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询网上相关公开信息及资料得知,传播小程序的危害主要是存在授权隐藏风险,钓鱼窃密隐患,山寨小程序泛滥的安全问题。
微信小程序充当应用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他们的信息交互通过微信平台转发,因此所有网络请求和存储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微信获得。一些小程序商家通过设置“登录授权”来获取用户信息,从而“愚弄”用户的授权,从而侵犯了用户的权益。
1.不存在2.不会有危险的小程序前端上传,是需要经过微信审核的,有违规的内容或代码是审核不通过的。进入小程序当中,提示信息授权,手机号授权,如果你两个都点确定了,小程序后台是可以获取到你的微信名字,地区手机号等信息的。其他的获取不到,不用担心。
3.小程序上线之前,微信官方是要审核小程序背后公司的相关资质的。所以出现了什么情况,可以到微信安全中进行投诉。
一个月前,朋友圈对于小程序的讨论热火朝天,一个月后,小程序在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微信小程序的高起低落,让大部分的互联网人费思不解。但从张小龙对于小程序那么高调的的前期铺垫,事情的发展肯定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当然小程序肯定不能算是死了,从我自身的思想反而觉得,微信小程序将要爆发,所有的低潮期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我认为小程序的“高起”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初期做准备,而是为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埋下对于小程序这产品方向的“认知”,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什么最重要?认知最重要,例如支付宝去年过年集齐五福平分两亿,集不齐五福你看着是被互联网用户骂了,但是它无疑给所有用户种了一个认知,所有人都知道支付宝的产品有过年集齐五福的活动,所以今年五福活动继续上演,其他软件就算有这类活动,也没有人认可,因为支付宝已经交了这笔认知税,别的产品想要改变认知,要么就是交更大的认知税,要么就只能是做一个无敌的产品。同样的例子例如双十一光棍节的活动,因为阿里给了所有互联网用户一个认知,所以它每年的销量越来越好,别的产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增加认知。所以微信小程序的高起只是为用户先种下一个认知,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爆发的时候做铺垫。
(我个人常用的小程序页面)
张小龙在发布小程序的时候提出了产品的三个特性:“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安装”现在大多数用户只看到了第三个特征就是无需卸载安装,其他两个特征也是在等蓄势待发,至于蓄势有可能也是线下的铺垫没有做好,也可能是其他技术层面的原因,这个当然也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列,自然也有现在已然蓄势好的产品,自然就是O2O的生态。
因为O2O的生态一直都比较混乱,各家也都在做在为O2O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小程序可能是对于O2O的整合爆发最有效的治理,例如各类路边单车的使用,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为了骑个车而去下载一个新的APP,下载一个新的APP占用内存不说,对于用车的便捷性还更加了一个阻碍。而运用了小程序之后,使用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页面,然后绑定手机接受短信验证码,交押金,很方便快捷的就可以把车轻松骑走了。这样的小程序,很容易的从微信获得用户,降低了用户初次使用的路径长度与难度,提高率初次使用的体验,并为以后的体验埋下伏笔。同时公司也节约了获客成本。
当然,最后的最后,我举的O2O的例子可能知识小程序的冰山一角,并不代表小程序只能适用于O2O,小程序的扫码不单单是去关注了一个公众号,而是直接面对想要的东西,让服务直接与用户进行连接。
更多的小程序的革命,我们期待看它的蓄势待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