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Linux 网络,你必须知道这些

关于 Linux 网络,你必须知道这些,第1张

我们一起学习了文件系统和磁盘 I/O 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重要模块—— Linux 的网络子系统。

由于网络处理的流程最复杂,跟我们前面讲到的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内存管理以及 I/O 等都密不可分,所以,我把网络模块作为最后一个资源模块来讲解。

同 CPU、内存以及 I/O 一样,网络也是 Linux 系统最核心的功能。网络是一种把不同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的技术,它本质上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方式,特别是跨系统的进程间通信,必须要通过网络才能进行。随着高并发、分布式、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的普及,网络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说到网络,我想你肯定经常提起七层负载均衡、四层负载均衡,或者三层设备、二层设备等等。那么,这里说的二层、三层、四层、七层又都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这些层都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 OSI 网络模型。

但是 OSI 模型还是太复杂了,也没能提供一个可实现的方法。所以,在 Linux 中,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另一个更实用的四层模型,即 TCP/IP 网络模型。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其中,

为了帮你更形象理解 TCP/IP 与 OSI 模型的关系,我画了一张图,如下所示:

当然了,虽说 Linux 实际按照 TCP/IP 模型,实现了网络协议栈,但在平时的学习交流中,我们习惯上还是用 OSI 七层模型来描述。比如,说到七层和四层负载均衡,对应的分别是 OSI 模型中的应用层和传输层(而它们对应到 TCP/IP 模型中,实际上是四层和三层)。

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行实践;而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而TCP/IP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网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

有了 TCP/IP 模型后,在进行网络传输时,数据包就会按照协议栈,对上一层发来的数据进行逐层处理;然后封装上该层的协议头,再发送给下一层。

当然,网络包在每一层的处理逻辑,都取决于各层采用的网络协议。比如在应用层,一个提供 REST API 的应用,可以使用 HTTP 协议,把它需要传输的 JSON 数据封装到 HTTP 协议中,然后向下传递给 TCP 层。

而封装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是在原来的负载前后,增加固定格式的元数据,原始的负载数据并不会被修改。

比如,以通过 TCP 协议通信的网络包为例,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应用程序数据在每个层的封装格式。

这些新增的头部和尾部,增加了网络包的大小,但我们都知道,物理链路中并不能传输任意大小的数据包。网络接口配置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就规定了最大的 IP 包大小。在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中,MTU 默认值是 1500(这也是 Linux 的默认值)。

一旦网络包超过 MTU 的大小,就会在网络层分片,以保证分片后的 IP 包不大于 MTU 值。显然,MTU 越大,需要的分包也就越少,自然,网络吞吐能力就越好。

理解了 TCP/IP 网络模型和网络包的封装原理后,你很容易能想到,Linux 内核中的网络栈,其实也类似于 TCP/IP 的四层结构。如下图所示,就是 Linux 通用 IP 网络栈的示意图:

我们从上到下来看这个网络栈,你可以发现,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网卡。网卡是发送和接收网络包的基本设备。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网卡通过内核中的网卡驱动程序注册到系统中。而在网络收发过程中,内核通过中断跟网卡进行交互。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 Linux 网络栈,可以看出,网络包的处理非常复杂。所以,网卡硬中断只处理最核心的网卡数据读取或发送,而协议栈中的大部分逻辑,都会放到软中断中处理。

我们先来看网络包的接收流程。

当一个网络帧到达网卡后,网卡会通过 DMA 方式,把这个网络包放到收包队列中;然后通过硬中断,告诉中断处理程序已经收到了网络包。

接着,网卡中断处理程序会为网络帧分配内核数据结构(sk_buff),并将其拷贝到 sk_buff 缓冲区中;然后再通过软中断,通知内核收到了新的网络帧。

接下来,内核协议栈从缓冲区中取出网络帧,并通过网络协议栈,从下到上逐层处理这个网络帧。比如,

最后,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 Socket 接口,读取到新接收到的数据了。

为了更清晰表示这个流程,我画了一张图,这张图的左半部分表示接收流程,而图中的粉色箭头则表示网络包的处理路径。

了解网络包的接收流程后,就很容易理解网络包的发送流程。网络包的发送流程就是上图的右半部分,很容易发现,网络包的发送方向,正好跟接收方向相反。

首先,应用程序调用 Socket API(比如 sendmsg)发送网络包。

由于这是一个系统调用,所以会陷入到内核态的套接字层中。套接字层会把数据包放到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

接下来,网络协议栈从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包;再按照 TCP/IP 栈,从上到下逐层处理。比如,传输层和网络层,分别为其增加 TCP 头和 IP 头,执行路由查找确认下一跳的 IP,并按照 MTU 大小进行分片。

分片后的网络包,再送到网络接口层,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找到下一跳的 MAC 地址。然后添加帧头和帧尾,放到发包队列中。这一切完成后,会有软中断通知驱动程序:发包队列中有新的网络帧需要发送。

最后,驱动程序通过 DMA ,从发包队列中读出网络帧,并通过物理网卡把它发送出去。

多台服务器通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构成了相互连接的网络。由于网络设备的异构性和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一个七层的 OSI 网络模型,但是这个模型过于复杂,实际工作中的事实标准,是更为实用的 TCP/IP 模型。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这也是 Linux 网络栈最核心的构成部分。

我结合网络上查阅的资料和文章中的内容,总结了下网卡收发报文的过程,不知道是否正确:

当发送数据包时,与上述相反。链路层将数据包封装完毕后,放入网卡的DMA缓冲区,并调用系统硬中断,通知网卡从缓冲区读取并发送数据。

了解 Linux 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收发流程后,你肯定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去观察网络的性能情况。具体而言,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 Linux 的网络性能呢?

实际上,我们通常用带宽、吞吐量、延时、PPS(Packet Per Second)等指标衡量网络的性能。

除了这些指标,网络的可用性(网络能否正常通信)、并发连接数(TCP 连接数量)、丢包率(丢包百分比)、重传率(重新传输的网络包比例)等也是常用的性能指标。

分析网络问题的第一步,通常是查看网络接口的配置和状态。你可以使用 ifconfig 或者 ip 命令,来查看网络的配置。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ip 工具,因为它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易用的接口。

以网络接口 eth0 为例,你可以运行下面的两个命令,查看它的配置和状态:

你可以看到,ifconfig 和 ip 命令输出的指标基本相同,只是显示格式略微不同。比如,它们都包括了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MTU 大小、IP、子网、MAC 地址以及网络包收发的统计信息。

第一,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ifconfig 输出中的 RUNNING ,或 ip 输出中的 LOWER_UP ,都表示物理网络是连通的,即网卡已经连接到了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如果你看不到它们,通常表示网线被拔掉了。

第二,MTU 的大小。MTU 默认大小是 1500,根据网络架构的不同(比如是否使用了 VXLAN 等叠加网络),你可能需要调大或者调小 MTU 的数值。

第三,网络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以及 MAC 地址。这些都是保障网络功能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你需要确保配置正确。

第四,网络收发的字节数、包数、错误数以及丢包情况,特别是 TX 和 RX 部分的 errors、dropped、overruns、carrier 以及 collisions 等指标不为 0 时,通常表示出现了网络 I/O 问题。其中:

ifconfig 和 ip 只显示了网络接口收发数据包的统计信息,但在实际的性能问题中,网络协议栈中的统计信息,我们也必须关注。你可以用 netstat 或者 ss ,来查看套接字、网络栈、网络接口以及路由表的信息。

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ss 来查询网络的连接信息,因为它比 netstat 提供了更好的性能(速度更快)。

比如,你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查询套接字信息:

netstat 和 ss 的输出也是类似的,都展示了套接字的状态、接收队列、发送队列、本地地址、远端地址、进程 PID 和进程名称等。

其中,接收队列(Recv-Q)和发送队列(Send-Q)需要你特别关注,它们通常应该是 0。当你发现它们不是 0 时,说明有网络包的堆积发生。当然还要注意,在不同套接字状态下,它们的含义不同。

当套接字处于连接状态(Established)时,

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Listening)时,

所谓全连接,是指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ACK,完成了 TCP 三次握手,然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挪到全连接队列中。这些全连接中的套接字,还需要被 accept() 系统调用取走,服务器才可以开始真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与全连接队列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半连接队列。所谓半连接是指还没有完成 TCP 三次握手的连接,连接只进行了一半。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SYN 包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放到半连接队列中,然后再向客户端发送 SYN+ACK 包。

类似的,使用 netstat 或 ss ,也可以查看协议栈的信息:

这些协议栈的统计信息都很直观。ss 只显示已经连接、关闭、孤儿套接字等简要统计,而 netstat 则提供的是更详细的网络协议栈信息。

比如,上面 netstat 的输出示例,就展示了 TCP 协议的主动连接、被动连接、失败重试、发送和接收的分段数量等各种信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查看系统当前的网络吞吐量和 PPS。在这里,我推荐使用我们的老朋友 sar,在前面的 CPU、内存和 I/O 模块中,我们已经多次用到它。

给 sar 增加 -n 参数就可以查看网络的统计信息,比如网络接口(DEV)、网络接口错误(EDEV)、TCP、UDP、ICMP 等等。执行下面的命令,你就可以得到网络接口统计信息:

这儿输出的指标比较多,我来简单解释下它们的含义。

其中,Bandwidth 可以用 ethtool 来查询,它的单位通常是 Gb/s 或者 Mb/s,不过注意这里小写字母 b ,表示比特而不是字节。我们通常提到的千兆网卡、万兆网卡等,单位也都是比特。如下你可以看到,我的 eth0 网卡就是一个千兆网卡:

其中,Bandwidth 可以用 ethtool 来查询,它的单位通常是 Gb/s 或者 Mb/s,不过注意这里小写字母 b ,表示比特而不是字节。我们通常提到的千兆网卡、万兆网卡等,单位也都是比特。如下你可以看到,我的 eth0 网卡就是一个千兆网卡:

我们通常使用带宽、吞吐量、延时等指标,来衡量网络的性能;相应的,你可以用 ifconfig、netstat、ss、sar、ping 等工具,来查看这些网络的性能指标。

小狗同学问到: 老师,您好 ss —lntp 这个 当session处于listening中 rec-q 确定是 syn的backlog吗?

A: Recv-Q为全连接队列当前使用了多少。 中文资料里这个问题讲得最明白的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yH3PzGEFopbpA-jw4MythQ

看了源码发现,这个地方讲的有问题.关于ss输出中listen状态套接字的Recv-Q表示全连接队列当前使用了多少,也就是全连接队列的当前长度,而Send-Q表示全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

当你在IDC主机商购买一台系统为 Linux 服务器之后,我想大家第一时间就是对主机进行一个性能分析,这里我跟大家分享几个命令,能让大家在一分钟以内对自己的性能有一个大致的鸟解?

uptime

dmesg | tail

vmstat 1

mpstat -P ALL 1

pidstat 1

iostat -xz 1

free -m

sar -n DEV 1

sar -n TCP,ETCP 1

top

这10个命令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为大家一一解释一下:

1.uptime

# uptime

03:16:26 up 21:31, 1 user, load average: 10.02, 06.43, 09.02

在上面的例子中,平均负载显示是在不断增加的,1 分钟的值是 10,相比 15 分钟的值 09 来说是增加了。这个数字这么大就意味着有事情发生了.

2. dmesg | tail

# dmesg | tail

[  14.102501] ISO 9660 Extensions: RRIP_1991A

[  15.900216] ISO 9660 Extensions: Microsoft Joliet Level 3

[  15.900234] ISO 9660 Extensions: RRIP_1991A

[  17.030540] EXT4-fs (vda1): resizing filesystem from 5242619 to 13106939 blocks

[  17.151434] random: crng init done

[  17.151436] random: 7 urandom warning(s) missed due to ratelimiting

[  18.314268] EXT4-fs (vda1): resized filesystem to 13106939

[  20.394666] new mount options do not match the existing superblock, will be ignored

[  38.405804] ISO 9660 Extensions: Microsoft Joliet Level 3

[  38.407599] ISO 9660 Extensions: RRIP_1991A

这里展示的是最近 10 条系统消息日志,如果系统消息没有就不会展示。主要是看由于性能问题导致的错误。

3. vmstat 1

# vmstat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  0      0 324644 141184 1270628    0    0    10    40  207  431  1  1 99  0  0

0  0      0 324388 141184 1270628    0    0    0    0  130  280  1  1 98  0  0

0  0      0 324388 141184 1270628    0    0    0    0  89  169  0  0 100  0  0

0  0      0 324420 141184 1270628    0    0    0    0  118  225  1  0 99  0  0

0  0      0 324420 141184 1270628    0    0    0    32  125  254  0  0 99  1  0

1  1      0 324420 141184 1270628    0    0    0    68  96  171  0  0 96  4  0

0  0      0 324452 141184 1270628    0    0    0  184  127  166  0  1 96  3  0

^C

r: CPU 上的等待运行的可运行进程数。这个指标提供了判断 CPU 饱和度的数据,因为它不包含 I/O 等待的进程。可解释为:“r” 的值比 CPU 数大的时候就是饱和的。

free:空闲内存,单位是 k。如果这个数比较大,就说明你还有充足的空闲内存。“free -m” 和下面第 7 个命令,可以更详细的分析空闲内存的状态。

si,so:交换进来和交换出去的数据量,如果这两个值为非 0 值,那么就说明没有内存了。

us,sy,id,wa,st:这些是 CPU 时间的分解,是所有 CPU 的平均值。它们是用户时间,系统时间(内核),空闲,等待 I/O 时间,和被偷的时间(这里主要指其它的客户,或者使用 Xen,这些客户有自己独立的 *** 作域)。

4. mpstat -P ALL 1

# mpstat -P ALL 1

Linux 4.15.0-88-generic (VM-0-17-ubuntu) 06/15/2020 _x86_64_ (1 CPU)

03:33:26 AM  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

03:33:27 AM  all    0.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99.00

03:33:27 AM    0    0.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99.00

这个命令打印各个 CPU 的时间统计,可以看出整体 CPU 的使用是不是均衡的。由于我使用的是1H2G主机看不出区别!

5. pidstat 1

# pidstat 1

Linux 4.15.0-88-generic (VM-0-17-ubuntu) 06/15/2020 _x86_64_ (1 CPU)

03:34:47 AM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

03:34:48 AM    0      1120    1.00    0.00    0.00    0.00    1.00    0  sshd

pidstat 命令为每个 CPU 统计信息功能。由于我使用的是1H2G主机看不出区别!

6. iostat -xz 1

# iostat -xz 1

Linux 4.15.0-88-generic (VM-0-17-ubuntu) 06/15/2020 _x86_64_ (1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67    0.01    0.52    0.29    0.00  98.52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  %rrqm  %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  svctm  %util

loop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2    0.00  0.00    9.64    0.00  0.00  0.00

scd0            0.02    0.00      0.48      0.00    0.00    0.00  0.00  0.00    0.21    0.00  0.00    27.72    0.00  0.19  0.00

vda              0.64    4.07      9.15    40.59    0.00    1.99  0.00  32.85    3.58    2.31  0.01    14.31    9.96  0.24  0.11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Device            r/s    w/s    rkB/s    wkB/s  rrqm/s  wrqm/s  %rrqm  %wrqm r_await w_await aqu-sz rareq-sz wareq-sz  svctm  %util

r/s, w/s, rkB/s, wkB/s:这些表示设备上每秒钟的读写次数和读写的字节数(单位是k字节)。这些可以看出设备的负载情况。性能问题可能就是简单的因为大量的文件加载请求。

await:I/O 等待的平均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所等待的时间,包含了等待队列中的时间和被调度服务的时间。过大的平均等待时间就预示着设备超负荷了或者说设备有问题了。

avgqu-sz:设备上请求的平均数。数值大于 1 可能表示设备饱和了(虽然设备通常都是可以支持并行请求的,特别是在背后挂了多个磁盘的虚拟设备)。

%util:设备利用率。是使用率的百分数,展示每秒钟设备工作的时间。这个数值大于 60% 则会导致性能很低(可以在 await 中看),当然这也取决于设备特点。这个数值接近 100% 则表示设备饱和了。

7. free -m/h

ubuntu@VM-0-17-ubuntu:~#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33        137        313          5        1381        1506

Swap:            0          0          0

ubuntu@VM-0-17-ubuntu:~$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G        139M        311M        5.8M        1.3G        1.5G

Swap:            0B          0B          0B

这个命令我相信大家都熟悉,buffers:用于块设备 I/O 缓冲的缓存,cached:用于文件系统的页缓存。

8. sar -n DEV 1

ubuntu@VM-0-17-ubuntu:~# sar -n DEV 1

Linux 4.15.0-88-generic (VM-0-17-ubuntu) 06/15/2020 _x86_64_ (1 CPU)

03:43:35 A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03:43:36 AM      eth0    11.00    10.00      0.79      1.06      0.00      0.00      0.00      0.00

03:43:36 AM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使用这个工具是可以检测网络接口的吞吐:rxkB/s 和 txkB/s,作为收发数据负载的度量,也是检测是否达到收发极限。在上面这个例子中,eth0 接收数据达到 0.79 kb 字节/秒,发送数据达到1.06 字节/秒。

9. sar -n TCP,ETCP 1

ubuntu@VM-0-17-ubuntu:~# sar -n TCP,ETCP 1

Linux 4.15.0-88-generic (VM-0-17-ubuntu) 06/15/2020 _x86_64_ (1 CPU)

03:49:56 AM  active/s passive/s    iseg/s    oseg/s

03:49:57 AM      0.00      0.00      5.05      3.03

03:49:56 AM  atmptf/s  estres/s retrans/s isegerr/s  orsts/s

03:49:57 AM      0.00      0.00      0.00      0.00      0.00

这是对 TCP 关键指标的统计,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 TCP 连接数(例如通过 connect() 发起的连接)。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连接数(例如通过 accept() 接受的连接)。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

10. top

ubuntu@VM-0-17-ubuntu:~# top

top - 03:53:20 up 1 day,  1:41,  1 user,  load average: 0.01, 0.04, 0.00

Tasks:  89 total,  1 running,  52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 us,  0.3 sy,  0.0 ni, 99.3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  1877076 total,  317436 free,  143420 used,  1416220 buff/cache

KiB Swap:        0 total,        0 free,        0 used.  1540856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3730 root      20  0  105688  6812  5840 S  0.3  0.4  0:00.01 sshd                                                                                         

7546 root      20  0  644608  14924  6776 S  0.3  0.8  2:48.99 YDService                                                                                   

    1 root      20  0  159892  9260  6796 S  0.0  0.5  0:06.45 systemd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threadd                                                                                     

    4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kworker/0:0H                                                                                 

    6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mm_percpu_wq                                                                                 

    7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4.29 ksoftirqd/0                                                                                 

    8 root      20  0      0      0      0 I  0.0  0.0  0:08.85 rcu_sched                                                                                   

    9 root      20  0      0      0      0 I  0.0  0.0  0:00.00 rcu_bh                                                                                       

  10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migration/0                                                                                 

  11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16 watchdog/0                                                                                   

  1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cpuhp/0                                                                                     

  13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devtmpfs                                                                                   

top 命令包含了很多我们前面提到的指标。这个命令可以很容易看出指标的变化表示负载的变化,这个看起来和前面的命令有很大不同。

top 的一个缺陷也比较明显,很难看出变化趋势,其它像 vmstat 和 pidstat 这样的工具就会很清晰,它们是以滚动的方式输出统计信息。所以如果你在看到有问题的信息时没有及时的暂停下来(Ctrl-S 是暂停, Ctrl-Q 是继续),那么这些有用的信息就会被清屏。

文章原文: https://www.113p.cn/129.html  (来都来了,就去我博客看下!!)

一、基本思想

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

第一,一切都是文件;

第二,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

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 *** 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 *** 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

二、完全免费

Linux是一款免费的 *** 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这是其他的 *** 作系统所做不到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编写工作,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

三、多用户、多任务

Linux支持多用户,各个用户对于自己的文件设备有自己特殊的权利,保证了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多任务则是现在电脑最主要的一个特点,Linux可以使多个程序同时并独立地运行。

四、良好的界面

Linux同时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在字符界面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输入相应的指令来进行 *** 作。它同时也提供了类似Windows图形界面的X-Window系统,用户可以使用鼠标对其进行 *** 作。在X-Window环境中就和在Windows中相似,可以说是一个Linux版的Windows。

五、支持多种平台

Linux可以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如具有x86、680x0、SPARC、Alpha等处理器的平台。此外Linux还是一种嵌入式 *** 作系统,可以运行在掌上电脑、机顶盒或游戏机上。2001年1月份发布的Linux 2.4版内核已经能够完全支持Intel 64位芯片架构。同时Linux也支持多处理器技术。多个处理器同时工作,使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六、结构特点

①采用阶层式目录结构,文件归类清楚、容易管理

② 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如Ext2FS,ISOFS以及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等

③具有可移植性,系统核心只有小于10%的源代码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其余均是采用C语言编写,因此具备高度移植性

④可与其它的 *** 作系统如Windows98/2000/XP等并存于同一台计算机上

七、四个重要部分

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

①Linux内核:内核是系统的“心脏”,是运行程序和管理磁盘、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核心程序。

附:Linux内核

Linux是最受欢迎的自由电脑 *** 作系统内核。它是一个用C语言写成,符合POSIX标准的类Unix *** 作系统。 技术上说Linux是一个内核。“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抽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 *** 作系统。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 *** 作系统叫作Linux *** 作系统,或是GNU/Linux。

Linux是一个一体化内核系统。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完全访问硬件。Linux内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方便地以模块化的形式设置,并在系统运行期间可直接装载或卸载。

②Linux Shell: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 *** 作的一种接口。它接受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对其进行解释,最后送入内核去执行,实际上就是一个命令解释器。人们也可以使用Shell编程语言编写Shell程序,这些Shell程序与用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的效果。

③Linux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Linux的文件系统呈树型结构,同时它也能支持目前流行的文件系统,如:EXT2、EXT3、FAT、VFAT、NFS、SMB等。

④Linux 应用程序:同Windows *** 作系统一样,标准的Linux也提供了一套满足人们上网、办公等需求的程序集即应用程序,包括文本编辑器、X Windows、办公套件、Internet工具、数据库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3430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