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新加卷在 /media/mdt/新加卷 :
1、首先创建新的英文目录名
2、看一下新加卷的文件系统类型
3、umount掉之前的
4、修改 /etc/fstab
最后一行添加
5、mount新改之后的
Done
总结如下:新建一个用户,vi
~/.bashrc
,添加
export
lc_ctype="zh_cn.gbk",保存,退出。不放心的话退出之后再export一下
据说修改/etc/profile也可以,不过没试过。
用户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他想上传包含中文内容的文件到linux英文 *** 作系统上,并且有时候需要more一下文件的内容,需要显示中文字符串。
经测试,suse
linux
11
sp1环境下,修改过程如下:
1、修改profile
cp
/etc/profile
/etc/profile.bak
vi
/etc/profile
再最后的位置添加如下行:
export
lc_ctype="zh_cn.gbk"
2、reboot
关于locale的设定
locale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个人认为,对于中文用户来说,通常会涉及到的国际化或者本土化,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看中文,写中文,与window中文系统的兼容和通信。从实际经验上看来,locale的设定与看中文关系不大,但是与写中文,及window分区的挂载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抄Linux中文改成英文系统安装时选择了简体中文安装,安百装完后运行netconfig、度setup等命令,中文显示乱码。只要修改/etc/sysconfig/i18n
,默认为:知LANG=zh_CN.UTF-8SUPPORTER=zh_CN.UTF-8:zh_CN:zhSYSFONT=latarcyrheb-sun16修改后:LANG=en_US.UTF-8SUPPORTER=en_US.UTF-8:en_US:zhSYSFONT=latarcyrheb-sun16
重启系统后,中文乱码变成道了英文显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