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benchmark测试结果怎么看

memorybenchmark测试结果怎么看,第1张

内存是电脑的重要配件,我们买来新电脑后经常需要对内存进行测试。AIDA64是一款功能全面的测试软件,除了可以查看电脑具体配置外,还可以用来进行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AIDA64具备多种方式支持内存测试。那么,“如何使用aida64进行内存压力测试,需要测试多久”,“怎么看aida64内存的结果”。
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解释以上几个问题。
一、aida64内存压力测试多久
1如何进行内存压力测试
AIDA64提供内存稳定性测试功能,如果需要使内存处于超频状态下,进行压力测试,则需要手动修改内存频率的设置。
内存频率可以在Bios界面中进行设置,不同主板进入方式、设置页面会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了解设置方式,对内存频率进行设置。
设置好内存的频率后,即可通过AIDA64的稳定性测试功能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如下:
打开AIDA64软件后,进入“稳定性测试页面”。可以看到,有6种测试选项,只勾选内存测试(Stress system memory)选项,点击“start”即可进入内存测试稳定性模式。
进入“系统稳定性测试”功能页面
图1:进入“系统稳定性测试”功能页面
“稳定性测试”中的内存测试设置方式
图2 :“稳定性测试”中的内存测试设置方式
2、内存压力测试多久
测试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电脑没有出现问题、界面没有报错,就说明本次压力测试成功。
二、aida64内存测试结果怎么看
内存测试除了如上的稳定性测试,该软件还提供了单独的“内存与缓存测试”功能,用于查看内存的性能等信息。
进入“工具”->“内存与缓存测试”页面。
进入“内存与缓存”界面

查看内存条颗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内存条上查看,一些品牌的内存条颗粒上会直接标注颗粒的厂商。另一种是通过软件在电脑端查看,例如通过aida64这款软件查看内存颗粒。两种方式的具体 *** 作如下:

本文以联想拯救者R7000;Windows10;aida646005157为案例进行讲解。

直接在内存条上查看颗粒

1、拿出内存条,观察内存条颗粒上标注的厂商标识、logo和编号即可得知该内存条颗粒的信息。

2、如果内存条配备了散热马甲,那么首先需要将散热马甲拆掉,之后才能看到颗粒上标注的信息。

使用aida64看内存颗粒

1、打开电脑,下载aida软件。打开aida64的文件夹,找到aida64exe文件并双击启动该软件。

2、启动aida64后,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的主板,然后点击SPD。在右侧的设备描述菜单中选择想要查看的内存条,下面内存模块信息中DRAM制造商一栏显示的信息就是内存颗粒的厂商。

在「设置-通用-关于本机」中,可以看到当前手机的总容量大小,以及可用容量的大小。如图所示,当前这部苹果手机的总容量大小是128GB,可用容量为7404GB。另外,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个大概的内存占用分类,歌曲有多少,视频有多少,以及照片和应用程序。

如果你想进一步管理苹果手机的内存,请依次进入「设置-通用-iPhone储存空间」,如图所示。

然后,等待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苹果手机上更为详尽的内存占用情况了。如下图所示,手机会显示每一个应用占用内存的大小。不仅如此,手机还会提供一些占用比较大的附件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想要删除某个应用,也可以在这里 *** 作。点击相应的应用,就可以看到它占用内存的大小,然后还为我们提供了二个选项:

1、卸载,这个功能只删除应用,但其已经产生的应用数据会被保存起来。

2,删除App,这个功能会直接删除应用和数据,删除更彻底。

aida64可以检验绝大部分手机的真假参数,这只是针对正版的安卓大厂手机而言。对于一些山寨手机,他们在网上平台写的参数很华丽,在aida64上面显示的数据也是如此,但这都是假的,他们只是修改了系统底层数据,绕过了aida64,从而显示他们想要让消费者看到的数据。
aida64只能作为一个参考,鲁大师也是如此。手机参数查询的话,只要你买的不是山寨手机(千元高通865芯片的那种,8+512G内存),基本上都是和官网所说的数据一致的。

任何iPhone手机都无法从外观查看都手机的内部存储空间的容量,只能开机进入系统,在设置-通用-关于本机中查看,如果怀疑手机存储空间被修改,可以还原手机到出厂设置或刷机后再查看。另外,可以使用爱思助手、itools软件,连接iPhone后查看,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安装AIDA64这个软件进行硬件实际参数的准确识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077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