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即位。命窦固、耿秉征伐北匈奴。
3、黄巾起义。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东汉从公元25年开始,到公元220年结束。
值得记忆的,随口能报出来的:
光武帝刘秀和他的云台二十八将。
班超经营西域。
明章之治。
蔡伦造纸,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这样的全能天才(科技+文学)。
石刻和雕塑。
铁制工具的普及。
蜀锦和漆器。
郑玄和马融这样的大学问家。
钟繇这样的大书法家。
《汉书》。
《说文解字》。
还嫌这些不过瘾的话:
黄巾起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没错,东汉灭亡那年,三国最精彩的篇章也过去大半了。曹 *** 在东汉灭亡前死去,刘备在东汉灭亡后三年也过世了。
这些还平淡吗?真的吗?眼光放宽一点,东汉不是很精彩吗?
话说回来,我其实很理解题主的逻辑。
他提的例子:
既没有有性格的皇帝(贤明或者荒唐),也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文臣武将。马援平定南蛮,窦宪北破匈奴燕然勒石(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班超投笔从戎……
无一例外,都是军事有关的段子。
就像蔡东藩《后汉演义》,光武中兴和三国的段子,占了一半多的篇幅。
因为许多人爱看的就是这种征伐段子嘛。
西汉嘛,就是楚汉争霸,就是征匈奴。文景之治有啥意思啊?
唐朝嘛,就是隋末豪杰并起,就是征突厥,就是武则天如何后宫折腾,就是安史之乱。唐高宗唐德宗房杜姚宋干了什么啊,谁在乎啊?
南宋嘛,岳飞死后到被伯颜灭掉之前,好像就只有采石矶之战嘛,其他还有什么吗?
梁启超以前评价过,中国人写历史,都是帝王家事。说到底,仿佛战争和政治动荡是国之大事,就是历史的全部了。
但文学呢?科学呢?工艺呢?建筑呢?农业呢?其实各朝各代都有不朽传说,只是在意的人太少,最多只能当作逸话。
比如这道题的题设,即是如此。
那么多人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中国人连自己传统都忘了——好吧,那么谈论历史时,为什么从来不谈谈学术的发展、艺术的成就,而见天儿只研究征伐呢?
当然,对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而言,文景之治远比楚汉之争时期要幸福,唐高宗那看似平淡的统治期远比李世民纵横天下时期要幸福。
同理,正常的百姓,也愿意生活在没有个性的汉明帝汉章帝时期,而不愿意身经华丽多彩的曹 *** 袁绍时代。
东汉时期是就是东汉朝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共十四位皇帝,国祚195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 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因豪强势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土地兼并。桓灵在位时期,荒淫无道、横征暴敛、买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终于在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将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乱基本镇压。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而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东汉政府名存实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着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使北匈奴西迁,同时佛教也在此期间传入中国,道教也于东汉时期形成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门阀士族形成,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鲜卑人占据漠北,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1] .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2]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3] 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4]
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鼓励鼓励热心人,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