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源自古代的潮州府。
不管是“潮州人”还是“潮汕人”,都有个“潮”字,也就是都源自古代的“潮州府”,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原义安郡地设置潮州,隶属广州总管府,“潮州”一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当时潮州统领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州治海阳县。
隋唐期间,潮州曾隶福建尔后复隶广东,宋代隶属广南东路,元代隶属广东道,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隶属广东布政司,统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清承明制,仍领十一县,至民国初,废潮州府。
潮州府简介
潮州府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与聚居地。潮州人是一个以潮汕话为母语的汉族民系,是今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潮州人属于河洛人的一支,起源于古代中原,扬名于海内外。
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广东、港台、海南等地,以及海外的南洋、西欧、北美、澳洲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潮汕人的祖先来自古代中原。
潮汕人的祖先出生于广东潮汕,在海外享有盛名。潮汕人属于河洛人的一个分支。它们起源于广东省潮州地区(现潮汕地区)。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丰顺县、香港、澳门、台湾、海外沿海地区以及南阳、西欧、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潮汕人先祖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三个重要时期由中原经华东诸省辗转入潮,原以为可以在省末安顿下来,但战争的自然灾害仍在继续。除了抵抗海盗和日本侵略者外,还分别遭受了元、清两军的侵略和屠杀。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权一路向南退却,最后在省末的国角潮汕作战。
频繁遭遇天灾人祸的潮人的信仰是寄托在一位位各司其职的神明和先贤。潮汕善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融佛、道、儒为一体的宗教慈善救助组织。“老爷保号”这句话,包含了潮州人太多的屈辱和艰辛,是潮州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明确仪式。
民系来源
该区居民约有1400余万,又有旅居海外的潮人1000余万,是中国最著名的侨乡之一,大部分属福佬民系,全部使用闽南语。他们是古闽越后裔融合于汉族的一支,其文化特质既有别于作为南越后裔的广府民系,更与客家民系迥异,具有极为丰富的独特民情风俗,且对东南亚诸岛土著文化产生过显著影响,乃广东风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群落。
战国中后期,楚灭越后,越族大规模南迁,给以凤凰山为策源的盘瓠蛮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启潮汕和闽南的百越时代。楚灭越后,越王子孙离散,一部分迁入灵江、瓯江流域及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建立瓯越国;另一部分迁至九龙江和粤东一带,和当地的闽人和畲蛮融合,建立闽越国,形成闽越族。
其时越王勾践的后裔子孙无诸,自立为王,势力扩张至粤东境内。在周时曾是周公旦四十一代孙龙期辖下的凤凰山盘瓠蛮,也成为闽越王无诸辖下的臣民了。自此,以“脚小趾甲分两边”为生理特征的“六甲番”人,又输入了百越的血统,成为浮滨文化早期的创造者。
以无诸为首领的越王勾践子孙,进入潮汕大地之后,又和一万年前落足海丰县的古越人后裔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海丰县的青铜器文化,使当年的潮汕大地处处呈现“越人好勇”的风尚,今潮汕民间体育遗痕,如“叠罗汉”、“托手尾”、“拉笃”、“据脐”、“踢虎狮”、“叛剑”等,便是这一风尚的延续,有的项目还一直流传至今。
楚灭越,实际上是南方百越时代的新兴起,也是南方各族华夏化的又一新起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