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4200管理平台系统,某些监控点位摄像头时有卡顿,且时有时无,什么原因?图像时有时无

海康威视4200管理平台系统,某些监控点位摄像头时有卡顿,且时有时无,什么原因?图像时有时无,第1张

关闭所有监控画面,针对个别卡顿的点位单独预览,看是否卡顿;

若单独预览也是卡顿,建议长ping此点位ip大包观察是否有丢包的现象,若存在丢包说明网络不稳定,先查网络;

若单独预览不卡顿,多路打开情况下出现,怀疑网络带宽不够,故而可以增加带宽试试(比如百兆交换机换千兆的)

多画面时,显示的摄像机的子码流。如果每个摄像机设置的子码流的分辨率不同,那么就会显得有些清楚,有些模糊。放大为单个画面时,显示的是摄像机的主码流,为该摄像头的最清晰的分辨率,所以会清楚。

1、在网络化的视频监控中,模拟音视频信号经成像、采集、编码后,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音视频流俗称码流。影响视频码流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为视频分辨率与视频码率。

2、视频分辨率是指在编码时,每一帧图像所存储的信息量,以每英寸的像素数(PPI)来衡量。目前监控领域主流的分辨率为QCIF(176×144)、CIF(352×288)、D1(704576),从发展的趋势看,高清分辨率1080p(1920×1080)和720p(1280×720)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与视频分辨率相对应的,视频码率是指视频流在信道中传送数据的速率,以bps(bits per second,比特/秒)单位,表明了视频流在网络传输中所占用的带宽。

3、视频分辨率越大,视频码率也越大,图像也越清晰,但与此成正比的,视频码流在网络传输中所占用的带宽也越大,视频解码显示时占用的系统资源也越多。因此在视频监控所采用的视频分辨率的越来越高时,现有的互联网络很难承载码率过大的视频流,现有的计算机对高分辨率的视频进行多路解码时也有性能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双码流”的概念应运而生。双码流,顾名思义,将同一视频源编出两路码流,这两路码流可以是同一分辨率的,也可以是不同分辨率的。

4、在录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实际带宽的大小进行分辨率自动调节,这样窄带用户就可以用低分辨率的方式进行视频浏览,而带宽较充裕的用户用高分辨率进行视频浏览。

5、在录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客户端画面分割的方式进行分辨率自动调节,用户在进行大画面浏览时,传输高分辨率码流,用户在进行小画面浏览时,传输低分辨率码流。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用户所使用计算机的解码效率。

1:网络检查:检查网线及水晶头质量是否合格,水晶头制作是否合格,有条件的话用福禄克网线测试仪检查所有网线是否合格,没条件可以用电脑“Ping”命令检查网线是否正常。

2:电源检查:检查摄像机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发热的现象。检查交换机是否合格。

3:交换机:检查交换机容量电源是否足够,有条件的话换一个更高带宽的交换机看是否还是卡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121839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