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仲季分别是什么意思

孟仲季分别是什么意思,第1张

孟仲季的意思分别是:孟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仲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季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三个月。

一、古代对四季的分类

古人按照农历来划分四季。一年12个月,每三个月一个季节,也就是春季(阴历1、2、3月)、夏季(阴历4、5、6月)、秋季(阴历7、8、9月)和冬季(阴历10、11、12月)。

“孟”则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仲”则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季”则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三个月。

二、春季

1、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正月。

2、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二月。

3、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

三、夏季

1、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

2、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五月。

3、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六月。

四、秋季

1、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七月。

2、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八月。

3、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七九月。

五、冬季

1、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2、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十一月。

3、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的十二月。

孟又称为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最小的,就像第一季度的一月是孟,二月是仲,三月是季。

古代兄弟姐妹中排行从长到幼分别称为:孟(有时为伯),仲,叔,季。有三个时,通常取孟,仲,季。

如三国时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名比较有代表性的。

扩展资料

古代按照伯仲叔季取名很普遍,比如三国时孙坚的四个儿子,名字即分别为: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当年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时称为"三桓"。

若“伯仲”两字连用,则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兄弟讲排行,姊妹也讲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往往也加“伯(孟)、仲、叔、季”等位序字,如伯姬、叔姬等。

人们熟悉的那个以哭夫崩城而闻名的文学人物孟姜女,姓姜,一看就知道是姜家大小姐。

孟仲叔季,不仅用在人的排行上,同时又见于四季排行。其中,不管多或少于四个,“季”都是代表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

“春夏秋冬”就各自对应“孟、仲、季”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仲叔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06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