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n
部首:黑
释义:
1、形声字。从黑,从今,今亦声。“黑”指“黑色头巾”,“今”意为“当面的”。“黑”与“今”联合起来表示“带黑头巾出门见人”(意即以黑头巾作为正式行头)。本义:戴黑头巾出门。引申义:黑色。 同引申义。
2、古代统治阶级称老百姓:黔庶。
3、晒黑,染黑,熏黑。
4、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5、贵州的别称。
组词:黔首、黔剧、黔丑、黔细、黔驴、黔民、黔江、黔南、黔黑、黔烝、黔庶、黔皁、黔突、黔黎
笔画顺序:
扩展资料
黔的组词释义:
1、黔首 [qián shǒu] 古代称老百姓。
2、黔剧 [qián jù] 贵州地方戏曲剧种,由曲式发展而成,原来叫文琴戏。
3、黔丑 [qián chǒu] 污黑丑陋。
4、黔细 [qián xì] 黔首细民。指平民、老百姓。
5、黔驴 [qián lǘ] 比喻虚有其表、技艺低下的人。
6、黔民 [qián mín] 平民百姓。
7、黔江 [qián jiāng] 水名。
8、黔南 [qián nán] 贵州省的别称。
9、黔黑 [qián hēi] 染黑。
10、黔烝 [qián zhēng] 黔首烝黎。指老百姓。
11、黔庶 [qián shù] 黔首庶民。指百姓。
12、黔皁 [qián zào] 黔首、皁隶的并称。指一般平民。
13、黔突 [qián tū] 因炊爨而熏黑了的烟囱。
14、黔黎 [qián lí] 指平民百姓。黔:黔首。黎:黎民。
黔”的读音是:qián。
黔,读作:qián。
基本释义:
黑色:~首。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驴技穷。
相关组词
黔苍 蒸黔 黔落 突黔 黔雷 黔剧 黔民 黔黧 黔娄 黔南黔刺 黔烝 黔江 黎黔 黔首 黔黎 苍黔 黔劓 黔驴 黔愚
词性变化
◎ 黔 qián
〈名〉
(1) 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细(黔首和细民的别称);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无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2) 贵州省的简称 [short name for Guizhou (Kweichow)]。如:黔江(即乌江)
(3) 姓
◎ 黔 qián
〈动〉
(1) 晒黑,染黑,熏黑 [blacken]
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黔突(本指烟囱熏黑,也用以称烟囱);黔突暖席(烟囱变黑,坐席变为温暖)
(3) 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 [tattoo]。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成语举例:黔驴技穷(qián lǘ jì qióng),
成语词语,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作主语、宾语,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黔读qián,意思是黑色或中国贵州省的别称。贵州简称贵或黔。很多人认为“黔”是贬义,原因有二:一是词语黔首;二是成语黔驴技穷。
详细解释:
〈形〉
1、(形声。从黑,今声。本义:黑色)同本义
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说文》
以为黔首则。——《礼记·祭义》
邑中之黔。——《左传·襄公十六年》
又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丑(乌黑丑陋)
〈名〉
1、指百姓。
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细(黔首和细民的别称);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无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2、贵州省的简称 。
如:黔江(即乌江)
3、 姓。
〈动〉
1、晒黑,染黑,熏黑
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黔突(本指烟囱熏黑,也用以称烟囱);黔突暖席(烟囱变黑,坐席变为温暖)
2、 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
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黔驴技穷、黔突暖席、黔驴技孤、黔驴之技、布衣黔首、墨突不黔、黔驴之计、黔喙之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