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宇宙

浅谈元宇宙,第1张

浅谈元宇宙

目录
  • 什么是元宇宙
  • 元宇宙与区块链
    • 区块链的含义
    • 区块链面临的技术困境
    • 区块链的实践
    • 加密货币和NFT
  • 元宇宙已经存在
  • 元宇宙面临的问题
    • 沉浸式体验难以实现
    • 缺乏使用场景
    • 元宇宙与低碳环保相违背
  • 元宇宙中的资产面临的问题
    • 元宇宙里没有真正的稀缺性
    • 元宇宙中的“资产”违背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 谨防元宇宙骗局
  • 游戏才是元宇宙的拿手好戏
  • 为什么“元宇宙”们会被热议
  • 结语

元宇宙一词在2021年下半年突然火爆异常,它犹如当年的5G一样,从一个科技概念,变成了投资热点,也成为全体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的日常用语。
本文在现有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对元宇宙进行了梳理,也谈了谈我对元宇宙的看法。

什么是元宇宙

由于元宇宙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学术上暂无公认的定义。本文参考北京大学陈刚教授、董浩宇博士给出的定义:“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抽象,但如果大家看过著名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那么就不难理解,电影中的矩阵就是这样一个元宇宙,它模拟了一个现实世界,大部分人类的意识“生活”在这个宇宙中。
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也是一个元宇宙的案例,只是这个元宇宙设计方向不是模拟现实生活,而是一种追求刺激的战斗场景。
可见元宇宙的关键是要形成一个逻辑自洽,世界观设计完整的人造信息空间,至于是模拟当下的现实世界,还是要设计一个未来世界,还是遥远的外星球文明,还是一个远古文明,都是可以的。
所以当前热议的VR,区块链不是必须。

元宇宙与区块链

对于元宇宙来说,区块链可谓上一任网红名词。而当下的元宇宙玩家也通常将元宇宙和区块链捆绑在一起,他们通常会提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元宇宙的经济体系,包含各种支付和货币系统,财产认定系统。前者的代表是各种数字货币,比如广为人知的比特币,当然各元宇宙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比特币,而是发布同类型的数字货币。后者的代表是NFT,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近来和元宇宙一起成为热点词汇。

区块链的含义

无论是加密货币还是NFT都依赖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所谓的区块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通俗地举个例子,老张找老李借钱,同时找了老王作证。老张写了三份一模一样的借条,并让老李和老王在三张借条上签字确认。如果老张在债务到期后,想缓一年再还钱。大家协商同意后,就在原来的三张借条上的空白处加上 一模一样的延迟还款的新的借款协议。上述就是一套分布式记账系统,这三张借条共同维护的一连串借款信息,就是一条区块链,每一次记账信息就是一个区块。

区块链面临的技术困境

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说,区块链技术有一大缺点:在用户基数比较大,数据 *** 作频繁的应用场景中,响应速度很慢。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区块链的本质就要分布式记账,而所谓分布式记账就是在多个地方存储同一套账本,理想的区块链技术是要求每个用户都要存储全套账本,且每个账本都有相同的地位和权限。如果有数据变更,也需要所有用户的账本都要进行修改,在这过程中还涉及比对和验证。这样的设计的确带来了很高的安全性,但是也付出了速度奇慢的代价,比特币交易的到账时间就是越来越长,现已超过24小时。现在为了解决区块链应用过慢的问题,在完全分布式记账的公有区块链之外,还加入了联合区块链,也就是预选一部分用户保存和维护账本,但如果这样也就严重削弱了区块链所标榜的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优点。如果那部分维护账本的用户达成一致意见,那想怎么改账本就怎么改。

区块链的实践

区块链的确是有足够想象空间的技术。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应用就是比特币这一加密货币项目,但该项目在我国并不合法,同时暂时也没有发现比特币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正面改变,除了资本市场,更多被是各种非法地下经济利用。
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保险领域的应用还在构思和测试之中,要想实现在普通人的生产生活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版权领域,区块链的确已经崭露头角,已经落地了一些应用。我在今年下半年旁听成都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时,看到一个关于音乐版权的区块链应用,当时的负责人说他们会借助区块链帮助用户生成乐曲、乐谱的数字证书,以防以后产生版权纠纷。不过这些数字证书只是一种证据,他们也会代理音乐人在国家作品登记机关和办理机构,整理并提交相应材料、追踪登记进度,返回全国有效的作品登记证书。可见最终的版权认定还是要靠国家证书,数字证书仍不具有法律权威。

加密货币和NFT

加密货币和NFT的交易记账就是采用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的产生各有千秋,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机执行大量的计算任务获取,这就是所谓的挖矿行为,比特币和以太币就是如此。NFT是通过用户上传的计算机文件生成。数字货币和NFT的最大的差别是系统内的个体是否具有差异性:同一种区块链数字货币中各单位之间没有差别。例如,你手里有一个比特币与我手里的一个比特币,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同质化,就是同质化币。而在同一个NFT系统中,各个NFT都不一样,也就是非同质化代币。
当前比较成熟的元宇宙中均有用数字货币和NFT交易,玩家可以用数字货币购买元宇宙中的各种虚拟资产,其中就包括各种NFT,最广泛的就是用NFT数字画在装饰自己的空间。

元宇宙已经存在

按照上述概念来说,已经存在很多元宇宙,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大型游戏,比如星际争霸,魔兽世界,我的世界,动物之森。只是说这些游戏的交互方式还是还停留在鼠标键盘、手机屏幕的阶段。比如在12月27日正式上线的希壤,也是百度宣称的元宇宙产品,当天还会在希壤里举行百度开发者大会。但那从目前的画质来看,也就是个网页游戏的水平,根本就没有啥沉浸式体验。

下图是我在希壤中的画面。
下面两张图是百度在希壤中举行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直播截图。

元宇宙面临的问题 沉浸式体验难以实现

沉浸式体验不仅是当前距离元宇宙最大的差距,也是最大的难点。无论是VR还是脑机接口,当前要做到欺骗人脑,让人完全沉浸其中还是有很大的距离。VR已经有一些商业使用,但其过于笨重,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眩晕感,如果要产生触觉,温度还需要更多的辅助设备,综合使用成本较高。目前来看,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降低成本。脑机接口当前仍属于起步研究阶段,当前的还不具备给大脑传输确定图像的能力。即使有一天有科技突破,脑机接口对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挑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

缺乏使用场景

元宇宙的支持者所宣传的使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会议、游戏、社交。但我看来,除了游戏之外的需求大都是伪需求,或者说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元宇宙的成本大于收益。比如:某些元宇宙平台宣称支持数十万人同时在线的模拟会议场景,每个人用自己的数字替身参加会议,也可以通过VR眼镜看到自己所在位置的视角。但在我看来这个需求不一定成立。就比如看电影,我能在电影院看,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家里看电影,我只需要有一块屏幕就好,最多再来一副3D眼镜。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电子设备虚拟出电影院的其他观众,比如在旁边吵闹的熊孩子。线上会议很多是严肃的商务政务行为,最大的需求就是准确地传达主讲人的想表达的信息,现场占据多个有利位置的摄像机从多角度输出的画面才是最有价值的。

元宇宙与低碳环保相违背

无论是运营方 运行的服务器,还是终端用户使用的VR设备,当前构建和使用一个元宇宙要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释放大量的碳排放。更别说元宇宙里的区块链加密货币和NFT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2018年统计信息表明,比特币挖矿和运行所消耗的电能已经相当于 如 爱尔兰 这样的一个中小型国家全国消耗的电能,而且呈持续上涨之势。

元宇宙中的资产面临的问题 元宇宙里没有真正的稀缺性

最近元宇宙的“地产交易”频频登上热搜,在Sandbox游戏平台上,有玩家为了成为嘻哈歌手Snoop Dogg的邻居,豪掷45万美元买下一套元宇宙的房子,该房产面积是3×3格(虚拟世界不用平方米),平均一格房价就是5万美元。11月23日,林俊杰也在推特上展示了他在虚拟平台Decentraland购买的三个虚拟地块,共花费约12.3万美元。
再加之与元宇宙相伴的NFT,区块链加密货币连连爆出各种高价交易的新闻,都让人都在感叹虚拟世界中各项资产价格的疯狂增速燃烧着现实世界的真金白银。
很多元宇宙的拥趸都在强调元宇宙地产,NFT资产、区块链加密货币的稀缺性。但实际上这些稀缺完全是伪概念。因为这些资产的背后的本质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代码和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开发一套类似的系统完全不是什么难事。区块链加密货币火了比特币,随后不是产生了一大堆类似的加密货币吗?诸如以太币、狗狗币。
同时,元宇宙无法保护自身的稀缺性,今年8月,篮球运动员库里花了116万人民币买了一个图像NFT,就是下面这个头像,就是一张电子图片,你要拿去做头像,好像库里也管不到你。当前没有任何人和机构能保障NFT玩家对自身资产的专属使用。

元宇宙中的“资产”违背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那大家还记得互联网建设的初衷吗?互联网号在发展之初号称信息高速公路,初衷之一就是让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更快,更廉价,这也是互联网在未来不变的发展趋势。而反观元宇宙中的这些“资产”完全背离这种趋势。
首先是慢。上文已经分析过造成响应过慢的技术原因。连区块链的支持者自身都不是很能忍受这样的交易速度,比如2021年2月,埃隆·马斯克就说:“货币只是数据,让我们免于物物交换的不便。该数据与所有数据一样,都存在延迟和错误。这么说来,比特币和以太坊确实似乎高了。”
再次是更贵。原本信息的复制和传播非常廉价。各种数字文件的复制几乎是零成本的,而现在NFT来了,图片116万人民币。那信息传播还可能吗?国内现在已经有企业在力推NFT唱片了,一首歌,一张专辑地卖歌。但真要是用NFT听歌,估计成本比开音乐会员要贵吧。如果说116万是有鉴定版权的作用,但这个成本未免也太大了,在现实世界中申请著作权,专利的成本远比这个小。同时元宇宙内的鉴定是否被其他元宇宙接受,能否被现实中的法律认可也是一个问号。

谨防元宇宙骗局

同时当前有大量关于元宇宙的假新闻 被元宇宙的支持者散播出来,企图混淆视听,引导舆论对元宇宙的认可。比如12月22日到24日有多家网络媒体(元次方,IT之家,RG环球咨询)通过多种途径宣称:新华社将于 12月24日20:00通过区块链 NFT技术,发行限量藏品。下图是 RG环球咨询 在腾讯网,通过企业号平台发布的信息:

但是实际上在新华社官网根本找不到 关于新华社要发行NFT的公告或新闻。相反的,还有警示NFT风险的文章。如下图所示:

可见现在某些元宇宙和NFT的拥趸为了炒作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大家应该警惕!
综上所述当下的元宇宙只部分投机分子和资本家炒作的概念,他们想在虚拟世界中收割大众的韭菜。不建议大家在元宇宙方面做出大量投资。当前入局的玩家大都是为了制造新闻,宣传自身,达到一种广告效果。他们购买元宇宙资产的行为就像前几年买了一只羊驼放在商家活动现场。

游戏才是元宇宙的拿手好戏

虽然我不看好元宇宙资产的投资,但是我仍然认为元宇宙有着不错的技术前景。未来大概率会在游戏行业大展身手。只要能提供足够的沉浸式体验,元宇宙所提供的视听享受、感官刺激是绝对远超现有的游戏作品。

为什么“元宇宙”们会被热议

近年来,区块链,5G,元宇宙等互联网科技名词不断成为被热议的“网红”词。这一现象体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当今缺乏实质的科技进步。或许部分读者觉得我这个观点是反直觉的,甚至认为这是不符合可观实际的。但认真思考下,不难发现,当前各种“高科技”都是二战前一些科学原理的进一步落地和应用。即使现在,看来都是如科幻小说的量子计算机,其理论基础——量子力学都是在1927年前后就已经基本成型,距今已经快百年了。而当前热门的计算机技术也没有超出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理论范畴,不过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了深耕细作。
如今的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道理已经成功广泛共识。人民群众渴望新的科学技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更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是普通群众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技术。因此想获得更多关注的媒体,和各种资本玩家一拍即合,共同将一些微创新,甚至伪创新 进行夸张的包装和宣传,动不动就是“科技革命”,经常就是“颠覆现有的业态”。比如当初热火朝天5G技术,前两年所标榜的是要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但现在的生活和2018年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吗?5G有落地了什么让我们不能离开的产品或应用吗?

结语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元宇宙的确是计算机行业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大概率会在在游戏娱乐行业落地一些应用。但是当前部分媒体过于夸大了元宇宙的前景。作为普通人购买一些VR设备,体验下元宇宙概念游戏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是打算在元宇宙内真金白银地进行大量投资,还是应该慎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688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7
下一篇 2022-1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