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三十六计是谁写的?,第1张

檀道济。

《三十六计》的作者乃是东晋末年名将,南朝刘宋的开国元勋檀道济。檀道济,高平金乡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哥哥、姐姐抚养长大。元兴三年,檀道济跟随两个哥哥投奔了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当时刘裕正带着北府兵去建康讨伐桓温,檀道济就做了刘裕的建武将军参军事。

后来在刘裕扩大势力的过程中,檀道济屡立战功,凭军功坐到了冠军将军的位置。

檀道济 - 戎马生涯

义熙六年(410年)八月,檀道济升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率军镇压卢循起义,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此后,檀道济不段迁升,先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任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因前后战功被封为唐县男,食邑四百户。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又为临淮太守,梁国内史,冠军将军等职。

义熙十一年(415年),檀道济还参加了平定荆州(治江陵,今属湖北)刺史司马休之的作战。

这本书没有明确的作者,大多数学者认为此书是在历代优秀的兵法书籍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总结凝炼而成的。

《三十六计》的作者开始的时候都认为是檀道济,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现兵书上部分策略的出自典故均来自南北朝以后的时期,而檀道济确实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家;由此《三十六计》的作者身份争议颇大。

目前最普遍的认为是:《三十六计》就如《红楼梦》一般,的确著有《三十六计》,因为据《南齐书·王敬则传》中有言:“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可见这个兵书的确始于檀道济,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遗失,从而后人对这本兵书不断的进行修改,于是在明清时形成了最终版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简介

全书篇幅不大,每一计都是高度总结的几个字,全书36计对应36个词语: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指桑骂槐、趁火打劫、擒贼擒王、关门捉贼、打草惊蛇、浑水摸鱼、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调虎离山、顺手牵羊、李代桃僵。

无中生有、声东击西、树上开花、暗渡陈仓、假痴不癫、欲擒故纵、走为上、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连环计、美人计、借尸还魂、隔岸观火、围魏救赵、假道伐虢。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让人一目了然,十分有益于学习和背诵!

没有具体作者。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扩展资料:

三十六计——美人计

勾践被释回越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不能取胜。越大夫文种向他献上一计。

于是勾践挑选了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夫差认为勾践已被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加怀疑。夫差整日与美人饮酒作乐,连大臣伍子胥的劝谏也完全听不进去。

后来,吴国进攻齐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贪恋女色,一天比一天厉害,根本不想过问政事。伍子胥力谏无效,反被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7885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