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如何计算每个月出勤率出勤天数除以本月天数再乘以百分之百。例:这个月如果有30天,这个人如果30天都到的话,那就是百分之百。如果有30天,他只到21天,那么出勤率就是:21除以30再乘以100%,得70%
问题二:出勤率怎么算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最后要化成百分数
问题三:怎么样算出勤率看你在什么场合计算出勤率问题了:如果是开会出勤率问题,那出勤率=实到人数/应到人数;
而班级事每天员工上班的出勤率=实到人数/应到人数个人一个月的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看你是什么场合了
问题四:员工月出勤率如何计算?答:以每个月的30天为被除数,员工实际出勤天数为除数,计算结果就是出勤路或者最合理的是以每月工作日25天计算,除以实际出勤天数,得到结果就是了
问题五:员工的出勤率怎么算如果你上午半天没上班,下午上班和晚上的加班会拿去补你上午的正班时间
问题六:怎样算员工出勤率!!!以每个月的30天为被除数,员工实际出勤天数为除数,计算结果就是出勤路或者最合理的是以每月工作日25天计算,除以实际出勤天数,得到结果就是了
举例说明下``
现在有A和B两个人
A为MC团老成员,他是公会进行MC最早的成员之一,从他加入MC团开始,MC团共进行raid活动50次,他参加了38次,那么A成员的出勤率计为(38/50即72%)
B为新加入MC团的成员,从他加入MC团那天算起,MC团共进行raid活动10次,他参加了9次,那么B成员的出骸率计算为(9/10即90%)
这样计算的话一个成员的出勤率和对团队的贡献都将一目了然,如果该成员出勤率低于某个值,就将被……1、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2、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历天数-周六、日天数-法定假天数。
3、缺勤天数。缺勤天数=事假天数+病假天数+婚假天数+产假天数+丧假天数+探亲假天数+年假休假天数+工伤假天数+矿工天数。 一、考勤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
定义: 企业员工或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时参加工作或学习,不得无故缺席,视为出勤。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视为旷工。应受到处罚。
1、公休天数是指当月应休假天数。4天休当月法定假日国庆、五一、婚假等。如5月份公休天数的计算方法为4天工休1天法定假日5天。
2、应出勤天数是指本月应出勤正常上班的天数当月天数公休天数本月应出勤天数。如5月份应出勤天数计算方法为当月31天公休5天本月应出勤天数是26天。
3、计薪天数即指应出勤天数。
4、出满勤是指员工上班天数等于应出勤天数。注当月休婚假、丧假等非常规假期也应视为出满勤。
5、日薪资率是指员工每天的薪资数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日薪资率。如某位员工的月薪资标准是2000元本月应出勤天数是26天刚该名员工的日薪资率为2000元÷26天7692元/天。
二、有7天培训期的新入职员工的工资计算方法
1、7天培训期的工资培训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7天
2、培训期之外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培训期7天。
3、有7天培训期的新入职员工的工资7天培训期的工资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7天培训期之外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标÷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培训期7天。
三、请假、辞职员工工资的计算方法
1、请假应扣工资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
2、请假应发工资月薪资标准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
3、辞职应发工资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出勤天数。
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如:出勤20天,规定的月工作日为23天,则,20÷23×100%。
个人出勤率为:869%。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当月加班6个小时,当月总工作时数为184小时(23天*8小时)。则,8 ÷184×100%。
加班强度比率为:32%。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当天出勤员工98人,当天企业总人数102人,则:98÷102×100%。
人员出勤率为:96%。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当天缺勤人数4人,当天企业总人数102人,则:4÷102×100%。
人员缺勤率为:39%。
1、实际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2、应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月历天数-周六、日天数-法定假天数
3、缺勤天数
缺勤天数=事假天数+病假天数+婚假天数+产假天数+丧假天数+探亲假天数+年假休假天数+工伤假天数+矿工天数
扩展资料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最后要化成百分数。
缺勤率=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 。
员工出勤率算法:
1、生成员工考勤表
根据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制定出的员工考勤表,通过考勤员的考勤登记情况,统计生成员工考勤表。
2、计算员工实际出勤天数
若按照月制度工作天数为20天,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160小时的标准工时来计算, 员工月实际出勤天数=160小时/月累积出勤的小时总数。
缺勤天数=病假天数+事假天数+旷工天数+迟到早退天数+婚假天数+丧假天数+产假天数+探亲假天数+特殊情况假天数。
再计算出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扩展资料
缺勤率相对出勤率,都是小学六年级课本中的内容。缺勤率的计算公式与出勤率的公式相反,缺勤率的计算公式是: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缺勤率。
早期的出勤通常就是用笔在记录簿上签个名字或者点名来统计,由于代替的现象时有出现,现在通常使用生物识别、门禁刷卡来做出勤统计。有些公司有公司独立的ERP办公系统,也有考勤管理制度。
企业员工或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时参加工作或学习,不得无故缺席,视为出勤。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视为旷工。应受到处罚。管理人员检查出勤情况又称作考勤。考勤是属于组织内部纪律的重要内容。
除法的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员出勤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