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写周报没用,而是你写的周报没用

不是写周报没用,而是你写的周报没用,第1张

前一段时间,阿里取消周报引发热议。

这一消息也带起了模仿的风潮,不少企业认为阿里这样的大公司都取消了周报,也印证了周报的作用不大,甚至认为周报等同于形式主义,所以赶紧跟着阿里的步伐取消了。

当初阿里用周报时,也迎来了一片叫好声。而取消周报时,也获得了盛赞。到底周报是好还是不好?

实际上工具是无罪的,并非周报不好,主要是看你如何驾驭。


取消的不是周报

而是无意义的周报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阿里取消周报这一表面现象,实际上周报取消并不代表总结取消了。

阿里取消的是形式主义的周报,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周报,比如之前很多员工为了写周报要做PPT,写1000字小作文,有的人为了写周报搞“伪文学创作”。

还有不少人的周报没有深度思考,变成了流水账。

这样的周报和原来的初衷不太一样,而且降低了效率,变成了形式主义, 过度消耗了员工深度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低水平的勤奋。

所以阿里的周报反而是迭代了,用了更简单的方式, 将数据周报和文字周报两相结合,更直观的表现出个人的反思、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规划。

通过这件事,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能因为阿里取消了周报,你就效仿,潦草决定取消周报。

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盲目模仿对企业经营并没有好处,不断的改弦易辙反而让员工对企业看空。如果管理者都人云亦云,那么员工更会摇摆不定。

而且,今天阿里已经形成了总结的习惯和氛围,取消后员工依然会自发总结。假如你的企业还没有养成总结的习惯就盲目取缔,无异于自断一臂,放弃培养员工总结反思的能力,会降低员工成长的速度。

不是写周报没用

而是你写的周报没用

要知道周报是非常有价值的,周报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周报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的进展描述等增强员工个人对工作实施进展的感知,同时也是为了让管理者及时了解下属工作状况的窗口,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下属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周报,进行自我总结和规划,锻炼自己的思考归纳的能力,这也是在训练结构化思维。

写周报也是在进行深度复盘。在过去的一周当中,有没有哪些知识是可以提炼出来,并且总结成方法论,能否迁移到别的地方?

深度思考有助于在你面对困难时,摆脱依赖路径, 尝试不同的做法,而不是永远走老路。

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周报,向合作团队同步进度。

如果没有周报,协同部门一定会通过其它方式来询问,但因为没有合理的信息传播途径,不得不一对多,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降低。

周报更是非常高效的获取信息方式,可以彼此学习,因为我们看到的周报都是他人深思熟虑后的信息。他人提炼总结后,形成了精华,可供浏览时萃取。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写周报还是没有用? 因为他们将周报写成了流水账,周报既没有重点也没有分析和总结。 所以并不是周报这一工具没有用,而是你写的周报没有用。

目前管理工坊第八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管理工坊中有着大量的实践和工具的应用,可帮助学员们快速在企业中内化落地,实现自我管理和高效管理团队。

而Cherry在《管理者的素养与工作习惯》这一剑中也强调了周报的重要性。

Cherry详细讲解了写周报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周报,并且给出了自己写周报总结出来的模板。

如何写一份优质的周报

一份优质的周报绝不是流水账,而是要有业务进展情况,有分析总结,也有未来规划。也可以把它理解为 回顾 历史 ,记录想法,梳理重点。

回顾 历史 一定是用周数据链路推倒工作情况,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和工作结果。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通过结果数据来回顾上一周的工作,这也是在向他人同步自己的工作。

回顾 历史 后,则可以 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从而进行总结。 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记录你的想法非常重要,思考完成后的工作比机械的重复劳动更有价值。

对结果进行分析后,也要对过程进行分析。 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的工作结果,不断问自己,你才能得到改进方案。在做得好的地方做得更优秀,通过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在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所提高。

在规划未来时,我们一定要聚焦,比如解决最重要的3件事。事情不能太多,如果你要处理10件事,那么也说明你的工作没有重点,有重心才会有效率。

当然在罗列自己的工作重心时,也可以思索: 我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我做什么。 要想如何才能更贴近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根据你的重点,调整每一项事项中需要使用的时间,以期拿到更多的工作结果。

接下来,你则可以写下你所需要的协同支持和资源。 这时候他人也可以通过你的需求,给予你相关的反馈。

最后,写下你在本周的收获和感悟。 收获不局限于拿到结果的方法思考,也可以聚焦到你拿到结果的感受,或者服务客户时让你感到心潮澎湃的瞬间,总之感悟不一而足,但前提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所以写周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周报主动发现、归纳、反思问题,从而不断精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 今日互动 -

你是怎么写周报的?

向下一级写周报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举措。

以往我们周报,都是自下而上地汇报,员工写领导不写。员工写给总监,总监写给CEO,越写越没人看。但向下一级汇报,意思就是领导把这一周的工作,正式地汇报给自己的下属看。

比如我每周都要写周报,因为我是这家公司CEO,我们公司的每个人都是我的汇报对象,所以每个周五,我都要以周为单位,向全公司汇报我的工作。而我们公司有一个规定,一线员工反而不用写周报,如果你没有下级、你不是一个管理者的话,你可以不写,你只用等着去审查你领导的每周汇报就行了。

这种情况下,周报就变成一种组织的“阑尾”,没用但是存在,没有人愿意做,但好像又不得不做。你看,这不就是管理的浪费吗?

但向有领导向自己的下级写周报,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是向下级汇报,我的下级只有我这一个上级,他们所有人都会非常认真看我的周报。而且我们还加了很多小设计,比如我不仅能看到我领导的周报,我也能看到隔壁部门领导的周报。对于领导者来说,他对待周报的态度就要认真起来了。

因为很简单,对于跨部门的两个领导来说,如果甲领导的下属觉得乙领导的周报写得有水平,那但凡有轮岗机会,这个下属肯定要走的。

同时,因为我要对我的下级汇报,我去证明我多干活就没有意义,因为下属什么都明白。那我就必须要证明我有一些独特的价值,我想了一些你们没有想的事情,而且我就要把我的这些思考,呈现给你。

那这个领导写周报的时候,可能就要想想,我这一周到底干了什么有用的,我干的这些活有没有支持我的下属更好地开展工作。而对下属来说,看这种周报就很爽,有一种老板给我汇报,我要给他批示的感受。

当然你可能好奇,向下一级写周报有用、下级看得认真,这个我们相信。但为什么向下一级写周报,是提升管理者学习力的方法呢?

这其实是一个好的沟通设计。第一个点是倒逼你结构化思考。我们给周报设计了专门的格式,写四个内容:本周工作,下周计划,心得思考和视野情报。

下面,我们来说说怎么写。

第一部分,本周工作,第二部分,下周计划。这些不用教,你可以写得很简短,但我建议你一定要写。

重要的是后面两部分,心得与思考,视野和情报。

如果一个部门领导连续两周没有写这两部分的内容,通常意味着这个管理者出问题了,这是个信号。

要么就是他的状态不好,懒得写;要么就是他的能力有问题了,他已经不能再胜任,给自己的下属担任信息员,或者担任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这样的角色了。

我要告诉你,这个沟通设计不仅仅是个管理学的设计,它是有社会学依据的。

2008年,有一个社会学家写了一篇论文叫《公共人的衰落》,里面有一句话,叫作“自恋是这个社会的新教伦理。”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论你怎么看不惯,人们总是越来越自恋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这个事实是一定的。

而向下一级写周报,就满足了每个人的这种心理。作为一个员工,他会觉得,“我的领导,一到周五晚上,要给我汇报他的工作,他在给我报告他这周的收获,好有掌控感。”

你看,这其实就是通过设计一个机制,来改善团队沟通的感受。从一开始,你都根本不需要把它变成一个强制制度,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CEO,你就先自己一个人干,起到引领作用。但是很快你会发现,这种制度自己会蔓延起来。

而且这个办法,不仅仅是对管理有效,它其实对所有人都有效。所以你也可以记下来,稍微一变形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一个家长,认认真真地去给孩子汇报自己的工作,也是在一点一点地,把你自己的学习示范给孩子看。你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孩子完全听得懂,而且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影响,如果你有孩子的话,你也可以试一试。

从管理的角度,从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目标力的角度来看,“向下级写周报” 都是很好的一件事。

凡是带团队的人,都要在周报中向团队成员汇报自己本周的工作进展。不但包括日常工作,还要同步自己的业务思考和行业观察。

我感觉「向下写周报」可以说是一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建立领导力的典范。一个好的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管理关系,而应该是教练和球员之间的学徒关系。

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应该用管理,管理容易引起反抗,也不容易让员工心服口服的服从公司的领导。

我认为管理者首先是一个称职的教练,一个关注、激励、帮助下属成功的伙伴,否则,既 “管” 不好,也 “理” 不清:“企”,“人” 在上面,“止” 在下面,企业首先要关注 “人” 的成长,否则核心的 “人” 流失,企业的发展也会 “止” 于此。不仅是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是这样。

在任何一家企业,一个好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老师。企业管理者要像教练一样指导、激励他人或者一个团队,通过有效的运行来实现组织目标。

而领导给下属写周报的方式,我感觉就是一种像教练一样指导、激烈团队的一种方式。领导给员工写周报就是以身作则式的指导啊。

这就是给员工说:你看,我作为领导周报是这么写的,我这周工作了哪些内容,决策方式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我作为领导得到了哪些成长?

员工一看,领导原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也应该向领导学习,我也要学习领导的决策方式,通过领导的周报,我也看到了目前公司的情况,一看领导都这么努力,我也应该努力,这样会让员工对领导心服口服,对于领导的决定和指示,员工也更愿意配合,自然,团队协作起来也更加高效。

在这个新时代,员工是企业的雇员,但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的雇主。上一代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安顿一辈子的生活;而现在的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加速。

在这个时代,一家企业想要被更多优秀的员工 “雇佣”,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是你怎么去想方设法激励和管理员工,而是公司得反过来向员工证明自己的价值,怎么才能让员工在你这里得到成长?肯定不是靠命令式的管理,而应该是教练式的管理。

不要试图让公司成为员工的全部,也不要把‘让员工无法离开自己’作为公司的目标,而是要努力铺就员工的职业道路,让员工不愿意离开。

一个好的向下管理方式,可能更容易让员工获得成长,更容易和员工为公司建立起一个好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才是能够留下员工的根本。

这就是给员工说:你看,我作为领导周报是这么写的,我这周工作了哪些内容,决策方式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我作为领导得到了哪些成长?

员工一看,领导原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也应该向领导学习,我也要学习领导的决策方式,通过领导的周报,我也看到了目前公司的情况,一看领导都这么努力,我也应该努力,这样会让员工对领导心服口服,对于领导的决定和指示,员工也更愿意配合,自然,团队协作起来也更加高效。

在这个新时代,员工是企业的雇员,但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的雇主。上一代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安顿一辈子的生活;而现在的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加速。

在这个时代,一家企业想要被更多优秀的员工 “雇佣”,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是你怎么去想方设法激励和管理员工,而是公司得反过来向员工证明自己的价值,怎么才能让员工在你这里得到成长?肯定不是靠命令式的管理,而应该是教练式的管理。

不要试图让公司成为员工的全部,也不要把‘让员工无法离开自己’作为公司的目标,而是要努力铺就员工的职业道路,让员工不愿意离开。

一个好的向下管理方式,可能更容易让员工获得成长,更容易和员工为公司建立起一个好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才是能够留下员工的根本。

<<<得到+非著名程序员 学习笔记

钉钉总裁叶军倡议上司应该向下属写周报。这个消息在网上曝出来后,立刻引来一片哗然。毕竟以前只听说过下属给领导写周报的,没想到现在事情居然反过来了。个人认为这样的形式主义其实完全大可不必,最重要的是还是将工作给做好就行了,写周报这样的工作其实可以取消的。

一、上司不必要给下属下周报。

个人认为,上司的工作都是十分忙碌的,而且基本上忙乎的都是一些大事,所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心思来写周报。因为写周报所耗费的时间可是不少的,上司若是要写周报的话,也不能以应付的姿态来面对,故而有这个时间来写周报倒不如所想一些于公司发展有益的良策,促进公司业绩大涨。千万不要让上司去干写周报这种小事了吧,这样会大材小用的,没办法真正将上司的作用给发挥出来。

二、写周报这个事建议直接取消。

在个人看来,不管是下属给上司写周报,还是上司给下属写周报,其实都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周报这个东西它虽然听起来挺有计划性的,可是架不住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当我们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这个周计划根本就没啥用处了。故而鄙人觉得这样的计划有些浪费。倒不如多锻炼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工作效率,这样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态变化发展,我们都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三、周报虽然可取消,但信息应同步共享。

虽然个人觉得大费周章去写周报并不划算,不过当有新消息出现时,上司应该及时跟下属通气,这样彼此对掌握的信息可以共享的话,能够更好地调整团队的状态,便于团队更好地执行各式各样的任务。如果领导在发现公司有新变化时,能在第一时间通知给自己的下属,起码下属不会胡思乱想,也不需要花时间去打听这类“八卦”,这样下属就有更多的余力去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给做好,个人认为这样的 *** 作更佳!

周报通常是直接发送给领导,不会被同事看见。
很多公司都有周报,甚至日报、月报的汇报机制。作为管理工具,周报承载了工作梳理、成果展示和资源争取等作用。作为管理工具,周报也许不会像大小周一样被取消。
但只有让周报回到管理工具本身,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管理层不仅仅通过周报衡量员工的能力,当年轻人不再浪费时间在这场职场表演上,这份周报才真的有意义。
自上而下的周报制度,是向下管理的好方式。
领导把阶段目标,工作思路、见闻、重要信息通过周报及时同步给大家,方针目标清晰化、工作安排透明化,不仅可以减少员工的焦虑、提升沟通效率,还可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另外,领导主动给下属写周报,更能显示出他真诚的态度。这种主动“示好”,是尊重下属,能获得下属的信任,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绝不辜负你的信任。
而且,一份好的周报,就是一个好的榜样:下属会自发向你学习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以身作则的精神。这样很自然就调动起下属的自驱力了。
看到脱不花写周报后,“得到”好多一线员工也开始自觉写周报了。通过规范领导的行为,来引领员工的行为,“得到”通畅地完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非语言沟通。

最近听了师北辰老师课程,里面讲到:周报该如何写,下面总结一些其中的技巧。
工作日报、周报、月报要写的好,最基础的原则是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而不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出发,写这些汇报的时候,要注重如下几个要点:

1、要注重产出而不只是过程

在《给经理人的第一课》里边,安迪格鲁夫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一个经理人的产出是他所管理和影响所及的部署工作的成效总和。北大光华学院陈春花教授曾讲过类似的一句话:你的绩效中70%不是取决于你自己的绩效,而是由你的老板的绩效决定的。所以,注重产出,并且与老板工作方向一致的产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如果你是麦当劳一家门店的服务员,那你的产出就是你一天接待了多少客人,以及这一天的客人消费总额是多少?如果你是这家门店的店长,那你的产出就是这家门店接待的客人总和以及你的总营业额。显然店长的业绩就是这家门店所有人的业绩累加而成。

很多公司内部的工作方法会有一条就是“结果导向”“终局思维”,所谓结果导向背后的含义就是请告诉我你做成了什么?而不是你在努力做什么?请注重这两个侧重点的差异。

这个原则在开会这个原则其实和在开会做汇报的时候非常的类似:直接说结论,而不是工作的过程。 如果你是一名公关,你说你「本周沟通了10位记者,分别和他们聊的选题方向、版面分别是什么什么」,那不如直接写成:「确定了xx周刊记者的封面报道」。这个结果本身足够有震撼力,领导会知道你背后付出了很多的努力,ta也知道你非常敬业和职业,不浪费大家时间,只把最重要结果摆出来。
很多人写周报的时候拉拉杂杂写一大堆过程,和自己的努力付出,但就是避而不谈结果,这其实反映了自己心里没底和不自信: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无功劳可谈,只好写苦劳。
没有产出的确令人羞愧,但在记周报的一开始,就养成写结论的习惯,可以倒逼自己有产出意识。

在写周报时,记得一开始先写上你做成的几件事分别有哪些。
2、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以老板能理解的语言来写

彼得德鲁克在自已的两本管理学书籍里面都提到管理老板的理念,他是这么写的:

你要知道,你的老板也是人,他是个与众不同的个体,他有自已习惯的工作方法,作为下属,你应该 知道你的老板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在写周报之前,你要搞清楚有哪些人会读你的周报。
如果只面向领导,你可以直接写对团队成员的看法,每个人最近好的表现和不好 的表现,以及他们有什么有问题 ,你应该或者你准备如何改进他们;或者你可以向老板请教在团队管理上面,有什么可以分享经验。
如果你要给全团队人看的话,这么写就不合适了,周报里更适合写全团队的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 以及如何去解决它。如果你对某个成员的有改进意见,更适合一对一的去谈,而不适合当着很多人的面去谈他的缺点和不足。
在周报里,你的产出要与公司的大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联盟体一起往下走。
乔布斯的下属彼得卡特墨尔对付乔布斯就非常有一套,在《成为乔布斯》这本书里,曾经记录过他管理乔布斯的一个细节,他说,对付乔布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学会翻译他说的话,比如说,当他说这个东西简直是垃圾的时候,你不要害怕,他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你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案,如果你说得有道理 ,乔布斯会听你的意见,那卡特墨尔这点上就做得非常好,比如有个小故事可以证明。
卡特墨尔在乔布斯收购皮克斯时,他跟乔布斯接触过很多次,他发现乔布斯有两个特点。一是乔布斯非常在意自已的时间的利用,尤其是那时他在管理皮克斯和NEXt两家公司,时间非常紧张。第二是乔布斯注意细节,说好听的是关注细节,就不好听点是什么自已都想插手去管。
那么针对这个发现,卡特墨尔在一开始做了个决定,首先他并没有让皮克斯搬家,离NEXT总部近一些,而是很长时间继续留在他们的小破办公室,他们每周一会开车一个半小时,穿越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主动去给乔布斯汇报工作,这样乔布斯一方面节省了时间,一方面让他一直很清楚皮克斯做了什么,另一方面让乔布斯没有办法插手皮克斯日常非常细节的运营工作,这样他和搭档拉特萨可以自已说了算。因为你也知道,创意行业最怕的就是不懂行的老板瞎指挥。所以卡特墨尔这一招非常妙,而且这也是建立在对乔布斯性格的理解上。
卡特墨尔后来成了公认的管理专家,乔布斯在公司管理上也向卡特墨尔学到了很多。
3、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尽可能地坦诚直接公开透明。
一个组织要有活力的话,信息在内部一定要通畅。这也是为什么硅谷比较有活力的公司,在内部都倡导坦诚直接公开透明的沟通。
GOOGLE的文化就非常公开和透明,不管是员工还是CEO,你都可以在GOOGLE文档上浏览他的工作周报。拉里佩奇 OKR也是公开的,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拉里佩奇的年度目标,以及衡量他的年度目标是否可以达成的年度指标。

4、周报应该如何撰写,推荐用金字塔原理去写。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就是把最精化的内容在一开始就说出来,除了在发言中运用,在周报,或者项目总结,以及一些论述性的文章里都可以用到。也就是,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三个分论点,而每个分论点都可以有两到三条的论据去论述这些分论点。或者可以基于中心论点的情况下,用2W和1H的来阐述。所谓的2W就是What和Why,1H就是How,也就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5、需要注意的其它要点,在周报可以考虑写一段摘要,让读者可以从简洁清晰的摘要中就了解报告的整体内容,而不用非要把报告全部读完。

执行摘要基本上都 是文字的索引,正文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在摘要中得到体现。除了文字你还可以结合图表和数据,所谓一图胜千言,有时候比文字更加直观,数据也是如此,如果有说服力的数据,你一定要把数据呈现出来。如果能在邮件正文里讲出来,一定尽量放在邮件正文里,这样读者就不需要打开附件就能阅读。

如果主要内容在附件,那就在邮件正文里写上简介,这样可以方便读者可以知道附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公司有固定的模板,就用固定的模板写,虽然它可能并不是用金字塔原理组成的。同时你尽可能用简单清,并且用要点式的方法把它提炼出来,尽量用主谓宾结构,也就是主语加动词加宾语,少用形容词,尽量要少使用感 性或负面的词汇。

如果涉及目标,你需要在周报里,阐明你是否已经完成目标,以及你的阶段性进展是什么。
千万不要把周报流于形式,否则它是对你自已的不负责。可能有些公司你们中有些人会比较容易糊弄过去,归根结底,它是写给你自已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399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 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