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有个什么从的电子书小程序

微信有个什么从的电子书小程序,第1张

微信小程序中有一款叫做“书城”的电子书小程序,它激罩可以让用户在微信上购买、阅读各种电子书局铅腊。用户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和浏览各种类型的电子书,桐滑并且可以购买和下载这些电子书。

本人10年国内985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一所一般州立大学读博。首先说一下搜文献的工具。我在国外都是用google scholar。学校购买了大部分的数据库,90年代开始的文章基本那个在google scholar上找到电子版。更老的则可能只有扫描版或者要去图书馆搜碰信找纸质版。我从来没有用过国内的知网,也没有查阅过一篇非英文的文献。所以如何查中文文献可能需要其他牛人指点了。

然后再说一下文献管理软件。我喜欢使用Jabref。它是一款开源的小程序。可以方便地做笔记和归类。你如果有十篇文献,可能用一个文件夹就能管理。但是想象一下你有几百篇上千篇的文献,怎么最快找到你想要的就成了难题。Jabref还是很强大的,如果你用latex写论文的话,它还能自动生成bib file。

我的导师是刚刚评上tenure的中年才俊。吵肆在科研上生机勃勃,但是也不像其他仍旧在为tenure奋斗的AP一样push。总体来说,他会给一个大方向,然后具体的细节都是由学生自己去解决,所以我在读博的期间看了很多很多的文献。回顾我五年的博士生涯,其实看文献的方法也是分阶段的。

a) proposal 阶段 (开题阶段)

proposal阶段可以分为两世轮种情况。一种是博士开题,也就是为自己整个博士几年写一个规划;另外一种是给学术机构或者企业写proposal,申请funding。两者类似,对象都是一个宽泛的问题,而不涉及细节。所以在这个阶段,文献的阅读一定要求广而不是求深。我的建议是:

a.1) 找一些review paper。一般在你的领域,学术大牛隔三差五都会写点review paper来灌水。虽然这些论文都是水文,但是对于刚刚接触该领域的新手往往是醍醐灌顶

a.2) 找实验室之前毕业学长的论文。如果你恰好不是你们实验是第一个研究该领域的人,那么你查文献也就轻松了。你可以看看学长之前的毕业论文,然后看看他们都看了什么文献。然后你自己再取所需。

在这个阶段,我读文献一般就看abstract,看conclusion。对于某些可能也扫一眼method。这种文献阅读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大意,了解该领域的大趋势,和总体发展状况。我一般会把看过的文献归类,然后简化成图表。比如说,用流程图来描述该领域的发展过程,用树图来表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我推荐使用ppt或者visio。不要小看这些图,你以后写论文,做presentation,他们都是你的好朋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择校历程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在择校这方面,如果大家想要考取一个还比较不错的985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将会是一个相对来说很好的大学。

首先介绍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它地处于国际大都市——大连,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就业前景相对比广阔。大连理工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为闵行校区和中段宏北校区。它的生物学学科评估为B+,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连理工大学是按照国家线的标准来作为单科线,因此这对于很多英语不好,或者政治不好的学生极其友善。

我的本科院校是河南的一所双非握扒册,生物学科的排名更是十分靠后,因此在选择考研学校的时候,我就想选一个生物学排名还不错的学校。再加上本科时的一些遗憾,当时很想去省外上学,尤其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但是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去此谈一个自己想去的城市,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将目标初步定在上海,然后开始搜查上海的学校,既然要考肯定要选择一个当地认可度较高的学校,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然后就缩小了学校的范围,比如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由于自己本科没有学的特别好,再加上没有比赛和科研经历,所以我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四大高校里最简单的一所。

之所以说这个学校比较简单,是因为它在复试的时候更加注重考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没有科研竞赛的经历就刻意刁难我,反而十分亲切。而且它的专业课比较简单,细胞生物学的重复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因此只要努力记忆背诵,应对这些还是很轻松的。

以上就是我在择校时所考虑到问题,总结一下就是大连理工大学老师不会歧视双非学校出身的学生,专业课也相对简单,不存在刻意压分的情况,而且收的名额较多,非常适合想冲一冲985的学生。

二、招生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近几年来的复试分数线都是国家线附近,往年的报录比一般都在4-5左右,竞争不是很激烈。

去年的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复试线为311,最后由于名额扩招最终进入复试的人员全部被录取,一共43个。

今年的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复试线为290,是国家线,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参加复试,因此好好准备复试,也可能会逆风翻盘。进入复试的人有58个最终录取了29个。之所以今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21年9月份时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了专业课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的初试科目都改成了一样的,考生需要学习生化、分子、生理、细胞四门专业课,难度和内容大大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人会选择放弃,换专业或者换学校,因此就导致今年的报考人数可能不是很多。

三、初试经验

(一)624生命医学基础综合

这一门专业在以往只考生物化学,改革以后增加了生理学,两者共同考一张卷子,因此命名为生命医学基础综合,各占75分,分值分布较为均匀,都是不能忽略的。

参考书目为: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 左明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三种。

选择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细致,需要考生认真看书了解内容,名词解释比较中规中矩,简答题很多考的比较新颖,需要了解科学前沿。

我当时是在3-6月份,看着书上自带的视频讲解过第一遍书,看的非常细致,并为后面的背诵开始做笔记。

在7-8月份,我开始第二轮过课本,这次没有视频辅助,我是逐字逐句看的,然后完善自己的笔记,并做了思维导图,将每一章节的要点都列在了一张纸上,因此对于课本框架有了很大的了解。

9-10月份,我开始一边做真题,一边看着自己前面做的笔记背真题的答案。

11-12月份,继续背真题,在考试之前,我过了大约4遍左右。

826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并没有大的变动,考试的内容也是如以往一般,只要吃透真题,应对考试是不成问题的。今年的卷子考题大部分如同往年一样都可以从过去二十年的真题中找到答案。

参考书目为:翟中和、丁明孝《细胞生物学》第五版

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单题,实验题

除了实验题以外,考察的均是课本上的内容,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以课本和真题为重点。

同624一样,3-6月份看着MOOC上的四川大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课来过第一轮课本。

7-8月份开始看第二轮课本,并且买了配套的《细胞生物学指南》这本习题集,看完书就开始做题

9月份以后也是开始做真题,背真题,还背了习题集上的一些知识点。一直到考试之前反复背诵。背了大约也是4遍左右。

(二)英语

单词:从寒假开始到考前每天都坚持背单词,自认为英语基础不错但刚开始背单词时还是很痛苦,因为有很多不会,但单词是最最最基础的东西,是一定要每天坚持的,坚持大概一个多月之后就明显感觉没开始那么难了。我坚持用的是背单词,虽然买了实体的单词书但看过几次之后发现还是更喜欢用app背。

长难句:寒假的时候看过刘晓燕的语法课,自我感觉英语二的长难句相比于英语一简单很多,如果基础好的其实可以不用专门去看语法课,可以每天坚持做一些长难句的训练并改正。

阅读:阅读是英语里的重头戏,我大概从暑假开始做早年阅读,跟着唐迟的阅读课一步步来,听课真的要比自己琢磨有用很多。一刷时就一定要把阅读里不会的单词标记并重点记忆,并且在完成一篇阅读及答案分析后对整篇阅读进行翻译,对英语二来说这样翻译文章进行长难句训练是完全足够的,后期大概10月份开始二刷,完成后再三刷,二刷三刷期间要重视自己做题的逻辑而不是答案对错。

作文:我大概是在10月中开始看石雷鹏的作文课,因为2022考研他不讲英二了我就看了2021年的课程,对作文来说差别不大,只要掌握写法就行。10月底开始逼着自己写作业,每个星期一篇大一篇小,刚开始写就是觉得听课都听懂了但就是不会写,但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写着写着就发现没那么难了,而且在写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练字,可以专门买些答题卡的作文纸,平时练习时就按照考试的格式来写,写完后可以用作文批改的小程序进行订正。

(三)政治

政治肯定就是肖秀荣的,我买的全套,其实只买了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就够了。当然,虽然买的肖秀荣的书,但跟的是徐涛的视频。马原很重要,需要跟着徐涛好好理解,思修考试就一个多选题,看与不看,无所谓了,看了也不一定做对,没看有时候也晓得选哪个。政治暑假复习就已经足够了,1000题做了两遍,第二遍的时候重点好好做了马原,其他的都是只看了看错题。肖四很重要,原题是不大可能的,猜中也只不过是考的是那个知识点。因为后期实在背不下去,肖四只背了前两套,肖四选择题做得有点惨不忍睹,但是不要着急,反正也没几天就要考试了。

肖八在肖四前一个星期出,当初竟然还在想要不要背肖八,不过只是熟读了前两套,但考试有一道题是上面的原题,考试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印象的。另外,考试的时候,字一定要写得漂亮,平时选择题对的比我多,肖四背完的小伙伴儿们,分出来之后都没我高,我觉得是我的字好看整洁的原因。

四、复试经验

大连理工大学的复试报录比为1:1.2,并且没有院线,是国家线。今年因为疫情,扩招的专业为生物医药,并且为等额复试。大家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看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切记扎堆,比如今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爆满,录取线为343分,而动物学的复试名单上一个人也没有,再如遗传学第一名336分,如果报考不热门专业,竞争力就小了很多,况且,报考的专业其实是无所谓的,还是要看跟的导师的研究方向。热门的专业大概就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了。

复试的内容,因为是网上复试,老师也很和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紧张,说话落落大方,题目我们虽然可能没有准备到,但自我介绍可以好好准备。复试的时间大概15分钟,3分钟的自我介绍、5分钟的文献阅读和翻译、5分钟的专业课提问,最后老师闲聊两三分钟。专业课提问的是基础的问题,基因编辑和细胞全能性。

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大家可以选取几个本科的基本的实验 *** 作学习,实验原理特别重要,很多老师就会问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一定不要不懂装懂。要认真准备,这些实验视频B站上都有,比如PCR基因扩增之类的。

复试的书是杨建雄的《分子生物学》,可以学习一下这本书,然后了解分子生物学的一些科学前沿,诺贝尔奖之类的。

一般初试占得比例为7,复试是3,所以初试足够高的话,复试还是相对比较稳的。

大连理工大学的复试报录比为1:1.2,并且没有院线,是国家线。今年因为疫情,扩招的专业为生物医药,并且为等额复试。大家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看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切记扎堆,比如今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爆满,录取线为343分,而动物学的复试名单上一个人也没有,再如遗传学第一名336分,如果报考不热门专业,竞争力就小了很多,况且,报考的专业其实是无所谓的,还是要看跟的导师的研究方向。热门的专业大概就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了。

复试的内容,因为是网上复试,老师也很和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紧张,说话落落大方,题目我们虽然可能没有准备到,但自我介绍可以好好准备。复试的时间大概15分钟,3分钟的自我介绍、5分钟的文献阅读和翻译、5分钟的专业课提问,最后老师闲聊两三分钟。专业课提问的是基础的问题,基因编辑和细胞全能性。

五、其他小提示

1.不用频繁地看考研公众号上所谓的每月计划每科计划等,偶尔看一次拿来参考是可以的,但频繁查看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和焦虑,考研是一场跟自己的较量,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列好计划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就成功一大半了。

2.每个星期及每个月做一次复盘,网上也有很多人说每天晚上都要抽空做复盘,但是我更喜欢按自己的时间来,复盘后总结这段时间做得好的和不好的,并继续列好下一阶段的计划。现在大家准备考研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定要做好每一阶段的计划才能有目的的学习,计划不需要列的清楚到每一小时做什么,但一定要有大概的方向和时间。

3.既然决定了考研,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也不要想着二战,破釜沉舟一战上岸!

4.看再多的经验贴都不如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规划,任何经验都不能百分百适用于所有人,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取舍。

六、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1、明确自己的目标,未来发展方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心仪的学校。不要盲目跟风,眼高手低,同时也不要过于自卑,要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学校。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经验很重要,但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更重要。

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经历,不要给自己太大负担,太大压力,要适时放松。坚决忌讳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行为。

4、纸上得来终觉浅,生物就是背多分,好多知识的光理解不够,要背下来,考试才能写下来。

5、考研后期尤其是11月份以后,要沉住气,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不要在焦虑、浮躁、紧张中迷失自我,不坚持到最后一刻不要轻言放弃。

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上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256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