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签收、登记:首先应建立严格的收文签收、登记制度,加强对公文运转的管理,保证收到的公文件件有着落。收文的签收、登记一般由秘书处(室)负责签收、拆封,并按规定编号、登记。送领导同志的信件,除亲启、件和有特别交代的以外,一律由专门收文科室拆封,按其内容和性质,分别处理。对需纳入收文办理的,应编号、登记,按规定程序处理。收文登记一般应登记以下内容:收文日期、收文编号、来文单位、来文标题、密级、份数、承办单位或分送范围。
②分办、拟办:凡需办理的公文,由文书处理部门根据文件内容和紧急程序,及时提出注批、注办意见,呈送机关领导人批示或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紧急公文应按要求时限办理完毕;一般公文应在文到之日起三日内交到承办部门或送至有关领导人。除特殊情况外,领导同志不受理和审批未经文书处理部门登记、注批的公文。
③催办: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文书处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催办、查办制度。凡属请示性的公文, 无论是交职能部门办理的还是呈送领导人批示的,都应及时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催办一般采用电话催办和书面催办两种形式。对部门拖不办经多次催办无回音的,可以上门催办;对上门催办也解决不了的,可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督办部门办理。
④办结;公文承办人员对已处理的文件,要定期进行清理检查,根据有关规定和情况,确定是否办毕结案。确定文件办结应力求准确,不应把正在办理的文件划入办结文件一类,也不宜把已结案的文件长时间放在正在办理类文件中。已办结的文件,在正式立卷前,由承办人按一定方法暂存一段时间。承办人员应对暂存文件作适当整理,要注意文件形成的先后次序和有机联,保持材料的完整、齐全,并剔除重份。暂存文件的管理,以便于查找利用和便于立卷、归档为原则,一般可采用分类依号排列法,也可由承办处(室)自行确定符号这一原则的其他方法。
⑤立卷、归档:公文办结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电报随同文件一并立卷。公文立卷应以本机关形成的公文为主,根据公文形成的特征、相互联系和保存价值进行分类、整理、立卷,完整地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以便于查找和利用。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单位立卷归档,其他单位保存复制件。作为正式文件使用的公文复制件,应加盖复制机关的证明章,并视同正式文件管理。整理完备的案卷,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个人不得保存应归档公文、文稿等材料。
收文经过签收、拆封之后,需要进行逐件登记。对收文进行登记,一是便于管理和保护文件,防止丢失和积压;二是便于检索文件及检查文件的运行与督察情况;三是便于统计文件的数量、运转周期和进行督察工作;四是可以作为核对与交接文件的凭据。通常收文登记应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收文日期
*收文编号
*来文企业
*文件密级、缓急程度
*文件标题或内容摘要
*份数、附件
*处理情况
特别提醒:
*收文登记的应确定,哪些文件必须登记,哪些文件可以不登记,这是登记工作首先应弄清的问题。如果见文就登,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同时应确定在收文登记簿写明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应根据公司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繁简得当,不超出需要限度。如登记内容过多过细,会费时费力,造成不应有的消耗。反之,过于简单,缺少某些必要的内容,则说不明问题,起不到登记应有的作用。
1)登记方式
*簿式登记。即采用事先装订成册,并且一页纸可以登记数个文件的登记。
*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编号登记。这种方式易于查找,便于保存,好处很多。
收文登记簿式样:
日期:空格 编号:空格
来文企业:
缓急:空格 份数:空格
处理情况:
备注:
*卡片式登记。卡片式登记是使用单张卡片进行登记。一般情况下,每张卡片登记一份文件,必要时也可登记一组文件。这种登记方式的项目较为详细,便于对文件进行灵活的分类排队,方便使用,事后也还可根据需要集中装订。其缺点是不易查找,不便管理,稍有不慎,容易丢失或抽乱。来源于考试大
卡片式登记式样:
来文企业:
缓急:空格 份数:空格
文件名称:
处理情况:
备注:
*联单式登记。是用装订成册的三联单,采取一次复写的方式进行登记。考\试大\登记部门和负责部门可分别留存一份联单,文件本身附一份联单。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重复登记,提高处理效率。
联单式登记式样:
来文部门:空格 收文编号:空格
文件标题:
分送情况:空格 负责人:空格
处理情况:空格 备注: 空格
特别提醒:**对秘书来说,无论采取哪一种登记方式,都应力求达到及时、准确、手续简便,易于查找和利于统计文件等要求。
2)登记工作注意事项
*登记字迹要工整清楚,不仅自己能辨认,别人也能看懂,便于查找。
*登记项目要逐格填写,不随意取舍。
*登记标题要完整,不能随意简化。如来文没有标题,可根据文件内容简明确切地摘要其内容。
*对于专门性质或文件,要专门登记,以利于做好保密工作和督察工作。
*登记后的文件,应在首页右上角写好收文备注(包括收文人、收文编号和收文日期等),防止丢失。
拟搞,就是起草文件初稿。起草文件初稿是发文处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文件形成前最基础的工作,这一环节的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文件的质量和效率高低。在公司拟稿任务一般由秘书人员承担。但对于业务性较强的文稿,则由职能部门代为起草。重要文件的起草,上司本人亲自动笔。起草文稿,虽然与成文发出还有较大的距离,但作为最基础工作而言,拟稿人员必须认真对待,从严要求。如何起草好文稿呢?
1)草拟文稿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必须符合公司总目标和具体业务要求。
*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公司发出的任何文件,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因此,起草文稿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内容与实际相脱节,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给实际工作带来麻烦。
*要做到条理清楚,文字精炼。拟定文稿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逻辑严谨,使人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同时要力戒套话、空话、废话,努力做到开门见山,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朴实无华,简洁明快。
*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拟定文稿必须符合统一的格式,按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不能随心所欲,标新立异。人名、地名、数字、百分比、专用术语等要准确规范,按要求写,不得随意简化,不写不规范的字。
2)拟稿的步骤和方法。
草拟文稿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需要经过如下步骤:
明确发文的目的与要求。要领会和理解上司意图。上司意图,是制发文件的基本思想,是拟稿人草拟文稿的依据。
搞清弄懂上司的意图,主要指四个方面:
*制发文件的目的,包括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思想,包括提出文件的总观点,解决问题的总要求和基本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要写哪些问题,反映什么情况,提出哪些措施与要求,以及每个问题的主要观点等。
*具体要求,包括使用什么文种,发送什么对象与范围,时效上有何要求等等。
进行调查研究。拟稿人领会了上司意图之后,就要熟悉和收集有关情况和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
*收集和研究书面材料,包括市场、消费者、客户反映的情况、问题、数据;查阅本公司过去的有关文件,主要看过去已有什么要求和规定,目的在于与过去衔接起来,保持决策的连续性;参阅经营同类产品企业的有关材料,了解他们在同类问题上有些什么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市场亲自去调查研究,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取得解决实际问题办法等等,并要务求全面,力戒片面;务求实事求是,力戒主观臆断。
3)拟写提纲,安排结构。
对所要起草的文件事先有一个总的构想,也就是说把“大框架”勾划出来,使文件所要反映的问题,说明的情况,提出的措施与意见等条理化,使文件的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等有个大致安排。
4)起草文稿。
起草文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已在前面作过阐述,这里就应当注意的问题补充几点:
*文稿要使用固定格式纸。
*与文稿有关的材料,如拟稿的依据文件,上司的批示、协商会签有关方面的意见等,要在进行整理后,附在文稿后面,尤其是上司的批示要保持原样,不能随意勾划和涂抹。
*书写要清晰、工整。修改和补充的文字就勾画清楚。
***特别提醒
拟写提纲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先按顺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考虑。对每一个问题所要表达的思想,所用的材料,怎样铺摆,都要仔细构思。但它是粗线的、设想性的,至于如何准确地表达观点,材料与观点如何统一;留待具体拟写时解决。
2、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界限划分。无论是并列性的问题,还是连续性的问题,在安排内容、分配材料时要瞻前顾后,统盘考虑,避免出现交叉现象和重复使用同样的材料,造成内容上界限不清。
5)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文件初稿起草完之后,拟稿人员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初稿进行反复检查和修改,以纠正初稿拟写时的错漏。拟稿人员也只有通过对文稿的反复修改,才能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修改文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看主题是否正确,论述是否集中。如发现主题不明确,内容模糊,难以理解的,要认真研究,再度提炼,慎重地进行修改。
*看观点是否准确、鲜明,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对含糊、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都要——修改纠正。
*看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材料能否阐明观点。要注意选择确实有价值、有说明力、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充实文稿。
*看文字是否简明、精炼、庄重、朴实、通顺,是否在表达上准确无误,逐字逐句认真推敲,删掉一切空话、套话。
*看结构是否合理、匀称,是否需要作出调整。如果层次混乱、条理不清、上下不连贯或顺序不合理、头重脚轻,就要进行认真修改或调整段落、层次。
*看格式是否规范化、标准化,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全部纠正过来。
以上关于拟稿的步骤与方法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些比较简单的文稿拟写,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省略不必要的步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