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工程师鄙视链里面所有工程师鄙视php工程师?

为什么在工程师鄙视链里面所有工程师鄙视php工程师?,第1张

最近这几年在世界各地突然吹起了一股全民Coding风,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在学 Java 了,但是身为一介靠写程序(以及在上班时间胡乱上网)来谋生的 developer(所谓的 developer 就是“程序开发攻城狮”的比较潮的说法)。想要提醒那些有志于攻城狮行业的童鞋们一件重要的事:慎选你的第一个程序语言或通信协议。当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在中国工程师的圈子里,文人相轻的现象可是非常严重的,在硬件通信协议,嵌入式程序设计,软件码农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错综复杂的“鄙视链”。从程序语言、编辑器、嵌入式平台、通信协议、硬件方案到{ 是写在 if 的同一行还是下一行,不同阵营的人都习惯鄙视来鄙视去。而其中“你用什么程序语言?”更是大家最热衷的一条鄙视链,所以对于刚踏入程序设计领域的初学者来说,万一程序语言选得不好,可是会一开始就落入鄙视链的底层啊。

工程师的鄙视链到底有多惨烈、多残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工程师的鄙视链长什么样吧!

程序语言篇

在程序语言使用方面:

工具篇

用 text editor 的工程师鄙视用 IDE 的工程师

看到程序员的工具鄙视链,你是不是突然觉得会Docker的程序员是可以上天的~~~

硬件篇

这已经不是代码语言的较量了,而上升到写代码的装备了。

此处,可怜的PM(项目经理)表示再次中箭

OS篇

用 Mac OS X 的工程师鄙视用 Linux 的工程师,用 Linux 的工程师鄙视用 Windows 的工程师。

用 Debian 的工程师瞧不起用 Ubuntu 的工程师,用 Ubuntu 的工程师瞧不起用非 LTS 版本的 Ubuntu 的工程师。

职场篇

搞硬件的工程师鄙视搞软件的工程师。

写 OS 的工程师鄙视写 Web 的工程师,写 Web 的工程师鄙视写 desktop application 的工程师。

后端工程师鄙视前端工程师。

工程师跟设计师互相鄙视。

信奉 Test-Driven Development 的工程师鄙视先写 code 再补 tests 的工程师,先写 code 再补 tests 的工程师鄙视不写 tests 的工程师,不写 tests 的工程师鄙视又他妈乱改需求的 PM。

没有证照的工程师鄙视考了一堆证照的工程师。

上班穿休闲服的工程师鄙视上班穿西装的工程师,上班穿西装的工程师鄙视上班穿系服的工程师。

结束语

如果你看了以上这些惨绝人寰的鄙视链之后,觉得深深地扎了老铁你的心......

不用怕!赶紧来报名第二届立创商城电子制作节吧!用作品赢取大奖,站上工程师鄙视链的最顶端!

第二届立创商城电子制作节已正式启动!活动由ST意法半导体冠名、Mouser贸泽电子协办、Sunlord顺络电子友情赞助,面向立创商城及嘉立创所有新老客户,个人、团体或公司都可以参加,活动时间为2017年5月23日~2017年9月8日,超低门槛、高手如云、奖金高达税后10000元!欢迎广大电子工程师和电子设计爱好者参加。参赛详情可见“立创社区>创客天地>第二届立创商城电子制作节”版块。

报名参赛,万元大奖等你拿!

「关于」立创商城(WWW.SZLCSC.COM)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元器件线上采购服务,成交量全国领先。自建6000多平米现代化元器件仓库,现货库存超40000种。本文由立创商城整合,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Python超越了Java?不知道题主基于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能说Python站在「人工智能」这个风口上火了一把,但是他真的超越了Java吗?我看未必。

TIOBE排行榜

我们先来看一份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的最新数据,目前Java连续2年占据榜首,和Python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这说明使用Java作为武器的程序猿们还是占据了大多数!

市场需求对比

我们以某勾的数据作为基准,选择互联网行业发达的地区北京为例,来看看具体疫情期间具体的岗位需求:

Java有多少呢?500+,我们再来看看Python的岗位需求量,只有265个。结果显而易见了吧,很明显Java占绝对优势。

Java就业方向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Java的就业方向都有哪些呢?

Web开发:目前大中型企业,网站开发基本都首选Java了吧,就连人所众知的淘宝在早年也早早的从PHP转移到Java。

移动互联网:Java的话,首推Android了,当然这几年Kotlin也风头正茂。

大数据:信息大爆炸时代,海量数据分析更是每家大型企业的重中之重,前景必定一片光明。

游戏开发:依赖于J2SE,但是又不是Java的强项,不建议考虑。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在学Python呢?其实除了很多培训机构借着人工智能的风口趁机炒作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Python真的很容易上手,简单易学,更能作为一款办公利器加快我们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当中Python更多的是以一种胶水语言的形式存在。

最后在说一句,其实程序员之间没必要文人相轻,把自己归类为Java程序员,Python程序员或者C++程序员其实是很可怕,很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根据需求,合适的语言才是最好的!难度你忘了那句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这个梗吗?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0009(不闲聊)

在中国的互联网圈,有一支不可忽视的流量大军:

湖南人。

“微信之父”张小龙、“腾讯五虎”之一的曾李青、58同城姚劲波、陌陌唐岩、快手宿华、快播王欣……

这应该是互联网最庞大的一个群体。

有人估算,在中国的互联网圈,湖南人可占到三分之一。

虽然这么说,并没通过严谨地统计,但也足以证明“湘军”在互联网圈的影响力。

100年前,是“得湖南者得天下”。而100年后,是“得湖南者得流量”。

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也说过一句话:

湖南衡阳人曾李青,绝对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元老级人物。

他和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并称“腾讯五虎”,在腾讯的发展初期,功不可没。

而且腾讯“五虎”和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也不太相似。

“十八罗汉”实际上是“以马云为中心”,而“五虎”却是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

1998年,当小马哥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开始合伙创业。在深圳电信混得风生水起的曾李青已经有了一个很牛逼的身份:

深圳互联网的开拓者之一。

因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第一个宽带小区,就是在他的推动下建成的。

不过到了1998年,电信局整顿“三产”,曾李青所在的项目公司,面临被裁撤的命运,他也萌生了辞职下海的想法。

最后,他决定去找他的领导——深圳电信局局长许文艳,请她帮助拿拿主意。

许文艳说:

嗯,这话说的蛮有水平,当年我也是这么劝退员工的。

只是许局长,送佛送到西,还推荐了一个人给曾李青:

马化腾。

其实,曾李青之前和马化腾也打过一些交道,当时小马哥还在润迅,因为工作方面和曾李青有些接触。

身材高大,能说会道的曾李青,让内向柔弱的小马哥印象深刻。

而彼时,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四人联手创业,准备大干一场。

第一次开会时,大家突然发现,场面冷静的可怕,因为四个人都是技术宅男,个个不擅言辞。

因此,这次会议的主要决定是:一定要找个懂销售的人来合伙。

曾李青恰逢其时的出现,把一只巴掌终于给凑齐了。

马化腾和张志东,来到曾李青的办公室,商报路奥林匹克大厦的17楼,一个只有10平米的小格间。

茶还没喝两口,三个人的分工就已经明确了:

马化腾负责战略和产品,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负责市场。

那是1998年的秋天,曾李青办公室窗外就是莲花山公园,粉红的簕杜鹃花洒的漫山遍野,三人心情颇好,憧憬着将来能搞点大事儿出来.......

不过,他们怎么也不会意识到,这竟然是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开端......

曾李青加入腾讯后,虽然按照股份,他坐的是第三把交椅。但他健谈,派头足,每次出去谈生意,都被人误以为是大老板。

而斯斯文文的小马哥则被认为是运营助理,或者是秘书。

但是小马哥并不介意,因为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账上没钱了......”

当时QQ已经有了百万用户,但那时的世道和现在不一样,流量压根儿不值钱。

有家公司倒是有意收购,他们上门清点了一下桌子、凳子、电脑,出了一个数:

小马哥觉得太低,对方问他要多少?

他咬了咬牙,说:“至少也值100万啊”,对方笑了笑,闪了。

后来,曾李青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卖不掉,可以找VC(风险投资)啊!

小马哥根本就没听过什么VC,因为当时风险投资模式刚进入中国。

而将VC引进中国的,也是一个湖南人: 熊晓鸽。

虽然后来的徐小平、沈南鹏等风投大佬名声很大,但中国VC的始祖,是来自湖南湘潭的熊晓鸽,他因此也被称为“中国 VC 第一人”。

90年代的中国,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风险投资。

1993年,当熊晓鸽从美国回到国内,和同学们说起自己的创投大计,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大忽悠:

当然,虽然曾李青和熊晓鸽是湖南老乡,但一开始曾李青并没有去找熊晓鸽,而是找到了其他两个好友。结果这两个好友牵线搭桥,分别推荐了两家投资机构:

熊晓鸽的IDG和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盈科。

最后,IDG和盈科各投了110万美元,并分别占股20%。

投资腾讯,既成全了曾李青,也成全了熊晓鸽。

因为在此之前的7年里,熊晓鸽的IDG颗粒无收。

之后,熊晓鸽又投资了百度、携程、搜狐、B站……所以他不仅成为了国内顶级的投资人,而且他还有了一句口头禅:

反正不管和他聊起什么公司,他最后可能都会冒出一句:“我们投的……”

而借着这两笔融资,腾讯不仅熬过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来在2004年又顺利赴港上市。

腾讯的上市让曾李青实现了财务自由,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刘炽平

当时腾讯的上市承销商,是高盛,而高盛负责与腾讯对接的人,叫刘炽平。刘炽平比小马哥小两岁,两人一见如故。

很快,小马哥就把刘炽平挖到了腾讯,一年之后,刘炽平又从首席战略官升任为腾讯总裁,是仅次于小马哥的企鹅帝国二当家。

而在刘炽平刚加入腾讯的2005年,他还完成了一笔腾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收购:买下一个名叫Foxmail的产品。

而Foxmail的创造者,是另一个湖南人:张小龙。

当时谈判时的任命颇有意思:

在引进张小龙这件事上,腾讯的功劳簿向来是记到刘炽平头上的。

不过,据曾李青自己说,他协助工作时也是蛮用心。

他飙着自己的保时捷跑车从深圳赶到广州,去和张小龙谈收购时,湖南老乡的身份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无论怎样,刘炽平和张小龙先后进入腾讯,企鹅帝国的权力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7年,曾李青离开腾讯,位置被刘炽平取代;

2014年,创造了QQ的技术大牛张志东也壮年退位,其位置被“微信之父”张小龙和主攻 游戏 业务的任宇昕取代。

曾李青离开腾讯后,走上了他的老乡熊晓鸽一样的创投之路,之后江湖中才有了那句传言:

北有徐小平,南有曾李青。

后来,曾李青投资了他的一个老乡——湖南彬州的王欣,也就是曾轰动一时的快播的创始人。

当然,这笔投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终没有达到预期,其实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

2005年,当曾李青第一次见到张小龙,曾李青可能没有想到,他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老乡,日后会在互联网圈封神。

1969年,张小龙出生在湖南邵东魏家桥镇的一户穷人家,爷爷做过铜匠。

家里有兄弟两人,一个叫小龙,一个叫小虎。

小虎虎虎生威,可是小龙哥却比小马哥还文静。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考入华中 科技 大学电信系,住在一栋苏式建筑风格的宿舍。宿舍外边有个水塘,没事的时候,他就和室友们到池塘里钓虾。

读研期间,张小龙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做计算机软件开发。

因为一向爱睡懒觉,所以每天中午会睡到自然醒,然后骑着单车去实验室,晚上12点再骑单车回宿舍睡觉。

1994年毕业的时候,原本张小龙是被分配到了一家国家电信机关。但当他站在单位那栋死气沉沉的大楼前,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问完这个问题,他就放弃了铁饭碗,转而跑到广州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当起了码农。

1994年的时候,码农还不用“996”,所以业余无聊的时候,他就偷偷写代码,准备开发一款邮箱。

1997年,张小龙的Foxmail一推出就火遍了全国。

当时,中国大约有600多万台电脑,其中有200万台都在用Foxmail。

但是,Foxmail并不能给张小龙带来一分钱的收入。只是为了更好的维护Foxmail,他还是辞了职。

当时周鸿祎慕名跑到广州去找张小龙,两人很快成了朋友,经常一起下馆子,淘影碟。

有一次,周鸿祎提醒他:

结果张小龙说:

但很快,张小龙就意识到情怀不能当饭吃,因为他后来真的穷得快没饭吃了。

直到1998年的某一天,张小龙收到了一封邮件,对方说Foxmail有漏洞,想和他探讨一下。

发邮件的人是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

后来两人通上了电话,雷军问 :“愿不愿把Foxmail卖给金山?”

张小龙激动地开了个价:“嗯,15万,不能再少了……”

之后雷军派了两个码农去找张小龙详谈。结果两人回来后对雷军说:

大家都说“文人相轻”。其实码农也差不多,码农都觉得自己的语言最牛叉,自己写的代码也最牛叉,谁也不服谁。

就这样,收购的事于是不了了之,一时大意的雷军错失了一个时代。

所以到了2000年,博大互联网络公司花1200万元收购了Foxmail,后来张小龙又做出了微信,把雷军推出的米聊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雷军的那段日子,过得特别的阴暗,以至于每早醒来,满脑子都是“Are you OK?”的声音。

然而,张小龙在卖掉Foxmail之后,却变得很OK。

他揣着1200万,给自己买了一辆豪车,又来了趟说走就走的西藏之旅,然后开始给博大打工,继续负责Foxmail。

一转眼5年又过去了,博大因为不善经营,把Foxmail连人带软件转手卖给了腾讯。

张小龙带着Foxmail加入腾讯后,并没有搬到深圳,而是继续留在广州。

当年,国家总设计师在深圳画了一个圈,这时小马哥也在广州画了一个圈(也就是传说中的广研),并对张小龙说:

2007年,QQ邮箱新版本上线,并推出了“超大附件功能”和“漂流瓶”。

2010年,QQ邮箱跃居全国第一,成为了“中国的hotmail”。

QQ邮箱做成功之后,张小龙又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半退隐状态,直到当年10月,一款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上线,半个月就收获了100万用户。

张小龙脊背一凉,赶紧给小马哥写了封邮件:我们也要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移动社交软件。

小马哥回复道:“做,你马上就做!”

也正是在这时,雷军也打算全面进军移动社交领域,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赶在腾讯之前研发出米聊。

2010年12月10日,米聊上线。

一个月后,也就是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

当时,小马哥虽然让张小龙马上就着手研发微信,但稳妥起见,他也同时安排了腾讯无线事业部的两个团队(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同时进行研发。

但这两个团队的 历史 包袱太重,反而是孤零零在广州,没有任何 历史 包袱,且不受利益牵扯和权力掣肘的张小龙团队,最后赢了。

由此看来,当年小马哥让张小龙继续留在广州组建团队,远离腾讯大本营,简直是神来之笔。

微信推出半年后,雷军的米聊彻底失势。

不过当时张小龙在移动社交领域的强敌,除了雷军,还有一个他的湖南老乡—— 唐岩。

很多人说张小龙是互联网圈的一股清流。

但只要一提起唐岩,很多人会说:

而他创立的陌陌,更是移动社交领域公认的一朵奇葩之花。

有人不可自拔,有人口诛笔伐,还有人一边口诛笔伐,一边不可自拔......

唐岩是湖南娄底人,比张小龙小10岁。

当青年张小龙在大学沉迷于钓虾和写代码的时候,少年唐岩还在娄底矿区拉帮结派,拎着铁棍斧头在街上晃悠。

1996年考上大学后,头上还留着斗殴时的疤的唐岩已经喜欢上了看《电脑报》。

后来他又迷上了聊天室,天天混迹于娄底一个叫“神童湾”的聊天室,里面聚集着一群文学爱好者,而路子野的唐岩有一个很霸气的签名:

“谁不崇拜我,我就打死谁。”

聊天室里的唐岩不仅言辞犀利,一言不合就和人论战,而且他还喜欢写小说,他曾写过一个矿区混混和一个姑娘的爱情故事,文风粗粝。

结果他的小说引起了当时的网易新闻副总监黄章晋的注意。

两人不仅成了网友,黄章晋还把唐岩带进了网易。

后来,唐岩一路从编辑做到了总编辑。

回想起2003年,当时小城青年唐岩刚到北京,看着帝都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他收敛了在娄底时的狂妄。

有一天晚上,他坐错了车,却不敢向售票员问路,下车后,身无分文的他,只能沿着北三环走回月租330元的地下室。

后来他自己也如实承认:之所以不敢向售票员问路,是因为北京话太好听了,所以担心自己的大弗兰口音被对方鄙视。

那时候虽然穷,但唐岩始终认为,自己早晚会逆袭。所以到了2007年,他刚搬出地下室,就买了辆福克斯。

2011年,当他的老乡张小龙刚推出了微信,唐岩手里也已经攒了一百来万。于是他跑去问太太,说他准备创业,假如没做成怎么办?

太太说,那就去上班。

他又问:如果不想上班了呢?

太太回答:那就继续创业呗。

他接着问:如果又失败了,能不能把房子卖了?

太太说:行。

结果唐岩又问:假如又失败了呢?

太太没好气地回答:那就离婚!

唐岩心里有了底:

2011年3月,唐岩带着另外两个从门户网站出来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开始开发一款手机软件。

当时他们都没有接触过手机软件,于是买了一本 《iOS30天速成》 ,一边看一边写代码。

在创业前,唐岩没有具体的目标,比如说,当年的小马哥创业时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三年后,腾讯的员工要达到18个人,一定把100多平米的办公室坐满!

但当时唐岩没想这些具体的东西,他想的是:

要搞就搞把大的!比如说,搞出一个像腾讯那么大的盘子!

当时唐岩一直紧盯着张小龙的微信,2011年8月4号,陌陌上线。而在此前一天,微信推出了一个新功能:附近的人。

虽然唐岩自信满满,但还是有点沮丧,他心里很清楚,他的湖南老乡张小龙,是个可怕的劲敌。

后来就有人问他:如果腾讯做陌陌这个事,怎么办?

唐岩回答:该咋办就咋办,难道就不干啦?

又有人问他:你觉得什么会颠覆微信?

唐岩哭笑不得:我要知道我不早干了?

唐岩虽然看起来吊儿郎当,自信心爆棚,但他也很有自知之明。他经常说:

作为一个“吉祥物”,每次去见投资人的时候,当对方问他:“你以前做过什么?”

他回答:“管新闻。”

对方又问:“管新闻能干什么呢?”

唐岩又回答:“就是管哪条该不该上,标题怎么做。”

对方满脸疑惑:“这个跟你创业又有什么关系?”

唐岩理直气壮地回答:“没半毛钱关系!”

2011年,在陌陌第一年的年会上,唐岩喝醉了,他向大家吐露了心声:

有人就说,如果陈浩南出来创业,大概就是他那样。

2013年的12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唐岩在公司附近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结果被人抢了,两个人很快打了起来。

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和人打架,他回答:

唐岩这种性格,当然不招公众舆论的待见。

以至于,2014年,陌陌赴美上市,大家一边炮轰陌陌是约炮神器,一边说唐岩痞里痞气。

但是,我倒觉得唐岩是个蛮真实的人,不装逼,这种人实在太少啊......

而那些一边骂陌陌,一边骂唐岩的人,也是不开窍,根本不懂得“气质接近”的道理......

要说唐岩还真是个性情中人,他老乡王欣因为“快播涉黄”而面临牢狱之灾时,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一年后,王欣的太太发了一条名为《老公你好吗?》的长微博,此时的王欣已入狱一年。唐岩看完,激动地对该文章打赏了一万元。

而在这篇文章的打赏名单中,还有另一个王欣的湖南老乡兼“好基友”—— 58同城的姚劲波 。

————未完待续————

-End-

参考文献: 《腾讯传》,吴晓波《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林军《熊晓鸽:江湖浮沉》, 财经 天下《揭秘“微信之父”张小龙:华科走出的“独孤大侠”》,长江日报《腾讯的三生三世》,何加盐《探秘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张小龙》,拾遗《陌陌唐岩:CEO不需要什么都懂,但一定要知人善用》,金融女王《唐岩学“乖”:陌陌遭遇天花板,坏小子开始守规矩》,商业DN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713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