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么分割屏幕

linux怎么分割屏幕,第1张

以Red Hat Linux 7.0为例说明安装过程,如下:

塞入第一张光盘,让计算机从CDROM启动,马上就出现了简洁的欢迎信息。敲回车,可以进入默认的安装模式-图形界面,鼠标 *** 作,基本和6.1、6.2类似。敲入“text”,可以进入文本安装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不支持鼠标,需要使用键盘 *** 作,主要是为了兼容。如果你的计算机使用图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钮怎么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进入所谓的专家模式,实际上就是安装程序把所有的步骤都交给了你,随遍你怎么设置,如果你的机器有些特殊的硬件,安装程序无法正确配置,那就试试这样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会进入“救援”模式,主要用于原有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使用这个办法,实际上你是进入了一个微型的Linux系统,里面有许多可以用来拯救 *** 作系统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件的安装驱动盘,就敲入“linux dd”,它会提示你插入软盘,读取进系统。以便更好的利用它们。

敲回车进入默认安装模式,内核启动后,出现语言选择选单,18种语言,可惜就是没有中文。选“english”,再挑键盘,鼠标。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双飞燕4D+鼠标自动的被认出三键。要知道,第三键在Linux环境下的作用很大。许多 *** 作可以用它来实现,如果你没有三键鼠标,就使用模拟三键的方法,左右键同时按下,即表示第三键。

安装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时详尽的帮助信息,右面是选项。完全鼠标 *** 作。

在系统安装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说明!因为许多的朋友都有过惨痛的教训-漫不经心,结果,硬盘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干掉了,系统瘫痪。简直欲哭无泪,好些人不停的到网上请教恢复的办法。

这里详细说明一下,RedHat 7.0有两大类安装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前者包含下面三种选择: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用鼠标可以很容易的切换。后者则是升级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盘原有的旧版本的Linux软件替换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户推荐此方式。工作站类型安装将会清除掉所有硬盘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区信息。不管与Linux无关的分区,如闻到死98。不过,安装非常容易,如果硬盘有Windows98,它会自动配置LILO的双启动,但是,如果和NT并存,就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应使用定制方式,否则,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来了。

ServerSystem---服务器类型安装将会干掉所有硬盘上所有分区的一切信息。绝对不是开玩笑!要是你的机器作为网络服务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制类型的安装。不喜欢上面的类型,或者想尝试自由的配置过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类型,下面的步骤是分区,如果你经验不足,或者怕麻烦,可以使用自动分区办法,安装程序会自动创建“/”、“swap”、“/boot”分区。当然,原来硬盘上的Linux分区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机器中装有Windows98则不要管它,它会安然无恙的。

格式化完分区后,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时区选择,右上边有张世界地图,鼠标箭头往上一放,程序自动选择最近的地区时区,我们肯定选择China啦。

下一步,输入超级用户-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户账号。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写字母混合数字的口令形式。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选择软件包群组的时候,有Gnome、KDE、Games三种,看来RedHat对游戏迷想的挺周到。注意群组是可以多选的,可以安装三种分组的任何组合。

安装程序自动生成了很友好的软件包选择界面,左侧是树型图示,把所有的软件包按应用范围分成了不同的归属,如Internet应用、X 窗口、软件开发,数据库、共享库文件等等。右面是代表软件的图标,“打勾”的状态就表示选中了,而屏幕下侧则是针对右侧软件包的注解说明,介绍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

我在里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炉的程序,看看, *** 作数码相机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录机、扫描仪的。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件的历史就要成为过去了。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是属于RedHat 7.0的新特点之一吧。

往下的 *** 作步骤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选择显示器,挑显卡。我的Premedia2可以轻松的认出,而这一点,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没做到。这可能是由于X Free 4.0的缘故。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制合适的X分辨率,选中默认的窗口环境,然后测试一下,成功就继续,否则重新调整直到成功为止。我为我的14寸显示器(老土 :-)选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贝过程开始了,看看估计的时间,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过要回来,因为最后需要使用第二张光盘完成安装,然后是制作启动软盘,不乐意就跳过去。马上,“祝贺安装完毕。”

急不可耐的重新启动后,发现有了新的变化。RedHat 7.0把LILO启动界面图形化了,屏幕显示出小红帽图像和需要启动的 *** 作系统,使用键盘箭头可以切换。 可惜,我并不喜欢这个图形,对于玩过图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进入Linux系统。OK!

linux 终端分屏命令vsp

比如:某文件夹下有文件:vector.cc, substr.cc1.使用vim命令打开任意一个文件:vim vector.cc打开第一个文件。如下图所示:2.按:Esc键 + “:”,并输入:vsp substr.cc 。

Linux下多窗口分屏式终端

Linux下多窗口分屏式终端--Terminatorterminator是个很好的终端程序,在Ubuntu linux下安装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terminator 可在同一屏打开多个窗口:

高级一些的编辑器,都会包含宏功能,vim当然不能缺少了,在vim中使用宏是非常方便的:

:qx 开始记录宏,并将结果存入寄存器x

q 退出记录模式

@x 播放记录在x寄存器中的宏命令

稍微解释一下,当在normal模式下输入:qx后,你对文本的所有编辑动作将会被记录下来,再次输入q即退出了记录模

式,然后输入@x对刚才记录下来的命令进行重复,此命令后可跟数字,表示要重复多少次,比如@x20,可以重复20次。这个在文本的批处理中是非常有用的。

同时编辑多个文件

在vim众多的插件中,有一个叫minibuffer的插件,就是下面所说的标签页功能了,可以支持同时编辑多个文件。

标签命令

:tabe fn 在一个新的标签页中编辑文件fn

gt 切换到下一个标签页

gT 切换到上一个标签页

:tabr 切换到第一个标签页

:tabl 切换到最后一个标签页

:tabm [N] 把当前tab移动到第N个tab之后

对,正如你所想象的那样,跟eclipse, ue等的标签页是一个意思!

窗口命令

ctrl+w s 水平分割窗口

ctrl+w w 切换窗口

ctrl+w q 退出当前窗口(由于同时有多个文件,此命令不会影响其他窗口)

ctrl+w v 垂直分割窗口

其他

vim在保存之前不会对文件做实际的修改,只是加载到缓冲区中,对文件的编辑其实是对缓冲区的编辑,直到:w时才会存入物理文件。

:e file 把file加载到新的缓冲区中

:bn 跳转到下一个缓冲区

:bd 删除缓冲区(关闭文件)

:sp fn 分割窗口,并将fn加载到新的窗口中

退出编辑器

:w 将缓冲区写入文件,即保存修改

:wq 保存修改并退出

:x 保存修改并退出

:q 退出,如果对缓冲区进行过修改,则会提示

:q! 强制退出,放弃修改

查找替换

/pattern 向后搜索字符串pattern

?pattern 向前搜索字符串pattern

n 下一个匹配(如果是/搜索,则是向下的下一个,?搜索则是向上的下一个)

N 上一个匹配(同上)

:%s/old/new/g 搜索整个文件,将所有的old替换为new

:%s/old/new/gc 搜索整个文件,将所有的old替换为new,每次都要你确认是否替换

复制粘贴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dw 删除一个字(word)

x 删除当前字符

X 删除前一个字符

D 删除到行末

yy 复制一行,此命令前可跟数字,标识复制多行,如6yy,表示从当前行开始复制6行

yw 复制一个字

y$ 复制到行末

p 粘贴粘贴板的内容到当前行的下面

P 粘贴粘贴板的内容到当前行的上面

]p 有缩进的粘贴,vim会自动调节代码的缩进

"a 将内容放入/存入a寄存器,可以支持多粘贴板

附:比如常用的一个寄存器就是系统寄存器,名称为+,所以从系统粘贴板粘贴到vim中的命令为"+p,注意此处的+不表示 *** 作符,二十一个寄存器。

移动光标

在vim中移动光标跟其他的编辑器中有很大的区别,不过一旦学会了,就会飞速的在文本中移动了。

h,j,k,l 上,下,左,右

ctrl-f 上翻一页

ctrl-b 下翻一页

% 跳到与当前括号匹配的括号处,如当前在{,则跳转到与之匹配的}处

w 跳到下一个字首,按标点或单词分割

W 跳到下一个字首,长跳,如end-of-line被认为是一个字

e 跳到下一个字尾

E 跳到下一个字尾,长跳

b 跳到上一个字

B 跳到上一个字,长跳

0 跳至行首,不管有无缩进,就是跳到第0个字符

^ 跳至行首的第一个字符

$ 跳至行尾

gg 跳至文件的第一行

gd 跳至当前光标所在的变量的声明处

[N]G 跳到第N行,如0G,就等价于gg,100G就是第100行

fx 在当前行中找x字符,找到了就跳转至

重复上一个f命令,而不用重复的输入fx

tx 与fx类似,但是只是跳转到x的前一个字符处

Fx 跟fx的方向相反

),( 跳转到上/下一个语句

* 查找光标所在处的单词,向下查找

# 查找光标所在处的单词,向上查找

`. 跳转至上次编辑位置

在屏幕上移动

H 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上最上边的一行

M 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上中间的一行

L 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上最下边的一行

书签

ma 把当前位置存成标签a

`a 跳转到标签a处

编辑

r 替换一个字符

J 将下一行和当前行连接为一行

cc 删除当前行并进入编辑模式

cw 删除当前字,并进入编辑模式

c$ 擦除从当前位置至行末的内容,并进入编辑模式

s 删除当前字符并进入编辑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行并进入编辑模式

xp 交换当前字符和下一个字符

u 撤销

ctrl+r 重做

. 重复上一个编辑命令

~ 切换大小写,当前字符

g~iw 切换当前字的大小写

gUiw 将当前字变成大写

guiw 将当前字变成小写

>>将当前行右移一个单位

<<将当前行左移一个单位(一个tab符)

== 自动缩进当前行

插入模式

i 从当前光标处进入插入模式

I 进入插入模式,并置光标于行首

a 追加模式,置光标于当前光标之后

A 追加模式,置光标于行末

o 在当前行之下新加一行,并进入插入模式

O 在当前行之上新加一行,并进入插入模式

Esc 退出插入模式

可视模式

标记文本

v 进入可视模式,单字符模式

V 进入可视模式,行模式

ctrl+v 进入可视模式,列模式,类似于UE的列模式

o 跳转光标到选中块的另一个端点

U 将选中块中的内容转成大写

O 跳转光标到块的另一个端点

aw 选中一个字

ab 选中括号中的所有内容,包括括号本身

aB 选中{}括号中的所有内容

ib 选中括号中的内容,不含括号

iB 选中{}中的内容,不含{}

对标记进行动作

>块右移

<块左移

y 复制块

d 删除块

~ 切换块中内容的大小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229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