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你的关键词是什么

2022年,你的关键词是什么,第1张

对于我来说,2022年的关键词应该是“阴天更应打开窗帘”

时间一点也没停歇,马上2022就结束了,我翻看了2021年终总结,和2022新年计划,感慨万千,我们还是没有从疫情中走出来,防疫政策从严到松,谁也不好说是好是坏,凡事都有利弊,总是要积极面对吧。工作上还算稳定,不像很多人丢了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不好找工作。最让我开心的还是宝宝的平安出生,虽然是刨腹产,虽然家人都感染了新冠,但是好在都扛过去了,都转阴了,不得不说,平安健康真好,多亏了家人的付出,家人给的爱总能给我们无限的能量。下面详细展开讲讲吧。

工作

在摩天轮度过了第一年,相信大家和我感觉一样,经济的寒冬还是没有过去,这和新冠疫情是分不开的。不过还是很乐观,自我们放松防疫政策后,第一波疫情正在凶猛袭来,等大家都感染过一遍后,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也会大大加强,这个看国外的状况就可以得出结论。其实新冠的伤害确实没有那么可怕,我观察到的大部分人也都是乐观的态度。相信我们能携手共度难关,各个演唱会、线下剧场也能如雨后春笋,蓬勃开演,在迎接新春的同时,迎接新的后疫情时代。

除此之外,自己做了Uniapp的技术分享,分享了Uniapp的技术路线及构建相关的内容,对vite打包构建uniapp应用做了研究和分享,最终我的感觉是,相同的技术方案用一个框架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对于小程序,包括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抖音小程序等基本都是基于微信小程序架构做的包装,用像uniapp这样的技术框架做会省很多事,需要做的兼容也不多,一套代码生成多个端非常高效。但是对于app和H5则需要兼容的东西就比较多了,建议不要做到一起,相反会增加很多冗余的代码,使代码可读性大大降低。

最后,基于设计模式,我也对我负责的一个全栈项目做了重构,主要是用了策略模式,代码更加清晰松耦合,相信对于后续加需求也更加得心应手。

学习

今年我着重把学习重点放在了两大块,一个是设计模式,一个是前端工程化

1、设计模式

首先我看了一本书,《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因为我是前端出身,所以看了这本基于JavaScript语言的设计模式,看起来更丝滑,但其实设计模式都是相通的。书中有几个实用的我说一下。

首先是策略模式,最为实用,策略模式是解决代码堆砌冗长的最好办法,将同类型的对象抽象出来,定义一系列的算法,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可以相互替换,就这样可以讲代码拆分解耦,也更健壮。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文档,里面有一个小例子:策略模式 · 语雀。

其次是代理模式,这个应用的地方也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使用第三方或者是别人已经写好的方法或组件,但这个方法或组件又比较复杂,不好直接“插手”,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写个代理方法或组件,实现中间代理的功能。这样既不更改原方法组件,也可以达到新的需求。代理模式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在做缓存时,频繁地调用需要大量计算的方法会造成性能的消耗,但如果我们在代理层做一层缓存,这样就能达到用内存换CPU的目的,很多时候会提升整体性能。这里也有个小例子:代理模式 · 语雀

另外还有很多,像发布订阅模式等也比较常见,在解决一些需要分发和订阅的需求时比较常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下这本书。同时“墙裂”推荐大家在写代码的时候把这本书放在旁边,时刻提醒自己写出优雅而健壮的代码,尤其是那些刚开始入行的新人。

2、前端工程化

说到前端工程化,不得不提AST,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AST)是源代码语法结构的一种抽象表示,它以树状的形式表现编程语言的语法结构,树上的每个节点都表示源代码中的一种结构。在代码语法的检查、代码风格的检查、代码的格式化、代码错误提示、代码自动补全等等场景均有广泛的应用。

编译器整体执行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Parsing(解析过程):这个过程要经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构建AST(抽象语法树)一系列 *** 作;

Transformation(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将上一步解析后的内容,按照编译器指定的规则进行处理,形成一个新的表现形式;

Code Generation(代码生成):将上一步处理好的内容转化为新的代码;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我总结的这个文档库:前端工程化 · 语雀 《前端工程化》

生活

家人

今年我的宝宝,小拿铁出生了,他真的太可爱了,我也终于当爸爸了。从他出生的那一刻,我便知道了,我又多了一份责任,陪他健康成长,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也给他最大的支持,同时我也得更加努力了。

国内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随着延续了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取消,部分车企就已经开始宣布涨价,继而还是会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包含增程式)汽车的销量产生影响,消费者购车心理也会出现变化。

所有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走混动技术路线是不可能绕开的路。在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阶段,混动汽车凭借着低成本出行、无续航焦虑等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实际的问题。国内在比亚迪DM-i系列车型“走红”后,诸多主流国产混动技术崛起,但也面临着混动技术面世时间较短,且产品保有量较少。消费者天天呐喊的“0焦虑”,也没有真正实现。

好的混动技术,绝不是靠大电池、能外接充电,就可解决。而且,类似于DHT混动技术,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也导致车价动辄就是三十万级以上,并不亲民。

那真正好的混动技术,应该是什么样的?像曾经在混动技术领域独领风骚的丰田汽车,在混动技术上是否会有更大的作为?

新混动时代,需要新智能电混技术和产品引领

面临如此竞争激烈的混动市场,深耕26年混动市场的丰田汽车,怎么可能就此作罢。2023年3月23日晚,广汽丰田全新雷凌迎来正式上市,提供两种动力能源形式。全新雷凌智能混双擎共推出3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3.38万元—14.88万元;汽油版全新雷凌推出了6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1.38万元—13.58万元。

作为首款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车型,全新换代雷凌也把优秀的智能电混技术带入到了A级家轿这样亲民的市场,也符合当下国内市场追求的“油电同价”的策略。

这套最新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能够搭载在广汽丰田销售占比最大的A级产品上,说明这套技术在可靠性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再者一定有很多新的技术和体验,让我们通过产品看技术,再通过技术,看看放在产品上的表现又如何?

丰田第四代及第四代以前的 THS 系统,都在持续追求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实现全速域电混的高级驾驶质感。随着现如今消费者属于“全都要”的需求点,我们对好的电混技术产品的认知是车价具有吸引力、不需插电、有纯电车的驾驶感受、性能好、加油就能跑、续航里程得破千、要省油、售后维修保养成本低、保值率高……

而以上这些需求点,至今也没有一个最好的技术方案。即使像比亚迪的 DM-i技术,它就是插电式混动技术,这套技术的确解决了部分痛点,但从用户角度而言,用车体验还是会受到充电配套设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丰田再次在混动技术上进化,就是为了能够全面解决消费者的用车痛点。广汽丰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和全新雷凌的到来,将重新定义智能电混技术和产品。

这套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相比第四代 THS系统,通过对三电系统的 3 个升级,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全速域加速表现。

第一大升级,就是换成了全新锂电池,体积缩小 34%,重量降低 44%,很好地提升行驶性能;其二,采用小型化、高功率的电机,通过升级,让车辆在高转速状态下,电机能量损耗降低同时输出功率提升 32%,弥补燃油机停止工作时的动力不足;其三,PCU 动力控制单元大幅提升了功率密度,实现 17% 的轻量化,让电控系统更智能。

再者,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功率分流式电混方案正是行业的又一大技术突破 。通过精密的行星齿轮结构,实现同时具备 BEV 和 PHEV 的工作性质。它很好的借助电机和发动机的优势,来保证全速域的平顺性与动力性,也兼顾了全路况的燃油经济性。即使在面对插电混动技术的产品时,他们需要在满电满油的工况下才能拥有续航1000公里的水平,但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无需充电、仅靠加油就能做到。

我们结合全新雷凌来看这套技术, 1.8L 智能电混双擎系统的综合功率将比上一代提升 12%,零百加速接近 9 秒区间。起步时,效率更高的电动机为车辆带来更迅猛且顺畅的加速体感,其低扭发力(0-60km/h)加速仅需 4 秒;而在 80-120km/h加速表现提升 15%,让后段提速也毫不费劲,解决了部分电混车在高速后段加速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满足性能的同时,雷凌的 1.8L 智能电混双擎系统 WLTC 综合工况油耗仅为 4L/100km,折算下来一公里也就约 3 毛钱,用车成本也很低。

更为重要的是,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并没有像国内很多车企应用的DHT混动系统,不仅有着复杂的硬件结构,后续维修保养费用高,再者成本高,实际售价不便宜。再结合二手市场的保值率来看,对消费者而言,整个用车周期贯穿下来,也并不友好。

以人为本的智能化,实现了全维度升级

其实,这套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优势不小,但我们先直面一个很多消费者关心的痛点,智能化。为什么要着重强调,因为消费者对丰田产品智能化方面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

就拿这台全新换代雷凌来说,虽然身处十万级别的价位,但除了可靠的智能电混技术,在智能配置层面也已经提升了百步,可以说是多维度地提升产品力。

如今,诸多车企为了智能化疯狂在硬件层面上做“输出”,也导致车价上涨。抛开现象看本质,堆叠更高的智能硬件,是否真的实用或者符合用户习惯。显然不是,鸡肋的功能随处可见,最终还得消费者自己买单。

在智能化技术上,广汽丰田还是“以人为本”,做实用且好用的升级和改变。而且,像全新雷凌本身自带的智能化配置就已经达到其他同级车型高配车型的级别。更重要的是,广汽丰田让旗下新车型都标配了这些升级过后的智能化配置,也使得在智能化技术层面,广汽丰田做到了技术平权和亲民普世。

在座舱人机互动的表现上,全新雷凌一改老款车型数字化体验不佳的弊端,全新开发的T-SMART智能座舱,拥有全新T-LINK智能互联系统,UI设计不仅更符合现在简约、二级菜单减少的需求,同时全面优化了屏幕尺寸,纤薄感与显示效果。

全新T-LINK智能互联将支持Carplay、Carlife以及Hicar三种交互能力,配合智能语音、无线投屏、车载微信和无线OTA升级等功能。除此以外,广汽丰田还开发了满足本土化需求的软件产品,例如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进行锁车、解锁、启动等 *** 作,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将数字钥匙分享给微信好友。

除了智能维度,全新雷凌更新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硬件层面通过内置分布式ECU芯片,前摄像头和雷达的扫射面积提升至原来的4倍,使得预碰撞系统可对应场景将从2个升级到9个;智能泊车系统通过配备4个PVM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支持高达6种泊车方式,最多可记忆3个车位,提供遥控泊车和自定义泊车。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RSA 道路标识识别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帮助驾驶者识别交通标识,避免违章。当突然监测到你因疲劳或生病等原因失去驾驶能力时,EDSS 紧急驾驶停止系统能自动进行减速直至车道内停车,并主动打开双闪等待救援。若遇见大雾、雨天等迷乱视线的天气。

PDA 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功能可以远距离监测到行人、自行车等潜在风险,进行更早的减速或制动 *** 作。这些最为重要的主、被动安全配置,都会下放给到更多配置级别车型上。

侃车说:

国内电混技术的崛起,站在行业高度是好的。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需要一项可以“从始至终”都能够认真服务好消费者的技术和产品。毫无疑问,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的全新雷凌,拥有省心的用车体验、出色的行驶品质以及低用车成本,更重要的是智能化上的提升,可以说做到了电混车型应该有的“从始至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众侃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861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