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双缝干涉延迟实验让科学家感到恐怖?

为什么当年双缝干涉延迟实验让科学家感到恐怖?,第1张

典物理学vs量子力学

如果要评选科学史上匪夷所思的实验,那么这个桂冠大概率属于双缝干涉实验,它就像是物理学家们的梦魇一样,一直困扰着物理学家。那双缝干涉实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经典物理学。话说在300多年前,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一举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牛顿的理论描述的是宏观低速世界的规律,描述的现象是具有确定性的,具有因果关系。

在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下,宇宙存在着一个绝对客观的规律,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它,那就可以了解宇宙中的一切,这也被称为 决定论

实际上,在近代之前,大多数的科学家都坚信这一点,即便是到了量子力学开始发展,量子力学的许多奠基人依然坚信这一点,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以至于他们最终站到了量子力学的对立面中去。

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在整个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科学家们绕不过的实验。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曾经在他的著作《费曼物理学讲义》中这么评价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仪器设置实际上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把一束光照射到一块刻有两条狭缝的板上,光束通过狭缝之后,会照射到探测屏幕上。

科学家做了这个实验后发现,探测屏上出现了明暗条纹相间的图样。这个实验最早是用来证明: 光具有波动性 。这是因为这个现象可以利用干涉来解释,明亮的条纹是相长干涉区域,暗淡的条纹则是相消干涉区域。

另类“双缝干涉实验”

看似已经很好地解释了这个实验,但是事情在之后发生了反转。20世纪初,量子力学开始迅猛地发展。而量子力学的发展得益于科学家们在争论: 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这就使得双缝干涉实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如果科学家要认定光是一种粒子,那如何解释双缝干涉?

那这里的矛盾点其实就是: 单个的“光”到底是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杰弗里·泰勒爵士设计了一个技巧的双缝干涉实验。他把入射光束的强度大大降低,使得在任意时间间隔内,最多只发射一个光子出来。这个时候,他就发现主要时间足够长,最终还会有干涉图样。这实验告诉我们即便是每次只启猜有单个光子,这个光子也可以同时通过狭缝,也就是说它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

不仅如此,后来还有一位叫做悄租型克劳斯·约恩松的科学家拿电子来做类似的实验,结果也得到了电子发生干涉的结论。类似的电子干涉实验,科学家皮尔·梅利也做过,他成功的让电子一颗一颗地发射出来,得到了干涉条纹。

量子擦除实验&延迟选择实验

但这还不是最诡异的还是这些实验。而是是基于双缝干涉实验衍生出来的 量子擦除实验 。这个实验的第一步就是重复一遍双缝干涉实验得到干涉图样。第二步就是:观察,看看光子或者电子从哪个缝通过,结果机会发现干涉图样消失了,之所以会消失是因为“路径信息”的存在。第三不就是消除“路径信息”,结果又可以重新得到干涉图样。

这实验直接就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因果律。也就是说,在量子世界中,因果律很可能是不存在的。同样颠覆因果律的,还有惠勒的思想实验“延迟选择实验”。

哥本哈根学派

基于大量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量子世界的粒子无论型销是光子、电子,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这可以说让许多科学家都无法接受。因为在经典物理学中,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对立的,不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属性。这样荒诞的结果使得学术圈出现有两个阵营,一个是以爱因斯坦为首的波动派,另一个是以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派。

哥本哈根学派的波尔提出了互补性原理,他认为 光既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

哥本哈根学派的波恩则提出概率解释,他认为我们只能知道粒子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是多少,但无法确定粒子本身在哪,除非你观测它。

上帝不掷骰子

这种“概率性”的解释,以及“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观点是爱因斯坦等人无法接受的,因为这会导出一个观点,宇宙可能并不存在一个确定性的客观规律,这与决定论是相违背的。于是,爱因斯坦在和波尔的一次辩论中说道: 上帝不掷骰子

你看,连爱因斯坦的都无法接受的现实,足以见得所以费曼才会说: 没有人真的懂量子力学

如果说宇宙不是完美的,它有BUG(漏洞),你信么?双缝干涉实验似乎一步步地发现了这个宇宙“漏洞"

双缝干涉实验是什么?

当我们在水中丢下一块石头,那么水面就会产生波纹,如果同时丢下两块石头,两个水波之间就能够出现交叉的干涉条纹。这就是波能够互相干涉的特征。

双缝干涉实验既在一个光源前放置一个开了两条缝隙的不透明挡板,挡板后面再放置一个能够观测到的背景。当我们打开光源,会看到背景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因为光在穿过两条缝隙后产生只有波特有的干涉,相反的波被抵消,相向的波被增强,导致背景上明暗相间的条纹。(日常生活中主动降噪耳机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用相反的声波抵消了噪音)

下面我们把实验升级一下,光源变得非常小,背景换成高灵敏高分辨的底片。打开光源后,一开始我们看到了无数随机分布的小点,随后这些小点越来越多最终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实验升级后证明光是一种粒子并且还具备波的特征 也就是光的 波粒二象性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

虽然双缝干涉实验已经让人赞不绝口,不过科学家们还是在这个实验上再次升级。将光源变成一次发射一粒的电子!电子要通过这块挡板只能随机通过两条缝隙。

我们知道,要干涉就必须有对象,没有对象怎么被干涉?然而这一次实验结果出事了,即便单个电子在随机穿过两条缝隙后依然在最后形成了干涉条纹。

这个结果震惊了科学界!为什么单个电子能够自我干涉?难道他还有一个分身?更诡异的是当我们观察电子是通过哪一条缝隙时,干涉条纹消失了。当取消观察时,干涉条纹又神奇的出现了!冥冥中仿佛有一双眼睛窥视着我们,只能让我们看到电子穿越缝隙的路径(粒子特征)或者电子的干涉条纹(波特征)其中之一!

双缝干涉之延迟选择量子擦除

看到这里,你也许认为上面的实验会有很多未知的漏洞,我们观察电子时已经打扰了电子的正常运动导致电子属性改变,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找出这个因素。接下来科学家用更加复杂精密的方法来做双缝实验。将一个光子分离成一对纠缠的光子A和B(纠缠的量子能够无视距离影响对方)

AB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互不影响的环境),而B距离感应屏比A远,这样 A会比B要先到达感应屏 。当我们在B实验中放置相机观测到B通过双缝的路径时,A实验的干涉图像消失,显然,纠缠的两个光子是互相影响了,B得不到的波属性A也得不到。接下来,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把B获得的路径信息擦除,然后A和B都出现了干涉条纹。这里就出现了两个个非常诡异的现象。 测量到光子的路径信息只是"泄露”,没有主管观意识去查看,干涉条纹会消失!把这个路径信息擦除掉,干涉条纹又会出现!

更诡异的是,实验中我们设定从B获得路径信息时,A早就已经到达了感应屏形成了图像!这时候擦除B的路径信息,A感应屏已经"拍好照"的图像会鬼魅般地变成干涉条纹!

让人难以理解的“宇宙程序”

很多人一开始认为,观察光子路径就是人类意识干预了实验。不过我们从最后一个实验得知,在延迟选择实验中,测量到的路径信息,你看与不看,宇宙程序它已经认定了你泄露了天机!光子波动属性就被隐藏了!我们得不到干涉图像。如果我们把这个泄露的天机抹除掉,宇宙程序马上修复了光子的波动性,让我们得到了干涉图像。没想到的是,我们人类在实验室上利用量子纠缠钻了个空子,让图像形成之后再得到路径信息。接着我们再去选择是泄露还是擦除,宇宙程序任然按照原来的指令执行了。让已经形成的图像变了回去(曾经不干涉的光子,在曾经又干涉了。这话很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个宇宙程序的BUG,用现在的决定,改变了过去!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我们生存的宇宙,这个看不到边无比真实的世界,难道是一个设定好的“程序”?或者说宇宙这个看似无比完美运行的世界其实还有一些漏洞。如果人类将来利用这些漏洞未来的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答:算不上恐怖,但是这个实验很神秘。双缝实验是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在1807年提出的,该实验证明了光波动性;到了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出现,给双缝实验增加了新的解释。

光的 历史

牛顿是光学的鼻祖人物,在17世纪建立经典力学,认为光是由许多微小粒子组成的粒子流,也就是“光的粒子学说”,该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的折射、反射等等现象,在后来的100多年时间里,粒子学说一直被视为光的正统学说。

直到1807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发现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这一实验证明光是波而非粒子,因为干涉是波的特征,从此,光的波动学说逐渐代替粒子学说成为正统。

又过了100多年,光的波动学说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然后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再次把光的粒子学说搬上科学舞台。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大物理学家费恩曼曾说过:“双缝干涉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实验,其中包含了量子力学最深刻的奥秘。”

双缝干涉

在经典力学的波动学说中,双缝干涉就是对光的波动解释,并没有神秘的地方;但是在量子力学中,双缝干涉就没那么容易解释了,其中有很多地方,科学家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

对于该实验,首先量子力学认为,光是由一份一份的光量子组成,每份的能量大小为E=hυ,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υ为光子的频率。

一束单色光穿过狭窄的单缝后再次穿过双缝,就会在双缝后面的屏幕上产生干涉条纹;该实验的神秘之处在于,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地发射光子,也能得到干涉条纹,甚至我们把光子换成电子,甚至是分子,也能得到干涉条纹。

如果从粒子的角度看,粒子穿过单缝后,再次穿过双缝时只有两个选择,应该在屏幕上得到两条亮纹;可事实是得到了多条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说明单个粒子在该实验中能进行自我干涉。

换句话说,单个粒子不是通过了一条缝,而是同时通过了两条缝;你没听错,是单个粒子在同一时间,同时通过了双缝,就好似单个粒子一分为二后通过了双缝,然后再进行干涉组成一个粒子落到屏幕上。

该实验的神秘之处还在于,一旦我们试图探测粒子到底穿过了哪条缝,比如在双缝处加上探测器,那么干涉条纹会立刻消失,就好像粒子知道你对它进行观测了一般。

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否,居然会影响到实验结果,这是非常令人费解的;当初爱因斯坦还对量子力学嘲笑到:难道在你不观察时,月亮就不存在!

这个解释让人非常难以接受,但这正是量子力学对双缝实验的诠释,无数顶尖级的物理学家,都试想过你能想到的任何可能,最后都认为这个解释是最合理的。

该实验经过延伸,还引出薛定谔的猫、量子延迟选择实验等等;比如在薛定谔的猫中,猫死与猫活,对应的就是双缝干涉实验中的两条缝,两个实验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解决了双缝干涉实验,也就解决了那只半死不活的猫。

易经和佛经的区别:

1、所记载的内容不同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佛经》佛经是佛陀说册弯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2、形成方式不同

《易经》起源于古人的甲骨卜实践,到了殷商末年亮迹,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受困于牢中演八卦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作成《周易》。

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以及继承了他对周易发展的弟子,著了《易传》,《易经》分为《归藏》敬姿并、《连山》、《周易》。

《佛经》的形成过程是与佛教的发展相始终的,按照佛教发展的时间顺序,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后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后形成的是密宗三藏。

3、基本结构不同

《易经》的基本结构

一、形体图结构关系:1、上经八卦图,又叫正旋八卦图。2、下经八卦图,又叫反旋八卦图。3、六十四卦方阵,又叫玄龟图。

4、先天卦,又叫伏羲八卦图。5、后天卦,又叫文王八卦图。6、错位二十四卦图。7、阴阳四十八卦图,又叫十六分野。

二、数理图结构关系:1、河图,又叫纵横坐标系统,又叫七十二侯分解。2、洛书,又叫对角斜线关系,又叫作用点积数。

三、基本程序结构:由形体图和数理图相互作用,链式反应,形成互为一体的逻辑关系,建立宇宙最基本的最本质的程序。将此程序命名为“宇宙程序”,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学说为《宇宙程序学》。

《佛经》的基本结构,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个部分。 其中,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文体是佛经的体裁。

佛教经典按内容来分有经、律、论之分,按派别有大乘、小乘、密宗之别,但这些典籍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个部分。

其中,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文体是佛经的体裁,它们是组成佛经的基本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经

现代宇宙学包括密切联系的两旁巧改个方面,即观测宇宙学和理论宇宙学。前者侧重于发现大尺度的观测特征,后者侧重于研究宇宙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建立宇宙模型。

观测宇宙学已经发现,在目前观测所及的天区上,存在着一些大尺度的系统性特征,比如:河外天体谱线红移;微波背景辐射;星系的形态;天体时标;氦丰度等。

除了几个近距星系之外,河外天体谱线大都有红移,而且绝大多数是一致红移,即各种谱线的红移量是相等的。此外,在星系团尺度上,对于不同类型的星系,在各自的红移量与视星等之间、红移与星系角径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关系。它们反映着红移量与距离之间的规律。

在整个背景辐射中,微波波段比其他波段都强,谱型接近温度为3K的黑体辐射。微波背景辐射大致是各向同性的。这种辐射的小尺度起伏不超过千分之二。三:大尺度的起伏则更小一些。

河外星系的形态虽有多种,但绝大多数星系都可归纳为不多的几种类型,即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透镜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而且,各种类型星系的物理特征,弥散范围不算太大。

从球状星团的赫罗图形状可以判断,较老的球状星团的年龄差不多都达到100亿年左右。按照同位素年代学计算,太阳系中某些重元宽岁素是在50亿到100亿年前形成的,即最老天体的年龄都不超过200亿年。

在宇宙中,氢和氦是最丰富的元素,二者丰度之和约占99%。而且氢运判和氦的丰度比在许多不同的天体上均约为三比一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230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