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拼音是jiàn yì yǒng wéi。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了一则老伯伯见义勇为的新闻。
笔画:
近义词:
袖手旁观的意思是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译文】:不擅长砍削的人(砍削的时候)一定会指头流血,头上冒汗,而技术高超的工匠只能在一旁观看,收缩在袖子里面。
【示例】:倘若事情发生时,大家仅是袖手旁观,事情也解决不了。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一、见义勇为认定标准
1、在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之中,并没有对见义勇为的明确定义,只能够在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见义勇为是为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前轿吵。在认定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行为人为公共利益不顾个人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当然,对于不顾个人安危的标准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旨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行为,无论行为的效果和程度,都可以视为见义勇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帆迟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慧侍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3、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