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rpm -ivh xxx1.rpm
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安装到 /usr/bin 下面
./configure (或者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make
make install
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local/bin 下面,因为默认参数就是 --prefix=/usr/local
./configure --prefix=/usr (或者 ./configure --prefix=/opt 也可以指定其他位置,如你的家目录 --prefix=~,~就是 /home/xxx<即你的家目录>的缩写)
make
make install
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bin 下面(或者相应地位于 /opt/bin 下面,或者 /home/xxx/bin 下面,xxx 是你的家目录)
无论那种方法,在 bash 控制台下只要输入可执行文件头几个字母,然后连续按两次 Tab 键,就可以列出可能的所有命令,如果只有一种可能,则自动显示该文件全名,这称为命令补全。想执行当前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则必须使用 ./ 作为命令前导,例如:
./myprogram
除此之外,一般的可执行文件都处在系统的搜索路径里,只要在控制台直接输入命令名就可执行。例如你编译安装了一个叫 synaptic 的软件,只需要在 KDE 的 konsole 虚拟控制台下输入 synaptic 即可。
如果不幸,你的可执行文件不在系统的搜索路径里,就会报告没有这个命令。那么你需要把那个可执行文件的位置加入环境变量 PATH 里,用冒号作分割符,例如:
在你的家目录的 .profile 文件或 .bashrc 文件里添加如下命令
PATH="~/bin:$PATH" 就可以把你的家目录的 bin 目录追加到搜索路径里。
无论任何时候想知道系统里某个“命令文件”的位置,都可以使用 which 命令,例如:
$which pwd
/usr/bin/pwd
说明 pwd 命令位于 /usr/bin 下面。
需要解决更多linux问题,详情请看 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00.html
假设我们在/home里创建
1、创建一个叫test的文件夹
输入 cd /home 回车 就到了home目录;
输入 mkdir test 就可以了。
2、在文件夹里添加(就是创建 一个文件,例如a.txt)
输入 touch test/a.txt 回车。
3、删除
输入 rm -rf test/ 回车。
扩展资料:
一、LINUX通用命令:
1.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 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打印控制字符(Ctrl-C, Ctrl-D, Ctrl-Z等)
3. 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 logout, login: 登录shell的登录和注销命令
5. 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6. more, less, head tail: 显示或部分显示文件内容.
7. 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打印文件.
8. 更改文件权限: chmod u+x...
9. 删除非空目录:rm -fr dir
10. fg jobid :可以将一个后台进程放到前台。
Ctrl-z 可以将前台进程挂起(suspend), 然后可以用bg jobid 让其到后台运行。
job &可以直接让job直接在后台运行。
11. kill 的作用: send a signal to a process. eg: kill -9 发送的是SIG_KILL信号。。。 具体发送什么信号 可以通过 man kill 查看。
12. ps 的用法, ps -e 或 ps -o pid,ppid,session,tpgid, comm (其中session显示的sessionid, tpgid显示前台进程组id, comm显示命令名称。)
参考资料:LINUX命令-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