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苦是什么意思

八苦是什么意思,第1张

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一、生苦。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体会。

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

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人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终归磨灭。人至死时,四大分散,百苦临身,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苦不可言。我们人的生命,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恼,坚决出家修行。

五、爱别离苦。我们人对于眷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痛苦,所谓回天无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伤惨痛,十分痛苦。古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我希望大家把这种道理认识清楚,自然会心安理得,离烦恼苦,得清净乐。

六、冤憎会苦。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特别是眷属之中的冤家对头,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起触目惊心,真是痛苦。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

七、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是财、色、名、食、睡五欲环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万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譬如人们求功名显耀,反而名落孙山,求人丁兴旺,反而断子绝孙,求发财致富,反而贫穷困苦,求长寿健康,反而夭亡短命,这是所求不如意,所愿不从心,痛苦万分。

八、五阴炽盛苦。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痛苦。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身感受,无法避免的苦恼。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受苦果,不单有三苦、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苦恼。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说明无量诸苦,皆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明了集谛。

扩展资料

四谛中的第一条真理是苦谛。苦谛是释迦牟尼在彻悟之后,对人生现象的价值判断,认为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

四谛里「苦」的意义非常广,也许有人认为人生的苦乐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某些特别的事物,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大事,则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

四谛中的苦谛所讲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与生命现象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实性。人生苦之事实,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本能,固执地相信这个世界总有某些事情是快乐的,决不能说一切都是痛苦的,这正是人们不能解脱的缘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八苦 百度百科 四谛

“八苦”指的是什么?

八苦一般是佛教说的“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生苦,从孩儿落地总会啼哭就能知道一二,人大都不记忆这块,十月怀胎苦,孕妇生产苦。

老苦,岁月一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谁也无法避免,也逃不掉。

病和死苦自然不必多说,爱别离苦,生死别离,人间惨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爱别离谁也避免不了。

怨憎会苦,很多时候,不是怨家不对头,见不得,还离不开,只能怨憎苦。

求不得苦就是想要得到却得不到,不满足,但是求之不得,岂不苦恼?!

五阴炽盛苦,这个不好理解,五阴即五蕴,指色、受、想、行、识,《心经》中说,五蕴皆空,所谓的苦厄就自然没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五阴炽盛苦是其他七苦的根源。

学习是苦的,但只有”勤为径,苦作舟”才能”金榜题名”,工作是苦的,但不吃一点“苦头”,怎么可能尝到“甜头”,生活是苦的,唯有“以苦为乐”,才能“苦尽甘来”。

八苦,多半是心苦;六苦,多半是求苦;三苦,乃人生之苦,物生之苦,生而带来,死亦不去。

从大方向来讲,是由‘生’的角度来说苦,无论是人生还是魂‘生’还是动物生,皆一生字,这是连死也不可解脱之苦锁。

故而修心修法两不可误,有心而无法,则事难成;有法而无心,则舍本而求末。

嗯~但不用‘心’三字实可掂量斟酌,无心无法,道成功现,自是无苦,无不苦。

扩展资料:

佛教基本观念之一,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的现实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在佛陀原始教义当中,四谛概括了佛教所欲揭示给世人的真理,其中第一条便是关于苦的真理。

苦谛的意思并不是说“生命是痛苦”,而是“知道痛苦”,即是知道自我是不稳定、没有本质的。集谛是痛苦的成因,苦起于无明,即人们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没有痛苦的。灭谛是痛苦的止息,即人们的痛苦并非真实存在。道谛是佛陀所开的处方,能让痛苦消失。

苦,意谓著苦难、不满或痛苦。心生不满是因心兜圈子,兜得无始无终,思想连续不断,想过去、想未来,因而有如是烦恼。思想被不满唤起,同时也与不满一模一样,经常重复的感到生活当中缺了什么,总是有些地方不太对、不太够,因此老是想要弥补缺陷、整顿现状,以便多得到一点安乐。

苦可以归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8类。按照佛陀的看法,存在(生存)是有条件性的,依缘的,这就决定了生存的短暂和局限。主观上,人会不断产生实际上无从满足的欲望;客观上,对象是暂时的、无常的,这就决定了不满足和绝望的必然性,这便是本质上的苦。

苦的根源在于无明(无知),由于无明,人的生物本能贪欲便时时萌动,一方面造成现实的痛苦,另一方面又留下恶的潜能,就是业,从而始终将人的生存桎梏在无尽的痛苦循环即轮回之中。摆脱苦,只有证道,即通过宗教修持,获得对人生存在真相的了解(悟)。佛陀的教法是在教人如何“离苦得乐”。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前七苦皆由五阴领受、聚集,故称五阴炽盛苦。其中五阴为“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实为其余七苦的根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18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