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ou)表示。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óu)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密度的物理意义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ρRT,式中R为气体常数,等于287.14米。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髙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密度=质量/体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的物体密度越大;在体积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ρ=m/V,虽然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实际上一般并不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只有当一个量不变时,另一个量的变化才会导致密度的变化。比如氧气瓶的氧气体积不变,慢慢抽出氧气,氧气质量减少,但是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也减少。
扩展资料:
(1) 体积密度对纳米铜/石蜡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复合材料的体积膨胀率随体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2) 体积密度为4.62 g/cm3 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体积膨胀率。
(3) 50℃时,体积密度为4.62 g/cm3 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热循环性, 过大的体积密度会影响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积密度
概念: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ρ=m/V
密度公式的变形有m=ρ.v v=m/ρ 2种,利用它们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的特性。
扩展资料:
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 ,式中 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
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密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