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的成语

蹄的成语,第1张

蹄的成语:马不停蹄,蹄间三寻,得兔忘蹄,毂交蹄,牛蹄之鱼,蹄闲三寻等。

蹄,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í,最早见于小篆。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蹄”字基本含义为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如蹄子。在日常使用中,“蹄”多用作名词,指牲口,如蹄尾(泛指禽兽)。

蹄,最早见于小篆,小篆足表意表示蹄是足的一部分;虒(s)表声,指一种似虎而有角的兽。隶楷书从足帝(dì)声帝是蒂的初文,蒂较厚实以护果实,表示蹄的角质坚硬厚实以护足。蹄指牲畜趾端的角质物。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蹄”字。

蹄的成语有很多。比如:马不停蹄,四马攒蹄,牛蹄之涔,毂交蹄劘,雨鬣霜蹄

一:马不停蹄[ mǎ bù tíng t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2. 【出自】: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二:四马攒蹄[ sì mǎ cuán t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2.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叫:‘小的们,拿绳来!’众头目即取绳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马攒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时,足足是个弼马温。”

三:牛蹄之涔[ niú tí zhī cén ]

详细解释

1. 【解释】: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2. 【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淮南子·俶真》:“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北周·庾信《为杞公让宗师表》:“况复一枝倦曲,终危九层之台;一股涔蹄,必伤千里之驾。”

四:毂交蹄劘[ gǔ jiāo tí mó ]

详细解释

1. 【解释】:行车交错,马蹄磨削。形容车马来往频繁。

2. 【出自】:清·顾炎武《菰中随笔》:“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三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绎,以示雄大。”

五:雨鬣霜蹄[ yǔ liè shuāng t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状如飘雨,四蹄飞翻,色白如霜。

2. 【出自】:元·吴澄《八骏图》诗:“阴山铁骑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26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