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先fdisk -l看看,所有的存储设备。
可以看到/dev/sdb设备,没有分区表,那么肯定就是我们那块新的硬盘了。
2
我们fdisk /dev/sdb,可以看到最后面一行的提示,m for help。
m是more更多的意思,更多帮助输入m。
3
我们输入n,n是new新的意思。意思就是新建分区。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e是extend扩展的意思,就是说建立扩展分区。
p是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的意思,就是说建立主分区。
我们这里建立扩展分区。
4
设置分区号,设置为1
开始柱面号,直接回车默认
结束柱面号也是直接回车默认,也就是所有柱面都被分成扩展分区。
5
输入p然后回车查看一下。
6
在用n新建一个分区,这时候可以看到logical,逻辑的意思。
7
l之后,和建立扩展分区一样,它会让你设置开始柱面和结束柱面。
我们在结束柱面输入+10g,也就是自动计算,从柱面1开始计算,计算到10G后为结束标志。
我们给逻辑分区分10g。
8
用p查看一下结果。ok,接着分剩下的10G。
n新建分区,l选择逻辑分区。
柱面开始位置,回车选择默认。
柱面结束位置,回车选择默认。
p再看下结果。
w保存起来。
这时需要等待,等待分区完成。
fdisk -l看一下,存储器和分区信息。
教你怎么在linux下分区
这时我们需要给它设置文件系统并进行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5
mkfs -t ext3 /dev/sdb6
给它们设置ext3的文件系统,并格式化。
我们在新建两个目录,用来挂载这两个分区。
mkdir /data1 mkdir /data2
然后我们挂载这两个分区。
mount /dev/sdb5 /data1 mount /dev/sdb6 /data2
ok,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可是重启之后又要手动挂载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只要配置一下就OK了。
vim /etc/fstab
编辑/etc/fstab文件
文件字段含义如下:
第一个字段,标识符,可以是UUID或者设备文件名
第二个字段,挂载点
第三个字段,文件系统类型
第四个字段,挂载参数,例如设置读写这些权限等等
第五个字段,分区是否被dump备份,0代表不备份,1代表每天备份,2代表不定期备份。
第六个字段,分区是否被fsck检查,0代表不检查,其他非负数代表检测优先级,1比2的优先级大,数越大,优先级越小,
wq保存退出之后,我们分别复制两个文件到我们的挂载点,为了等会测试。
cp /etc/issue /data1 cp /etc/virc /data2
然后重启。
开机过程中,可以看到在挂载两个存储器。
登录之后,我们mount看看是不是自动挂上去了?
再看看/data1 和 /data2的文件是否在?
linux分区的方案是:1、第一个分区是boot分区,安装 *** 作系统,一般200M即可;
2、第二个分区是swap分区,虚拟内存;
3、第三个分区是,分区,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
在 Linux 下,分区一般通过 fdisk 或 gdisk 这样的工具来完成。对于 1TB 的硬盘,一般通过分成多个不同的逻辑分区来完成。通常情况下,/(根)分区的大小为 100GB-200GB 左右,/home 分区的大小为剩下的空间的大部分,swap 分区的大小为内存的两倍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建议,实际大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