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ocker
Docker 最初是 dotCloud 公司创始人 Solomon Hykes 在法国期间发起的一个公司内部项目,它是基于 dotCloud 公司多年云服务技术的一次革新,并于 2013 年 3 月以 Apache 20 授权协议开源,主要项目代码在 GitHub 上进行维护。Docker 项目后来还加入了 Linux 基金会,并成立推动 开放容器联盟(OCI)。
Docker 使用 Google 公司推出的 Go 语言 进行开发实现,基于 Linux 内核的 cgroup,namespace,以及 AUFS 类的 Union FS 等技术,对进程进行封装隔离,属于 *** 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化技术。由于隔离的进程独立于宿主和其它的隔离的进程,因此也称其为容器。最初实现是基于 LXC,从 07 版本以后开始去除 LXC,转而使用自行开发的 libcontainer,从 111 开始,则进一步演进为使用 runC 和 containerd。
Docker 在容器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封装,从文件系统、网络互联到进程隔离等等,极大的简化了容器的创建和维护。使得 Docker 技术比虚拟机技术更为轻便、快捷。
下面的比较了 Docker 和传统虚拟化方式的不同之处。传统虚拟机技术是虚拟出一套硬件后,在其上运行一个完整 *** 作系统,在该系统上再运行所需应用进程;而容器内的应用进程直接运行于宿主的内核,容器内没有自己的内核,而且也没有进行硬件虚拟。因此容器要比传统虚拟机更为轻便。

传统虚拟化

Docker
为什么要用docker
对开发和运维(DevOps)人员来说,最希望的就是一次创建或配置,可以在任意地方正常运行。
使用 Docker 可以通过定制应用镜像来实现持续集成、持续交付、部署。开发人员可以通过 Dockerfile 来进行镜像构建,并结合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系统进行集成测试,而运维人员则可以直接在生产环境中快速部署该镜像,甚至结合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livery/Deployment) 系统进行自动部署。
而且使用 Dockerfile 使镜像构建透明化,不仅仅开发团队可以理解应用运行环境,也方便运维团队理解应用运行所需条件,帮助更好的生产环境中部署该镜像。
特性容器虚拟机 启动秒级分钟级 硬盘使用一般为MB一般为GB 性能接近原生弱于 系统支持量单机支持上千个容器一般几十个
基本概念
我们都知道, *** 作系统分为内核和用户空间。对于 Linux 而言,内核启动后,会挂载 root 文件系统为其提供用户空间支持。而 Docker 镜像(Image),就相当于是一个 root 文件系统。比如官方镜像 ubuntu:1804 就包含了完整的一套 Ubuntu 1804 最小系统的 root 文件系统。
Docker 镜像是一个特殊的文件系统,除了提供容器运行时所需的程序、库、资源、配置等文件外,还包含了一些为运行时准备的一些配置参数(如匿名卷、环境变量、用户等)。镜像不包含任何动态数据,其内容在构建之后也不会被改变。
镜像(Image)和容器(Container)的关系,就像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 类 和 实例 一样,镜像是静态的定义,容器是镜像运行时的实体。容器可以被创建、启动、停止、删除、暂停等。
前面讲过镜像使用的是分层存储,容器也是如此。每一个容器运行时,是以镜像为基础层,在其上创建一个当前容器的存储层,我们可以称这个为容器运行时读写而准备的存储层为容器存储层。
按照 Docker 最佳实践的要求,容器不应该向其存储层内写入任何数据,容器存储层要保持无状态化。所有的文件写入 *** 作,都应该使用 数据卷(Volume)、或者绑定宿主目录,在这些位置的读写会跳过容器存储层,直接对宿主(或网络存储)发生读写,其性能和稳定性更高。
数据卷的生存周期独立于容器,容器消亡,数据卷不会消亡。因此,使用数据卷后,容器删除或者重新运行之后,数据却不会丢失。
镜像构建完成后,可以很容易的在当前宿主机上运行,但是,如果需要在其它服务器上使用这个镜像,我们就需要一个集中的存储、分发镜像的服务,Docker Registry 就是这样的服务。
一个 Docker Registry 中可以包含多个仓库(Repository);每个仓库可以包含多个标签(Tag);每个标签对应一个镜像。
通常,一个仓库会包含同一个软件不同版本的镜像,而标签就常用于对应该软件的各个版本。我们可以通过 <仓库名>:<标签> 的格式来指定具体是这个软件哪个版本的镜像。如果不给出标签,将以 latest 作为默认标签。
Centos安装docker18
常用的docker命令
常用的docker镜像
redis
mysql
基本的构建命令为: docker build -t name:tag -f Dockerfile
-t : 表示构建出来的镜像名称
-f : 表示构建使用的dockerfile文件名称
: 表示构建使用当前路径作为上下文(contex),如果你是在根目录 / 下面构建,不建议使用 (不建议使用根路径作为上下文),因为根路径下面有虚拟文件系统,如 /proc 之类的,构建的时候会报找不到文件的错误。
镜像构建流程为首先将指定的上下文(contextpath)路径下的文件打包,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再将收到的文件解压,然后以解压后的路径作为上下文,进行镜像构建。
docker构建命令中如果没有以 -f 指定Dockerfile,则以上下文中的Dockerfile文件作为构建文件;如果通过 -f 指定了Dockerfile文件路径及名称,则在构建上下文中寻找指定的文件。
docker build的时候,如果某一层无法使用上一次的构建缓存,则后续层均无法使用,故若大多数层均未改变,建议将未改动的层放在前面。如 RUN apt get install -y tmux 命令,如果tmux版本有变化,则无法继续使用构建缓存,建议将该语句放到后面。
参考: >
一、基础方法
针对node做后台得服务部署
二、高级用法
相比于基础用法,简化过程,统一配置。
使用 Dockerfile 文件对将项目构建成镜像
注:
使用命令 pm2 start appjs 之后, pm2 默认在后台运行, 如果使用了 Docker 后,容器运行并立即退出,需要手动给“pm2”指定参数 --no-daemon
Dockerfile 中包括 FROM 、 MAINTAINER 、 RUN 、 CMD 、 EXPOSE 、 ENV 、 ADD 、 COPY 、 ENTRYPOINT 、 VOLUME 、 USER 、 WORKDIR 、 ONBUILD 、 LABEL 等14个指令。
1FROM
格式: FROM image 或 FROM image:tag
含义:Dockerfile中第一条指令必须是FROM指令,且在同一个Dockerfile中创建多个镜像时,可以使用多个FROM指令。
docker1705版本开始,dockerfile中允许使用多个FROM指令,主要是解决编译环境和运行环境分开的问题。 >步骤一 - 创建Dockerfile
如下的Dockerfile可以满足以上的要求:
FROM golang:16
# Install beego and the bee dev tool
RUN go get githubcom/astaxie/beego && go get githubcom/beego/bee
# Expose the application on port 8080
EXPOSE 8080
# Set the entry point of the container to the bee command that runs the
# application and watches for changes
CMD ["bee", "run"]
第一行,
FROM golang:16
将Go的官方映像文件作为基础映像。该映像文件预安装了 Go 16 该映像已经把 $GOPATH 的值设置到了 /go 。所有安装在 /go/src 中的包将能够被go命令访问。
第二行,
RUN go get githubcom/astaxie/beego && go get githubcom/beego/bee
安装 beego 包和 bee 工具。 beego 包将在应用程序中使用。 bee 工具用语在开发中再现地重新加载咱们的代码。
第三行,
EXPOSE 8080
在开发主机上利用容器为应用程序开放8080端口。
最后一行,
CMD ["bee", "run"]
使用bee命令启动应用程序的在线重新加载。
步骤二 - 构建image
一旦创建了Docker file,运行如下的命令来创建image:
docker build -t ma-image
执行以上的命令将创建名为ma-image的image。该image现在可以用于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任何人。这将确保这个团队能够使用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
为了查看自己的系统上的image列表,运行如下的命令:
docker images
这行该命令将输出与以下类似的内容: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ma-image latest 8d53aa0dd0cb 31 seconds ago 7847 MB
golang 16 22a6ecf1f7cc 5 days ago 7439 MB
注意image的确切名字和编号可能不同,但是,应该至少看到列表中有 golang 和 ma-image image。
步骤三 - 运行容器
一旦 ma-image 已经完成,可以使用以下的命令启动一个容器:
docker run -it --rm --name ma-instance -p 8080:8080 \
-v /app/MathApp:/go/src/MathApp -w /go/src/MathApp ma-image
让咱们分析一下上面的命令来看看它做了什么。
。docker run命令用于从一个image上启动一个容器
。-it 标签以交互的方式启动容器
。--rm 标签在容器关闭后将会将其清除
。--name ma-instance 将容器命名为ma-instance
。-p 8080:8080 标签允许通过8080端口访问该容器
。-v /app/MathApp:/go/src/MathApp更复杂一些。它将主机的/app/MathApp映射到容器中的/go/src/MathApp。这将使得开发文件在容器的内部和外部都可以访问。
。ma-image 部分声明了用于容器的image。
执行以上的命令将启动Docker容器。该容器为自己的应用程序开发了8080端口。无论何时做了变更,它都将自动地重构自己的应用程序。自己将在console(控制台)上看到以下的输出:
bee :141
beego :161
Go :go version go16 linux/amd64
2016/04/10 13:04:15 [INFO] Uses 'MathApp' as 'appname'
2016/04/10 13:04:15 [INFO] Initializing watcher
2016/04/10 13:04:15 [TRAC] Directory(/go/src/MathApp)
2016/04/10 13:04:15 [INFO] Start building
2016/04/10 13:04:18 [SUCC] Build was successful
2016/04/10 13:04:18 [INFO] Restarting MathApp
2016/04/10 13:04:18 [INFO] /MathApp is running
2016/04/10 13:04:18 [asm_amd64s:1998][I]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