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例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保证类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对象。
应用实例:1、一个政党党只能有一个领导人。
2、Windows 是多进程多线程的,在 *** 作一个文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 *** 作一个文件的现象,所以所有文件的处理必须通过唯一的实例来进行。
3、一些设备管理器常常设计为单例模式,比如一个电脑有两台打印机,在输出的时候就要处理不能两台打印机打印同一个文件。
1、要求生产唯一序列号。
2、WEB 中的计数器,不用每次刷新都在数据库里加一次,用单例先缓存起来。
3、创建的一个对象需要消耗的资源过多,比如 I/O 与数据库的连接等。
实现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讲讲如何实现单例模式。
1、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3、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①饿汉式
package singleton; public class Hungr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HungrySingleton instance=new HungrySingleton(); private Hungry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Hungry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这是比较常见的写法,在类加载的时候就完成了实例化,避免了多线程的同步问题。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因为类加载时就实例化了,没有达到Lazy Loading (懒加载) 的效果,如果该实例没被使用,内存就浪费了。
②懒汉式(终极版)
package singlet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LazySingleton instace=null;//保证instance在所有线程中同步 private LazySingleton() { } }//避免类在外部被实例化!!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azySingleton Lazy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双重检测锁模式的懒汉式单例 DCL懒汉式 if (Lazy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LazySingleton.class) { if (LazySingleton == null) { LazySingleton = new LazySingleton();//不是原子性 *** 作 } } } return LazySingleton; } }
这种写法用了两个if判断,也就是Double-Check,并且同步的不是方法,而是代码块,效率较高。为什么要做两次判断呢?这是为了线程安全考虑,还是那个场景,对象还没实例化,两个线程A和B同时访问静态方法并同时运行到第一个if判断语句,这时线程A先进入同步代码块中实例化对象,结束之后线程B也进入同步代码块,如果没有第二个if判断语句,那么线程B也同样会执行实例化对象的 *** 作了。
另外的思路:
1.静态内部类
* @Author:Hezhen * @Date:2021/11/26 * @Describe:静态内部类 */ public class Hoder { private Hoder() { } public static Hoder getInstance(){ return InnerClass.HODER; }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 final Hoder HODER = new Hoder(); } }
这种静态内部类方式在Hoder类被装载时并不会立即实例化,而是在需要实例化时,调用getInstance方法,才会装载InnerClass类,从而完成对象的实例化。同时,因为类的静态属性只会在第一次加载类的时候初始化,也就保证了InnerClass中的对象只会被实例化一次,并且这个过程也是线程安全的。
1. 优点:单例类只有一个实例,节省了内存资源,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创建销毁的对象,使用单例模式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单例模式可以在系统设置全局的访问点,优化和共享数据,例如前面说的Web应用的页面计数器就可以用单例模式实现计数值的保存。
2.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