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传统制造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在我看来传统制造业还是很有未来的,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制造业,而且传统制造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制造业
从理论上来说,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但要知道社会之所以能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这些物质基础,大多都只能依靠传统制造业来制造。例如,在修建一条公路时,需要用到水泥、沥青、钢筋等,这些东西都需要传统制造业生产出来,然后集合在一起才能将公路修建起来。因此可以说传统制造业是不可替代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传统制造业依然会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制造业自然有未来,并且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制造业也会跟着进步,因此传统制造业不会落伍,更不会被淘汰。
二、传统制造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传统制造业所生产出的商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传统制造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传统制造业都不会被替代。举个简单的例子,即便限制互联网科技发达,但互联网科技不可能凭空制造出衣服、鞋子、裤子等服装,也不能制造出牙刷、杯子、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并且互联网科技要发展,依然还需要传统制造业提供硬件支持。如果没有传统制造业,无论互联网科技多么发达,那么也没办法将互联网科技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更不可能享受到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由此可知,传统制造业是不可能被淘汰的,这个行业的前景依旧非常广阔。
总的来说,我认为传统制造业还有未来。
针对当前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其转型升级,有如下建议:
首先,增加研发投入力度。一方面,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加大研发投入总量,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方式为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供支持,鼓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对企业研发投入资金给予税收优惠,引进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改革创业板、完善科创板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企业的研发投入。
其次,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既需要科研人才,也需要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在科研人才的保障方面,建立灵活的科研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配置效能,创新人才鼓励和激励机制,通过项目补助、平台资助、人才奖励等方式激发科研人才创造力。另外,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更要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针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是青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要着力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措施,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增加对技工院校的经费支持。通过税收补贴、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培育更多的企业定向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之间良性互动的技能人才培训机制。
最后,政府应不断提高产品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环境保护管理,进一步提高治理标准,完善污染物排放监测,增强绿色发展推动力。二是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既着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更着力于优化产业链分工,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梁泳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