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g流量用完限速后继续用会扣费吗?

20g流量用完限速后继续用会扣费吗?,第1张

如果开的是无限流量套餐的话,用完20G后只是限制速度,不会扣费的。如果没有开通无限流量套餐,那用完自身的流量以后,会按超出套餐外使用了多少来扣费的。

工信部发布“提速降费”的号召,还要求三大运营商尽快推出携号转网,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用到自己满意的套餐,也是希望移动、联通、电信能主动让利,不要在高收费的道路上,一个劲地往前走。

而在过去了两三年里,像是电信、联通的套餐收费,确实降低了不少,尤其是不限量套餐的推出,让我们真正用得起流量了。

扩展资料:


移动、联通、电信依然继续兜售不限量套餐,只是更换了一个名字,依然是要限速使用的,直到今年8月份,电信才带头宣布了要取消不限量套餐,而现如今,“达量限速”已经变成了“达量收费”。

在套餐基础消费一样的情况下,新款的套餐“性价比”更低,没有不限量套餐,也就意味着流量重回全面收费时代,并且新的收费规则,其实就相当于此前的“流量自动叠加包”。所以说,“达量限速”都不给的三大运营商,可能并不愿意让利给消费者。

中国移动从未过有不限量流量,都有一个封顶流量,就是一旦所有流量达到该封顶流量,移动就会自动限速。取消限速,只能再次办理不限量流量和对应的加速包,而且需要在流量到帐后才能不被限速。

中国移动不限量加速包介绍:

活动期间,用户办理“流量限速不限量”资费限速后,可订购对应的本地/省内/国内不限量加速包,办理成功后系统会解除限速状态。当本地/省内/国内加速包中流量使用完毕后,会再次触发限速。

注:

1、本地/省内加速包可多次办理。

2、订购后需在流量到帐后才可使用。

3、仅能办理与不限量资费相对应的本地、省内、国内加速包。

4、本地/省内/国内不限量加速包月底均自动失效。

扩展资料:

据人民邮电报报道,超额限制设计的考虑,是保障大多数用户能公平合理地使用移动网络。2007年,当时苹果手机在美国迅速风靡,用户的移动上网需求被大大激发,美国电信运营商曾开启不限量套餐计划,但由于没有任何限制,用户体验显著下滑,最终运营商停止发展不受任何限制的套餐。

有技术专家称,由于移动网络共享基站的总带宽有限,如果很多用户同时持续高速占用着移动网络,那么就可能造成网络拥塞。依据“先来先上原则”,后面要上网的用户就上不去网络,需要排队等待。同时,已经在网的其他用户的上网速度也会变成“龟速”,体验感变差。

因此,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不限量套餐,都是阶梯式设计——首先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使用量范围内承诺的最高网速,到达限速限额之后,网速便会下降。

不过,尽管如此,长年关注国内通信业发展、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刘启诚表示,无法认同国内运营商目前的推广手段。

“(运营商应该)把不限速的流量说清楚,最好讲清楚10个G能干什么,能达到什么,而不是单纯强调不限量,把限速的信息弱化提示,用小字标识或者随意跟你提一句。”刘启诚说。

刘启诚举例称,2G时代的上网速率只能达到96Kb,3G时代能达到1-2Mb,而如今的4G时代,理想情况可以达到5-10Mb,一般也能达到2-4Mb。因此,一旦达到限额被限速,用户的体验必然会明显变差,更不用说在用户预期无限被提高的情况下。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资讯-不限流量套餐:“不限量”字很大,“限速”很难找

以河南客户为例,流量随便用套餐流量出现限速状态,限速后网速不高于1Mbps,国内流量不收取费用,当月全部流量使用达到100GB后,限速至128Kbps。
因各省业务内容有差异,具体情况可以拨打当地10086进行咨询。

取消移动4G流量限速的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设置”

2、点击“无线和网络”

3、进入"移动网络"

4、将启用4G后面的滑块打开

5、点击“流量管理”

6、进入“省流量模式”

7、关闭省流量模式的滑块就解决了

套餐中的流量只要使用完,就要二次付费购买流量。

其实在之前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移动已经表示,以前“达量限速”产品确实推动了公司发展,但调查显示用户对相关产品满意度不是很高,尤其是限速以后体验不好,所以中移动也将于8月底推出“达量不限速、越用越优惠”的套餐以满足客户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也表示类似的说法,只不过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和收费的方案。对于用户来说,取消“达量限速”套餐一个好处是,即便使用流量超出限量的阀值也不会限速,上网体验更好,但代价是花更多的钱买流量。

有分析人士表示,取消“达量降速”套餐对大部分用户有利或没有影响的,因为大部分人使用流量超不过套餐限量的阀值,不过运营商也应针对突发大流量的用户设定保护措施,以减少给用户带来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上述举动,也可以看作是让流量恢复价值的做法,之前因为抢夺用户,三家在流量上互相杀价,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盈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0641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