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知识有哪些

linux基础知识有哪些,第1张

第一阶段:linux基础入门

Linux基础入门主要包括: Linux硬件基础、Linux发展历史、Linux系统安装、xshell连接、xshell优化、SSH远程连接故障问题排查、L inux基础优化、Linux目录结构知识、Linux文件属性、Linux通配符、正则表达式、Linux系统权限等

第二阶段:linux系统管理进阶

linux系统管理进阶包括:Linux定时任务、Linux用户管理、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Linux三剑客之sed命令等。

第三阶段:Linux Shell基础

Linux Shell基础包括:Shell编程基础、Linux三剑客之awk命令等。

第四阶段:Linux网络基础

第五阶段:Linux网络服务

Linux网络服务包括:集群实战架构开始及环境准备、rsync数据同步服务、Linux全网备份项目、nfs网络存储服务精讲、inotify/sersync实时数据同步/nfs存储实时备份项目等。

第六阶段:Linux重要网络服务

Linux重要网络服务包括:http协议/www服务基础、nginx web介绍及基础实践、nginx web、lnmp环境部署/数据库异机迁移/共享数据异机迁移到NFS系统、nginx负载均衡、keepalived高可用等。

第七阶段:Ansible自动化运维与Zabbix监控

Ansible自动化运维与Zabbix监控包括: SSH服务秘钥认证、ansible批量自动化管理集群、 zabbix监控等。

第九阶段:大规模集群高可用服务(Lvs、Keepalived)

第十阶段:Java Tomcat服务及防火墙Iptables

第十一阶段:MySQL DBA高级应用实践

MySQL DBA高级应用实践包括:MySQL数据库入门基础命令、MySQL数据库进阶备份恢复、MySQL数据库深入事务引擎、MySQL数据库优化SQL语句优化、MySQL数据库集群主从复制/读写分离、MySQL数据库高可用/mha/keepalved等。

第十二阶段:高性能数据库Redis和Memcached课程

第十三阶段:Linux大规模集群架构构建(200台)

第十四阶段:Linux Shell编程企业案例实战

第十五阶段:企业级代码发布上线方案(SVN和Git)

第十六阶段企业级Kvm虚拟化与OpenStack云计算

第十七阶段公有云阿里云8大组件构建集群实战

第十八阶段:Docker技术企业应用实践

第十九阶段:Python自动化入门及进阶

第二十阶段:职业规划与高薪就业指导

、linux文件结构

文件结构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贮设备上的组织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文件和目录的组织上。

目录提供了管理文件的一个方便而有效的途径。

linux使用标准的目录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安装程序就已经为用户创建了文件系统和完整而固定的目录组成形式,并指定了每个目录的作用和其中的文件类型。

/根目录

┏━━┳━━━┳━━━┳━━━╋━━━┳━━━┳━━━┳━━━┓

binhome

dev

etc

lib

sbin

tmp

usr

var

┏━┻━┓

┏━━┳━━┳━━┳━┻━┳━━┓

rc.d

cron.d

X11R6src

lib

local

manbin

┏━━━┳━━┳━┻━┳━━━┓

init.d

rc0.drc1.drc2.d

linux

bin

lib

src

linux采用的是树型结构。最上层是根目录,其他的所有目录都是从根目录出发而生成的。微软的DOS和windows也是采用树型结构,但是在DOS和

windows中这样的树型结构的根是磁盘分区的盘符,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树型结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但是在linux中,无论 *** 作系统管理几个磁盘分区,这样的目录树只有一个。从结构上讲,各个磁盘分区上的树型目录不一定是并列的。

如果这样讲不好理解的话,我来举个例子:

有一块硬盘,分成了4个分区,分别是/;/boot;/usr和windows下的fat

对于/和/boot或者/和/usr,它们是从属关系;对于/boot和/usr,它们是并列关系。

如果我把windows下的fat分区挂载到/mnt/winc下,(挂载??哦,别急,呵呵,一会就讲,一会就讲。)那么对于/mnt/winc和/usr或/mnt/winc和/boot来说,它们是从属于目录树上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分支。

因为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制定一个固定的目录规划有助于对系统文件和不同的用户文件进行统一管理。但就是这一点让很多从windows转到linux的初学者感到头疼。下面列出了linux下一些主要目录的功用。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

/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

/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目的:

基本掌握了 make 的用法,能在Linux系统上编程。

环境:

Linux系统,或者有一台Linux服务器,通过终端连接。一句话:有Linux编译环境。

准备:

准备三个文件:file1.c, file2.c, file2.h

file1.c:

#include

#include "file2.h"

int main()

{

printf("print file1$$$$$$$$$$$$ ")

File2Print()

return 0

}

file2.h:

#ifndef FILE2_H_

#define FILE2_H_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void File2Prin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file2.c:

#include "file2.h"

void File2Print()

{

printf("Print file2********************** ")

}

基础:

先来个例子:

有这么个Makefile文件。(文件和Makefile在同一目录)

=== makefile 开始 ===

helloworld:file1.o file2.o

gcc file1.o file2.o -o helloworld

file1.o:file1.c file2.h

gcc -c file1.c -o file1.o

file2.o:file2.c file2.h

gcc -c file2.c -o file2.o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 makefile 结束 ===

一个 makefile 主要含有一系列的规则,如下:

A: B

(tab)

(tab)

每个命令行前都必须有tab符号。

上面的makefile文件目的就是要编译一个helloworld的可执行文件。让我们一句一句来解释:

helloworld : file1.o file2.o: helloworld依赖file1.o file2.o两个目标文件。

gcc File1.o File2.o -o helloworld: 编译出helloworld可执行文件。-o表示你指定 的目标文件名。

file1.o : file1.c: file1.o依赖file1.c文件。

gcc -c file1.c -o file1.o: 编译出file1.o文件。-c表示gcc 只把给它的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 用源码文件的文件名命名但把其后缀由“.c”或“.cc”变成“.o”。在这句中,可以省略-o file1.o,编译器默认生成file1.o文件,这就是-c的作用。

file2.o : file2.c file2.h

gcc -c file2.c -o file2.o

这两句和上两句相同。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当用户键入make clean命令时,会删除*.o 和helloworld文件。

如果要编译cpp文件,只要把gcc改成g++就行了。

写好Makefile文件,在命令行中直接键入make命令,就会执行Makefile中的内容了。

到这步我想你能编一个Helloworld程序了。

上一层楼:使用变量

上面提到一句,如果要编译cpp文件,只要把gcc改成g++就行了。但如果Makefile中有很多gcc,那不就很麻烦了。

第二个例子:

=== makefile 开始 ===

OBJS = file1.o file2.o

CC = gcc

CFLAGS = -Wall -O -g

helloworld : $(OBJS)

$(CC) $(OBJS) -o helloworld

file1.o : file1.c file2.h

$(CC) $(CFLAGS) -c file1.c -o file1.o

file2.o : file2.c file2.h

$(CC) $(CFLAGS) -c file2.c -o file2.o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 makefile 结束 ===

这里我们应用到了变量。要设定一个变量,你只要在一行的开始写下这个变量的名字,后 面跟一个 = 号,后面跟你要设定的这个变量的值。以后你要引用 这个变量,写一个 $ 符号,后面是围在括号里的变量名。

CFLAGS = -Wall -O –g,解释一下。这是配置编译器设置,并把它赋值给CFFLAGS变量。

-Wall: 输出所有的警告信息。

-O: 在编译时进行优化。

-g: 表示编译debug版本。

这样写的Makefile文件比较简单,但很容易就会发现缺点,那就是要列出所有的c文件。如果你添加一个c文件,那就需要修改Makefile文件,这在项目开发中还是比较麻烦的。

再上一层楼:使用函数

学到这里,你也许会说,这就好像编程序吗?有变量,也有函数。其实这就是编程序,只不过用的语言不同而已。

第三个例子:

=== makefile 开始 ===

CC = gcc

XX = g++

CFLAGS = -Wall -O –g

TARGET = ./helloworld

%.o: %.c

$(CC) $(CFLAGS) -c lt-o [email protected]

%.o:%.cpp

$(XX) $(CFLAGS) -c lt-o [email protected]

SOURCES = $(wildcard *.c *.cpp)

OBJS = $(patsubst %.c,%.o,$(patsubst %.cpp,%.o,$(SOURCES)))

$(TARGET) : $(OBJS)

$(XX) $(OBJS) -o $(TARGET)

chmod a+x $(TARGET)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 makefile 结束 ===

函数1:wildcard

产生一个所有以 '.c' 结尾的文件的列表。

SOURCES = $(wildcard *.c *.cpp)表示产生一个所有以 .c,.cpp结尾的文件的列表,然后存入变量 SOURCES 里。

函数2:patsubst

匹配替换,有三个参数。第一个是一个需要匹配的式样,第二个表示用什么来替换它,第三个是一个需要被处理的由空格分隔的列表。

OBJS = $(patsubst %.c,%.o,$(patsubst %.cc,%.o,$(SOURCES)))表示把文件列表中所有的.c,.cpp字符变成.o,形成一个新的文件列表,然后存入OBJS变量中。

%.o: %.c

$(CC) $(CFLAGS) -c lt-o [email protected]

%.o:%.cpp

$(XX) $(CFLAGS) -c lt-o [email protected]

这几句命令表示把所有的.c,.cpp编译成.o文件。

这里有三个比较有用的内部变量。 [email protected] 扩展成当前规则的目的文件名, lt扩展成依靠 列表中的第一个依靠文件,而 $^ 扩展成整个依靠的列表(除掉了里面所有重 复的文件名)。

chmod a+x $(TARGET)表示把helloworld强制变成可执行文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255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