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嗔”是什么意思?

“戒嗔”是什么意思?,第1张

“戒嗔”的意思是 莫生气 。嗔 就是发怒,恼火的意思 ,戒除嗔恨心。

“戒嗔”词语基本信息:

【基本解释】

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使众生身心感到逼迫热恼,犹如火烧,所以也称为三火此外,由于能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所以又称为三病。

【相关语句】

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杂阿含经》--

【瞋心的起因】

据《俱舍论》、《成唯识论》载,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为嗔。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都是以嗔的部分为体,是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五盖、五钝使之一。

瞋有三种相,即:

一、非理嗔:他不来恼,而自生嗔。

二、顺理嗔:他人来恼,尔乃生嗔。

三、诤论嗔: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嗔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的对境所生起相反地,嗔则从不顺心,即逆己的对境而产生。

【瞋心的过患】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法苑珠林》亦云:"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由是可知,瞋是修学佛道上最大的障害。因此,经论中常告诫之,如《佛遗教经》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人。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大智度论》亦载:"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

所以,《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载,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瞋。

【瞋心的果报】

据《地持论》载,身苦多瞋恚,死后当堕于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常为一切求其长短:因前世瞋恼,不能含容,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稳,故感今生亦为他人恼害之。

【戒贪、戒嗔、戒情相关意义】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嗔: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情归于痴之属。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

戒贪、戒嗔、戒情:就是不要贪,不要嗔,不要痴情。

意思如下:

戒贪,就是对于已经得到的还觉得不满足,还想长期占有。因此需要戒掉。

戒嗔,就是对得不到东西产生一种恨意。因此需要戒掉。

戒痴,就是只把自己的力比多投注到对方那里而不转移,这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里面所说的一种偏执状态的力比多投注的状态。因此需要戒掉。

简介:

意思的意义有很多,如思想,心思;意义,道理;意图,用意;意志;神情;情趣,趣味;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意见,想法;迹象,苗头;象征性的表示等。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虽充门人之洒扫,既才识短浅,又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

苏轼 《渚宫》诗:“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倕 。”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科二·谈相》:“ 道州杨厚菴尚书,意思深长,貌亦儒雅。”仰天。

1.佛教里面的戒嗔是指的什么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什么叫戒嗔

“嗔”生气\发怒

嗔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三毒就是贪,嗔,痴

3.佛家的规定 是戒贪 戒嗔 还有接什么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

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7867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