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除法的估算?

如何进行除法的估算?,第1张

一直以来,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比较注重精确计算,对于估算强调不够。特别是家长总是认为估算的方法就是四舍五入,别无其他的方法了。今天就借助校讯通这个平台把正在学习的除法的估算和各位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的帮助。

《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算意识、技能培养的要求。具体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又在教学建议指出:“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所谓估算,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计算结果进行大致的估计。 它的本质就是在不要求准确值的情况下,在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找出精确值。进行估算时一般按照以下两点估算出结果。
第一,估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误差有正负之分,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都可以,不应该死守着四舍五入这个原则。
第二,既然是估算,必然是采用口算形式,也就是说在允许的范围内,越简单越好。

三年级学习的除法的估算也遵循上面的两条,具体的方法是要根据乘法口诀进行估算。下面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具体的估算是如何算的:
(1)369÷4≈( )
分析:可以想四九三十六这句口诀,所以把369看作360,估算结果是90,即369÷4≈90。
对于这道题,部分孩子的估算是:把369看作368或370,估算结果是92或92余2。这样计算虽然很接近精确计算的结果,但用口算的形式计算较难,因此,学生的算法最好不采用。369÷4≈90既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又符合计算简便的原则,应当视为比较好的估算方法,不论用368÷9还是用370÷9,都没有360÷9算起来简单,所以,采用360÷9。
(2)234÷6≈( )
分析:可以想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所以把234看作240,估算结果是40,即234÷6≈40。
(3)680÷8≈( )
分析:可以想八八六十四这句口诀,所以把680看作640,估算结果是80,即680÷8≈80。还可以想八九七十二这句口诀,所以把680看作720,估算结果是90,即680÷8≈90。
这里为什么说两种结果都是对的呢?大家不妨和我一起看,680-640=40, 720-680=40,这两种估算得到结果与精确结果的误差一样,因此,两种估算结果都对。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例子,如果是具体问题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怎样估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数字的观察,凭着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利用估算,不仅判断出结果是什么,促进了估算策略的形成,而且在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做法一、把727看成是730,则题目变成730X2=1460
做法二、把727看成是700,则题目变成700X2=1400
做法三、把727看成是1000,则题目变成1000X2=2000
具体选哪种做法要看题目要求精确到什么程度。

估算一般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脱离具体情境不仅没有实际意义,也很难把握估算的单位。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理解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将估算作为解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大估法,也称进一法
例:学校组织945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

945×8

≈1000×8

=8000(元)

答:带8000元钱够了。

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把要计算的数估大,如果在估大的情况下都够,那么实际的结果一定是够的。

二、小估法,也称去尾法
例:同学们乘车去公园,汽车每小时行68千米,从学校到公园有30千米的路,半小时能到吗?

半小时=05时

68×05

≈60×05

=30(千米)

答:半小时能到。

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把要计算的数估小,如果在估小的情况下都够,那么实际的结果一定是够的。

三、平衡法
例:聪聪一家去吃饭,点菜的莱单如下:糖醋排骨19元;青菜粉丝煲汤8元;香辣肉丝16元;盐水河虾29元。大约需要多少钱?

19+8+16+29

≈20+10+10+30

=70(元)

这种方法与四舍五入法比较相像,但不完全是。如此题中的四个数中有三个数大估,第四个数就小估,使得结果与准确结果比较接近。

四、综合法
例:李阿姨带100元去商场购物,她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你帮李阿姨估算一下,她剩余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

(买小鱼是估计剩余钱数的下限)

304+304+194

≈31+31+20

=82(元)

100-82=18(元)

18>158 够买小鱼。

(买大鱼是估计剩余钱数的上限)

304+304+194

≈30+30+19

=79(元)

100-79=21(元)

252>21 不能买大鱼。

答:她剩余的钱够买小鱼,不能买大鱼。

1、估算:

486+302≈486+300=786

2、列竖式计算表述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常见的数学公式如下列所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550+124≈550+120=670。

解析

估算的时候,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数字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字,然后再进行计算。另外估算的第一步是需要用约等号的,计算的时候才能用直等号。如下:

99+98≈100+100=200

21x39≈20x40=800

997÷9≈1000÷10=100

扩展资料:


估算的方法:

1、四舍五入

例题:2的算数平方根(保留到001)

解:根号2=1414≈141

2、进一法

例题:一支笔26元,四支需多少钱(保留到整数)

解:264=104元≈11元

如果四舍五入的话是10元,是不够的,所以是要进上去的。

3、去尾法

例题:有20元,买3元一支的笔,可卖多少支?

解:20/3=66666支≈6支。

比如估算题,小明买了5个苹果,估算这五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苹果的质量是2两,5个苹果的质量是2x5=10两=1斤。
答:5个苹果的质量是1斤。大约是1斤,误差10%,9两到11斤。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有些地区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2016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78万所,比上年减少13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7525万人,比上年增加234万人,增长14%;其中,城市小学招生5918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增长61%。小学在校生99130万人,同比增加2208万人,增长23%。
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十七世纪初,这种学校逐渐增多,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欧洲各国和日本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也相继成立。
教授学童识字的“小学”,古代也叫“蒙学”,包括教育阶段及教育场所两种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在学的学生也叫“蒙生”。

三年级数学估算方法是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具体如下。

1、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二分之一假如0到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这也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2、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四舍五入法不一定是可以,有时会用到进一法(即省略的位上只要大于零都要进一位)。为了使结果更符合贴近客观现实或者使结果有意义。

三年级数学小技巧

1、三位数除以—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定有0。

3、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定有0。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5、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扩大几倍。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扩大2倍。

6、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两个扩大倍数的积。例:—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2×3=6倍。

7、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201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