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强调网络媒体的什么瞬时性还是及时性

全天候强调网络媒体的什么瞬时性还是及时性,第1张

全天候强调网络媒体的瞬时性要求:全程媒体,信息传播日益突破时空界限,变得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新闻事件有了被公众完整认知的可能,传播形式呈现出全球化、全天候、即时性的鲜明特点。

全息媒体,描述的是媒体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日益突破物理限制,所有信息均可数据化,并在一张网上传播,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不同电子设备,通过文字、、音频、视频、VR、AR等不同媒介形态同步呈现,可谓“万物皆可为媒介”,媒介环境呈现出全媒体形态化。

全员媒体,描述的是媒体的互动化。信息传播日益突破主体的限制,从“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动式传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人人都有对事件的话语权,人们参与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传播主体呈现出不特定性、传播形式呈现出互动性。

全效媒体,描述的是媒体的多功能化。媒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信息、社交、金融、购物、出行等多种功能有效融为了一体,使得传播更精准、生活更便捷、受众更稳定。传播效率呈现出分众化、精准性、多功能、融合式特征。

及时性要求:全程跟进、全息呈现、全员互动、全效传播,“四全媒体”理念深刻揭示了现代传媒环境发展现状与变革趋势,这使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为主流媒体因事而谋、顺势而为,着力打造全程媒体,利用全息媒体,引导全员媒体,建成全效媒体,推动融媒体建设、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了有利契机,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推进融媒体建设、增强信息传播效率的基本规律和根本遵循,必须全面把握、科学施策。

优势:一是它的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发表意见和建议,更表现在消费者对尚处于概念阶段的产品的参与,这种参与将能够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洞察市场的潜在需求;

二是网络调研的及时性,一方面调研信息传递到用户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户向调研者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加快了;

三是网络调研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调研者还可以对问卷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而被调查者只需要具备电脑和上网条件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馈其意见。同时,对于反馈的数据,调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因为反馈的数据可以直接形成数据库。

五是它的跨时空性,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调研可以24小时全天候进行,并且其调研对象可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六是它的成本非常低廉,比传统的调研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方便数据挖掘。

劣势:可信度较低、浏览人群有限、需要经常更新、需要相关技

互联网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所有要连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为了打破这个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互联网的出现,成为了现在因特网的雏形。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因而人们将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间。

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结束,因为它的实验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之后美国政府机构认识到,因特网必将扩大其使用范围,不应局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随着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到因特网,是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

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

就这一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简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得到多个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用户只需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

扩展资料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平等、自由。

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1991年10月的中美高能物理研究会上,美方发言人沃尔特托基(Walter Toki)再次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

经过托氏的努力,会后双方达成一项协议:美方资助中国联网所需的一半经费,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选解决。然而,通往Internet荆棘之路并未因此而变得平坦。

当时北京出口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要经过仔细地检查。美国还限制对中国出中路由器。

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终于在1993年3月与互联网络连通。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

我觉得你还是去培训一下吧!要不然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哦!

简单说就是网上买卖。你要懂得电子商务法,懂得他的原理。我就是干这个的哦!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简单的,比如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来与客户进行商贸活动,似乎也可以称作为电子商务;但是,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COMMERCE)。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还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谋面的,因此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并不是物理世界商务活动的翻版,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电子商务的模式

总的来说,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企业(Business)对终端客户(Customer)的电子商务(即B2C)和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两种主要模式。

B2C

提起B2C,大家可能更为熟悉一些,它是从企业到终端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和组织消费者)的业务模式。今天所谈的电子商务时代的B2C是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把本企业或其它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经任何渠道,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新型商务模式。因为它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被人们首先认识和接受。

电子商务B2C模式的一种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实现形式就是新兴的专门做电子商务的网站。现在,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无数的这类公司,其中有网上商店、网上书屋、网上售票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什么都做,什么都卖的电子商务网站,人们戏称为“千货公司”的。但无论怎样,这些新型模式企业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通过因特网,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受咨讯服务。这无疑是时代的一大进步。在这些新涌现出来的互联网公司中,亚马逊公司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亚马逊最初是一家通过互联网售卖图书的网上书店,就在几乎谁都没有搞清它的店面在哪里的时候,它在短短的两年间一举超过无数成名已久的百年老店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其市值更是远远超过了售书业务的本身。通过亚马逊的WEB网站,用户在购书时可以享受到很大的便利,比如要在100万种书中查找一本书,传统的方法可能要跑上几个书店,花费很多的时间,但在亚马逊,用户可以通过检索功能,只需点击几下鼠标,不久就会有人把想要的书送到家里了。亚马逊另一个吸引人的方面是提供了很多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了众多的书籍评论和介绍。而在传统销售方式下,这些增值服务会变得非常昂贵。在“成功”地将自己发展成超越传统书店的世界最大规模书店之后,今天亚马逊的业务已扩展到音像制品、软件、各类日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成为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公司。但它的这个“成功”现在还是划引号的,人们质疑它在建立起自己的规模和客户群的同时,给投资人所留下的巨额亏损。

人们在反思亚马逊的亏损原因时意识到,也许不应该将建立起电子商务时代B2C的任务全都寄托于这些白手起家的网站上,传统行业自觉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革命也许会更经济,更实惠,也更必要,不至于给投资人、给股民带去那么多的压力和担忧。也许,只有当这两股力量都齐齐奔向同一个山顶时,这样的电子商务世界才更精彩,真正的电子商务时代也才会更快一些到来。

传统企业成功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转型最成功的例子是DELL,DELL一开始还只是一家通过电话直销电脑的公司,尽管也很成功,但当互联网革命开始之时,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握机遇,将自己的全部业务搬到了网上去,并按照互联网的要求来对自己原有的组织和流程进行梳理,开发了包括销售、生产、采购、服务全过程的电子商务系统,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手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和配送服务,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奇迹般地保持了多年50%以上的增长,成为今天世界最大的电脑厂商之一,也对其它转型较慢的竞争对手造成了巨大的威协和挑战。

B2C的这二种实现方式还有一点很大的不同,由网站起家的B2C较难发展起自有品牌的产品、实业,因此它们更象是一个百货商店,当然与百货商店最不同的就是百货店是用户上门的,而B2C网站是送货上门的,而由传统企业改造而来的B2C更可能象是一个专卖店,专营自己品牌的产品,与传统专卖店不同的是:这里用户和厂商互动性更强,可以量身定做,同时由于省去了建物理店的开销,成本可能会降低。

B2B

谈完了B2C再来说说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模式被称作B2B,电子商务B2B的内涵是企业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平台和外部网站将面向上游的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和下游代理商的销售业务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降低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满意度。实际上面向企业间交易的B2B,无论在交易额和交易领域的覆盖上,其规模比起B2C来都更为可观,其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也更加深远。

与B2C相似,B2B在企业间的应用也有两种主要实现形式。

但正如我在前面第一部份举例时所提醒的那样,不要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仅仅看作是一个工具,它同样可能对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带来变革,B2B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就有这样的意味。这一类的B2B公司并不是为自身企业的采购或销售服务的,它自身可能不生产任何产品,但它通过建立统一的基于WEB的信息平台,为某一类或某几类的企业采购或销售牵线搭桥,此时物流的方式就和上一类有很大不同了,它是由供应商直接到代理商。比如说我们前面第一部份中例举的那间B公司就有一点类似这种公司。它搭建了计算机零部件这一类商品卖家和买家的桥梁,因此它没有厂房,甚至没有库房,而只是通过信息系统来调配、组织供货与销售,并提供一些增值性服务,从而获得佣金或增值性服务收入。当然这一类公司成功的关键是它要能聚拢这一类产品的卖家和买家,通过特色服务,让它们愿意到你的平台上来交易,但究竟愿不愿意,这也和B2C中所谈到的是选择百货店还是专卖店方式有些类似。

2、电子商务的实质

尽管今天无论是B2C也好、B2B也好,无论是传统企业e化也好,新型互联网企业诞生也好,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股市要求大家讲的故事也好,模式也好,都已经几乎没有缝隙地占满了人们全部的想象空间,但能够就此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电子商务的世纪或社会了吗不能!因为即使是我们今天不少打着电子商务旗号的公司,甚至也还没有理解电子商务的全部和真正的内涵,当然更谈不上去完完全全地实现它们。

有一个测验题:我开了一个卖花的网站,用户能从网上订花,我会给用户送货上门,所以我就是一个电子商务的企业了,对吗如果对!那你就可能会遇到下面这段录象的情景了。

好,笑完之后我们前面的命题应该也有结论了。很显然,仅仅只有一个网站的企业,无法实现电子商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的。没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包括确定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的企业不是电子商务企业;有管理但没有信息化的企业不是电子商务企业。只有网站而没有管理和信息化的所谓电子商务,是高速公路连着了小胡同,没有不塞车的。

其实,并不是只有在今天的新兴互联网企业才会看到前面的情景,它同样是那些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我们的传统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而这样的挑战对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氛围下经营的中国企业来说又尤为严峻,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就是依照年初上面下达的计划采购,依计划生产、看库存销售这样的反向经营模式,缺乏依市场而变、高速反应的d性机制和意识,因此如何使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话题。

那反过来问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是电子商务企业呢那当然利用互联网、WEB网站实现业务是基本的特征,但更为核心的是企业内部必须运营在一个基于完善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之上。

这个资源计划系统是企业开展业务的基础平台,用户的订单在经过公司商务部门的过滤之后进入这个系统,成为系统最主要的输入,系统另外的输入是当前库存的实际情况(包括材料、成品、在产品的数量和地域分布),运输资源和周期、采购资源和周期、生产产能和周期等,系统在固定的时间运行一次(联想是每二小时),每次运行得到的输出结果是:一份用户订单的确认情况表、一份采购计划、一份生产计划、一份配送计划。其中用户订单确认结果将直接反馈到每一个定单用户,告诉他能不能供货、能供货的确切时间、供货地点、运输方式等信息,这些信息是系统根据企业制定的明确的供货优先次序模型和一定的边界条件计算出来的。比如说前面买花的例子,如果库房有,那么供货的时间就只是配送所需的时间(依照地理位置不同);如果没有,那么还要加上采购周期;如果一个订单含多种产品,那么供货时间就要选择最后齐套的时间了,等等,这些都是由系统自动控制的,减少了人为控制的难度和差异性,用户的满意度一定会因此而改善。而企业所有的采购、生产、配送系统也都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工作,缺货了再去买,看成品库去生产,备齐了就(才)去送,而是完全依系统计划指令、依信息行事,有条不紊。完全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避免录象中所出现的场景,这样不仅是用户满意的保障,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的保障。系统在一定的时间运行一次,而不是在每个订单进来后都运行一次,原因也是为了使得企业内资源相对能够更优化地被利用。比如说采购可能是批量更经济,也更体现人工作的效率,生产亦然,而且生产过程本身也还有个信息化的问题。下面就请再看一段录象,这个录象基本是以联想自身为背景录制的,反映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企业是怎样在运行的。

看完这段录象,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真正电子商务的实质其实是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过程,并且不是简单地将过去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信息化,而是依新的手段和条件面对旧有的流程进行变革的过程。

下面就是我们根据联想的经验所总结出的、中国较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可以怎样来走的一个模式,当然不可能都能照搬照抄,但希望给大家有所启发。作为自己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今后也会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我们有针对性的咨询、建议、甚至于实施方案。

好的,下面我来回答三个数字。

1 42

这个数字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被称为“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在小说中,一个超级电脑被问到“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是什么”,它给出的答案就是42。虽然这只是小说中的一个梗,但现实中42也被很多人视为神秘的数字,甚至有些人认为42是宇宙的本质数字。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42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没有特殊的意义。

2 666

666是一个有着很多文化涵义的数字。在基督教中,666被视为“兽的数字”,因为在《启示录》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句话要有智慧。有悟性的可以算算兽的数字,因为这是人的数字,他的数字是六百六十六。”因此,666被认为是代表着邪恶和破坏的数字。不过,666在其他文化中也有不同的涵义。在中国文化中,6和666都被视为吉利的数字,代表着顺畅和发财。在一些流行文化作品中,666也被用作表示崇拜或赞美的数字。

3 31415926

这个数字是圆周率的前几位数字,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代表着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圆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常数,在科学、工程、计算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圆周率的前几位数字是31415926,但实际上圆周率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目前已经计算到了数百万位。圆周率的精确计算一直是数学家们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络、企事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网络,甚至家庭网络和个人网络。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

中文名

网络技术

外文名

network technique

兴起时间

1990年代中期发

功能

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

快速

导航

专业课程实训项目应用集锦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主要功能分类组成面临问题发展技术定义意义

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应用范围由最早的军事、国防,扩展到美国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了全球的各个领域,运营性质也由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化。

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碰到“种瓜得豆”的事情,Internet的出现也正是如此:它的原型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军事实验用而建立的网络,名为ARPANET,初期只有四台主机,其设计目标是当网络中的一部分因战争原因遭到破 坏时,其余部分仍能正常运行;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并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国国会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支持下,用高速通信线路把 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以NFSNET接替ARPANET;进而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Internet。

90年代初,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Internet,我国已经开放了Internet,通过中国公用互连网络(CHINANET)或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都可与Internet联通。只要有一台微机,一部调制解调器和一部国内直拨电话就能够很方便地享受到Internet的资源;这是Internet逐步"爬"入普通人家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友好的用户界面、丰富的信息资源、贴近生活的人情化感受使非专业的家庭用户既做到应用自如,又能大饱眼福,甚至利用它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锦上添花,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可成就天下事,潇洒作当代人"。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所用标准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到了今天,Internet能够负担如此众多用户的参与,说明我们的网络技术已经成长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用户自己也能耳闻目睹不断涌现的新名词、新概念。但这还不是终结,仅仅是历史长河的一段新纪元的开始而已。

专业课程

第一阶段

课程内容

1计算机 *** 作

2office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英语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阶段培养目标

掌握计算机基本 *** 作、日常办公软件、打印机、扫描仪等日常办公设备的使用,计算机组装与常见故障排除及设计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

课程内容

1企业网数据通信基础

2中小型企业网构建与维护

3window server *** 作系统初级应用

4window server高级应用(活动目录管理,域控制管理)

5AutoCAD工程图绘制

阶段培养目标

1熟练掌握企业网网络组建和维护,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基本方法。

2安装并维护windows服务器的架构与管理。

就业方向

从事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及windows服务器搭建、网络搭建、网络运行、网络应用等工作。

第三阶段

项目实战一:典型网络结构方案设计及优化

1linux系统管理

2linux网络服务

3网络攻防基础

4网络设备高级应用

项目实战二:企业级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高端应用

1计算机编程与网站建设

2数据库应用基础(SQL Server)

3企业网安全与管理

4企业网络安全综合实践

5企业邮件系统组建与维护(选修)

6企业级服务器高级应用(选修)

项目实战三:智能应用系统拓展深化及综合实践

阶段培养目标

1安装并管理linux环境下的各种应用服务;独立完成企业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 2能够熟练运用、调试网络设备组建园区网络,快速排除网络运行的故障

1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2掌握企业网安全管理

3组建与维护企业邮件系统

就业方向

从事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岗位

权威认证:职业资格证书 新华-微软IT助理工程师 CIW信息网络安全CEAC网络工程师

实训项目

家庭网络项目

办公网络项目

医院网络项目

超市网络项目

校园网组建项目

应用集锦

Internet如此美妙,初入门者不免好奇:它究竟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总的说来,Internet是一套通过网络来完成有用的通讯任务的应用程序,下面的篇幅将从应用入手,展示Internet的几项最广为流行的功能,它包括:电子邮件、WWW、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新闻组、信息查询等。

电子邮件

有了通达全球的Internet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可以利用它来提供个人之间的通信,而且这种通信应能兼具电话的速度和邮政的可靠性等优点。这种思路生根发芽成长起来,最终得到的果实便是Email。通过它,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私有信箱,用以储存已收到但还未来得及阅读的信件,Email地址包括用户名加上主机名,并在中间用@符号隔开,如从最初的两人之间的通信,如今的电子邮件软件能够实现更为复杂、多样的服务,包括:一对多的发信,信件的转发和回复,在信件中包含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等;甚至可以做到只要有你的邮件到达,挂在你身上的BP机就嘀嘀作响发出提示;人们还可以象订购报刊杂志一样在网上订购所需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定期送到自己面前。

WWW

World Wide Web(通常被称为WWW)在中文里常被译作“万维网”,除发音相近外,也体现了其变化万千的内涵。用户借助于一个浏览器软件,在地址栏里输入所要查看的页面地址(或域名),就可以连接到该地址所指向的WWW服务器,从中查找所需的图文信息。WWW访问的感觉有些象逛大商场,既可以漫无边际地徜徉,也可以奔着一个目标前进;但不论如何,当用户最终获得想要的内容时,也许已经跨越了千山万水,故有时我们也称之为“Web冲浪”。WWW服务器所存贮的页面内容是用HTML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书写的,它通过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ing Protocol)传送到用户处。

文件传输

尽管电子邮件也能传送文件,但它一般用于短信息传递。Internet提供了称作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文件传输应用程序,使用户能发送或接收非常大的数据文件:当用户发出FTP命令,连接到FTP服务器后,可以输入命令显示服务器存贮的文件目录,或从某个目录拷贝文件,通过网络传递到自己的计算机中。FTP服务器提供了一种验证用户权限的方法(用到用户名、密码),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不过,很多系统管理员为了扩大影响,打开了匿名ftp服务设置――匿名ftp允许没有注册名或口令的用户在机器上存取指定的文件,它用到的特殊用户名为“anonymous”。

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允许用户从一台机器连接到远程的另一台机器上,并建立一个交互的登录连接。登录后,用户的每次击键都传递到远程主机,由远程主机处理后将字符回送到本地的机器中, 看起来仿佛用户直接在对这台远程主机 *** 作一样。远程登录通常也要有效的登录帐号来接受对方主机的认证。常用的登录程序有TELNET、RLOGIN等。

Usenet新闻组

Usenet新闻是Internet上的讨论小组。Usenet在一套名为"新闻组"的标题下组织讨论,用户可以阅读别人发送的新闻或发表自己的文章。新闻组包括数十大类、数千组"新闻",平均每一组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条"新闻"公布出来。新闻组的介入方式也非常随便,你可以在上面高谈阔论、问问题,或者只看别人的谈论。上面所列举的仅是Internet文化长廊中的主要内容,但绝不是全部。Internet永远是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的,这将是我们下一篇的内容――Internet的发展趋势。网络研究起源于过去十年美国政府资助的高性能计算科研项目。这项研究的目标是将跨地域的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大型的科研设备、通信设备、可视化设备和各种传感器等整合成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支持科学计算和科学研究。

微软公司把开发力量集中在数据网络上,关注使用网络共享信息,而不是网络的计算能力,这反映了学术和研究领域内的分歧。事实上,很多用于学术领域的网络技术都能够成为商业应用。

Globus是美国阿贡(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网络技术研发项目,全美12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了该项目。Globus对资源管理、安全、信息服务及数据管理等网络计算的关键理论进行研究,开发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络计算工具软件,帮助规划和组建大型的网络试验平台,开发适合大型网络系统运行的大型应用程序。Globus技术已在美国航天局网络、欧洲数据网络、美国国家技术网络等8个项目中得到应用。2005年8月,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宣布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网络计算,与Globus合作开发开放的网络计算标准,并宣称网络的价值不仅仅限于科学计算,商业应用也有很好的前景。网络计算和Globus从开始幕后走到前台,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中国非常重视发展网络技术,由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建设的中国国家网络项目在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环境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具有18万亿次聚合计算能力、支持网络研究和网络应用的网络试验床——中国国家网络,已于2005年12月21日正式开通运行。这意味着通过网络技术,中国已能有效整合全国范围内大型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形成一个强大的计算平台,帮助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等实现计算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和协同合作。

关键技术

网络的关键技术有网络结点、宽带网络系统、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工具、应用层的可视化工具。网络结点是网络计算资源的提供者,包括高端服务器、集群系统、MPP系统大型存储设备、数据库等。宽带网络系统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中,提供高性能通信的必要手段。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工具用来解决资源的描述、组织和管理等关键问题。任务调度工具根据当前系统的负载情况,对系统内的任务进行动态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网络计算主要是科学计算,它往往伴随着海量数据。如果把计算结果转换成直观的图形信息,就能帮助研究人员摆脱理解数据的困难。这需要开发能在网络计算中传输和读取,并提供友好用户界面的可视化工具。

研究现状

网络计算通常着眼于大型应用项目,按照Globus技术,大型应用项目应由许多组织协同完成,它们形成一个“虚拟组织”,各组织拥有的计算资源在虚拟组织里共享,协同完成项目。对于共享而言,有价值的不是设备本身而是实体的接口或界面。

从技术角度看,共享是资源或实体间的互 *** 作。Globus技术设定,网络环境下的互 *** 作意味着需要开发一套通用协议,用于描述消息的格式和消息交换的规则。在协议之上则需要开发一系列服务,这与建立在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上的万维网服务原理相同。在服务中先定义应用编程接口,基于这些接口再构建软件开发工具。

Globus网络计算协议建立在网际协议之上,以网际协议中的通信、路由、名字解析等功能为基础。Globus协议分为构造层、连接层、资源层、汇集层和应用层五层。每层都有各自的服务、应用编程接口和软件开发工具、上层协议调用下层协议的服务。网络内的全局应用都需通过协议提供的服务调用 *** 作系统。

构造层功能是向上提供网络中可供共享的资源,是物理或逻辑实体。常用的共享资源包括处理能力、存储系统、目录、网络资源、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机池、计算机集群

我来提供一下要学的基础知识,以下的是考试大纲,试题和模拟题建议去论坛上下载

我提供一个较好的论坛,上面的资料很全wwwtcpynet/bbs/forumdisplayphpfid=26

希望你也能早日通过考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熟悉网络 *** 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

(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

(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 *** 作方法;

(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1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部件)

•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C、RISC)

•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处理器性能

112 存储器

•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存储系统

•主存与辅存

•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

•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

•高速缓存

•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

114 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

12 *** 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 *** 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

•多道程序

•内核和中断控制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

•死锁

•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页面置换算法)

•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

•文件管理

•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

•作业的状态及转换

•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

13 系统配置方法

131 系统配置技术

•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多处理器)

•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

132 系统性能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系统监视器)

1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

•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估)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

•结构化分析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

•模块设计、I/O设计、人工界面设计

212 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CASE)

•集成开发环境

213 测试评审方法

•测试方法

•评审方法

•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

214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制定项目计划

•质量计划、管理和评估

•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配置管理

•人员计划和管理

•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手续)

•开发组织和作用(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

•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

215 系统可审计性

•审计方法、审计跟踪

•在系统中纳入可审计性

22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

221 系统运行

•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

•系统成本管理

•系统运行(作业调度、数据I/O管理、 *** 作手册)

•用户管理(ID注册和管理)

•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空调设备、设备管理、设施安全管理)

•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控、恢复过程、预防措施)

•安全管理

•性能管理

•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 *** 作工具、监控工具、诊断工具)

•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

•系统运行服务标准

222 系统维护

•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维护的实施(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

•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维护合同

3 网络技术

31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

•OSI/RM

•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NMP、DHCP、POP、SMTP、HTTP)

•传输层协议(TCP、UDP)

•网络层协议IP(IP地址、子网掩码)

•数据链路层协议(ARP、RARP、PPP、SLIP)

•物理地址(单播、广播、组播)

32 编码和传输

321调制和编码

•AM、FM、PM、QAM

•PCM、抽样

322 传输技术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2线/4线)

•差错控制(CRC、海明码、奇偶校验、比特出错率)

•同步控制(起停同步、SYN同步、标志同步、帧同步)

•多路复用(FDM、TDM、WDM)

•压缩和解压方法(JEPG、MPEG、MH、MR、MMR、游程长度)

323 传输控制

•竞争系统

•轮询/选择系统

•基本规程、多链路规程、传输控制字符、线路控制

•HDLC

324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分组交换、ATM交换、帧中继)

325 公用网络和租用线路

33 网络

331 网络分类

•按地域范围分类(LAN、MAN、WAN)

•按服务分类(因特网、企业内部网)

•按传输媒体分类(电话、数据、视像)

•按电信网分类(驻地、接入、骨干)

332 LAN

•LAN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型)

•访问控制系统(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

•LAN间的连接、LAN-WAN连接、对等连接、点对点连接

•高速LAN技术(千兆以太网)

•无线LAN

333 MAN常用结构

334 WAN与远程传输服务

•租用线路服务、线路交换服务、分组交换服务

•ISDN、***、帧中继、ATM、IP连接服务

•卫星通信服务、移动通信服务、国际通信服务

335 因特网

•因特网概念(网际互连设备、TCP/IP、IP路由、DNS、代理服务器)

•电子邮件(协议、邮件列表)

•Web(HTTP、浏览器、URL、HTML、XML)

•文件传输(FTP)

•搜索引擎(全文搜索、目录搜索、智能搜索)

•QoS、CGI、VoIP

336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337 网络性质

•有关线路性能的计算(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通信量、流量设计)

•性能评估

•排队论的应用

34 网络通信设备

341 传输介质和通信电缆

•有线/无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光、红外线)

•分配线架(IDF)、主配线架(MDF)

342 各类通信设备

•线路终端设备、多路设备、交换设备、转接设备

•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NCU、TA、CCU、PBX)

35 网络连接设备

•网际连接设备(网关、网桥、生成树网桥、源路由网桥、路由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

36 网络软件系统

361 网络 *** 作系统

•网络 *** 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ODI、NDIS)

•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套接字API)

•RPC

•TP Monitor

•分布式文件系统

•网络设备共享

362 网络管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

•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SNMP、RMON、MIB-II)

•网络管理工具(ping、traceroute、NetXray、Analyzer、Sniffer)

•网络管理平台(OpenView、NetView、SunNet、Manager)

•分布式网络管理

363 网络应用与服务

•WWW

•FTP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

•Telnet

•信息检索

•视频点播

•网络会议

•远程教育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CSCW和群件

4网络安全

41 安全计算

411 保密性和完整性

•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DES、IDES、RSA)

•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

•完整性(SHA、MD5)

•访问控制(存取权限、口令)

41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

•防火墙

•入侵检测

•***、VLAN

•安全协议(IPSec、SSL、ETS、PGP、S-HTTP、TLS)

•硬件安全性

•计算机病毒保护

413 可用性

•文件的备份和恢复

414 安全保护

•个人信息控制

•匿名

•不可跟踪性

415 LAN安全

•网络设备可靠性

•应付自然灾害

•环境安全性

•UPS

42 风险管理

421 风险分析和评估

422 应付风险的对策

•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基金、计算机保险)

•意外事故预案(意外事故类别、应付意外事故的行动预案)

423 内部控制

•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5标准化知识

51 标准的制定和获取

511 标准的制定和获取过程

512 环境和安全性评估标准化

5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

521 标准

•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522 开放系统(X/Open,OSF,POSIX)

523 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STEP、XML)

524 安全性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标准

•计算机防病毒标准

•计算机防非法访问标准

•CC标准

•BS7799标准

53 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ETF、IEEE、IAB、W3C)

•美国标准化组织

•欧洲工业标准化组织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6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意识

•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7计算机专业英语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

•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1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定义

111 应用需求分析

•应用需求的调研(应用系统性能、信息产业和接收点、数据量和频度、数据类型和数据流向)

•网络应用的分析

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服务器的数量和位置、客户机的数量和位置、同时访问的数量、每天的用户数。每次使用的时间、每次数据传输的数据量、网络拥塞的时间段、采用的协议、通信模式)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113需求定义

•功能需求(待实现的功能)

•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可靠性需求(希望的可靠性)

•安全需求(安全性标准)

•维护和运行需求(运行和维护费用)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

12 网络系统的设计

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收集信息

•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

•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

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

•确定协议

•确定拓扑结构

•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

•确定结点(结点的处理能力)

•确定网络的性能(性能模拟)

•确定可靠性措施

•确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调研,实现安全措施的技术和设备的评估)

•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成本、性能、容量、处理量、延迟),性能指标的一致性,高级测试的必要性,互连性的确认。

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业务过程的确认

•安装计划

•转换到新网络的计划

124 设计评审

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131 安装工作

•事先准备

•过程监督

132 测试和评估

•连接测试

•安全性测试

•性能测试

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

2.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

21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11 用户措施

•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

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确定策略

•设备的编址

•审查的时间

•升级的时间

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

•外部合同要点

•内部执行要点

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

•数据的存储于处置

•备份

•数据恢复

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设备管理

•软件管理

•网络配置图

22 网络系统的管理

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

•网络管理协议(SNMP、MIB-2、RMON)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监制器)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

•性能监视的检查点

•安全监视的检查点

•线路故障检查点

222 故障恢复分析

•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

•排除故障要点

•故障报告撰写要点

223 系统性能分析

•系统性能分析要点

224危害安全的对策

•危害安全情况分析(调查损失情况,收集安全信息,查找原因)

•入侵检测要点

•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查杀病毒措施)

23 网络系统的评价

231 系统评价

•系统能力的限制

•潜在的问题分析

•系统评价要点

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

•系统生命周期

•系统经济效益

•系统的可扩充性

•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

3.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31 网络协议

•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

•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

•Web服务(WSDL、SOAP、UDDI)

32 可靠性设计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容错技术

•通信质量

33 网络设施

331 xDSL调制解调器

332 ISDN路由器

•接口

•功能(非通信控制功能、NAT功能)

333 FRAD(帧装配/拆除)、CLAD(信元装配/拆装)

•接口

•功能

334 远程访问服务器

•功能和机制

335 办公室个人手持系统(PHS)

•数字无绳电话的功能特性

336 中继式HUB

•倍速集线器(功能和机制)

337 L2、L3、L4及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

338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

339 虚拟网(功能与机制)

3310 与其他协议的共存(多协议路由器、IP隧道)

34 网络应用服务

341 地址服务

•机制、DHCP、IPv6(机制和传输技术)

342 DNS(功能、机制)

•域名、FQDN

343 电子邮件(功能、机制)

•SMPT、POP、MIME、IMAP4、LDAP

•邮件列表

•Web Mail

344 电子新闻(功能和机制、NNTP)

345 Web服务(功能和机制、HTTP)

346 负载分布(Web交换)

347 电子身份验证(功能、机制、认证授权、电子证书)

348 服务机制

•服务供应商、供应商漫游服务、拨号IP连接、CATV连接、IP电话、因特网广播和组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移动通信、EZweb、主机服务提供者、EDI(规则、表单、Web EDI)、B2B、B2C、ASP

、数据中心

4.网络新技术

41 光纤网

•ATM-PDS、STM-PDS

•无源光网PON(APON、EPON)

42 无线网

•移动电话系统(WLL、WCDMA、CMDA2000、TD-SCDMA)

•高速固定无线接入(FWA)

•80211a、80211b、80211g

•微波接入(MMDS LMDS)

•卫星接入

•蓝牙接入

43 主干网

•IPoverSONET/SDH

•IPoverOptical

•IPoverDWDM

44 通信服务

•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服务)

•本地IP网(NAPT)

•IPv6

45 网络管理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46 网格计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12175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