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于是人们美其名曰“四不像”。“四不像”这种动物,会想到《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不少人认为这种动物的原型就是麋鹿或者鬣羚。
麋鹿也的确有这样的特征,不过有这样特征的动物可并非只有麋鹿一种,鹿科动物中的驼鹿或驯鹿也有这些特征,因此我国东北地区不少人将这两种鹿也叫作“四不像”。另外还有牛科动物中的鬣羚,也常被叫作“四不像”。
四不像的其他说法:
四不像:
(1)麋鹿。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
(2)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四不相:是明代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兽坐骑——麒麟,原为阐教圣人元始天尊之骑,后赠给玉虚门下的弟子姜子牙伐纣所用。其岁数是姜子牙的师兄辈,武王伐纣时期,元始天尊敕令四不相为姜子牙的坐骑。一则是助西周大军抵御各方珍奇异兽;二则是暗中保护姜子牙。
四不相乃是龙汉初劫时期,麒麟族长,始麒麟的唯一嫡子。由于四不相似龙非龙、似凤非凤、似麒非麒、似龟非龟,但是却有龙之威、凤之贵、麒之勇、龟之灵。故而始麒麟赐名"四不相"。龙汉初劫结束不久,麒麟族衰落。始麒麟在将四不相托付于元始天尊后,身躯化为麒麟崖。
四不相解释:
第一、因为四不相的头部呈现麒相,可是头上却有两只犄角。
注明:四不相属于麒麟族,但麒麟的头上从来都是一只犄角!四不相却有两只犄角,所以古人在描绘麒麟画像的时候,经常会画出独角麒麟和双角麒麟。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到达东非麻林国(今坦桑尼亚境内的基尔瓦基斯瓦尼),当地国王深感大明国威强大,故而遣使敬献麒麟(长颈鹿)至中国。这次事件在当时是重大的外交事件,受到了朝廷和民间的广泛称颂。后来人们便将麒麟头上的犄角定义为两只。
第二、因为四不相的毛发呈现凤相,可是全身却是五彩鬃毛。
第三、因为四不相的身体呈现龙相,可是身下却有强壮四肢。
第四、因为四不相的背部呈现龟相,可是腹下却无护体的龟甲。
词语出处:
《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四圣西岐会子牙:
且说子牙到了玉虚宫,不敢擅入。候白鹤童子出来,子牙曰:“白鹤童儿,通报一声。”白鹤童子至碧游床,跪而言曰:“启老爷:师叔姜尚在宫外候法旨。”元始吩咐:“命来。”子牙进宫,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龙岛王魔等四人在西岐伐你。他骑的四兽,你未曾知道。此物乃万兽朝苍之时,种种各别,龙生九种,色相不同。白鹤童子,你往桃园里把我的坐骑牵来。”白鹤童儿往桃园内,牵了四不相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
四海九州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
童儿把四不相牵至。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与贫道代理封神,今把此兽与你骑往西岐,好会三山、五岳、四渎之中奇异文物。”又命南极仙翁取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子牙跪而接受;又拜恳曰:“望老师大发慈悲!”元始曰:“你此一去,往北海过,还有一人等你。贫道将此中央戊己之旗付你。旗内有简,临迫之际,当看此简,便知端的。”子牙叩首辞别,出玉虚宫。南极仙翁送子牙至麒麟崖。子牙上了四不相,把顶上角一拍,那兽一道红光起去,铃声响亮,往西岐来。
《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三教会破诛仙阵:
话说准提道人曰:“通天道友,不必夸能斗舌。道如渊海,岂在口言。只今我四位至此,劝化你好好收了此阵,何如?”通天教主曰:“既是四位至此,毕竟也见个高下。”通天教主说罢,竟进阵去了。元始对西方教主曰:“道兄,如今我四人各进一方,以便一齐攻战。”接引道人曰:“吾进离宫。”老子曰:“吾进兑宫。”准提曰:“吾进坎地。”元始曰:“吾进震方。”四位教主各分方位而进。且说元始先进震方,坐四不相径进诛仙门。八卦台上通天教主手发雷声,震动诛仙宝剑。那剑晃动。元如顶上庆去迎住,有千朵金花,璎珞垂珠,络绎不绝,那剑如何不得来。
四不像指的是麋鹿,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养野外。
资料拓展:从麋鹿宽大的蹄及蹄间有皮腱膜分析,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将“细粮”、“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
四不像“四不像”是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但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获得“四不像”的美名.相传,《封神榜》中姜太公的座骑即为"四不象",给这种珍稀动物增添了神秘色彩.
“四不像”是我国的特有动物,也是与大熊猫齐名的世界上稀有的珍兽.正因为如此,它曾有过一段不平常的身世.
据科学家从出土的化石考证,“四不像”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和中原的沼泽低洼地区,而到了明清时期,开始从野外绝灭而成为一种园林动物,最后一群“四不像”被保留在北京城南6里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到了清朝末年仅剩120只.
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一次骑马考察京郊农村时来到了“南海子”,偶然发现了围墙里的“四不像”,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翌年他以贿赂的手段用20两银子骗去了一对“四不像”运往巴黎.此后,又有一些“四不像”先后被运往欧洲一些国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海子”围场的“四不像”被抢、杀,洗劫一空,从此“四不像”在我国销声匿迹.
后来,英国乌邦寺庄园把“四不像”豢养起来,并能繁衍生息,到1901年,这里拥有全世界仅有的“四不像”18只.1981年,我国派出科学代表团前往乌邦寺庄园参观考察“四不像”.该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勋爵曾多次向国际科学界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四不像”能重新回到中国安家.1985年在世界保护自然国际组织的协助下,英国乌邦寺庄园赠给中国的第一批“四不像”于8月24日空运到北京,饲养在“四不像”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南海子”麋鹿苑.“四不像”经过100多年的颠沛流离,终于又回到了故乡.直到1986年8月,由英国伦敦动物园无偿提供的39头麋鹿重返故乡,在大丰市放养,它的身影才又重现中国.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麋鹿数量已繁殖至500余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