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第1张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985工程"、"211工程"、"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成员和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战上岸:成功录取华中科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择校原因:择校原因:

1 计算机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都很好的学校并不多,华中科技大学是其中之一;

2华中科技大学是小类招生,没有各类明目的试验班,专业目录很清晰,不忽悠,很真诚;

3华中科技大学启明本硕博实验班以及卓越班,无后顾之忧;

4华中科技大学最近几年每年实现成功转专业人数突破1000人,转专业成功率很高;

5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平均薪酬稳步提升、履创新高,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635个食堂,各种风格的食物,总有一种属于你的味道;

7森林式大学,环境非常棒;

8交通便利,武汉九省通衢之地,华中科技大学五站地铁直达;

9工理文医全面综合发展,各个学科实力以及学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进步明显;

10华中科技大学是抗击疫情投入力量最大最多的高校。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是英雄的大学。

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一单词

1有必要背单词吗?什么时候开始背单词?

我的建议是要背单词的,这个任务可以从复习的第一天就开始,一直到复习的最后一天。前紧后松,不断重复。

2选择什么单词书好?

单词书:《1575必考词》

特点:这本书很火,身边很多研友记单词用的都是这本书,不同颜色字体印刷以突出重点,也方便做笔记,重点是开本较小,女孩子们带的挎包都能装下,逛街累了抽出来背十分钟也不是不可以

3记不住单词怎么办?

一开始都觉得效果很差,这是很正常的。当你反复记忆,尤其在做阅读反复看到的时候,就会慢慢记住了,相信我,单词就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4其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我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只会看到英文说中文,而看到中文时却想不起对应的单词,直接导致后期作文费了牛劲,考试写的一塌糊涂。所以,尽量中文和英文都记住吧!

、阅读篇

1、书籍选择

主流的两本也就是黄皮书和考研真相我都买过,老实说即使对我这种基础很差的人来说黄皮书也是全面胜出,首先考研真相引以为傲的大篇幅讲解语法和句子成分显得十分多余,考研阅读根本不需要对语法有如此细腻的掌握,而对于段落句子间逻辑关系的梳理更是被黄皮书全面碾压,很多题目你看考研真相解析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似写了一长段话非常详细,但其实都是废话,黄皮书的很多解析都有着和唐迟讲阅读完全不同的分析思路,一些连唐迟都讲不明白,让人感觉似懂非懂的题目

看黄皮书反而能弄懂,经常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强推黄皮书。

后期二刷三刷真题的时候也不用再买黄皮书,可以买这种试卷版的真题,因为黄皮书贵在解析,解析有一套就够了,这种只包含题目的真题平均一年还不到一块钱。

2、怎么做阅读?

①首先不推荐全文翻译。

我当然知道做一篇全文翻译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花了两小时写了满满一篇让你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仔细想一想,一篇阅读的每句话都值得翻译吗?大部分句子你其实都读得懂,也许理解的没那么精确,但其实并不影响你做题,真正影响你做题的是那几句长难句,也只有弄懂长难句你才会有收获有进步,但弄懂长难句根本不需要全文翻译,唐迟的视频里也会把长难句挑出来讲,你只需要标记下来经常复习就行了

②记笔记技巧。

做题过程中适当记一些笔记有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我个人习惯是每一段后标注出段落的感情色彩,只需要标注向上or向下的箭头。一是有利于读到后面也能快速回忆起前面在讲什么,不用回忆的很详细,只要知道这一段还是在夸XX就够了。二是很多文章前后对一个东西的感情色彩是会发生变化的,前面骂后面夸,前面夸后面骂的都有,每段标注感情色彩让你能清晰看到哪一段开始作者的感情色彩开始发生变化,进而方便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而这一段往往就是出题点的所在位置。

我也会标注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比如15年text2中文章评价一个建议是recklessly modest,reckless意为鲁莽,modest意为谦虚,两词一褒一贬,但这句话其实还是骂这个建议,因为前面的副词才真正决定一句话的感情色彩。否定词和关联词我也习惯标出来,更有助于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平时养成的小习惯直到考场上我也还在用,我觉得对我的阅读成绩很有帮助。

时间分配上,我第一遍做一篇阅读的总时间在1小时左右,15-20分钟做题,20分钟看唐迟视频(15倍速),20-25分钟订正错题+整理单词和长难句。

我二刷阅读的总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10-15分钟做题,10-15分钟看唐迟视频(2倍速且),10分钟订正错题。三刷四刷还会更快,最快可能才20分钟,因为从三刷开始一些题目比如词义题无法避免会记得意思,5个题经常只有3-4个有价值做,而且看唐迟视频也不用再全部看,只看做错的题目就行了。

计划安排上,我从7月暑假开始时,一直保持每天2篇的进度,基本雷打不动,9月前我都只做阅读,不做其他任何题型,这个时期也没有刷套卷的必要性。

英语考研是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课最难得一个科目,它不仅考验你的词汇量、语法、还有自己的的听力等等等等,但是努力了就一定会考过的。

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难度分析

根据我在考研期间的复习和大家对不同年份的考研数学的感触,可以大致的用一句户来概括:奇数年稍易,偶数年稍难。例如2016年和2018年是偏难年份,2017和2019又是偏易年份。所以,按照历史数据推算(虽然数据样本不够多),大致可以推算出2020是一个偏难的年份,预估是在2019年难度至2016年难度中间阶段,略微比2018年简单。

往年分数线概览

从国家的线排布来看,今年或许会回归理性值(68分)左右。

数学考研用书推荐

《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这本书是1970年8月22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共四章,每一章结合考核知识要点讲行讲解,知识点全面布局合理有配套练习题,题目相对基础话合基础下大好的同学,用的人数比较多同学间方便讨论;《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为准备考研的学生复习线性代数而编写的一本辅导讲义,由编者近年来的辅导班笔记改写而成,全书共分六章及一个附录每章均由知识结构网络图、基本内容与重要结论、典型例题分析选讲以及练习题精选四部分组成:《无师自通考研数学复习大全》主编为汤家凤,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工作,全国全程脱搞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并能融会贯通的名师,连续十多年担任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阅卷组成员每年都全程指导出大量高分甚至满分的学生

数学是大部分考研专业都会考的科目,一个好的复习计划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3月~ 6月 夯实基础

目标:

梳理出学科的理论框架,全面掌握考研数学所要求的基础考点,训练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为强化提高做好知识上和方法上的准备

7月~ 9月 学习解题思路

全面梳理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总结考研数学的基本题型及其解题思路,配合大量的强化练习

10月~ 11月 强化练习 锻炼解题能力

掌握重难点,总结各个学科的核心考点,从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两个层面予以加强,具体复习目标如下:

1、结合考研真题理解和把握考研数学的“三基”;

2、能够对考研数学的命题方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练掌握中等难度考研试题的求解;

3、通过对真题的训练让考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查漏补缺。

12月 模考点睛 提高应试能力

目标:

梳理学科知识体系,重点考点及题型预测,准确把握考研新动向、高效备考 考前模拟,实战演练,调整考生考试状态、保证考生最大限度发挥已有的知识水平。

政治

政治分五门,马哲,毛概,史纲,思修和当代

各科具体分值网上都能找到,就不在讲述了。这部分主要讲下复习策略马哲的主要考点在2、3、4章,大题也主要出在这几章,是要重点复习的章节。马哲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是比较麻烦的部分,内容比较绕,选择题失分会比较严重,所以建议这部分要多下功夫。毛概分值最多,也是最杂的。但是个人感觉,难度不大,主要是些记忆性的东西,多看就好。史纲、思修这俩是纯记忆性,每天看看就好,不需要下太多功夫。史纲的主观题这几年有向毛概结合的趋势,所以还是要在毛概上多下点功夫。时政选择题4分,有时间就关注一下,没时间做做模拟题就够了。

没必要为了4分去下大功夫。时政主观题这几年押题大多都能压中,考前看看押题就好了,实在不会套毛概吧。些零碎经验练习题买一本就好,做多不如做精,选择题题目千变万化,但是考点就那些,掌握好考点,比刷几本题库有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以把易混点,易错点记下来,没事多看看。主观题考的还是考点,不需要全文背诵押题卷答案,是没必要,是没时间间。只需要背考点就好,然后根据材料去扩展。政治70分真的不难。有人说我是理科生,天生不会政治,我想说的是,文科生的政治不见得比你好。考研政治考的是应试,比的是学习,大家基本都是占在同起跑线上。

用书推荐:1《肖秀荣考研政治》

那真正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那么多“引申”的背后,究竟出题人想问什么?

比如这个题目,说了那么多。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所以,答题时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基本立场”上。

2 如何针对一个题目做到举一反三?

还是这个题目,假如现在我换一种问题的角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那么现在的话就需要你可以很清楚的做出区分,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答题的时候,你知道怎么选择就行!

针对做错题集的看法

这里有小伙伴会问了,我错的题目需要做错题集吗?

答案是:一定要做!!!

2 《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

这本书需要结合肖秀文一起使用,二者搭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议二者搭配使用哦

复习计划

政治其实在所有学科中是最简单的,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人因为政治而栽跟头。这里所谓的栽跟头并不是说政治不过线,而是在大家平均都60-70分的水平下,你的政治可能是50多分,给你拖了后腿。要知道考研里的1分是相当难得的,你要做多少阅读理解才能多做对那一道英语阅读,如果政治给你拖了后腿,别的科目的辛苦努力就付诸东流了。

然而为什么有些人会在政治上栽跟头呢原因无外乎过于依赖了「成功人士」的经验。这些人的经验其实都没错,但是记住一句话:脱离实际情况谈复习经验都是耍流氓。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同样的一条河,小马认为水很深,老牛认为水很浅。所以,他们的经验都没错,错的是这个经验只在他们身上奏效。

如果你基础不好,平时又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懂政治不懂历史,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清楚,你听信了别人说政治2个月时间复习足够,你将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还是越早复习越好!

书籍推荐:《多媒体通信技术》

专业术语,计算机快捷指令,计算机入门等各个知识点本书都包含了,推荐入手

下面这张表是我自己本人在考研期间用的时间计划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态调整:

复习的过程中,因为各种事情的影响。很多同学会心神不宁、不能静下心来去复习。

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先静下来,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自己所担心的事、焦虑的事、面对的压力梳理一下。

背的忘了,心里着急,害怕自己考不上,群里看到别人把书都背了好几遍,看到目标院校报考人数过多,这些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心情。但在考试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还有机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义无反顾走完它,等初试考完再说。

看着别人都签了工作,看着别人在谈恋爱,看着别人可以睡到自然醒,看到别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玩儿。

再看看自己,每天三点一线,头发也越来越少,心里会形成对比,觉得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这些都很正常,想想自己当初的坚定和努力,想想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这个过程会给自己一份宝贵的礼物。

加油,考研上岸!!!

  由于无线方式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因素对无线通信网络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性能的优劣是用户通信质量好与差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当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波传播不稳定定、基站设备有变动、用户对话务需求及服务质量要求增加等的情况下需要网络优化;  还有当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不均匀、语音质量差、掉话、接入失败、信道拥塞等故障时更需要网络优化。只有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了不断的网络优化后,才能减少呼叫连通时间,减少通话掉线次数,提高通话质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这不仅为用户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也为通信事业带来了显著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3G”(英语 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 (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必将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WiMAX与WiFi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这里从两者的传输范围、传输速度、网络安全性以及标准竞争方面进行分析。传输范围:WiMAX的设计可以在需要执照的无线频段,或是公用的无线频段进行网络运作。只要系统企业拥有该无线频段的执照,而让WiMAX在授权频段运作时,WiMAX便可以用更多频宽、更多时段与更强的功率进行发送。一般来说,只有无线IS/7.企业才会使用授权频宽的WiMAX技术。至于Wi—Fi的设计则只在公用频段中的24 GHz到5 GHZ之间工作。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定Wi—Fi一般的传输功率要在1毫瓦到100毫瓦之间。一般的WiMAX的传输功率大约100千瓦,所以WiFi的功率大约是WiMAX的一百万分之一。使用WiFi基地台一百万倍传输功率的WiMAX基地台,会有比WiFi终端更大的传输距离,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了。虽然WiMAX显然有较长的传输范围,在使用WiMAX基地台时必须注意,要有一个授权的无线电频段才能使用。而如果WiMAX跟Wi—Fi一样都使用未授权的工作频段,则它的传输优势就消失了。WiMAX跟WiFi都是基于无线频段传输的技术,所以受同样的物理定律限制。反之,如果在同样的条件下,让Wi—Fi使用授权频带,WiFi同样也可以跟WiMAX一样有较大的传输范围。另外,虽然WiMAX可以利用较新的多径处理技术,目前新推出的pre—NMIMO(多天线双向传输)技术Wi—Fi产品也使用了该技术。传输速度分析:WiMAX的技术优势大多数人都看好是传输速度的优势。虽然WiMAX声称最高速度每秒70Mbyte,然而最新的Wi—FiMIMO理论上也有每秒108Mbyte的最高速度,而实际环境下也有45 mbps的速度,已经是经过实验验证确认其速度约为45Mbps。而WiMAX 的商用产品目前很少。而WiMAX技术也会受技术问题与物理定律所限制。无线ISP企业在组建WiMAX网络的时候,同样会遇到现今其他无线企业会遇到的频宽竞争的难题。授权频段的WiMAX系统涵盖范围极大,约数十公里,其组建的困难可说是一把两刃剑。这是因为无线覆盖范围非常大,里面会有极多的使用者同时竞争同样的频宽。即使无线ISP企业使用多个独立的频道来运作,在同一个频道中,还是会有数倍于Wi—Fi的使用人数。一般来说,一家无线ISP企业,不管是无线微波企业、3G行动企业,到卫星电话企业,同样都会遇到频宽竞争与QoS(服务品质)管控的问题。如果网络的延迟在大约200到2000毫秒间,这种网络很难使用VoIP、视讯会议、网络游戏,或任何其他的即时应用。理论上可以在WiMAX加上QoS机制,以供VoIP使用,知识目前仍然没有商用的产品出现。而在WiFi技术方面,Spectralink上的QoS运作效果已被证实,同时802.1le的无线QoS标准也将要推出。无线ISP企业的WiMAX组建一般会比非授权的WiMAX或Wi—Fi基地台组建要慢一些,因为对无线ISP企业不太可能会去让少数用户使用整个频段。使用公用频段的WiMAX基地台,与WiFi基地台的设置两者哪一个速率更快,在实际应用上取决于商用产品的推出。由于理论上他们的传输功率与频段大致相同,而市场上已经有大量而且成熟的WiFi产品。WiFi在非授权频段这一边已经领先一大步,因此WiMAX多是往无线ISP企业的方向来推动发展。安全性:  WiMAX与WiFi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实际上WiMAX使用的是与WiFi的WPA2标准相似的认证与加密方法。其中的微小区别在于WiMAX的安全机制使用3DES或AES加密,然后再加上EAP,这种方法叫PKM—EAP.而另一方面WiFi的WPA2则是用典型的PEAP认证与AES加密。两者的安全性都是可以保证的,因此在实际中网络的安全性一般取决于实际组建方式的正确合理性。WiMAX技术与802.16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是无线ISP企业未来合理的演进方向。但它不是无线网络技术的终极解决方案。WiMAX或其他的无线网络技术将会是互补的,同时这些无线技术也不可能取代有线技术的需求。无线的连线方式必定更有行动力、更方便。而有线的连线方式,一般传输速度更快,更可靠。移动性:  从移动业务能力上看,WiMAX标准之一802.16 e提供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移动特性的宽带数据业务,面向的用户主要是笔记本终端和802.16 e终端持有者。802.16 e接入IP核心网,也可以提供VoIP业务。但是从覆盖范围上看,802.16 e为了获得较高的数据接入带宽(30 Mbit/s),必然要牺牲覆盖和移动性,因此802.16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主要解决热点覆盖,网络可以提供部分的移动性,主要应用会集中在游牧或低速移动状态下的数据接人。在移动性方面WiFi技术也是支持的,但是不支持两个Wi—Fi基地台之间的终端的切换。当在两个WiFi基地台之间移动时是一个重新接入的过程。网络对比:  WiMAX在整合与标准化无线微波ISP市场的过程中,将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但它并不会直接与大多数的Wi—Fi组建竞争。WiMAX将会聚焦于授权频段的无线ISP市场,而Wi—Fi将会继续主导私用的无照无线市场,如公司或家用的无线网络。 WiMAX与 WiFi唯一会重叠的地方,就是收费的WiFi存取点。由于WiMAX连线的涵盖面积较大,以数十公里计,而WiFi存取点是由数十米的小片面积所组成,所以WiMAX在全球涵盖上会占有优势。但是因为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以及因为小范围、同时竞争的用户人数较少,造成 WiFi较快、延迟较小的特性,WiFi的收费存取点仍可能持续流行。因此,WiMAX竞争的关键因素将是WiMAX的QoS机制良好地运作,以及解决过多使用者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问题很有可能出现在基站1的发送端,比如信号混频,发射端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部分,中心和基站2肯定没有问题;第二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在中心的接收端,比如天线的接收,高频放大器,下混频等部分,此时,无法判断两个基站的状况,基站1和基站2的发送端也有可能同时出现了故障,导致中心无法接收到数据。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别的其他原因。比如第一种情况,还有可能基站1的供电出现问题;第二种情况,要么两个基站的供电同时出现了问题,要么中心的供电出现问题。

祝好运!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复习资料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1.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如下4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可以追述到20世纪50年代。

  2 第二个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P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为重要标志。

  3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上各种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十分迅速,各个计算机生产商纷纷发展各自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问题。

  4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Internet与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术。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3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定义:

  资源共享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符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这主要表现在: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联网的远程计算机资源,也可以调用网中几台不同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autonomouscomˉputer),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独立工作,连网计算机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远程网络用户提供服务。

  (3)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按传输技术分为:

  1。广播式网络。2。点--点式网络。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按规模分类:

  按拓扑结构可分:星型网、总线网、环型网、树型网、混合网等。

  总线型::结构是用一条共用的网线(一般采用细缆线)来连接所有的计算机。它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布线简单,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将瘫痪。这种拓扑结构逐渐被淘汰。10台以下计算机比较适合总线型组网,10台以上便维护麻烦,且易出故障。

  星型网:是所有计算机都接到一个集线器(或是交换机、路由器等),通过集线器在各计算机之间传递信号。它的优点便是网络局部线路故障只会影响局部区域,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维护方便。缺点便是成本较高(相对而言)。从上述内容大家可以看出,总线型不用集线器,而星形则至少要有一个集线器,才能使网络运转,从而增加了这部分的开支。星型组网比较流行,它适合任意台计算机组网。

  环型网:结构只有IBM公司采用,目前用的比较少,笔者认为也不是将来的趋势。

  树型网:星型拓扑的扩展。节点按层次进行链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节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小。它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混合网:各种拓扑结构的综合应用,现在用得最广,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按使用范围分:公用网、专用网

  公用网:在国内用得最多的163、169、169均属公用网

  专用网:军网、校园网

  按覆盖面积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不过现在这种概念越来越淡化)

  局域网:用于将有限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终端或者外部设备互连成网。局域网是城域网和广域的基础。

  城域网: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网络, 它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可以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和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我们现在用的宽带(以太接入方式)便属城域网。

  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跨洲、国、地区,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现在用的internet便属于广域网。

  按 *** 作系统分:Novell、NT、UNIX、LINUX

  按传输介质分:同轴网、双绞线网、光纤网、有线网、无线网等

  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传输:是网络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当初建网的目的。

  资源共享: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共享,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资源,同时也可通过网络访问远程资源。

  分布计算:网络上的计算机协作完成各种大型任务,在黑客攻击和进行大型数据处理中用得比较广泛。

  提供可靠性、可用性:网络上的设备相互备用,均衡负载。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RM),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拓扑结构、传输介质;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RM):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既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中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 *** 作性与应用的可移植性。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OSI七层:

  1 物理层: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递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3 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4 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5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6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7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NSFNET采用的是一种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

  通信子网:包括交换部分的结点交换机和传输部分的高速通信线路,提供网络通信功能。

  资源子网:包括拥有资源的用户主机、请求资源的用户终端、通信子网的接口设备和软件,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主要是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为:

  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广播式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和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信道。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连接收发双方的物理通路,也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

  3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信息和信号,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如果引入必要的约束条件,则可形成信息的概念体系。信息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与功能,也可以进行测度。

  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速率

  1)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 log2N(bps) ⑴

  式中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 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2信道容量

  1)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位/秒(bps)

  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区别是,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与汽车实际速度的关系一样。

  2)离散的信道容量

  奈奎斯特(Nyquist)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

  B=2 H (Baud) ⑸

  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

  C=2 H log2N (bps) ⑹

  式中 H为信道的带宽,即信道传输上、下限频率的差值,单位为Hz;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3)连续的信道容量

  香农公式--带噪信道容量公式:

  C=H log2(1+S/N) (bps) ⑺

  式中 S为信号功率,

  N为噪声功率,

  S/N为信噪比,通常把信噪比表示成10lg(S/N)分贝(dB)。

  3误码率--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

  它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 于 10-6,若误码率达不到这个指标,可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检错和纠错。

  误码率公式:

  Pe=Ne/N ⑻

  式中 Ne为其中出错的位数;

  N 为传输的数据总数。

  4网络 *** 作系统:网络 *** 作系统的概念,网络 *** 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网络 *** 作系统。

  网络 *** 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 作系统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功能的 *** 作系统,它除了具有一般桌面 *** 作系统的全面功能外,还应该满足用户使用网络的需要,尤其要提供数据在网上的安全传输,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实现用户通信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网络,由于网络 *** 作系统是运行在服务器之上的,所以有时也把它称之为服务器 *** 作系统。

  根据共享资源的方式不同,网络 *** 作系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类。如果网络 *** 作系统的软件相等地分布在网络上的所有节点,这种情况下称其为对等式网络 *** 作系统;而如果只是网络 *** 作系统的主要部分驻留在中心节点, 则称其为集中式网络 *** 作系统(即平常所说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并把这种分类下的中心节点称为服务器,使用由中心节点所管理资源的应用称为客户机。

  此外,网络 *** 作系统应具备的特性包括:支持多种文件系统、32/64位 *** 作系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容错性以及可移植性等。

  网络 *** 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局域网的基本构成

  ①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NT Server *** 作系统。②Novell公司的Netware *** 作系统。③IBM公司的LAN Server *** 作系统。④UNIX *** 作系统。⑤Linux *** 作系统。

  (2)网络 *** 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尽管不同的网络 *** 作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提供的网络服务功能有很多相同点。一般来说,网络 *** 作系统的基本功能都有以下几种:①文件服务(File Service);②打印服务(Print Service);

  ③数据库服务(Database Service);

  ④通信服务(Communication Service);

  ⑤信息服务(Message Service);

  ⑥分布式服务(Distributed Service);

  ⑦网络管理服务(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

  ⑧Internet/Intranet服务(Internet/Intranet Service)。

  二.网络 *** 作系统分类

  网络 *** 作系统是为了让共享数据资源、软件应用以及共享打印机等网络特性服务达到最佳为目的,它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

  1Windows类

  这类网络 *** 作系统为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微软借助其开发的个人 *** 作系统在计算机用户群里的高 普及率,使其网络 *** 作系统同样具有最大的适用性。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其Windows NT40+Windows 9 5的无盘网络时代,Windows NT40成为当时无盘网络的“国际标准”网络 *** 作系统;虽然它比后来的Win dows 2000/2003 Server来说在功能上要逊色不少,但由于它对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要求低的特点,使其风靡 一时。

  微软后来推出的网络 *** 作系统,一般只用在中低档服务器中。依据版本的高低及面市时间,微软的网络 *** 作系统依次为:Windows NT 40 Serv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等。

  2Linux类

  目前它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服务器中。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 *** 作系统,由国外软

  件爱好者开发而成,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源代码,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以及自由修改 *** 作系统内核 程序。中文版的Linux如RedHat(红帽子)、红旗Linux等在国内使用较多,得到了用户充分的肯定。另外 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3.Unix类

  典型的有SCO 、Solaris、FreeBSD等系统。

  4.NetWare类

  NetWare *** 作系统对网络硬件的要求较低,受到一些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学校的青睐。兼容DOS命令,其应用环境与DOS相似常用的版本有311、312、410、V411和V50等中英文版本。

  一、局域网及应用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将分散在有限地理范围内(如一栋大楼,一个部门)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传输媒体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局域网的特点

  • 网络覆盖范围小(25公里以内)

  • 选用较高特性的传输媒体:高的传输速率和低的传输误码率

  • 硬软件设施及协议方面有所简化

  •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相对简单

  • 采用广播方式传输数据信号,一个结点发出的信号可被网上所有的结点接收,不考虑路由选择的问题,甚至可以忽略OSI网络层的存在。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等。主要使用的拓扑结构是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令牌总线,令牌环;

  以太网工作原理:以太网是一种采用了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方法(CSMA/CD)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其具体的工作方法为:每个要发送信息数据的节点先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总线上有信号,则说明有别的节点在发送数据(总线忙),要等别的节点发送完毕后,本节点才能开始发送数据;如果总线上没有信号,则要发送数据的节点先发出一串信号,在发送的同时也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与发送的信号完全一致,说明没有和其它站点发生冲突,可以继续发送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和发送信号不一致,说明总线上信号产生了“叠加”,表明此时其它节点也开始发送信号,产生了冲突。则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随机的),再进行下一次试探。

  令牌总线网的工作原理:令牌总线网是一种采用了令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Token)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它的工作原理为:具有发送信息要求的节点必须持有令牌,(令牌是一个特殊结构的帧),当令牌传到某一个节点后,如果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信息,就把令牌按顺序传到下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需要发送信息,可以在令牌持有的最大时间内发送自己的一个帧或多个数据帧,信息发送完毕或者到达持有令牌最大时间时,节点都必须交出令牌,把令牌传送到下一个节点。令牌总线网在物理拓扑上是总线型的,在令牌传递上是环型的。在令牌总线网中,每个节点都要有本节点的地址(TS),以便接收其它站点传来的令牌,同时,每个节点必须知道它的上一个节点(PS)和下一个节点的地址(NS),以便令牌的传递能够形成一个逻辑环型。

  令牌环网:令牌环网在拓扑结构上是环型的,在令牌传递逻辑上也是环型的,在网络正常工作时,令牌按某一方向沿着环路经过环路中的各个节点单方向传递。握有令牌的站点具有发送数据的权力,当它发送完所有数据或者持有令牌到达最大时间时,就要交就令牌。

  3.局域网组网技术:局域网的常用设备,局域网的组建;

  局域网组网所需的传输介质:组成一个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或无线电波。

  局域网组网时所需的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中继器、局域网交换机等。

  局域网的组建

  1 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一,10Base-5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50Ω的宽带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10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表示基带传输、5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500米。如果要扩大网络规模,则可以使用中继器,但中继器的个数不能超过四个。因此,10Base-5的最大传输距离应为25km。粗缆所用的连接器是AUI接口。

  2 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二,10Base-2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50Ω的细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10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表示基带传输、2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85米。细缆所用的连接器为BNC接口。

  3 双绞线组网方法:符合IEEE8023 10MB/s基带双绞线的标准局域网称为10BASE-T,T表示传输介质类型为双绞线。在这种联网方式中,最大的特点是以集线器为连接核心,计算机通过安装具有RJ45插座的以太网卡与集线器连接,联网的双绞线长度(计算机到集线器、集线器到集线器)不能大于100米。

  4 交换式局域网组网:与集线器方法基本类似,但网络连接中心是交换机而不再是集线器。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IEEE802参考模型

  自1980年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机构都在积极进行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

  是IEEE制定的局域网的802标准,包括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它被ANSI接受为美国国家标准,

  被ISO作为国际标准(称为ISO8802标准)。这些标准在物理层和MAC子层上有所不同,但在数据链路层

  上是兼容的。

  IEEE 802的LAN标准遵循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原则,描述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

  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分成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

  层(LLC)。

  IEEE8021标准规定局域网的低三层的功能如下:

  •物理层:

  与OSI/RM的物理层相对应,但所采用的具体协议标准的内容直接与传输介质有关。

  •介质访问控制(MAC)层:

  具体管理通信实体接入信道而建立数据链路的控制过程。

  •逻辑链路控制(LLC)层:

  提供一个或多个服务访问点,以复用的形式建立多点--多点之间的数据通信连接,并包括寻址、

  差错控制、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基本上与HDLC规程一致。此外,在LLC层还提供本属于OSI/RM中网络层提供的两项服务,即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由图可见,MAC子层和LLC子层合并在一起,近似等效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LLC子层协议

  与局域网的拓扑形式和传输介质的类型无关,它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都是适用的。然而,MAC子层

  协议却与网络的拓扑形式及传输介质的类型直接相关,其主要作用是介质访问控制和对信道资源的分配。

  例如,总线型局域网主要采用竞争式的随机访问控制协议,最典型的是CSMA/CD,还有令牌总线、令牌环

  等标准。

  目前IEEE已经制定局域网标准有10多个,主要的标准如下:

  •IEEE 8021A:局域网体系结构,并定义接口原语;

  •IEEE 8021B:寻址、网间互连和网络管理;

  •IEEE 8022:描述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提供OSI数据链路层的上部子层功能,以及介质

  接入控制(MAC)子层与LLC子层协议间的一致接口;

  •IEEE 8023:描述CSMA/CD介质接入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4:描述令牌总线网标准;

  •IEEE 8025:描述令牌环网标准;

  •IEEE 8026:描述城域网DQDB标准;

  •IEEE 8027:描述宽带局域网技术;

  •IEEE 8028:描述光纤局域网技术;

  •IEEE 8029:描述综合话音/数据局域网(IVD LAN)标准;

  •IEEE 80210:描述可互 *** 作局域网安全标准(SILS),定义提供局域网互连的安全机制;

  •IEEE 80211:描述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2:描述交换式局域网标准,定义100Mb/s高速以太网按需优先的介质接入控制

  协议100VG-ANYLAN。

  •IEEE80214:描述交互式电视网(包括cable modem)

  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目前ISO的国际标准ISO8802-1至8802-6承认IEEE8021至IEEE8026。

  4.高速局域网基本分类:光纤分布数字接口(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VLAN。

  光纤分布数字接口(FDDI)

  FDDI的研究起始于1982年10月,经过近10年的努力,标准化工作取得成果,1993年,FDDI的系列标准被ISO采纳,对应的国际标准号为:ISO 9314。FDDI采用了IEEE 8025令牌环技术。

  FDDI的特点

  1)FDDI的拓扑结构

  FDDI采用环形结构(类似令牌环网),利用光纤将多个结点环接起来,环上的结点依次获得对环路的访问权利。为了提高可靠性和获得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FDDI采用了双环结构,两个环路可同时工作,互为备份,逆向传输信息(即一个顺时针方向,一个逆时针方向)。实用中,常对两个环路进行不同的分工,例如:利用一个环路支持正常工作时的数据传输任务(称为主环),另一个环路作为一种冗余设施(称为副环),保证在主环故障或者结点故障时可以形成新的环路支持正常地工作。

  http://wenkubaiducom/view/63c2b20d6c85ec3a87c2c5f6html

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指的是通过无线协议实现通信的一种方式。

无线通讯包括各种固定式、移动式和便携式应用,例如双向无线电、手机、个人数码助理及无线网络。其他无线电无线通讯的例子还有GPS、车库门遥控器、无线鼠标等。

大部分无线通讯技术会用到无线电,包括距离只到数米的Wi-fi,也包括和航海家1号通讯、距离超过数百万公里的深空网络。但有些无线通讯的技术不使用无线电,而是使用其他的电磁波无线技术,例如光、磁场、电场等。

扩展资料:

无线资料传输的无线通讯:

1、Wi-Fi是无线的局域网络,让便携式的运算装置以简单的方式连接到互连网,借由IEEE 80211a,b,g,n等标准,Wi-Fi的速度接近一些有线的网络。

Wi-Fi已成为家中、办公室及公共空间热点的事实上的标准。有些企业是每月收取一次Wi-Fi的费用,有些企业则是免费提供,因为提供Wi-Fi可以提升他们产品的销售额。

2、蜂巢式网络:只要离最近的基地台十到十五公里以内即可使用,其速度随着科技的演进而提升,从早期的GSM、CDMA及GPRS,到像是W-CDMA、GSM增强数据率演进(EDGE)或是CDMA2000等3G网络。

3、行动卫星通讯:可以用在无法用其他无线技术通讯的情况,例如广大的乡村地区或是遥远的地方。通讯卫星在运输、航空、航海及军事上格外的重要。

4、无线感测器网络:可以直接侦测有关的物理量,监控及收集资料,产生有意义供人观看的显示,并提供一些决策的机能。

——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

专业目录说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院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招生导师

考试科目

备注

00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727

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为160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1无线信号处理与网络

王文博、靳浩、郭文彬、纪晓东、胡春静、全庆一、彭木根、郑侃、吴湛击、赵慧、孙少凡、蒋华、李景春、吴广颖、孙震强、陈运清

02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

张平、刘宝玲、张建华、王莹、陶小峰、田辉、李立华、康桂霞、冯志勇、崔琪楣、唐晓晟、姜军、张治

专业课可选802电子电路

03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及信息处理

温向明、武穆清、刘勇、廖青、徐春秀、苗建松、陈德荣、陈自清、张成良

04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

纪越峰、陆月明、孙咏梅、田慧平、乔耀军、王宏祥、李慧

05移动通信

桑林、杨大成、杨鸿文、常永宇、张欣、王亚峰、张智江

06下一代网络

刘韵洁、陈建亚、孙礼、王振凯、崔鸿雁、余浩、邓泽林

07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新技术

曾志民、冯春燕、石晶林、徐强、张同须、朱新宁

08移动通信与宽带信息网络

刘丹谱、郝建军、尹长川、罗涛、李剑峰

09移动通信与系统

啜钢、李广成、刘辛越

10无线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技术

纪红、高泽华、孙文生

11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网络测试

郭志刚、寿国础、胡怡红

12无线宽带通信新技术、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

蒋挺、赵成林、陈萍

13移动通信与计算机应用、无线通信理论、无线网络技术

黄小军、陈佃军、张陆勇

14数字电视、无线多媒体、移动通信

陈磊、孙松林、苏放

15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识别

蔡安妮、苏菲、赵衍运

16多媒体通信、数字电视、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全子一、门爱东、周继鑫

17移动多媒体信息处理

李绍胜、黄孝建、白金榜

18宽带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王晓平、程卫东

19无线通信新技术

周正、邹卫霞

20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下一代网络安全

纪阳、裘晓峰

21图像处理、信息安全

景晓军、李佳

22新一代移动互联电视手机终端和测试技术研究

楼培德

23宽带通信

刘培植

24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

李书芳

25宽带通信与网络安全

王雷

26数字视频处理与传输、多媒体通信

王海婴

27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刘文京

28嵌入式无线终端设备研究与信息处理

白长清

29移动多媒体通信、嵌入式移动终端

游向东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1数字移动通信与移动因特网、移动信息安全

周炯盘、田宝玉、林家儒、牛凯、贺志强、罗新龙

02移动通信网与无线通信新技术

周炯盘、吕铁军、张惠民、靳东滨、苏驷希、吴晓非、张琳、刘雨

03 Web多媒体搜索与挖掘、网络智能信息处理

郭军、蔺志青、张洪刚、刘刚、徐蔚然、张彬、张闯、杨文川、刘瑞芳、陈光、张学红、包秀国

外国语可选203日语

04宽带IP网络

雷振明、何刚、周文莉、杨洁

05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媒体技术

李学明、别红霞、魏芳

06宽带移动通信与网络融合

王晓湘、王玉良

07移动通信、软件无线电、嵌入式系统设计

赵振纲、郭莉

08电视节目内容的多媒体音视频分类、检索与推荐

董远

09无线宽带通信

吕旌阳

10无线通信、网络测试、移动定位、网络规划优化

袁超伟

11未来移动通信

李道本

110503 军事通信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1军事通信网络

王文博

02模式识别、信息安全

景晓军

03军事无线通信

周正、宋琦军

04电磁兼容

李书芳

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本专业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专业

01 Web多媒体搜索与挖掘,网络智能信息处理

郭军、蔺志青、张洪刚、刘刚、徐蔚然、张闯、陈光、刘瑞芳、董远、杨文川、张彬

02无线信号处理与网络

王文博、郭文彬、全庆一、胡春静、纪晓东、靳浩、彭木根、郑侃、赵慧、吴湛击

03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

纪越峰、陆月明、乔耀军、孙咏梅、田慧平、王宏祥、李慧

04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

张建华、康桂霞、田辉、崔琪楣、张治、唐晓晟、姜军

05移动通信

杨大成、杨鸿文、常永宇、桑林、王亚峰、张欣

06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应用研究与开发

吕铁军、苏驷希、吴晓非、张琳、刘雨

07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李剑峰、刘丹谱、尹长川、郝建军、罗涛

08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及信息处理

武穆清、徐春秀、廖青、苗建松、温向明

09下一代接入网络与测试,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

郭志刚、寿国础、胡怡红

10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

李学明、别红霞、魏芳

11下一代网络

陈建亚、王振凯、崔鸿雁

12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冯春燕、曾志民、朱新宁

13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蔡安妮、苏菲、赵衍运

14宽带移动通信与网络融合

王晓湘、王玉良

15数字移动通信与移动因特网、移动信息安全

牛凯、贺志强

16移动通信,软件无线电,嵌入式系统设计

郭莉、赵振纲

17无线通信新技术

周正、邹卫霞

18无线通信及信号处理

陈萍、赵成林

19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技术,网络安全

纪阳、裘晓峰

20移动多媒体通信

黄孝建、李绍胜

21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啜钢

22无线信号处理

吕旌阳

23无线通信与网络

纪红

24无线通信与计算机应用

孙文生

25移动通信与互联网

高泽华

26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袁超伟

27数字电视手机终端和系统测试,移动信息化和移动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

楼培德

28宽带通信

刘培植

29无线通信(侧重网络优化与规划,无线频谱管理及分配新技术技术)与电磁兼容

李书芳

30网络技术与无线接入

孙礼

31宽带无线通信新技术

蒋挺

3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

张陆勇

33移动通信与计算机应用

黄小军

34图像处理、信息安全

景晓军

35无线多媒体通信与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

孙松林

36移动通信与网络融合

苏放

37多媒体通信与网络安全

王雷

38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

王海婴

39数字电视,网络视频,数字图像处理

门爱东

40移动多媒体通信、嵌入式无线终端

游向东

41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刘文京

42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白长清

http://grsbupteducn/zsgz/zsjz/02_2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12185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