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怎么调色

国画怎么调色,第1张

一、调色如下: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墨青色:花青+墨

红色:胭脂+朱膘+少许墨

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褐色:赭石+墨

檀香色: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土红色: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

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朱红色:朱膘+曙红

粉:藤黄+白色

绿色:草绿+翡翠绿

青蓝色:石青+酞青蓝

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

二、彩色国画颜料分配:

草绿: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汁绿: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扩展资料:

各类单色涂料(又称原色漆)的品种虽然相当多,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要求油漆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已有的原色漆调配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色彩,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要。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配色是利用测色和配色仪器和计算机程序,通过光电分光色差仪或光谱光度计,分析来样色板的颜色及成分,以数字的形式记录测量颜色,将其输入调色、配色软件程序,计算出各种颜色的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种颜色来达到数值指标,再进行配色,既准确又快速。

在汽车修补行业,电脑测色、调色系统已开始广泛应用。另一种人工配制复色漆,主要凭实际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样调配实验,然后进行配制,但也必须按照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色

六、下面按色系来介绍颜色。

红色系: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 妃红色。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 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 丹色。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系:

鹅黄:淡。鹅咀的颜色。

鸭黄:小鸭毛的。

樱草色:淡。

杏黄:成熟杏子的。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橘黄:柑橘的。

橙黄:同上。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

橙色:界于红色和之间的混合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 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黑:深棕色。

棕红:红褐色。

棕黄:浅褐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琥珀:介于和咖啡色之间。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国画调色方法有笔中调色法,碟中调色法,纸中调色法。

一、笔中调色法。

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

二、碟中调色法。

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三、纸中调色法。

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后,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国画用色: 

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

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

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

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橙,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1、首先是认真解读有关色彩构成的理论,先把色彩构成的理论基础打牢实了,再拿一些典型示范作练习,掌握好调色得基础技能。

2、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3、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4、“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5、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扩展资料:


调色的技巧:

1、首先使用拾色器工具,在人物面部的高光、中间调和暗部放置4个点,分别检查色彩中的青色、洋红、和中灰色在面部中的比例成份,搞清楚原始照片的色彩构成及分布比例。

2、然后根据美国人提出的一个全球人种肤皮色彩构成标准作为参考,或选择一个我喜欢的肤色作为标准数据,检查原始照片中的颜色是否有偏色现象及偏色多少的具体数据(这里所说的偏色是指与参照照片的具体数据相比较)。

3、依靠色阶、曲线工具,正确输入参照标准数据,用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等工具来进行微调。

4、通透感的问题与照片前期拍摄有很大关系,当然后期也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不通透的问题,但过程比较复杂,它主要依靠正确应用通道来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色

黑色。
蓝色和黑色是冷色,加的越多,当然颜色也就越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比例,得到想要的颜色。
棕色颜料是容易买到的在国画中,又叫赭石,油画颜料中叫咖啡色,这种颜色相对偏暖。要得到偏冷的色系,就需要在里面加入冷色调,可以加入黑色颜料进行调制调制,得到冷棕色。
红加黄加少蓝也可以调出棕色。红色和蓝色混合调成紫色,在紫色中加入,在形成黄棕色前可以帮助提亮深色部分,只加一点,如果想提亮颜色,可以再加一点。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通常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反光色由环境色决定,要注意控制其明度不可过高,否则暗部会显得花乱。投影色主要由物体所投射到的背景颜色所决定,再加上产生投影的物体[的颜色。注意要有明度及冷暖的变化,渐远渐淡,直至与背景颜色相融。
3、交界线为暗面色彩最重的地方,最少要有三、四笔变化,中间偏上处最重,通常为基本色加上其补色类颜色,上下几笔颜色稍亮,下面一两笔要加上环境色。
4、灰面色彩:以基本色为主,适当加入周围物体的环境色。如红苹果的背景是一块浅蓝灰色的衬布,灰面色彩调配方法为红色(基本色)
浅蓝灰色
白色(少量)。
5、高光色通常用白色略加湖蓝。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其高光越表现为亮冷灰色。而表面粗糙的物体高光表现不明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调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蓝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棕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黑色

国画颜料的调色技法

导读:在国画中,调色的技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幅画画的好不好,与所调处来的颜色有着很大的联系,一起来看看吧!

一、笔中调色法

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

二、碟中调色法

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三、纸中调色法

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后,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四、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

国画用色:

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

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色粉末: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微含红色成分,故与**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

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

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

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

洋红:色橘红。用以画花卉。

五、古典文学常见的色彩词

鎏金:中国传统的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

飞金 泥金 、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洒金一说是指带斑点的图案。

描金:为使器物美观而在其上用金银粉勾图、描绘作为装饰。

花黄:古代妇女的面饰。用金**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

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

云斑: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上)。

云母纹:像云母断面及砂子闪烁光泽的纹理。

六、下面按色系来介绍颜色。

红色系: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 妃红色。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 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 丹色。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系:

鹅黄:淡**。鹅咀的颜色。

鸭黄:小鸭毛的**。

樱草色:淡**。

杏黄:成熟杏子的**。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橘黄:柑橘的**。

橙黄:同上。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

橙色:这界于红色和**之间的混合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 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黑:深棕色。

棕红:红褐色。

棕黄:浅褐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琥珀:介于**和咖啡色之间。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七、国画颜料配色表

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

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

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

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9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10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

11赭绿色:

赭石+草绿

12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13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14灰绿色:

三绿+少许墨

15芽绿色:

汁绿+藤黄

16米**:

藤黄+朱膘+少许墨

17桔**:

藤黄+朱膘。画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

18墨青色:

花青+墨

19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20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

21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画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

22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

23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

24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25褐色:

赭石+墨

26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27蓝灰色:

花青+白色粉末+少许三青

28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29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

30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

31四绿色:

三绿+白色粉末

32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

33蓝色:

酞青蓝+三青

34朱红色:

朱膘+曙红

35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

36粉**:

藤黄+白色

37绿色:

草绿+翡翠绿

38赭红色:

朱磦+墨+少许曙红

39土**:

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

40青蓝色:

石青+酞青蓝

41淡橘红色:

朱磦+少许曙红

42赭**:

藤黄+少许赭石,画枇杷果、葫芦用色。

43暖灰色:

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

44粉紫色:

胭脂+白色粉末+少许酞青蓝

45朱红:

曙红+藤黄(樱桃、柿子根据需要藤黄用量非常少或不用)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924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