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cdrom /mntiso9660 defautlts 0 0
第一项:想要挂载的设备 第二项:挂载点 第三项:挂载格式
第四项:文件系统参数。例如:async/sync(是否允许磁盘于内存中的数据异/同步写入) ,auto/noauto(启动时自动/非自动载入该分区),rw/ro(该分区以读写/只读方式载入),exec/noexec(限制在此文件系统内是否可以进行“执行” *** 作),user/nouser(确定是否允许用户使用mount命令来载入),suid/nosuid(设置该文件系统是否允许SUID权限的存在),usrquota(启动文件系统支持磁盘配额模式),grpquota(启动文件系统对用户组磁盘配额模式的支持),defautlts(同时具有rw,suid,dev,exec,anto,nouser,async等参数)。
第五项:dump备份命令 第六项:在启动时是否以fsck检验分区(0是不要检验,1是要检验,2也是要检验,不过1会比2早被检验。)
首先要知道一点所有的TCP/IP的参数修改是临时的,因为它们都位于/PROC/SYS/NET目录下,如果想使参数长期保存,可以通过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来实现,这里不做详细说明,只针对Linux的TCPIP内核参数优化列举相关参数:
1、为自动调优定义socket使用的内存
2、默认的TCP数据接收窗口大小(字节)
3、最大的TCP数据接收窗口
4、默认的TCP发送窗口大小
5、最大的TCP数据发送窗口
6、在每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速率比内核处理这些包速率快时,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最大数目
7、定义了系统中每一个端口最大的监听队列长度
8、探测消息未获得相应时,重发该消息的间隔时间
9、在认定tcp连接失效之前,最多发送多少个keepalive探测消息等。
相关优化参数代码:
sh# net.core.wmem_default 发送缓存区预留内存默认大小 默认值 16k # net.core.rmem_default 接受缓存区预留内存默认大小 默认值 16k # net.core.wmem_max 发送缓存区预留内存最大值 默认值 128k # net.core.rmem_max 接受缓存区预留内存最大值 默认值 128k # net.unix.max_dgram_qlen 进程间通信发送数据, 默认10 # net.ipv4.tcp_syncookies # net.ipv4.syn_retries # net.ipv4.tcp_fin_timeout 如果socket连接由本端关闭,则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 #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当keepalive起作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默认2小时 # net.ipv4.route_max_size 路由缓存最大值一个-是简写 一般带一个字母,两个-是全程 一般带完整单词,其他没什么差别。 *** 作方法如下:
1、首先linux系统的内核参数涉及到的配置文件和命令分别是: /etc/sysctl.conf文件。syctl命令文件和命令的路径,分别如下面图中所示。
2、先来看内核参数的查看,使用的是sysctl 这个命令。使用的比较多的选项有5个。
3、再来看-N和-n这两个参数,在讲解nginx的书籍上说,和它相关的两个内核参数是: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net.core.somaxconn。
4、再次尝试设置第二个参数net.core.somaxconn,这次将设置的值改小一点,设置成功。
5、要想设置一直生效,就要用到/etc/sysctl.conf这个配置文件,直接将对应的设置写入到这个配置文件中,然后重新加载这个配置文件即可。这样配置就能一直生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