查看“信息”调板中颜色值的变化:
若要使用吸管工具 查看颜色值,请在要检查的图像区域上移动指针。打开调整对话框会在对话框外部启动吸管工具。您仍然可以通过使用键盘快捷键来访问滚动控件以及抓手工具 和缩放工具 。
若要查看颜色取样器内的颜色值,请查看“信息”调板的下半部分。若要在调整对话框打开时在图像上放置另外的颜色取样器,请按住 Shift 键并点按图像。
移动颜色取样器:
选择“颜色取样器”工具 ,并将取样器拖移到新位置。
删除颜色取样器:
选择“颜色取样器”工具 。
请执行下列任一 *** 作:
将取样器拖移到文档窗口外部。
按住 Alt 键 (Windows) 或 Option 键 (Mac OS),直到指针变成剪刀形状 ,然后点按取样器。
点按右键 (Windows) 或按住 Control 键点按 (Mac OS) 取样器,然后从上下文菜单中选取“删除”。
若要删除所有颜色取样器,请点按选项栏中的“清除”。
若要在调整对话框打开时删除颜色取样器,请按住 Alt+Shift 键 (Windows) 或 Option+Shift 键 (Mac OS) 并点按取样器。
隐藏/显示图像中的颜色取样器:
选取“视图”>“显示额外内容”。复选标记表示正在显示颜色取样器。
要更改“信息”调板中颜色取样器信息的显示:
请执行下列任一 *** 作:
若要显示或隐藏“信息”调板中的颜色取样器信息,请从调板菜单中选取“颜色取样器”。复选标记表示正在显示颜色取样器信息。
若要更改颜色取样器用来显示值的色彩空间,请将指针移到“信息”调板中的颜色取样器图标 上,按住鼠标按钮,然后从菜单中选取另一个色彩空间。
使用吸管工具和“颜色”调板查看颜色值:
选取“窗口”>“颜色”打开“颜色”调板。
打开“颜色调整”对话框。此 *** 作将在对话框外部、图像上方启动吸管工具 。
点按要检查的图像像素。
在对话框中进行调整,并在应用之前,查看“颜色”调板中调整的颜色值。

*** 作步骤/方法
1打开ps,选择自己需要取色的。
2按shift+I快捷方式选择吸管工具。或直接点击左边工具栏吸管工具。
3点击图像中自己需要的颜色,可以看到右边颜色板上出现我们所吸取的颜色。
4我们新建一个背景,点击油漆桶工具则可用我们吸取的颜色进行涂色。
涂色时我们可在面板上方设置模式(溶解),不透明度(100%),容差(30)等。
5用油漆桶点击背景图层即可涂色。
注意事项/总结
使用快捷键时,需要切换为英文输入法。视频中的数值设置,只为参考, *** 作时可根据需要设置。涂色是要先点击油漆桶工具才可涂色,吸管工具只是选取颜色工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8344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