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流程:
1、首先制定项目计划,最初计划是里程碑性质的。可以先按瀑布模型设置,里程碑点主要为需求评审、设计评审、经过代码开发和单元测试后进行集成测试、部署上线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一般用户会期望系统何时能使用进入试运行期(也可以称为用户测试阶段)
2、需求开发阶段:怎么样写好需求很关键。如果有项目成员,可以一起做需求,这个阶段对于业务理解、分析、如何开展调研以及文字表述、业务流程图描述还有文档编辑能力都有不少要求。一般分为《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
小项目可以写一个《需求分析报告》,《用户需求说明书》是用用户的语言进行描述,让用户和开发团队对于需求的达成一致的理解,《需求规格说明书》,则是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形成系统要具有的功能,这个是真正提供用户可交互 *** 作的文档,也就是后期设计和代码开发的重要基线。另外,作为了解需求,拿出用户UI和用户交流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需求获取手段,虽然这个属于设计的范畴。
商领云的saasPaaS可以一键制作APP(ios和Android系统)、商城小程序、移动网站、微商城,也可定制开发软件。
3、系统设计阶段:系统总体架构,结合用户对系统环境、开发语言以及运行的网络硬件等要求,确定开发工具等,对应用系统关系进行架构性设计,通过需求阶段对用户的分析归类,用图的方式描述出用户和各子系统或模块的全局视图,以及和其他系统的关系。
也就是搞清楚系统的边界问题。概要设计中除了高层架构设计,还需要设计网络拓扑图,以及系统部署图。概要设计比较重要的还有就是子系统、模块进行合理的划分。模块的名称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用户的主要菜单,如何用用户的角度去取比较清楚的子系统和模块是很重要的。
4、代码开发和单元测试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来说需要改进瀑布模型,类似迭代开发,把模块进行合理划分,把项目总体计划的代码开发测试阶段划分为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包括代码开发、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这个阶段还需要对需求变更进行跟踪控制,如果需求有变更,那么要把需求文档、设计文档都重新跟上。迭代开发的好处就是不让代码开发阶段拉的过程,没有进行及时的自我检查,不小心到了提交时间,却不是用户想要的,还有可能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项目经理重要的责任是控制好进度,能及早发现风险,并能拿出好的预防和解决办法的措施。合理安排好开发团队的任务,合时的任务安排和衔接,你会觉得非常有艺术感,这个要自己体会了。另外,关注项目团队各人员的状况,保持高的战斗力,及时发现并能鼓励团队共同朝一个目标前进。
5、测试工作,测试是项目的很重要的环节,怎么测试,怎么准确测试,怎么有效测试,怎么覆盖测试,时间、人手、经验_个方面都会有制约。高级测试人员能够分析系统各测试要点,在需求、设计阶段都要参与,提早了解如何去测试,能写出测试用例。6、文档工作,文档在项目开发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除非你觉得代码是项目唯一的成果,那么你把文档抛掉吧,什么都在你的脑子里,团队中人员一走,项目的一部分也就带走了。代码开发其实也需要文档,代码是成果,代码注释是成果,模块开发卷宗也是重要的成果,因为程序员在开发时候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对于今后查问题很有作用。除非你的系统设计程度到了方法、类,把代码逻辑也都设计好了,那么程序员就CODEING去吧。
7、QA是对项目过程的质量保障,有些公司吧QA和测试工作合成一个岗位叫做QA&测试人员,或者就叫QA人员。QA是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管,独立于项目之外。监督项目经理在各项目里程碑提交相关成果,入库形成基线。
1、从是否关心内部结构来看
(1)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数据并完成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
(2)黑盒测试:又称为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当做看不见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它是站在使用软件或程序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的测试。
(3)灰盒测试:是一种综合测试法,它将“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结合在一起,是基于程序运行时的外部表现又结合内部逻辑结构来设计用例,执行程序并采集路径执行信息和外部用户接口结果的测试技术。
2、从是否执行代码看
(1)静态测试: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2)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指标。
3、从开发过程级别看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或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检验程序各模块是否存在各种差错,是否能正确地实现了其功能,满足其性能和接口要求。
(2)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是单元测试的多级扩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序测试。旨在检验软件单元之间的接口关系,以期望通过测试发现各软件单元接口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把经过测试的单元组成符合设计要求的软件。
(3)系统测试:是为判断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而对集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的测试活动、它是将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作为基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人员、数据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
在系统测试中,对于具体的测试类型有:
(1)功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2)性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3)接口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接口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
(4)人机交互界面测试:对所有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的 *** 作和显示界面进行的测试,以检验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5)强度测试:强制软件运行在异常乃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设计的极限状态到超出极限),验证软件可以运行到何种程序的测试。
(6)余量测试:对软件是否达到规格说明中要求的余量的测试。
(7)安全性测试:检验软件中已存在的安全性、安全保密性措施是否有效的测试,(8)可靠性测试: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为做出软件可靠性估计而对软件进行的功能(其输入覆盖和环境覆盖一般大于普通的功能测试)
(9)恢复性测试:对有恢复或重置功能的软件的每一类导致恢复或重置的情况,逐一进行的测试。
(10)边界测试:对软件处在边界或端点情况下运行状态的测试。
(11)数据处理测试:对完成专门数据处理功能所进行的测试。
(12)安装性测试:对安装过程是否符合安装规程的测试,以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错误。
(13)容量测试:检验软件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测试。
(14)互 *** 作性测试:为验证不同软件之间的互 *** 作能力而进行的测试。
(15)敏感性测试:为发现在有效输入类中可能引起某种不稳定性或不正常处理的某些数据的组合而进行的测试。
(16)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软件与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如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一致性的测试。
(17)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规定条件下与若干个实体共同使用或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时能满足有关要求能力的测试。
(18)中文本地化测试:验证软件在不降低原有能力的条件下,处理中文能力的测试。
4、从执行过程是否需要人工干预来看
(1)手工测试:就是测试人员按照事先为覆盖被测软件需求而编写的测试用例,根据测试大纲中所描述的测试步骤和方法,手工地一个一个地输入执行,包括与被测软件进行交互(如输入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等),然后观察测试结果,看被测程序是否存在问题,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有一场发生,属于比较原始但是必须执行的一个步骤。
(2)自动化测试:实际上是将大量的重复性的测试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通常是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模拟手动测试步骤,执行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过程(全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由程序自动完成测试的全过程;半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测试用例或选择测试路径,再由自动测试程序按照人工指定的要求完成自动测试)
5、从测试实施组织看
(1)开发测试:开发人员进行的测试
(2)用户测试:用户方进行的测试
(3)第三方测试:有别于开发人员或用户进行的测试,由专业的第三方承担的测试,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客观性
6、从测试所处的环境看
(1)阿尔法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 *** 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2)贝塔测试:是用户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终端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贝塔版本,并要求用户报告
扩展资料软件测试的内容:
1得到需求、功能设计、内部设计说书和其他必要的文档
2得到预算和进度要求
3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和他们的责任、对报告的要求、所需的标准和过程(例如发行过程、变更过程、等等)
4确定应用软件的高风险范围,建立优先级、确定测试所涉及的范围和限制
5确定测试的步骤和方法——部件、集成、功能、系统、负载、可用性等各种测试
6确定对测试环境的要求(硬件、软件、通信等)
7确定所需的测试用具(testware),包括记录/回放工具、覆盖分析、测试跟踪、问题/错误跟踪、等等
8确定对测试的输入数据的要求
9分配任务和任务负责人,以及所需的劳动力
10设立大致的时间表、期限、和里程碑
11确定输入环境的类别、边界值分析、错误类别
12准备测试计划文件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回顾
13准备白盒测试案例
14对测试案例进行必要的回顾/调查/计划
15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得到必需的用户手册/参考文件/结构指南/安装指南,建立测试跟踪过程,建立日志和档案、建立或得到测试输入数据
16得到并安装软件版本
17进行测试
18评估和报告结果
19跟踪问题/错误,并解决它
20如果有必要,重新进行测试
21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维护和修改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
1首先是测试 资源确认及准备\x0d\(1)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 ,接口说明文档及设计文档应该齐全\x0d\(2)测试设备及测试工具 的准备:IOS和Android的不同年版本的真机,以及测试相关工具的准备\x0d\2测试用例的设计及评审\x0d\(1)根据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等文档,设计客户端的一般功能测试用例\x0d\(2)测试用例评审,修改与完善,评审过后着手进入正式测试阶段\x0d\3 UI测试\x0d\(1)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符合产品经理及用户需求\x0d\(2)测试过程一切以效果图为准,若用户体验方面有建议,先以邮件的形式 与产品经理确认,确认通过后,可以正式的发出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x0d\4功能测试\x0d\(1)APP功能测试主要依据编写的功能 测试用例进行软件功能的遍历\x0d\(2)涉及的测试主要包括基本功能测试,安装,卸载,运行测试 ,异常处理(包括网络 突然中断或者网速 过慢,机器内存不足等异常情况的处理 )\x0d\5中断测试\x0d\(1)软件运行 过程中接电话,收短信,锁屏,闹铃,充电,收到通知提醒后在 使用软件,软件任可以 正常运行\x0d\(2)运行软件时由前台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前台 仍能继续运行\x0d\6兼容性及适配器测试\x0d\(1)硬件的适配 :不同手机 厂商,硬件 性能,不同屏幕大小的适配\x0d\(2)OS版本的兼容\x0d\(3)不同屏幕分辨率的适配:移动端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多种多样 ,如果 app没有做合适的处理可能会显示不好,甚至影响功能的 *** 作\x0d\(4)兼容性测试必须放在 一定数量的真机上运行 ,由于真机类型较多,兼容性测试 的时候可以选取典型的几种运用较多的真机进行兼容性测试\x0d\7性能测试\x0d\(1)客户端性能测试注重安装卸载时间,启动时间,页面加载时间,主要功能占用的床铺,内存,流量,耗电量 等,以及与同类产品相比较是否具有优势\x0d\(2)至于服务器端的性能,主要利用接口对服务器进行加压,重点关注相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数,事务通过率等\x0d\8稳定性测试\x0d\(1)安卓app的稳定性常常使用 monkey进行测试,通过随机事件流模拟个人 *** 作,对检查程序的内存溢出,空指针有很大的作用\x0d\9检测分析及测试报告输出\x0d\以上各种形式的APP测试结束后,应该形成完整的分析及报告文档,输出给相关人员\x0d\TestBird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明确需求
第一个阶段是明确需求。在APP项目正式启动前,需要产品经理和项目监理、客户作充分沟通,对APP的功能需求进行评估、确认项目的开发周期及成本。
这时的项目只有一些抽象的想法,还需要全体开发人员一起开一个需求讨论会,主要讨论需求的合理性及存在的必要性,研究并对可行性进行评估,开发人员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结合客户及开发的建议决定需求是否可以开发,并将最后的需求一步步拆分、细分,最后分解成一个个明确的需求功能点。
02、原型设计
这个阶段主要是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经理根据已明确的需求文档,对APP进行功能的规划,页面及布局进行设计,并设计各个页面的跳转逻辑,最终输出APP各个页面的原型设计图。
将完成了的原型设计图交给客户和领导审批通过后,再交给全体开发人员,共同讨论功能需求的合理性及存在的必要性,最后,产品经理就能得到产品需求文档(PRD)。
03、UI设计
UI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原型页面设计出美观大方的UI界面,做好配色、元素设计等,最后产出每张APP页面的高保真设计效果图,使UI效果图基本上与最终的APP页面效果一致。
04、前端开发
前端开发工程师在收到UI效果图后,使用前端代码将设计图还原展示出来,包括各种特效、色值、按钮、页面切换、布局的合理性等,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
05、服务端开发
前端开发整体完成后,继续进行的是服务端开发。服务端开发包括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业务功能实现及接口封装、管理后台的开发等。服务端开发就像房子的地基,它是APP的底层框架,直接影响到APP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占有重要的地位。
06、代码测试
当APP的所有功能开发完成后,软件测试工程师就会对整个APP开发进行测试,若发现APP程序中出现BUG,就要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开发人员,如此循环,直到测试通过,就能进入项目收尾阶段。
07、交付验收
进入项目收尾阶段,开发团队要将APP前后端源代码、需求文档、设计文档、 *** 作说明、测试报告等15项交付文件完整地交给企业客户,方便项目的更新迭代,之后就可以发布到各大APP应用市场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