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当中如何自定义全局变量teacher的变量的值为张三

linux当中如何自定义全局变量teacher的变量的值为张三,第1张

环境变量(environment variables)一般是指在 *** 作系统中用来指定 *** 作系统运行环境的一些参数,这些参数会对系统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常用的PATH环境变量,当要求系统运行一个程序而没有告诉它程序所在的完整路径时,系统除了在当前目录下面寻找此程序外,还会到PATH中指定的路径去找。你可以在终端使用printenv PATH/echo $PATH查看当前PATH变量的值。

Linux系统下修改/自定义环境变量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临时修改和永久性修改。下面分别介绍两种修改环境变量的方法。在这里以修改linux系统下的PATH环境变量(该环境变量保存了linux系统下所有可执行的程序的目录,linux系统执行某个可执行程序时,会以该环境变量的值(路径)去寻找可执行的程序名)为例进行举例。

PATH环境变量:该环境变量保存了linux系统下所有可执行的程序的目录,linux系统执行某个可执行程序时,会以该环境变量的值(路径)去寻找可执行的程序名,如果找到,则可以执行,如果找不到则会提示:无法找到××命令的错误。

1、临时修改/自定义环境变量

(1)临时自定义环境变量。

注意,系统默认的环境变量名称一般为大写,自定义的环境变量名称一般为小写,这样是为了避免命名上的冲突。

自定义临时环境变量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在terminal终端命令行直接定义,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此时自定义的my环境变量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当前shell(此时定义的my变量实际上是局部变量),在当前shell的子shell中无法寻找到该自定义变量。直接在其子shell中无法直接使用它。要想在其子shell中使用,必须用export命令来导出它为全局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在定义my环境变量的子shell中无法识别到my环境变量。

当定义完my环境变量后,利用export命令将其转化为全局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使用export将my环境变量导出成全局变量后,在其子shell中也可以识别到。

**注意!!!!**使用export导出的my环境变量仅仅适用于当前的shell及其衍生shell中,退出当前shell后,my变量将不复存在。所以,这也是该方法被称为临时定义变量的原因。

自定义临时环境变量时,除了在terminal终端命令行直接定义外,还可以使用shell脚本的方法来事先定义好一个环境变量。并用source命令(或者 . 命令)(这么做是因为使用这两个命令是在当前shell中激活该脚本,不会产生子shell)在使用该变量的shell中激活该shell脚本即可。

1、系统位置,/etc目录下的bashrc、profile、environment三个文件

2、用户目录(root或普通用户)下的.bashrc、.bash_profile两个文件,注意这两个文件前面都有点,是隐藏文件。

按变量的周期划为永久变量和临时性变量2种:

永久变量:通过修改配置文件,配置之后变量永久生效。

临时性变量:使用命令如export等命令设置,设置之后马上生效。当关闭shell的时候失效(这种主要用于测试比较多)。

按照影响范围分为用户变量和系统变量2种:

用户变量(局部变量):修改的设置只对某个用户的路径或执行起作用;

系统变量(全局变量):影响范围是整个系统。

export命令显示当前系统定义的所有环境变量,运行返回结果如下:

echo $PATH命令输出当前的PATH环境变量的值,运行返回结果如下:

直接用export命令修改PATH值 (重启终端后配置失效)

export PATH=$PATH:/home/sphc/software/bin

该文件为当前用户配置文件,修改后,作用于当前用户的环境变量。

该文件为当前用户配置文件,修改后,作用于当前用户的环境变量。

/etc/bashrc为系统环境配置文件,需要管理员权限(如root)或者对该文件的写入权限,修改后,作用于所有用户。

/etc/profile为系统全局配置文件,需要管理员权限或者对该文件的写入权限,修改后,作用于系统下所有用户的环境变量。

/etc/environment为系统环境配置文件,需要管理员权限或者对该文件的写入权限,修改后,作用于系统下所有用户的环境变量。

变量是计算机系统用于保存可变值的数据类型。在Linux系统中,变量名称一般都是大写的,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简单来说,命令在Linux中的执行分为4个步骤。

第1步:判断用户是否以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的方式输入命令(如/bin/ls),如果是的话则直接执行。

第2步:Linux系统检查用户输入的命令是否为“别名命令”,即用一个自定义的命令名称来替换原本的命令名称。可以用alias命令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命令别名,格式为“alias 别名=命令”。若要取消一个命令别名,则是用unalias命令,格式为“unalias 别名”。我们之前在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时,Linux系统都会要求我们再确认是否执行删除 *** 作,其实这就是Linux系统为了防止用户误删除文件而特意设置的rm别名命令,接下来我们把它取消掉:

第3步:Bash解释器判断用户输入的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内部命令是解释器内部的指令,会被直接执行;而用户在绝大部分时间输入的是外部命令,这些命令交由步骤4继续处理。可以使用“type命令名称”来判断用户输入的命令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

第4步:系统在多个路径中查找用户输入的命令文件,而定义这些路径的变量叫作PATH,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是“解释器的小助手”,作用是告诉Bash解释器待执行的命令可能存放的位置,然后Bash解释器就会乖乖地在这些位置中逐个查找。PATH是由多个路径值组成的变量,每个路径值之间用冒号间隔,对这些路径的增加和删除 *** 作将影响到Bash解释器对Linux命令的查找。

常用的环境变量

Linux作为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 *** 作系统,能够为每个用户提供独立的、合适的工作运行环境,因此,一个相同的变量会因为用户身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值。例如,不同用户之间HOME的就不相同。

其实变量是由固定的变量名与用户或系统设置的变量值两部分组成的,我们完全可以自行创建变量,来满足工作需求。例如设置一个名称为WORKDIR的变量,方便用户更轻松地进入一个层次较深的目录:

但是,这样的变量不具有全局性,作用范围也有限,默认情况下不能被其他用户使用。如果工作需要,可以使用export命令将其提升为全局变量,这样其他用户也就可以使用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312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