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查看nas挂载路径

linux查看nas挂载路径,第1张

NAS 的中文名称是网络附加存储,是基于硬盘的专业存储技术。它可以直接接入计算机网络,为各种 *** 作系统的客户端提供集中式的数据存取服务。 NAS支持NFS协议,Linux *** 作系统也是支持NFS协议的,可以直接在Linux里面挂载NAS共享出来的NFS目录,把数据直接拷贝到NAS上。 比如NAS服务器的地址是10.0.0.111,在Linux上: # mount 10.0.0.111:/sharefolder /mnt # cp -r /des /mnt

centos下怎么挂载nas存储?linux如何挂载存储

centos下怎么挂载nas存储?linux如何挂载存储.咗嚛为您截图演示centos下挂载nas存储。本文以centos6.5为例

linux下,挂载NAS存储,无写权限?

从你挂的目录NAS这个文件下ROOT是有读写执行权限,只不过源NFS方件是否设定了相关ROOT权限;

如何查看Linux挂载磁盘?

linux查看磁盘挂载的三种方法: 使用df命令,例如: orientalson:/home # df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sda2 15213032 8043668 7169364 53% /udev 514496 104 514392 1% /dev/dev/mapper/vg_test-lv_test511980 32840 479140 7% /home/mtorientalson:/home #使用mount命令,mount -l,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没有卷的大小,但是挂载点和挂载的卷在同一行。例

linux查看磁盘挂载情况有几种方法?

linux里查看磁盘空间以及磁盘分区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下命令1、fdisk -l此命令可以查看到磁盘总空间、分区情况以及每个分区的大小。2、使用df -h可以查看到已挂载的磁盘的大小以及挂载位置。

linux怎么查看硬盘挂载状态?

使用df -h命令来查看硬盘的挂载状态。 一、检测硬盘能否被识别 二、挂载硬盘 1、在本地硬盘中临时创建一个目录 2、挂载第二块硬盘中的一个分区/dev/sdb1到tmp1 3、查看是否被挂载 三、卸载硬盘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

Linux 查看磁盘的挂载点

linux 怎么查看磁盘的挂载点? 可以使用指令df

Linux怎么查看磁盘已经成功挂载

Linux在服务器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同时由于其 *** 作的复杂性,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 *** 作,例如,查看磁盘是否挂载?

Linux 挂载 NFS

NFS(网络文件系统),这是在 Linux 系统上常用的文件共享方式。也可以做为作为一个远程存储使用,比如:我有个网站,用户可以上传文件,但文件慢慢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把存放上传文件的目录挂在别的机器上。

Linux 挂载 NFS

最近由于项目原因需要和其他两家公司对接,需要取对方服务器中的图像数据,原本约定是三方都通过http协议来进行通讯,奈何对接方不配合,说文件就在他们服务器放着,怎么取他们不管。所以采取将对方服务器磁盘挂载到本地的方法来获取。

linux怎么挂载?

第一步,为这个新创建的文件系统(/dev/sdb1)创建挂载点目录,一般是在根文件系统的mnt目录(即:/mnt)下建立挂载目录,也可以在其他位置建立挂载目录,这里我们在根目录下建立新的挂载目录(如:/extdsk),使用命令 # mkdir /extdsk (目录名称可自定)。第二步,确定挂载目录后,需要为新文件系统/dev/sdb1增加磁盘标志,这个标志很重要,当需要自动挂载此文件系统时,默认的/etc/fstab文件会使用磁盘标志,而分区命令fdisk以及格式化命令mkfs都不增加此标志,这个标志应该是挂载目录的完整路径名,此处应该用命令 #e2label /dev/sdb1 /extdsk 完成此 *** 作,命令中的/extdsk就是磁盘标志名称。第三步,使用mount命令这个新文件系统/dev/sdb1挂载到挂载目录/extdsk,命令格式为:#mount–t ext3 /dev/sdb1 /extdsk在此步骤中应该说明:如果在/etc/filesystems文件中包含了ext3文件系统格式,命令中的“-t ext3”参数可以省略不写,命令会自动找出与/dev/sdb1分区相应的格式。第四步,将这个新创建文件系统/dev/sdb1加入到/etc/fstab文件中,设置成开机自动加载,可以免去每次重启系统都手动加载该文件系统的麻烦。

linux如何挂载

话不多说,linux下挂载很容易。本例以U盘为例,在archlinux环境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linux系统怎么查看挂载在哪个路径下?

linux下查看目录的挂载分区命令如下: 1、使用df -h命令 2、第一列是磁盘分区,最后一列是挂载目录,中间还有分区使用率等。

通过Webdav远程挂载Qnap Nas

Windows通过Webdav实现高效远程挂载威联通Nas

liunx下如何挂载nas存储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liunx系统如何挂载nas存储。

linux如何挂载光驱

今天的这篇经验和大家聊一聊关于linux如何挂载光驱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Linux挂载iscsi存储

Linux挂载iscsi存储iscsi 提供给Linux挂载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iscsi 协议的ip映射,一种通过文件共享 nfs挂载。其中通过iscsi 协议的ip映射 方式挂载到Linux中以磁盘形式展现,ip映射之后还需要对该磁盘分区,并格式化分区。挂载步骤:1:检查iscsi rpm包2:启动iscsi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启动3:查找存储对外提供的逻辑卷4:映射逻辑卷到Linux系统中5:设置开机自动映射6:对映射出来的磁盘进行分区7:分区之后进行格式化8:挂载分区注意:Linux格式化完之后,逻辑卷的系统文件就是Linux类型的文件系统了,这个逻辑卷如果要挂在到window服务器上就需要将这个逻辑卷冲新格式化,格式化之后的系统就是window的系统文件类型。总之,通过ip映射的iscsi存储不能同时挂载到Linux和window中,如果需要做共享,那么最好是将存储做成文件共享的lun。

如何查看挂载点怎么查看挂载点ubuntu挂载点?

一种方法:使用df命令,这个命令比较常用,大家都很熟悉。问题是这种方法,有时候挂载点和挂载的卷不在同一行,使用脚本分析需要一点技巧的。例如:orientalson:/home # df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sda2 15213032 8043668 7169364 53% /udev 514496 104 514392 1% /dev/dev/mapper/vg_test-lv_test511980 32840 479140 7% /home/mtorientalson:/home #上面显示的挂载点/home/mt和她挂载的卷不在同一行,使用shell脚本分析非常麻烦。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具体分析可以以后再讲。第二种方法:使用mount命令,mount -l,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没有卷的大小,但是挂载点和挂载的卷在同一行。例如:orientalson:/home # mount -l/dev/sda2 on / type reiserfs (rw,acl,user_xattr) []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sysfs on /sys type sysfs (rw)debugfs on /sys/kernel/debug type debugfs (rw)udev on /dev type tmpfs (rw)devpts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mode=0620,gid=5)securityfs on /sys/kernel/security type securityfs (rw)/dev/mapper/vg_test-lv_test on /home/mt type reiserfs (rw) []orientalson:/home #尽管使用肉眼不是太好看,但是使用shell脚本还是比较容易分析的。第三种方法:查看文件/etc/mtab。原理是,每新挂载一个卷基本上都会更新这个文件的,那么自然可以通过这个文件来查看挂载点和挂职的卷。这种方法比mount -l稍微清晰了一点,但是,有时候是不可靠的。

Linux开机自动挂载

在 *** 作电脑的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把某个分区进行挂载,若电脑空间不足加块新硬盘也需要进行挂载设置,新的光驱,插入优盘等都需要进行挂载

NAS服务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

Linux的系统选择

我选择的是Ubuntu 18.04。但是对于NAS来说,稳定且更新少是必要需求,所以我更加推荐Arch Linux。简洁干净,最好减少桌面配置,减少GPU占用。

系统安装

下载好.iso文件以后,用UltraISO烧录进U盘里。然后重启,按F12进入BIOS,检查启动列表,要打开UEFI启动选项。然后保存设置退出,按F8打开启动列表,选择UEFI 你的U盘。进入系统选择第一项,直接安装。关于硬盘配置,我只有一个SSD和一个HDD,所以把系统安装在SSD,让安装程序自动分区,HDD自动挂载用来做数据盘。其余没什么好说的,按照自己的需求一直下一部就行了。

SAMBA配置

一、安装Ubuntu SAMBA服务器 更新软件源:输入命令sudo apt-get update更新软件源

安装SAMBA服务: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安装SAMBA服务器。

二、创建SAMBA配置文件

备份原配置文件:sudo cp /etc/samba/smb.conf /etc/samba/smb.conf.bak

创建共享目录:sudo mkdir -p /你的共享文件夹路径 #mkdir -p 用来创建路径中不存在的路径。

更新目录权限:sudo chmod -R 777 /你的共享文件夹路径 #chmod -R 可以给你共享的目录和该目录下所有文件和子目录进行相同的权限变更。777即所有用户对该目录都有读写权。

修改配置文件:sudo vim /etc/samba/smb.conf #没有vim的请输入命令sudo apt-get vim vim的使用方法

进入配置文件之后,按i进入编辑模式,把所有字段全部删除,输入以下配置(#号后注释文字可删除):

[global] #这里是全局设置workgroup = WORKGROUP #与Windows的工作组名保持一致security = user #这里是访问安全级别,user为最低安全等级,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网上的教程中的�š.share权限在更新之后已经关闭了,输入share权限默认最高安全等级。)usershare owner only = false #给予其他设备访问权限public = yesbrowseable = yes[你的NAS Name] #这里是分享路径配置comment = User's NAS #这一段是标记,对配置没有影响。path = /你的共享文件夹路径 #写上你自己的共享路径read only = no #是否只读writeable = yes #是否可写browseable = yes #是否可浏览guest ok = yes #是否可以给其他用户使用public = yes #是否公开create mask = 0777 #创建权限directory mask = 0777 #目录权限vaild users = user #输入当前用户名 [你的NAS名字]#如果同一台机子你想分开共享路径,就把上面的配置复制到这里。

三、创建SAMBA用户

输入命令

sudo smbpasswd -a username

注意!在创建samba用户之前请确保有一个同名的linux用户。

如果想创建其他linux用户来使用samba,请输入命令sudo adduser username来创建新用户

四、重启SAMBA服务 * 输入命令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mbd

五、检查SAMBA服务是否正在运行 * 要检查samba 服务是否正在运行,请输入命令:

systemctl status smbd

systemctl status nmbd

要启用这两个服务,请运行以下命令:

sudo systemctl start smbd

sudo systemctl start nmbd

开始运行后,smbd将在139和445端口上侦听,若有无法访问,可以检查是否为端口封锁。

PS:Manjaro等Arch系用户请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启用samba服务。

systemctl enable smb nmb

systemctl start smb nmb

六、从其他设备访问SAMBA文件夹 * 在同一网络的Windows 设备上,打开此电脑,点击上方选项卡计算机 ï¼Œé€‰æ‹©é€‰é¡¹æ˜ å°„网络驱动器,在文件栏输入\Host ip #你的NAS ip地址\你的共享文件夹名 (此处可以不输入根目录)

然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参考文章:

linux与window文件目录共享——samba配置及在windows映射 [2013-01-21]https://blog.csdn.net/mengfanbo123/article/details/8524924

Ubuntu下配置支持Windows访问的samba共享 [2014-02-14] https://blog.csdn.net/i_chips/article/details/19191957

samba配置文件注释 [2015-02-06]https://blog.csdn.net/dhgao38/article/details/43567403

如何在Ubuntu 16.04上安装和配置Samba服务器以进行文件共享 [2017-11-02]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7-11/148194.htm

离线下载和远程控制的配置

BT下载

一、BT软件下载

BT软件推荐: Transmission、Deluge

以下以Transmission为例进行介绍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transmission ä¸‹è½½transmission。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transmission-daemon ä¸‹è½½transmission的web管理端

这样你就可以在桌面打开了,可以在应用程序页面中找到启动应用程序应用,把transmission勾选进开机自启动。

二、web管理BT下载

打开Transmission,点击编辑选项,点击首选项选项卡,点击远程选项卡。打开远程连接选项,输入你觉得比较好记的端口。

在其他设备上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你的NASIP和你刚刚设置好的端口,例如192.168.1.100:12345, 你就已经可以使用web来管理BT下载了。

如果想要更加美观的界面和更多的设置选项,可以继续以下步骤:

Transmission-web-control å®‰è£…

1.获取最新脚本

输入命令:

wget 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raw/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cn.sh

请留意执行结果,如果出现install-tr-control-cn.sh.1之类的提示,表示文件已存在,请使用 rm install-tr-control-cn.sh* åˆ é™¤ä¹‹å‰çš„脚本再重新执行上面的命令。 如果提示 https 获取失败,请使用以下命令获取安装脚本:wget 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raw/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cn.sh --no-check-certificate

如果提示文件已存在,可以通过 rm install-tr-control-cn.sh è¿›è¡Œåˆ é™¤åŽå†æ‰§è¡Œä¸‹è½½ï¼›æˆ–者在 wget 后面添加 -N 参数,如:wget -N 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raw/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cn.sh --no-check-certificate

2.执行安装脚本

执行安装脚本(如果系统不支持 bash 命令,请尝试将 bash 改为 sh ): bash install-tr-control-cn.sh å¦‚果出现 Permission denied 之类的提示,表示没有权限,可尝试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x install-tr-control-cn.sh å¦‚果命令成功执行,将出现文字安装界面: 按照提示,输入相应的数字,按回车即可。

安装完成后,用浏览器访问 Transmission Web Interface(如:http://192.168.1.1:9091/ ï¼‰å³å¯çœ‹åˆ°æ–°çš„界面;如果无法看到新界面,可能是浏览器缓存了,请按 Ctrl + F5 强制刷新页面或 清空缓存 后再重新打开;注意,路径最后不要加web

离线下载

一、关于离线下载软件

离线下载推荐使用aria2,功能齐全,下载性能强悍,比迅雷会员下载还猛。

二、Aria2安装与配置 * Aria2 下载 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aria2

Aria2完整安装:

sudo mkdir /etc/aria2 #新建aria2文件夹

sudo touch /etc/aria2/aria2.session #新建session文件

sudo chmod 777 /etc/aria2/aria2.session    #设置aria2.session可写

sudo vim /etc/aria2/aria2.conf    #创建配置文件

Aria2 配置 vim 打开aria2.conf,将下列配置直接拷贝进文档内再自行进行编辑。

注意!注释号内的配置皆为不生效使用默认配置,如果要自定义配置一定要把配置前的注释号删除!

#'#'开头为注释内容, 选项都有相应的注释说明, 根据需要修改

#被注释的选项填写的是默认值, 建议在需要修改时再取消注释

#文件保存相关

# 文件的保存路径(可使用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 默认: 当前启动位置

dir=~/downloads

# 启用磁盘缓存, 0为禁用缓存, 需1.16以上版本, 默认:16M

#disk-cache=32M

# 文件预分配方式, 能有效降低磁盘碎片, 默认:prealloc

# 预分配所需时间: none <falloc ? trunc <prealloc

# falloc和trunc则需要文件系统和内核支持

# NTFS建议使用falloc, EXT3/4建议trunc, MAC 下需要注释此项

#file-allocation=none

# 断点续传

continue=true

#下载连接相关

# 最大同时下载任务数, 运行时可修改, 默认:5

#max-concurrent-downloads=5

# 同一服务器连接数, 添加时可指定, 默认:1

max-connection-per-server=5

# 最小文件分片大小, 添加时可指定, 取值范围1M -1024M, 默认:20M

# 假定size=10M, 文件为20MiB 则使用两个来源下载文件为15MiB 则使用一个来源下载

min-split-size=10M

# 单个任务最大线程数, 添加时可指定, 默认:5

#split=5

# 整体下载速度限制, 运行时可修改, 默认:0

#max-overall-download-limit=0

# 单个任务下载速度限制, 默认:0

#max-download-limit=0

# 整体上传速度限制, 运行时可修改, 默认:0

#max-overall-upload-limit=0

# 单个任务上传速度限制, 默认:0

#max-upload-limit=0

# 禁用IPv6, 默认:false

#disable-ipv6=true

# 连接超时时间, 默认:60

#timeout=60

# 最大重试次数, 设置为0表示不限制重试次数, 默认:5

#max-tries=5

# 设置重试等待的秒数, 默认:0

#retry-wait=0

#进度保存相关

# 从会话文件中读取下载任务

input-file=/etc/aria2/aria2.session

# 在Aria2退出时保存`错误/未完成`的下载任务到会话文件

save-session=/etc/aria2/aria2.session

# 定时保存会话, 0为退出时才保存, 需1.16.1以上版本, 默认:0

#save-session-interval=60

#RPC相关设置

# 启用RPC, 默认:false

enable-rpc=true

# 允许所有来源, 默认:false

rpc-allow-origin-all=true

# 允许非外部访问, 默认:false

rpc-listen-all=true

# 事件轮询方式, 取值:[epoll, kqueue, port, poll, select], 不同系统默认值不同

#event-poll=select

# RPC监听端口, 端口被占用时可以修改, 默认:6800

#rpc-listen-port=6800

# 设置的RPC授权令牌, v1.18.4新增功能, 取代 --rpc-user 和 --rpc-passwd 选项

#rpc-secret=<TOKEN>

# 设置的RPC访问用户名, 此选项新版已废弃, 建议改用 --rpc-secret 选项

#rpc-user=<USER>

# 设置的RPC访问密码, 此选项新版已废弃, 建议改用 --rpc-secret 选项

#rpc-passwd=<PASSWD>

# 是否启用 RPC 服务的 SSL/TLS 加密,

# 启用加密后 RPC 服务需要使用 https 或者 wss 协议连接

#rpc-secure=true

# 在 RPC 服务中启用 SSL/TLS 加密时的证书文件,

# 使用 PEM 格式时,您必须通过 --rpc-private-key 指定私钥

#rpc-certificate=/path/to/certificate.pem

# 在 RPC 服务中启用 SSL/TLS 加密时的私钥文件

#rpc-private-key=/path/to/certificate.key

#BT/PT下载相关

# 当下载的是一个种子(以.torrent结尾)时, 自动开始BT任务, 默认:true

#follow-torrent=true

# BT监听端口, 当端口被屏蔽时使用, 默认:6881-6999

listen-port=51413

# 单个种子最大连接数, 默认:55

#bt-max-peers=55

# 打开DHT功能, PT需要禁用, 默认:true

enable-dht=false

# 打开IPv6 DHT功能, PT需要禁用

#enable-dht6=false

# DHT网络监听端口, 默认:6881-6999

#dht-listen-port=6881-6999

# 本地节点查找, PT需要禁用, 默认:false

#bt-enable-lpd=false

# 种子交换, PT需要禁用, 默认:true

enable-peer-exchange=false

# 每个种子限速, 对少种的PT很有用, 默认:50K

#bt-request-peer-speed-limit=50K

# 客户端伪装, PT需要

peer-id-prefix=-TR2770-

user-agent=Transmission/2.77

# 当种子的分享率达到这个数时, 自动停止做种, 0为一直做种, 默认:1.0

seed-ratio=0

# 强制保存会话, 即使任务已经完成, 默认:false

# 较新的版本开启后会在任务完成后依然保留.aria2文件

#force-save=false

# BT校验相关, 默认:true

#bt-hash-check-seed=true

# 继续之前的BT任务时, 无需再次校验, 默认:false

bt-seed-unverified=true

# 保存磁力链接元数据为种子文件(.torrent文件), 默认:false

bt-save-metadata=true

启动aria2

输入命令:sudo aria2c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

如果没有提示错误,按ctrl+c停止运行命令,转为后台运行:

sudo aria2c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 -D

设置开机自动启动

输入命令创建:sudo vim /etc/init.d/aria2c

添加以下内容

#!/bin/sh

### BEGIN INIT INFO

# Provides: aria2

# Required-Start: $remote_fs $network

# Required-Stop: $remote_fs $network

# Default-Start: 2 3 4 5

# Default-Stop: 0 1 6

# Short-Description: Aria2 Downloader

### END INIT INFO

case "$1" in

start)

echo -n "已开启Aria2c"

sudo aria2c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 -D

stop)

echo -n "已关闭Aria2c"

killall aria2c

restart)

killall aria2c

sudo aria2c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 -D

esac

exit

修改文件权限:sudo chmod 755 /etc/init.d/aria2c

添加aria2c服务到开机启动:sudo update-rc.d aria2c defaults

启动服务:sudo service aria2c start

查看服务状态:sudo systemctl status aria2c

Aria2的使用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http://aria2c.com打开aria2的web管理器。打开右上角的设置,输入你的NAS机地址和你的aria2配置文件的端口,如果没有更改就是6800。

在chrome下载aria2插件,可以方便直接调用aria2下载东西,如果无响应可以直接拷贝链接下载。

三、关于Docker Docker功能正在研究学习,后续会更新。

参考文章:

ubuntu安装配置aria2[2016-08-14] https://blog.csdn.net/crazycui/article/details/52205908

ubuntu18.04 aria2的安装及使用详解 [2018-08-23] https://blog.csdn.net/qq_29117915/article/details/81986509

Ubuntu安装aira2及开机启动配置[2018-03-01]https://www.jianshu.com/p/3c1286c8a19d

配置NAS的远程管理

一、关于远程管理

对Linux的远程连接可以使用SSH连接terminal来控制,也可以用Webmin来图形化控制

个人推荐SSH多一些,毕竟Linux用命令还是多一些的,而Webmin会稍微直观一些。

二、SSH的配置 * 安装SSH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ssh

启动服务:service sshd start

配置端口:vim /etc/ssh/sshd_config

去除Port前的注释键,自定义端口。

查看服务是否启动:ps -e | grep ssh

无报错且ssh-agent和sshd两个程序在运行即可。

Windows下载putty,输入你的NAS地址和端口即可远程使用Terminal来管理NAS主机。

三、Web管理

*Webmin安装

由于包管理器中的源并没有webmin,我们需要去官网下载软件的包来进行安装

使用wget来下载包:

cd /你的下载目录

wget https://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webadmin/webmin_1.910_all.deb

然后运行安装命令

dpkg --install webmin_1.910_all.deb

安装程序将会自动把Webmin安装进 /usr/share/webmin目录内。如果没有任何报错,你就可以在其他设备中输入http://NASIPAddress:10000/,请自行更换NAS的IP。

若遇到缺少依赖的报错,请输入该命令解决依赖:apt-get install perl libnet-ssleay-perl openssl libauthen-pam-perl libpam-runtime libio-pty-perl apt-show-versions python

若安装依赖库的过程中报错为无法找到包,请输入vim /etc/apt/sources.list,检查最后一行是否以universe结尾。

在使用NAS时,需要先确定NAS上的NFS服务和SMB的服务都开启了;

然后需要用NAS上的用户去登录,这里用的是admin:

# smbclient -L 192.168.1.40 -U admin

Enter admin's password:

Domain=[WORKGROUP] OS=[Unix] Server=[Samba 4.1.20]

Sharename       Type      Comment

---------       ----      -------

IPC$            IPC       IPC Service ()

Public          Disk

Project         Disk

PM_Team         Disk

Member          Disk

Layout_Team     Disk

Domain=[WORKGROUP] OS=[Unix] Server=[Samba 4.1.20]

Server               Comment

---------            -------

DISKSTATION_SH

PROSERVER            Main Server

Workgroup            Master

---------            -------

WORKGROUP            PROSERVER

说明连接成功!

如果要使用NAS中的存储,需要挂载到Linux服务器中,例如:

# mount -o username=admin,password=********** //192.168.1.40/BackUp /mnt/nasBackup/

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一、在NIS服务器上共享NIS用户主目录

1.创建用户及NIS用户主目录

建议在NIS服务器上建立独立的目录存放NIS帐号信息,如果保持默认设置则客户端挂载NIS主目录到/home目录时会覆盖原有用户主目录而导致其他异常错误;

我们现在建立/nishome存放NIS用户的主目录并使用useradd -d将NIS帐号的主目录指向/nishome,如果己有帐号可以使用usermod -d变更主目录。

1. [root@master /]# mkdir nishome

2. [root@master /]# mkdir nishome/nisuser1

3. [root@master /]# usermod-d /nishome/nisuser1/ nisuser1

4. [root@master /]# useradd-d /nishome/nisuser2 nisuser2

5. [root@master /]# ls nishome/

6. nisuser1 nisuser2

2.重新生成NIS数据库并重启ypserv和yppasswd服务

# /usr/lib/yp/ypinit -m

# service ypserv restart

# service yppasswdd restart

3.共享用户主目录

1. # vim /etc/exports

2. /nishome/nisuser1 *(rw)

3. /nishome/nisuser2 *(rw)

4.重启NFS服务

1. [root@master /]# service nfs restart

2. Shutting down NFS mountd: [ OK ]

3. Shutting down NFS daemon: [ OK ]

4. Shutting down NFS quotas: [ OK ]

5. Shutting down NFS services: [ OK ]

6. Starting NFS services: [ OK ]

7. Starting NFS quotas: [ OK ]

8. Starting NFS daemon: [ OK ]

9. Starting NFS mountd: [ OK ]

10. Stopping RPC idmapd: [ OK ]

11. Starting RPC idmapd: [ OK ]

二、客户端配置NIS验证及Autofs

1.检测主/从NIS服务器相应服务是否正常开启

1. [root@client01 ~]# rpcinfo -p master.abcnis

2. program vers proto port

3. 100000 2 tcp 111 portmapper

4. 100000 2 udp 111 portmapper

5. 100024 1 udp 952 status

6. 100024 1 tcp 955 status

7. 100004 2 udp 682 ypserv

8. 100004 1 udp 682 ypserv

9. 100004 2 tcp 685 ypserv

10. 1000041 tcp 685 ypserv

11. 1000091 udp 699 yppasswdd

12. 1000111 udp 781 rquotad

13. 1000112 udp 781 rquotad

14. 1000111 tcp 784 rquotad

15. 1000112 tcp 784 rquotad

16. 1000032 udp 2049 nfs

17. 1000033 udp 2049 nfs

18. 1000034 udp 2049 nfs

19. 1000211 udp 49642 nlockmgr

20. 1000213 udp 49642 nlockmgr

21. 1000214 udp 49642 nlockmgr

22. 1000032 tcp 2049 nfs

23. 1000033 tcp 2049 nfs

24. 1000034 tcp 2049 nfs

25. 1000211 tcp 57392 nlockmgr

26. 1000213 tcp 57392 nlockmgr

27. 1000214 tcp 57392 nlockmgr

28. 1000051 udp 796 mountd

29. 1000051 tcp 799 mountd

30. 1000052 udp 796 mountd

31. 1000052 tcp 799 mountd

32. 1000053 udp 796 mountd

33. 1000053 tcp 799 mountd

2.Authconfig启用NIS验证

执行setup(或者authconfig-tui命令)

3.修改Autofs主配置文件

1. vim /etc/auto.master

2. # Sample auto.master file

3. # This is an automounter map and it has thefollowing format

4. # key [ -mount-options-separated-by-comma ]location

5. # For details of the format look at autofs(5).

6. #/misc /etc/auto.misc

7. # NOTE: mounts done from a hosts map will bemounted with the

8. # "nosuid" and"nodev" options unless the "suid" and "dev"

9. # options are explicitlygiven.

10. #

11. /net -hosts

12. /nishome/etc/auto.nishome

13. #nishome是客户端要挂载的目录;auto.nishome是Autofs客户端配置文件;

14. # Include centralmaster map if it can be found using

15. # nsswitch sources.

16. # Note that ifthere are entries for /net or /misc (as

17. # above) in theincluded master map any keys that are th

18. # same will not beseen as the first read key seen takes

19. # precedence.

20. +auto.master

4.创建NIS自动挂载配置文件

1. [root@client01 ~]# touch /etc/auto.nishome

2.

3. [root@client01 ~]# vim /etc/auto.nishome

4. * -fstype=nfs master.abcnis:/nishome/&

5. # Autofs挂载目录支持通配符 * ;

6. # 网络路径中的用户名使用 &表示;

5.重启Autofs服务

# service autofs restart

可以看到重启Autofs服务后客户端自动创建了/nishome目录!

三、客户端测试

注意如果使用su命令在NIS客户端切换到NIS用户时,在第一次可能会报无法定位到用户家目录的错误,没有关系,退出第二次再使用时就会正常。

1. [root@client01 ~]# su nisuser1

2. [nisuser1@client01 root]$ pwd

3. /root

4. [nisuser1@client01 root]$ cd

5. [nisuser1@client01 nisuser1]$ pwd

6. /nishome/nisuser1

7. [nisuser1@client01 nisuser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6787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