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散笔记
1、Linux创建用户时会创建一个同名的组,方便授权和资源共享,
2、将读写某元素的权限分配给组,在组中添加用户,组中的用户就会拥有相应的权限。
3、放在root文件夹中的用户会拥有较大的权限,但不会有和root相同的权限。
二、用户增删改查
1、创建用户命令
useradd username //username用来放用户名
2、查询
grep username /etc/passwd 在用户信息文件中查找对应用户名的信息
ls /home 在home文件夹下查找是否创建了对应用户名的文件
id username 查询用户ID和组ID
注意:
有时候出现useradd以后/etc/passwd文件中出现了用户但是/home中没有出现用户对应的文件夹的情况,这是因为/etc/login.defs中的CREATE_HOME被设置为no了,解决方法是将其改为yes,使用vim进行修改即可。
创建一个用户后,那个用户文件夹中会配套的创建好一系列文件夹,如音乐,图片啥的。
查询自己当前登陆的用户
whoami
查询某用户的uid和组信息
id username
3、修改密码
passwd username
密文输入
超管可以直接使用该命令指定修改其他用户的密码
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4、添加选项:创建用户时添加额外信息
useradd username -u uidnum //指定用户ID
useradd username -d dir //指定用户文件夹的目录,默认在/home下
记不清这些参数时,可以在命令后面加上–help进行实时查询
cd --help
useradd --help
5、删除用户
userdel username
前提是存在,否则报错
userdel -r username 删除用户需要将其配套的文件夹也删除,加入-r就是删除文件夹的,清除用户信息是一定要加-r,删除和用户一并创建的一堆文件夹。
6、将用户加入组
创建用户以区别用户身份。
创建组以方便管理大量用户的权限设置,将一个用户同时拉入到多个组中以授予不同权限。
usermod username -d groupname //设置基本组
usermod username -G groupname //设置附加组
usermod -a -G groupname username//给用户追加附加组
三、用户信息修改时注意
1、用户名和组名不可以使用纯数字,以免与用户ID和组ID搞混乱,一般使用字符加数字。
2、不应该直接修改etc中的配置文件,而要通过命令来修改,因为etc只是对用户信息的显示,只修改etc,修改是不全面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