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么配置全局变量

linux怎么配置全局变量,第1张

1、在新安装的Linux系统命令行下,敲入:ifconfig,显示如下界面。

2、上面这张图显示网卡没有启动,那么敲入代码:ifup eth0启动网卡。

3、首先要知道网关地址是多少。敲入代码:route ,下图中的192.168.164.2就是默认网管地址,记住这个,下面的配置需要用这个。

4、配置完成后,敲入代码: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启网卡服务,尝试ping www.baidu.com发现报错Network is unreachable各种搜索原因后发现,网关没有配置,导致与外网连接没有打开。

5、然后敲入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64.2然后再次ping www.baidu.com,ping通后说明配置已经生效。

变量是计算机系统用于保存可变值的数据类型。在Linux系统中,变量名称一般都是大写的,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简单来说,命令在Linux中的执行分为4个步骤。

第1步:判断用户是否以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的方式输入命令(如/bin/ls),如果是的话则直接执行。

第2步:Linux系统检查用户输入的命令是否为“别名命令”,即用一个自定义的命令名称来替换原本的命令名称。可以用alias命令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命令别名,格式为“alias 别名=命令”。若要取消一个命令别名,则是用unalias命令,格式为“unalias 别名”。我们之前在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时,Linux系统都会要求我们再确认是否执行删除 *** 作,其实这就是Linux系统为了防止用户误删除文件而特意设置的rm别名命令,接下来我们把它取消掉:

第3步:Bash解释器判断用户输入的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内部命令是解释器内部的指令,会被直接执行;而用户在绝大部分时间输入的是外部命令,这些命令交由步骤4继续处理。可以使用“type命令名称”来判断用户输入的命令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

第4步:系统在多个路径中查找用户输入的命令文件,而定义这些路径的变量叫作PATH,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是“解释器的小助手”,作用是告诉Bash解释器待执行的命令可能存放的位置,然后Bash解释器就会乖乖地在这些位置中逐个查找。PATH是由多个路径值组成的变量,每个路径值之间用冒号间隔,对这些路径的增加和删除 *** 作将影响到Bash解释器对Linux命令的查找。

常用的环境变量

Linux作为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 *** 作系统,能够为每个用户提供独立的、合适的工作运行环境,因此,一个相同的变量会因为用户身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值。例如,不同用户之间HOME的就不相同。

其实变量是由固定的变量名与用户或系统设置的变量值两部分组成的,我们完全可以自行创建变量,来满足工作需求。例如设置一个名称为WORKDIR的变量,方便用户更轻松地进入一个层次较深的目录:

但是,这样的变量不具有全局性,作用范围也有限,默认情况下不能被其他用户使用。如果工作需要,可以使用export命令将其提升为全局变量,这样其他用户也就可以使用它了:

我晕 这。。。。。。。。。。。。 你在#include 后面加一句 int g_value这个g_value就是全局变量 当别的文件要使用这个变量时 首先包含其头文件 然后 extern int g_value就可以访问此变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5140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